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樂巴視
-
2 # 銀河獨狼
張廷玉明瞭康熙的心理,一是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康熙很難一下子放棄胤礽。二是康熙對胤礽也沒有太多的把握,為了不造成禍起蕭牆都悲劇,穩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康熙也好,張廷玉也好,鄔思道也好,都是以穩定,繼續觀看體察為主。
-
3 # 日小堯茗居
像張廷玉這樣謹小慎微的人能獨樹一幟繼續保舉被廢太子胤礽,不知他需要多大的勇氣,不但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重要的是必須要把康熙帝的“脈”把準確了,否則一定會身敗名裂,毀了自己的前程。
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演繹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梗”讓我們去猜想。【康熙帝褒獎張廷玉】
康熙皇帝已經明確了太子胤礽被廢黜,另行舉薦新太子,可張廷玉能背道而馳,成為眾多朝臣舉薦八阿哥為新太子的對立面,不但沒有孤立,反而受到康熙的表彰,相比之下張廷玉不但是高人,還能把康熙帝心思琢磨透。
在舉薦新太子的問題上,張廷玉是冒了很大風險的,如果這一步走錯必定身敗名裂。張廷玉的這一步比四阿哥胤禛府上的幕僚鄔思道只能說過之而不及。
那麼“高深莫測”的康熙皇帝的心思,張廷玉是如何琢磨透的?【佟國維,馬齊的明火執仗】
張廷玉為何敢違背康熙帝的旨意,違背以佟國維為首的朝廷上下官員的意願繼續舉薦廢太子胤礽:
一、首先張廷玉必定了解康熙皇帝不喜歡八阿哥胤禩為皇位繼承人,即使是太子胤礽真的被廢。
二、佟國維帶領上書房居中排程朝廷上下官員齊手舉薦八阿哥胤禩,而且是明火執仗,這讓康熙皇帝非常反感,視為朋黨即是結黨營私,對皇權產生了威脅。
三、太子胤礽是國本,他並沒有犯下大罪,調兵符也是假的,所以康熙皇帝不可能輕意廢黜。特別是八阿哥胤禩的高調已經超出康熙皇帝的想象,只能給太子胤礽復位以平息這場“儲君”之爭。【康熙帝顧左右而言他】
舉薦新太子是康熙帝的決定,可新太子的人選似乎已經有結果了,並不是康熙皇帝想象中的哪一位,或者說康熙帝根本就不是真的舉薦新太子,而是看看兒子們的實力,究竟是哪一位皇子阿哥在“窺探”儲君位置,他要看明白!
現在的結果出來了,而且是康熙皇帝最不中意的哪一位,如何收場這是康熙皇帝的帝王藝術,所以康熙皇帝首先問:有沒有舉薦二阿哥胤礽的?全都蒙圈!
同是上書房大臣的馬齊問的對:太子胤礽既然被廢,怎麼還找舉薦被廢掉的太子?看來情況有變。【康熙帝的又一個理由】
廢太子胤礽是朕一人獨斷專行!
