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厚何
-
2 # 文史墨客
眾所周知,馬嵬坡兵變中是禁軍頭領陳玄禮帶兵逼死了楊貴妃。而在兵變事件結束以後,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揚鑣,陳玄禮甘願跟隨玄宗入川,後來叛亂結束之後又護送玄宗回到了長安,正是因為他對唐玄宗的一份忠誠,最後被封為了蔡國公。關於他的死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病死的,另一說是在唐肅宗和唐玄宗之間爭奪權力的過程中被唐肅宗設計害死的。或許有人會說,陳玄禮逼死了唐玄宗最為心愛的女人,難道唐玄宗就不記恨他嗎?有沒有可能是唐玄宗除掉的他?依筆者看來這種可能幾乎是不存在的,原因如下。
一、陳玄禮對唐玄宗是非常忠誠的,尤其是誅殺韋后立下了大功,後來不辭辛勞甘願帶兵護送唐玄宗入川,平叛之後又護送其回到了長安。特別是陳玄禮很小的時候就侍奉玄宗,玄宗在位四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陪伴左右,忠心耿耿,玄宗對他十分感激,信任有加。雖然在馬嵬坡兵變中逼死楊貴妃讓玄宗有一些不舒服,但是跟自己的皇位和江山社稷比起來,孰輕孰重相信玄宗自己心裡是有數的。憑此一點,玄宗也不會對怪罪於他的。
二、暮年的唐玄宗被陰險狡詐的安祿山所欺騙導致發生了叛亂,還聽信讒言殺掉了高仙芝和封長清兩位忠臣,此舉讓很多忠臣心寒。直到馬嵬坡兵變之後,玄宗身邊除了陳玄禮已經無人可用,如果殺掉了陳玄禮,那玄宗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所以,無論陳玄禮做了什麼,只要他不叛亂就是唯一可用之人。
三、馬嵬坡事件之後,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徹底分裂,太子李亨北上不久便自立為帝,史稱唐肅宗。雖然後來他迎回了玄宗並尊為太上皇,這個時候實際上玄宗已經失去了權勢,就算他想除掉陳玄禮也是有心無力了。
-
3 # 幻中詩
安史之亂,叛軍直逼長安,唐玄宗帶領一干人秘密出逃四川。玄宗一行慌不擇路,飢不擇食,晚上走到馬嵬驛。
此時,將士飢疲,六軍不發,群情激奮。陳玄禮認為楊國忠作亂才導致安祿山謀反,於是由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李亨拿不定主義。這時,吐蕃使者剛好帶領20多人圍堵楊國忠。士兵們大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並伺機殺死了他。楊國忠死後,楊貴妃自然難以倖免。陳玄禮帶領士兵包圍驛站,請求玄宗處死楊貴妃。玄宗自是不答應。不過當時形勢危急,老態龍鍾的玄宗,一時發抖,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縊死楊貴妃。隨後,陳玄禮過去驗視,脫去冑甲,請求謝罪。
馬嵬驛兵變後,玄宗和太子分作兩路,玄宗帶著陳玄禮等一起進入四川。而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不久便在靈武稱帝,這就是唐肅宗。
陳玄禮都是玄宗的心腹愛將。早些年任職果毅都時,陳玄禮就曾追隨玄宗參與誅殺韋后及安樂公主,功勞很大。玄宗掌權後,直接提拔為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跟隨玄宗素以忠信著稱,而玄宗也視其為心腹。馬嵬驛兵變,陳玄禮雖然是直接出麵人,但並不是幕後主使,其作用也是從中溝通協調,平息事態,推進事情解決,保全玄宗安全。玄宗應該是深知這一點的。況且士兵譁變時,陳玄禮又代表玄宗出面與士兵進行溝通。種種跡象來看,陳玄禮並沒有主觀逼迫處死貴妃的意願。退一步講,如果他真有這個意思,恐怕就不是殺楊貴妃這麼簡單了。
隨著玄宗與太子隔閡的消除,玄宗自巴蜀回長安後,陳玄禮也迎來了他仕途的頂峰。不久,陳玄禮受封蔡國公,食邑三百戶,榮譽之至,少有人及。又過三年,陳玄禮病重去世。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陳玄禮的結局無疑是比較好的。
-
4 # 熱點歷史
整體來說,陳玄禮下場還不錯,沒有遭到清算。兵變之後,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結束後,護送唐玄宗回長安,興慶宮(南內),封做蔡國公,封三百戶。為什麼陳玄禮不會遭到玄宗清算呢?
