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魏子坤科普時間

    但是,還有一種是胰島素並不少,只是它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造成糖尿病,叫做胰島素相對缺乏型糖尿病,臨床上叫胰島素抵抗型糖尿病。

    造成胰島B細胞破壞的原因目前並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自身免疫異常是主要原因!

  • 2 # 補腎增強免疫力

    人體胰島素,由人體胰腺(如下圖所示)的B細胞產生。

    任何原因,只要它會影響和干擾胰腺及其B細胞合成並分泌胰島素,都是人體胰島素下降的主要原因。比如:

    (一)、暴飲暴食,引發急性胰腺炎;多次發生,演變為慢性胰腺炎;

    (二)、胰腺的外分泌腺腺癌;

    (三)、功能性胰島細胞瘤;

    (四)、中醫辯證中的“脾虛氣滯”、“溼熱蘊結”、“氣滯溼阻”……等等有關【運化能力下降】的證型,都有可能影響胰腺合成並分泌胰島素(中醫的脾系統包括胰腺);

    (五)大腦(特別是下丘腦),被高胰島素血癥迷惑、誤判後,錯誤地發出——抑制胰島素合成分泌的指令,也會使胰腺合成並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

    (六)、胰腺的外環境,包括壞天氣、心情不好、熬夜、過度勞累……等等,都會影響和干擾胰腺的正常功能。

    所以,當下糖尿病鋪天蓋地的向人類撲來,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胰腺啊☀☀☀

  • 3 # 健康浩聲音

    胰島素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參與調節糖代謝,控制血糖平衡,胰腺除了分泌胰島素外還要分泌一種叫做胰高血糖素的激素,可以升高血糖。胰島素是體內唯一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就有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生長激素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胰島素天生就是樹大招風。當我們人體飲食過程中,食物在消化道中轉化成血糖後,胰島素就開始分泌,一邊降低血糖,一邊還要承受其它各路激素的拮抗作用。

    對於每一個人本身來說,除了家族遺傳的老本外,還有好多因素會影響他自己的胰島素抵抗情況。通常,隨著年齡增加、體重增加、腰圍變粗、睡眠時間減少、精神壓力增加、活動水平少、不開心、生病、受傷,我們的胰島素勢必會遭遇更多的拮抗力量,也就是胰島素抵抗增加了。

    “胰島素抵抗”的醫學定義是這樣的:胰島素的外周靶組織(主要是骨骼肌、肝臟和脂肪組織)對內源性或外源性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降低,導致生理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於正常的生理效應。

    打個比方說,如果將胰島素看作是執行降低血糖任務的“工人”,發生胰島素抵抗後,就相當於是工人的效率下降了,原來兩個工人能完成的任務,現在要4個人甚至6個人來完成。當β細胞功能完好時,它可以派出更多工人來完成降低血糖的任務。雖然耗費人力增加了,但是活兒還是可以幹完的,因此並不會發生糖尿病。

    然而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會傷害胰島β細胞。一旦β細胞功能受損,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下降,也就是派不出更多的工人來幹活兒,那麼血糖就降不下去了,長此以往就形成了糖尿病。可以說,胰島素抵抗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胰島素抵抗的結果就是:胰島β細胞不得不代償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克服胰島素抵抗,維持正常的生理效應。

    胰島素抵抗的更進一步結果是:胰島β細胞長期高負荷工作之後,終於不堪負荷,胰島素分泌減少。

    而在胰島素分泌減少之後,胰島素抵抗也仍然持續存在,並貫穿2型糖尿病的全程。

  • 4 # 糖尿病之友

    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患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出現的長期慢性高血糖,高血糖不會直接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高血糖導致的慢性併發症卻可以嚴重威脅人體健康。胰島素是由人體胰腺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當胰島功能受到損傷,即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出現高血糖:

    1、不良飲食習慣,如果長期飲食中能量超標,如喜食高能量食物,包括油炸薯條、油炸雞塊、冰激凌、甜飲料、肥肉、動物內臟等食物,人體攝入的過多能量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堆積,從而導致肥胖。肥胖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使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那麼機體就會代償性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時間久了,胰島不堪重負,就會出現糖尿病。

    2、如果缺乏運動,也容易導致肥胖,而且運動不足也會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中國糖尿病運動防治指南》還提到,糖尿病被認為是一種缺乏運動的疾病,運動少會使糖尿病發生危險增加。

    3、熬夜、精神壓力等不良生活方式,會使人體內分泌紊亂,使升糖激素不當升高,如腎上腺素、兒茶酚胺、生長激素等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從而就會增加胰島的工作量,如果胰島長期超負荷工作,就容易出現病變,導致糖尿病。

    4、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糖尿病危險,吸菸會直接影響胰島功能,酗酒會導致脂代謝紊亂,影響血糖。

  • 5 # 資料完善度低

    人體內有一種細胞,是調控血糖的,這種細胞受損或退化損害,就會失去調控功能.這有遺傳性因素或年老性退化;也有後天如飲食、生活習慣等導致的損傷.前者可能要終身服藥;後者,是可能治癒的.