廢太子是康熙帝的一人獨斷專行,那麼舉薦新太子也是康熙皇帝的一人獨斷專行,重要的是沒有與你們商量,這是康熙帝的理由。
狡猾的康熙皇帝開始講民主了。皇帝的話都是聖旨,為何有了民主?康熙帝的這些舉動被“張廷玉”看的一清二楚,這才是“帝王心術”,所以張廷玉敢孤注一擲。
為何張廷玉能屹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倒,因為張廷玉才是能摸透皇上心思的人。在這一場賭局上,張廷玉又贏了。
-
4 # 一氧化二氫
張廷玉之所以能把握住康熙的心思,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太子造反純屬嫁禍,並非實罪,第二是對奪嫡局勢的把握。
在第一次廢太子事件中,老十四偽造太子調兵手諭,凌普帶兵進駐皇帝行宮,康熙氣急之下廢掉太子。然而張廷玉及時提醒康熙:太子失德是事實,但是造反,萬萬不信,太子有這個心機,絕無這個膽量。隨後康熙立馬就發現了手諭有假,這一下洗脫掉了太子最大的罪名 也是太子能夠復立的必要條件。同時張廷玉也提出了一大隱患:奪嫡之爭,蕭牆之禍。
太子廢黜之後,康熙召集眾臣提出推舉新太子,其他皇子可以說是一下子都躁動了起來。尤其是八爺黨,可以說是把聯合推舉一事做到了檯面上,佟國維馬奇串聯朝廷上下一眾官員準備推薦八阿哥。作為皇帝的貼身秘書,張廷玉清楚地知道,此舉正刺中了康熙執政最敏感的神經之一:朋黨。康熙是絕對無法容忍老八黨這樣的行為的,但推舉新太子一事是康熙提出,此時絕無法收回。這種情況下,也只有為廢太子洗脫罪名,暫時復立,才能平息八爺黨不可阻擋的勢頭。
因而張廷玉繼續推薦廢太子,真真的官場老司機。
-
5 # 布夫舟
張廷玉他爹就是那個六尺巷的張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康熙、雍正兩朝,張廷玉備受寵幸,深得皇帝信任,並且是清朝唯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可想而知張廷玉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
張廷玉繼續舉薦胤礽為新太子,並非單純是摸透康熙的心思,迎合康熙的意思,而是這是他一貫的主張。他能夠始終站在康熙的立場,忠於皇帝,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了朝廷。在奪嫡的過程中,張廷玉前前後後有三次在關鍵時候幫助了太子。
太子第一次被廢主要發生了三件事情:
第一,張五哥頂罪案,八阿哥利用調查之變,坑害太子;
第二,太子胤礽和鄭春華私會被康熙無意之中發現;
第三,十四阿哥偽造太子手諭,調兵謀反。
首先,來看看張五哥頂罪案的時候張廷玉是怎樣做的。八阿哥假借聖意矇騙張五哥頂罪案的關鍵案犯肖國興,成功騙取了對太子極為不利的罪證。康熙拿著關於太子罪證找到了張廷玉,想看看張廷玉的看法。張廷玉看了之後,非常震驚,立刻當著康熙的面將太子的罪證給燒掉了。
此時的康熙立刻明白了自己這個心腹之臣的意思,於是草草的把這個案子給了結了,並沒有深入追查太子的責任。這是張廷玉第一次保太子。
要說太子胤礽也真是不成器,在奪嫡的關鍵時候跑去私會鄭春華。原本八阿哥坑害太子的事情已經被康熙發現了,太子可以說是已經平安過關了。這個事情發生了以後,太子胤礽成了驚弓之鳥,八爺黨中的十四阿哥為了扳倒太子,偽造了太子的手諭,調兵包圍行宮,造成太子謀反的事實。此時,大阿哥也趁機添油加醋,火上澆油,想借著這個事情謀害太子,自己憑藉著皇長子的身份繼位。
康熙目睹了這一切,兒子互相殘殺,兄弟鬩於牆,是非常傷心的。正是這個關鍵時候,張廷玉說出了問題的要害。太子被廢,容易引發奪嫡之禍。太子雖然失德,但是他沒有這個膽量去調兵謀反。康熙立刻明白了,並且後來也證明了了太子的手諭是假的。某種意義上說,張廷玉是第二次保住了太子。
前面說過,張廷玉最大的優點就是始終忠於皇帝。太子第一次被廢了以後,康熙命令群臣舉薦新太子。八阿哥過於操切了些,不斷的串聯群臣,甚至還透過道士來怪力亂神,製造輿論壓力。一旦八阿哥成功了當上了太子,康熙的處境將是非常艱難的。
因為康熙也需要維持朝廷權力的平衡。太子胤礽能力不足,加上八阿哥這些人從中掣肘,康熙的權力是非常穩固的。此時,太子胤礽被廢,加上八阿哥本身能力比太子強,而且黨羽眾多。朝廷的權力平衡便立刻被打破。