①信任。唐朝景龍四年時,陳玄禮就追隨唐玄宗,因為除韋后、安樂公主有功,唐玄宗時任陳玄禮為禁軍龍武大將軍。
②陳玄禮不是主謀。陳玄禮作為唐玄宗身邊的紅人,和楊貴妃沒有直接的衝突,所以他犯不著置楊貴妃於死地。是叛變計程車兵,要求處死楊貴妃的。冤有頭,債有主,陳玄禮因為身份,只當了一次中間人。
而因為兵變,唐肅宗登基,自然要感恩陳玄禮,要不然,自己不能登基,所以下場就還不錯了。
-
5 # 2許雲輝
陳玄禮,唐朝名將,因助唐玄宗發動政變即位有功而出任禁軍統領。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攻陷東都洛陽,次年進逼西京長安。陳玄禮率部護送唐玄宗出逃四川。
兵至馬嵬坡(今陝西興平),禁軍騷亂,請求誅殺楊氏兄妹等佞臣以謝天下。陳玄禮遂與太子李亨(後為唐肅宗)等人統一意見,奏請唐玄宗批准,誅殺了楊國忠等人。陳玄禮又請誅楊貴妃以息兵憤,唐玄宗無奈,“乃命(高)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並將楊貴妃屍體抬到驛站庭院中,“召玄禮等人視之"以驗明正身。陳玄禮確認屍身後,“曉諭軍士",是為馬嵬之變。
其後,隊伍兵分兩路:一路由李亨統帥,受命在北方收拾殘局。平定叛亂後,李亨即位稱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一路由陳玄禮帶隊,護送唐玄宗平安入蜀。
唐肅宗平定天下後,將太上皇接回長安,安置在興慶宮居住。陳玄禮因護駕有功,受封蔡國公,食邑三百戶。他一直留在唐玄宗身邊負責“久侍衛上皇"任務。
陳玄禮雖逼唐玄宗殺死楊貴妃,但因情勢所迫,故從未因此而受唐玄宗責罰。他侍奉唐玄宗長達45年,始終被唐玄宗視為心腹。760年8月,陳玄禮退休,不久後病逝。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安史之亂爆發後,洛陽、潼關很快失守,京都長安危在旦夕。玄宗頒發制書說將要御駕親征,其實,他帶領眾人秘密出逃了。玄宗一行急匆匆地走到了馬嵬驛後,將士們飢餓而疲憊,六軍不發。陳玄禮認為正是楊國忠的胡作非為導致了安祿山謀反,此話由宦官李輔國轉告了隨行太子李亨,李亨猶豫不決。而吐蕃使者此時帶領20多人來圍堵楊國忠,怒不可遏計程車兵們高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伺機殺死了他。
陳玄禮與眾將士又包圍了驛站,一致請求玄宗處死楊貴妃。玄宗起初不允,後來鑑於形勢危急,為了自保,只得忍痛命人在佛堂縊死了楊貴妃。隨後,陳玄禮過去驗視真實性,並脫去冑甲,請求亡靈謝罪。
貴妃之死,一定程度上有陳玄禮逼迫的意思,當時他是禁衛軍核心人物。想來玄宗對陳玄禮一定恨之入骨了,但馬嵬驛兵變後,玄宗儘管痛徹心扉,並沒有責怪、處罰陳玄禮。還是帶他一起進入天府之國——四川。太子李亨就此與玄宗分手,一路向北收拾殘兵敗將,不久便在靈武稱帝,遙祝玄宗為太上皇。
陳玄禮一直是玄宗的心腹愛將,曾追隨玄宗參與了唐隆政變。玄宗掌權後,因其忠信,提拔為禁軍龍武大將軍。馬嵬驛兵變,陳玄禮有逼迫玄宗的行為,但目的是保證玄宗安全,對玄宗的忠心並沒改變。
玄宗自巴蜀回到西京長安後,陳玄禮受封為蔡國公,食邑三百戶,顯然,馬嵬坡之事沒有影響其仕途。又過了三年,陳玄禮因病去世。陳玄禮的結局並不是很差!
