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寡居遊人

    王莽篡漢,他面對的是整個漢朝的地主士族的反抗。士族對王莽的反抗很強烈,真正死戰到底的除了農民軍(綠林,赤眉,銅馬),還有劉氏皇族和世家大族,就是劉秀這樣的,只不過他們是遠支,給人留下的皇族印象比較單薄。東漢建立後,劉秀提倡發展士族,也就形成了後來魏晉士族。雖然東漢利用官宦外戚二個勢力壓制了這些地主和後來演變成計程車族,但是東漢末年還是爆發了大混亂。

    王莽篡漢不算成功,如果多爾袞篡位的結果,就是王莽的下場,恐怕還不如多爾袞後來的下場呢?因為多爾袞沒篡位,一百年後還終於等到了平反的一天;如果篡了位,最後也是嫡系全被滅門,而且永遠也沒有了平反的機會。楊堅可以篡位成功,是因為宇文家族內訌太嚴重,如果皇帝沒有自己清理皇族最強勢的幾大親王,哪能輪得著楊堅上位呢?更主要的是,西魏從建立起,就是幾大家族共同的天下。所以元氏、宇文氏、楊氏(獨孤氏)、李氏輪流坐莊,也就是西魏、北周、隋、唐交替。這幾大家族在西魏建立時,就都是常委席就坐的。

    王莽楊堅最後成功與否,都表明了假如外戚權勢過大,“姑侄”或者”父女”情分都無法變成約束外戚的有效枷鎖。他們不篡位的原因只能是,被皇族勢力所制約。而一旦這種制約不在,外戚勢力的核心會選擇自己當皇帝,原因很簡單,老子掉腦袋的事情都敢幹,難道還是為了給別人當臣子?多爾袞所處的時代,這種格局已無法存在了,皇權越來越集中,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順治六歲當皇帝、康熙八歲當皇帝,滿清皇權也是越來越強大,並不會因此受到損傷。在那種皇權脆弱,大家輪流坐莊的時代,篡奪皇權都是難之又難,在皇權日益集中的時代,想篡奪皇權的難度有多大,我們可以想象。

    對此只要看看看宋、明、清時代皇權集中的程度,就可以看出來。在此前,皇帝被廢被殺、被玩成傀儡,那就是家常便飯的事;而宋明清時代,這種皇帝非常少見。為什麼從宋代開始,中國歷史的皇權強弱會出現這種分水嶺?說起來比較複雜,但是隻要我們面對這種表象,就應該知道,以宋代為分水嶺,此後的皇權優勢那是巨大的。在這種背景下,想廢殺皇帝、想把皇帝變成傀儡難度越來越高了,所以越來越難出現了。而翻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的歷史,這一切實在真稱得上家常便飯了。

    趙匡胤上臺也是來源於雙頭政治,真正打破這個格局的恐怕是社會結構的巨大改變,傳統貴族共治局面打破,貴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讓趙匡胤只能揮起屠刀殺狗一樣屠戮貴族,被新興上層結構當成改革社會的神,趙匡胤跟漢武帝,我朝本質上一樣,社會結構劇烈變化賦予了神權。北宋不斷完善科舉制度,使得“權後”“權臣”無法直接使用自己心腹把持朝廷,國家的“管理層”是忠於皇族的,你“權臣”可以權勢熏天,但是你一旦要背離這個體系,你看誰跟你?

    小編認為,北宋趙匡胤搞了中國最後一次也是最簡單的一次禪讓。在那之後再也沒有哪個朝代是透過禪讓給權臣而結束的了。就連孫可望想讓南明永曆帝禪讓也沒成,都是自己衰朽不堪之後,被外部新崛起的勢力滅掉或者被起於下層的革命終結。這對老百姓來說未必是好事,意味著總是要在改朝換代時遭遇更多兵禍。

  • 2 # 凌煙閣論史

    你的感覺是不準的。

    如果把隋朝之前一千年和隋朝之後一千年各做一個統計的話,你會發現,隋朝之前一千年內的篡位數量和成功率遠高於隋朝之後的一千年。

    隋朝之前1000年,從最早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到王莽代漢、曹魏代漢,這些都是篡奪。之後的魏晉換代、東晉--宋、齊、梁、陳,全是篡奪。北方的也好不到哪去,西魏北周、東魏北齊,北周到隋朝,全是篡奪。可以說,在隋朝之前的一千年,除了大秦、兩漢、北魏的建立是靠力量奪取之外,其他的都是篡位。

    而隋朝之後的1000年,就不一樣了。隋朝之後篡奪的高峰和截止都是五代。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後來黃巢之亂徹底顛覆了天下,朱溫滅唐,從形式上看搞了個禪代儀式,也算是篡奪。之後的後唐是武力消滅後梁,接下來的晉、漢、周,都是內部力量發動叛變奪取天下。五代時之所以形成這個模式,是因為當時軍人是職業化的,誰給的錢多就替誰賣命,很多節度使軍閥往往被部下所裹挾。再加上為了自保,必須要起兵篡位。

    而從宋朝開始,沒有發生過篡位的事了,頂多朱棣算一個。因此,隋朝之後的篡位,其數量比隋朝之前的篡位大大降低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從宋朝開始,統治者充分吸取了歷史的經驗和教訓,用制度設計避免了篡位。宋朝把宰相權力一分為三,把最高軍事統帥的權力也一分為三。統兵權、調兵權、發兵權,三個部門和職位分管,最終決定權拿到了皇帝手裡。

    制度是顯性的,還有隱性的文化傳統。宋朝崇文抑武的風氣確立,武將處處被限制、防範甚至鄙視,當兵被公認為最沒出息的職業。這樣,武將就無法像五代時期甚至更早的武將那樣,能用軍隊做篡位的事。

    宋朝的做法,被明清完全繼承下來並進行了加強。因此,宋朝之後除了朱棣,沒有篡位的事情發生。

    從社會構成上看,唐末五代之前,社會還有貴族,比如大家熟悉的河東大族、關隴集團等,但經過安史之亂後,大族和貴族通通被打光了,社會進入了平民社會。此時最有可能形成勢力的,只有軍人集團了。我們看到的五代北宋,都是依託軍人集團的力量建立的。而宋朝的一整套制度,主要就是為了遏制軍人集團再次崛起。從歷史的表現上看,在這一點上宋朝的制度設計是成功的。但其連帶後果就是同時扼殺了中原王朝和社會的尚武精神,這是個重大遺憾。

    歷史上把從唐到宋的巨大轉變,稱為唐宋之變

    最後的結論是:

    歷史發展到唐末五代時,各種篡位、政變、奪權的可能性都被歷史演繹了一遍,宋朝統治者因此能充分吸取歷史的智慧,從制度設計和文化傳統上遏制武將、遏制權臣,從而避免了篡位事件的發生。後來的明清繼承並加強了這一整套制度。因此,隋朝之後的篡位事件明顯減少了,而不是增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城市居民養狗需要栓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