回覆列表
  • 1 #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

    在湯顯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華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湯氏的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湯顯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其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郵草》二卷。詩人奧維德的詩句,“愛戰勝一切”。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兩人,生活在同一時期,但相隔萬里,無緣相識,卻靈犀相通。一個生活在晚明時期,中國古典文明早已過了創造力的巔峰,沐浴在爛熟的文明夕陽般綿軟的餘暉中;另一個則處於在英格蘭國勢上升時期,百廢待興。他們倆的經歷、社會地位、學養各各不一,但都敏銳地嗅吸到了新時代隱隱飄拂而來的氣息。

    他們倆的肉體生命囚閉在16世紀下半葉和17世紀初期,無法穿越到其他時空區域中。然而,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瞻望未來,超越各自侷促狹促的現實,飛昇到一個美麗的新世界,以酣暢靈動的筆墨將人類的種種痛苦、激情與夢想,他們的高貴與卑下,他們的智慧與痴狂一一展示無遺。

    他們倆雖與我們相隔四個世紀,但其宏文巨篇依舊彌足常新,不斷地激起人們的共鳴與欽佩,彷彿他們的英靈依舊縈迴在我們周圍,在觸發“蕭條異代不同時”傷感的同時,一同糾結於“生存還是毀滅”的困惑,體悟生命的大歡喜與大悲哀。

    湯顯祖生前便有許多稱號,如“狂奴”“神仙中人”等。在晚明的時空背景下,這位才華橫溢而又狼狽失意的戲劇大師,或許用“奇士”來形容最為妥帖。只有奇士才能寫出奇作,也只有奇作才能承載奇士與眾不同的思想與精神。

  • 2 # 狂人狂語

    湯顯祖在《牡丹亭》卷首有一段題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非情之至也。短短几句,堪稱那個時代對愛情大膽真切的註解。哪怕就憑一部《牡丹亭》,湯顯祖就已經奠定了自己在文壇的地位。

    湯顯祖字義仍、祖籍江西臨川,後遷居湯家山,於1550年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祖上四代均有文名。天資聰穎,史書記載“體玉立,眉目朗秀。據傳5歲能對對,13歲補生員,已飽讀詩書、天文地理、醫藥樂器無所不通,可謂全才,為他以後的戲劇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實生活中湯顯祖又因為敢於抨擊權臣,

    被追論削職,再也無望於官場,這些現實裡的打擊,無疑更加深了作者對生活的體驗。使創作更加有血有肉。

  • 3 # 文史專家王鐸

    這種說法不合適。事實上,湯顯祖比不了莎士比亞。“莎戲”比“湯戲”深刻,涉及社會領域也更加寬闊。舉個例子說,“湯戲”現在演的很少了,也幾乎沒有多少觀眾了。可莎士比亞的戲不同,它們至今仍然經久不衰,影響整個世界。

  • 4 # 虎哥143993466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土,別暑清遠道人。早有才名,21歲中舉人,34歲進士及第。先後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薄,禮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論輔臣科臣疏》,激烈抨擊朝政,謫廣東徐聞縣典史。兩年後調任浙江逐昌知縣,抑制豪強,關心民生疾苦,頻多善政。49歲棄官還鄉,致力戲曲創作。湯顯祖深受“左派王學”的影響,反對程朱理學,批判擬古主義的文學,追求個性解放。其創作成就主要在戲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合稱“玉夢堂”之夢(又名“臨川四夢”),詩文有《玉茗堂全集》等。《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該劇描寫了官家牛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向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於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長生殿》,(一說《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曲劇,湯顯祖被後世人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 5 # 夏雨風

    湯顯祖是中國戲劇大家,創造了許多經典作品。而巧合的是兩人是同時代的人,分別在東方丶西方獨樹一幟。因此有人稱"湯顯祖是西方的莎士比亞“。也可以說"莎士比亞是西方的湯顯祖"。兩人東西遙遙呼應,雙星交映。

  • 6 # 涼荷高葉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回顧一下《紅樓夢》的其中一個情節:

    賈寶玉偷看一本當時的禁書,林黛玉向他借來看,賈寶玉說:“真真這是好書!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林黛玉接過來一口氣就看完了,越看越愛看,自覺詞藻警人,餘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誦。寶玉笑道:“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賈寶玉和林黛玉看的書叫《西廂記》,作者就是湯顯祖。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

    湯顯祖有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之前,中國最具影響的愛情題材戲劇作品是《西廂記》。湯顯祖的很多劇作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

    那麼,莎士比亞是誰,他有什麼成就?