-
7 # 青青菜藍
陳才是真正忠臣!對於皇帝來說,女人和性命哪個重要,不會不清楚!陳如果不順從士兵想法,自己也控制不了軍隊,自己都可能死於非命!
-
8 # 大國布衣
說到陳玄禮,就不得不提到馬嵬驛兵變,陳玄禮逼死唐玄宗最寵愛的楊貴妃,那他的結局歸宿如何呢?陳玄禮其實深諳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後來火線辭官,得到了善終。
陳玄禮是唐玄宗的親信
唐景龍四年(710年),時唐中宗之後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內外勾結把持朝綱,陳玄禮助李隆基除掉韋皇后與安樂公主,玄宗即位後,陳玄禮被任命為禁軍龍武大將軍,引為玄宗的親信,在玄宗在位的四十五年裡頗受重用,即便率軍士譁變,逼迫玄宗揮淚命高力士勒死心愛的楊貴妃,玄宗最後也沒有懲罰於他。
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東都洛陽陷落。第二年安祿山叛軍進圍西京長安,驚慌失措的唐玄宗,攜楊貴妃、楊國忠等人,在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及3000禁軍的保護下逃往四川。途中在馬嵬驛(即今陝西省興平),將士飢乏疲憊,怨聲四起,大軍遂停滯不前。陳玄禮聯合太子李亨、太監李輔國謀誅殺楊國忠、楊貴妃兄妹。結果憤怒的禁軍將士直接就把宰相楊國忠、太常卿楊暄父子亂刀砍死了,將士們尤不解氣,又以槍揭楊國忠首於東門外。陳玄禮又帶領禁軍士兵到玄宗的臨時行在,請誅楊貴妃,面對眾怒炙盛的將士,玄宗不得已,揮淚與楊貴妃告別,即命心腹宦官高力士引貴妃於佛堂諡殺之,為了不使陳玄禮及眾將士起疑,即命他們入內驗視:
輿尸寘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令曉諭軍士”。(據《新唐書》)發動馬嵬驛兵變,不僅僅是為了消除禁軍將士的憤懣之情,陳玄禮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當時楊國忠父子、楊貴妃姐妹,天下人都知是禍害毒瘤,但恩寵皆出上意,如果不是玄宗的縱容,寵譽過度,安祿山又怎麼能輕而易舉的發動叛亂呢?只有殺死他(她)們,才能堵住天下人的洶洶眾口,從這一點來看,陳玄禮完全是忠心為主,大義無私。
馬嵬驛兵變之後,陳玄禮隨即率領禁軍將士繼續扈衛玄宗入蜀。太子李亨與玄宗分道揚鑣後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號召天下勤王,並督軍平亂,於寧夏靈武被擁立為皇帝,即肅宗,留在成都的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
至德二年(757年),在成都度過兩年時光的玄宗,在陳玄禮的扈衛下,回到久別的長安城。太上皇被安排在南內興慶宮居住,陳玄宗護主有功,封蔡國公,食邑三百戶。
晚年的太上皇李隆基遠離了政治,專心過起了他的退休生活。比如,太上皇有時候聖駕移大明宮,陳玄禮、高力士都隨侍前往。只不過這個時候太上皇身邊的親近之人已經是越來越多了,據《資治通鑑》記載:“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內侍監高力士久侍衛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內侍王承恩、魏悅及梨園弟子常娛侍左右。”上皇有時候還御長慶樓,都是前呼後擁,百姓們看到了都山呼“萬歲”,太上皇一高興就常於樓下置酒賜百姓。