  • 6 # 吳一波

    對於長期飲酒人群來說,胰島素敏感性顯著降低,糖耐量異常發病率顯著增高。因為長期飲酒可誘發包括骨骼肌、脂肪、肝臟在內多種胰島素靶器官胰島素抵抗;也可直接損害胰島β細胞胰島素的合成和釋放能力。故長期飲酒更是可怕,不僅會增加胰腺的工作量,也會對其直接發動攻擊,導致胰島素分泌逐漸減少。

    在飲食結構方面,如果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糖類和精製蔗糖攝入過多,會增加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率,加重胰腺的負擔,久而久之使胰腺的產胰島素功能漸漸衰弱,胰島素分泌也會減少。高脂飲食可改變細胞膜中脂肪酸含量,阻礙胰島素受體功能,影響葡萄糖的轉運,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引起胰島β細胞凋亡。故而如果飲食結構不合理,也會導致胰島素的分泌減少。

    肥胖也會產生胰島素抵抗的作用,特別是中心性肥胖,使胰腺逐漸不能正常工作,導致胰島素的分泌逐漸減少。

    糖尿病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是一種多基因-多因子遺傳性疾病。因此,如果自己的直系親屬有患糖尿病,那麼下一代患病的可能性比無糖尿病病史的將會高出許多倍。但這只是機率上的可能性,並不表示一定會發生。

    在慢性病方面,如果有高血壓的患者,其患糖尿病的危險比正常血壓者高10倍;血脂異常者,也會加劇胰島素分泌減少的發生,會加快患上糖尿病的節奏。

    當然,引起胰島素分泌減少的原因還有其他,今天先分享以上主要的幾點哈。

    對所分享的內容總結如下:
  • 7 # 藥事健康

    胰島素是人體胰島β細胞分泌的唯一一個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當人體的胰島功能受到損傷時,便可以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好比我們的心臟功能減退,慢慢會出現心功能衰竭,心臟輸出的血液減少,出現缺血缺氧是一個道理。那麼是什麼原因可以導致胰島功能受損呢?

    肥胖、不良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大量的高糖食品、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熬夜,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吸菸、酗酒 等都會加重胰島負擔 ,胰島超負荷工作,不斷加大工作量,久而久之導致胰島細胞合成和釋放胰島素能力下降。而吸菸酗酒又可以直接損害胰島β細胞的合成和釋放能力,導致胰島素分泌逐漸減少。所以不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正常人,都應該儘量規避。

  • 8 # 降酸聯盟

    胰腺的部分組織堵塞,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和質量的下降。人體器官中胰腺分泌液鹼性較高,在女性中排名第一,在男性中排名第二,胰腺液PH可達8.8,比血液PH高了1.4左右。這說明,胰腺需要更多的鹼性物質來維持正常代謝,而現在我們的飲食以酸性食物為主,就導致體內鹼性物質減少,長期之後,引起一種低水平的代謝紊亂狀態,導致胰腺組織部分被堵塞,影響了胰腺的正常代使得謝胰島素質量下降和分泌的減少。日本著名醫學家筱原秀隆研究成果;血液PH下降0.1胰島素的活性就下降30%。

    現代醫學也在用鹼來治療糖尿病的案例。摘錄臨床試驗【糖尿病新世界】[J].2014,34(21):10-11楊鳳瓊.川芎嗪和山莨菪鹼治療糖尿病足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川穹嗪和山莨菪鹼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該院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3例)和對照組(22例),對照組行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川穹嗪和山莨菪鹼治療,觀察並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癒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69.6%和91.3%,明顯高於對照組的22.7%和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平均治癒天數和好轉天數分別為(24.7±4.9)d和(10.8±4.2)d,明顯低於對照組的(37.4±11.3)d和(19.7±8.6)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川穹嗪和山莨菪鹼對糖尿病足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有利於病情好轉,值得臨床推廣。

    30年來我們的飲食由鹼性為主的植物性食物和天然鹼性水,向酸性的肉類、穀類、酒類、飲料、飲食、酸性水過度,使得機體承受雙重壓力,一是鹼性攝入減少,二是酸性攝入增加。飲食的改變導致機體鹼性物質減少,拖累了胰腺的正常代謝,使得近些年糖尿病人暴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套完整的施工圖包括哪些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