    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和文學家。

    莎士比亞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

    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戲劇作品有:《李爾王》《麥克白》《威尼斯商人》《朱麗葉與羅密歐》《奧賽羅》《哈姆雷特》

    1946年,中國戲曲研究家、文學史家、教育家、作家趙景深在《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提到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五個相同點:

    一是生卒年幾乎相同(前者1550-1616年,後者1564-1616年),

    二是同樣在戲曲界佔有最高的地位

    三是創作內容都善於取材他人著作

    四是不守戲劇創作的清規戒律

    五是劇作最能哀怨動人

    1959年,中國有名的戲曲作家、電影編劇、小說家、詞作家、詩人、文藝批評家、文藝活動家,中國現代戲劇三大奠基人之一田漢到江西臨川拜訪“湯家玉茗堂碑”,作詩:“杜麗如何朱麗葉,情深真已到梅根。何當麗句鎖池館,不讓莎翁在故村。”提出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旗鼓相當,杜麗娘與朱麗葉不相上下,同是叛逆者的形象。

    杜麗娘是湯顯祖的《牡丹亭》的女主角,是一個追求自由、幸福和人生理想的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形象。

    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女主人公,一個追求忠貞愛情的家族傳統的反叛者。

    綜上所述就是湯顯祖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的原因。

  • 7 # 文藻巧翁

    湯顯祖(1550——1616)明戲曲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臨川(今屬江西)人。早年即有文名。隆慶四年(1570)舉人,因拒絕首輔張居正招覽,萬曆十一年(1583)始中進士。歷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萬曆十九年(1591)因上《論輔臣科臣疏》,抨擊大學士申時行,兼涉及皇帝失政,被降職為廣東徐聞典史。萬曆二十一年(1593)升浙江遂昌知縣。在任時關心民間疾苦,又以不附權貴而被議,萬曆二十六年(1598)棄官歸家,三年後被免職。此後即在自建的“玉茗堂”內專心創作戲曲,不再出仕。早年曾從泰州學派的羅汝芳讀書,後又受李贄和僧人達觀的影響,並與袁宏道、沈懋學、屠隆、徐渭、梅鼎祚等人相友善。文藝思想接近“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重性靈反對復古摹似,重內容反對格律束縛,主張文章“不在步趨形似”。對戲曲創作認為:“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詞後音可用,爾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他與講求曲律的沈璟之論爭,是當時戲曲界一大事件。作有傳奇《紫蕭記》及其重寫本《紫釵記》,以及《牡丹亭》(也叫《還魂記》,1598)、《南柯記》(1600年)、《邯鄲記》(1601年),後四者合稱《臨川四夢》或巜玉茗堂四夢》。據說早年曾寫過““酒色財氣”四記,有所諷刺,是非頓起,作此(指《紫薰記》以掩之”明呂天成《曲品》),但未見流傳。所作傳奇對封建禮教和當時黑暗政治現象都進行暴露和抨擊,在曲律方面也有突破南北曲舊格律之處,對當時和後來的戲曲有很大影響,《牡丹亭》尤為突出。《南柯記》、《邯鄲記》則反映了他的處世思想。後來許多傳奇作家模仿他的意趣和文字風格,被稱為“玉茗堂派”或“臨川派”。詩文和尺牘也較有名,有《紅泉逸草》、《向棘郵草》、《玉茗堂集》等。建國後合刊其詩文、傳奇等為《湯顯祖集》,其中《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一文,是研究明代弋陽、海鹽諸聲腔的重要資料。另有傳奇文選集《續虞初志》和題名“玉茗堂批評”的小說、傳奇多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農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