上元元年(760年)八月,陳玄禮致仕,大約於玄宗遷至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時病重去世。陳玄禮在歷史文獻上的著墨不多,沒有單獨立傳,而且總是與馬嵬驛兵變捆綁出現。不過陳玄禮雖忠心為主,玄宗卻未必理解他,晚年的陳玄禮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玄宗的信任,他的爵位,俸祿都是肅宗定下的。
-
9 # 睡夢心經
查閱歷史:馬嵬之變後,陳玄禮表示對玄宗盡忠,隨玄宗入蜀;玄宗太子不得已與尊為太上皇的唐玄宗兵分兩路,後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南)即位。至德二載,玄禮從玄宗自巴蜀回長安,居興慶宮(南內),封蔡國公,食邑三百戶。上元元年八月致仕,大約於玄宗遷至太極宮(西內)甘露殿時病重去世。
回覆列表
陳玄禮和唐玄宗的關係非同一般,兩人早在唐玄宗還是臨淄王時就認識,且他和葛福順還是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清除韋后的關鍵人物和實際動手者,這次事變的結果是讓李隆基的父親睿宗重登帝位,李隆基本人成為“平王”和與太平公主並稱的兩大功臣之一,可以說,這是李隆基一生功業的起點,且和飛揚跋扈、有始無終的葛福順不同,陳玄禮此後一直謙虛、低調,按照《舊唐書》的說法,是“以淳樸自檢,宿衛宮禁,志節不衰”,因此儘管是李隆基藩邸老人中關係最疏遠的一位,卻始終不離玄宗左右,,沒有在王毛仲、葛福順兩次“唐元功臣”大貶謫中被殃及,且因此一路升遷卻總是不離禁軍,在安祿山軍攻破長安前夕,作為龍武大將軍率領禁軍扈從玄宗入蜀,是隨扈武職中官階最高的。
他之所以在馬嵬坡發難,主要是因為本人一貫不滿楊國忠的跋扈,而部下也對待遇和前途不滿、不安,遂趁機發難,但他本意並不想連楊貴妃一起逼死,而是六軍將士惟恐楊貴妃繼續受寵,以後吹枕頭風讓玄宗對自己秋後算賬,所以“六軍不發”,逼玄宗殺死楊貴妃,這點陳玄禮明白,高力士明白,政治老手唐玄宗又何嘗不明白?他逼死楊貴妃時或許不忍,心痛,但楊貴妃已死,優先考慮的就是自己怎麼才能平安走到成都了對吧……
從此後陳玄禮平安入蜀,並且和唐玄宗相安無事地一直待到肅宗迎接他們回長安,可以看出唐玄宗還是知道,自己這位老部下是忠心於己的,逼死楊貴妃非其本意,他對楊貴妃的“感情”恐怕也不過是那麼回事,畢竟陳玄禮的做法客觀上讓他在六軍保護下平安入蜀,而陳玄禮倘不這麼做,他大機率就交待在路上了。此後陳玄禮一路跟著唐玄宗回到長安,且在他被架空為“上皇”後還是經常入“西內”陪伴玄宗解悶的少數幾個死黨之一,並因此被肅宗強制退休(給了個蔡國公的虛銜),不久就故去,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陳玄禮始終被認為是“玄宗的人”,他對玄宗的忠誠,以及兩人的密切關係,是包括玄宗父子在內,當時所有人公認的。
只有明代的戲劇《長生殿》才讓酸溜溜的“玄宗”做夢殺死陳玄禮,且同為明朝人的李卓吾即在劇本上發出“陳將軍何罪之有”的質問,很顯然,認為陳玄禮“腦子有病”的人是少數,且他們本身也被別人質疑“腦子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