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傾者
-
2 # 福州禪武
馬步應是古代騎兵打仗騎馬的基本功。
古代騎兵打仗需要長時間騎在馬背上,如果馬鞍不好,更需要很強的腿力,夾在馬背上,雙手握兵器,或是一手拉馬繩或是一手拿馬鞭,這對腿部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可能這就需要在未上馬之前就需要在地面練習扎馬。這種扎馬步後來也被民間武術者吸收,用來練習腿部的力量和穩定性,但從現代格鬥來說,馬步並不是最好的練習腿部力方法,馬步是一種靜態的力量練習,是維持一個姿勢,肌肉等張收縮的狀態,它能不斷的刺激肌纖維,越到後面,假設有十根肌纖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消耗每一根肌纖維的能量,到最後必須調動所有肌纖維才能保持動作不變,這種訓練對耐力,穩定性很有幫助。但從另一角度來分析,對移動速度不利,對爆發力也不利,畢竟格鬥絕大多數動作都是不斷的移動,需要抱摔類動作也是瞬間的爆發力。
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馬力也是工程技術上常用的一種計量功率的單位。武術諺語;手是銅錘、腳是戰馬,腰是主帥。手從胸口發,力從腰馬生。若要功夫好,腰馬先練好。這些諺語說明腳不僅是移動距離,也是產生力量和穩定性的重要技能。
呵呵,馬步……什麼入門三年馬,深馬,淺馬,二字鉗羊馬等等,神話的,小說美化的,各種各樣的馬步,但是至今沒一個統一的,理由也很簡單“我們門派的拳法就要這樣扎馬”。
拋開這些,個人曾經紮了又斷,斷了又扎,不是別的就為一句“不會不如不扎”,不管哪門哪派都會講馬步是基礎,那麼基礎打歪了還不如不練,嘗試過各種馬都沒有一個能叫人認可的標準。
拋開神乎其神的傳說,馬步在歷史上的確有根源,古時騎兵沒有馬鐙,馬鐙是後來才有的。那麼古時人騎馬就要靠雙腿夾著馬腹固定身體,還要保證上半身的穩定,久而久之練出了下盤的“穩”,所以馬步的確應該有過人之處,要不然三國的戰將動不動就幾十回合是不可能的。
以下是我個人找到的“感覺”,沒錯就是一種感覺,首先雙腿與肩寬一樣,初始不用太低的下腰,膝不過腳尖是必須的,目視遠方調整呼吸穩定,找一種感覺,腿骨不動腿部肌肉開始顫慄或者顫抖,這種顫抖不是旁人能看見的大幅度顫抖(那是脫力了),只有自己感覺到腿在小幅度高頻率的顫抖,旁人需要觸控才能隱隱感覺你在抖。找到後維持這個狀態,不要失去這個狀態,然後保持上身筆直的狀態下蹲一點再起來,這時在找很多人說的的“活馬”就是彷彿自己騎了一匹真馬,身體隨著馬跑上下微微顛伏。這種狀態下你會發現你可以扎十分鐘以上,沒有過度的勞累,當腿膝蓋有痠痛感時就可以停止了。 你會發現雖然疲勞但是沒有忍不了的感覺,哪怕第二天也不會出現過度用腿部肌肉產生的肌肉疼,因為腿部肌肉一直微顫處於活動狀態,上身的起伏也會給血管加壓。
我個人認為,馬步要找到基本不傷身的姿勢,然後就是找那種奇妙的感覺,找到它一切不會“痛苦”,用這個方法練了近兩年多了,風雨無阻因為它不痛苦反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鬆,現在可以達到馬步一個多小時。這兩年也都在體檢時特意加了一條膝蓋測試,目前沒有對膝蓋造成損傷。
我不贊成是否效仿,但是找那種“感覺”應該是沒錯的,要不然古人說能扎馬步倆仨時辰我是不信的。沒有愉悅感,沒有殺父之仇,硬扛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