今天,八阿哥等人能夠號召眾人擁立自己為太子。難保那一天,他們再次擁立八阿哥為皇帝。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康熙情何以堪?歷朝歷代,這種皇位交接極容易造成動盪。
康熙就是看出了這一點,八爺黨羽過多,不能夠讓他做太子。張廷玉作為康熙的心腹大臣,也看出了皇帝的憂慮。這種情況下,讓廢太子繼位重新維持平衡是最好的,張廷玉這才會保舉太子胤礽。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6 # 趣談國史
張廷玉未必是摸透了康熙的心思,他只是按照自己一貫的主張順勢而為罷了。
從各種跡象看,張廷玉應該是偏於太子一派的,至少,絕對不是八阿哥一派的。這其實很好理解。康熙時的上書房三大臣,佟國維是八阿哥一派的,馬齊順從佟國維,也基本屬於八阿哥一派,只有漢臣張廷玉沒有跟著佟國維搞投機。
張廷玉只是忠於康熙,同時也忠於康熙選定的太子胤礽。對於一個漢臣來說,這大概也是保住祿位的唯一選擇。
所以,面對太子的被廢危機時,張廷玉一直是保太子的。當然,他的理由是:為了穩固國本,能挽救還是挽救一下吧。
比如調查刑部冤案時,八阿哥胤禩拿到了太子心腹肖國興告發太子的證詞,他連夜送給了康熙,康熙拿到這份證詞後,立即去上書房找到張廷玉商量。結果,張廷玉竟然直接把供詞燒掉了。
在熱河行宮,太子受到十四阿哥和八阿哥的陷害,他們偽造了太子調兵手諭,誣陷他謀反。這時候,眾人方寸大亂。但在混亂中,張廷玉還不忘替太子說話:太子不會有膽量造反,那張調兵手諭可能是假的。
康熙一瞧,果然是偽造的。如果沒有張廷玉的這番話,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太子復立。
張廷玉為何不跟佟國維他們一起摻和呢?因為他從來就不是八阿哥一派的。這時候跟著佟國維一起搞投機,豈不是更讓康熙反感?
所以,張廷玉告訴佟國維和馬齊,他要單獨上一份摺子。
這份摺子,當然是保舉太子復立的。但是大家請注意,張廷玉並沒有把這份摺子提前交給康熙,而是藏在自己的袖子裡。
他在什麼時候拿出來的呢?是在康熙明確表示反感大家都保舉八阿哥,然後詢問是否有人保舉胤礽的時候。
那麼,如果康熙順從了大家的意思,對於大家保舉八阿哥當太子並不生氣呢?張廷玉還會把保舉胤礽的奏摺拿出來嗎?
我想肯定不會。
能夠封侯拜相的,當然都是老狐狸。但老狐狸也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提前料到,很多時候,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
7 # 大號子彈
張廷玉確實是朝廷的中梁砥柱。他繼續推舉胤初為新太子,其實不是摸著了康熙的心思,其實,他看問題處理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都是站在皇帝的高度去著手,始終都是維護皇權的最有力大臣,所以說他做出的決定與康熙高度一致是不足為奇的,這是他的決定與抗性一致的根本原因。
-
8 # 天水秦安
我覺得張廷玉當時應該有兩份奏則,他是在觀察形勢,其實他開始也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只是還不是很確定,當康熙把話都說到那個份上,他還不知道不明白就真是傻子了。如果當時朝堂的風向變了,我估計他會拿出來另一個奏則。如果他一開始就目標明確至死不渝,何必密摺。
張廷玉是人精,但是工作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不想跟這種人共事吧。
-
9 # 懷揣夢想的蓋倫
因為張廷玉看出來太子是被陷害的,而康熙也知道了太子是被人陷害的,康熙又是個不願意被人當槍使的人,所以他猜測康熙肯定會復立胤礽
-
10 # 虛回若谷
張廷玉是內閣成員唯一的漢臣,與佟馬不合,面和心不和。佟國維倚老賣老,又與康熙有親戚關係,飛揚跋扈,與馬齊暗箱操作,保薦八爺;張廷玉只能為了保持政治地位,另闢蹊徑,效忠主子康熙。叛亂平息後,張廷玉提醒康熙,聖旨有假,康辨析後已心知肚明,只能隱忍不發,內心愧疚。再者康熙好大喜功,自我標榜,以孝治天下,以仁慈統治天下,在九子奪嫡中,優柔寡斷,缺乏剛毅,這些弊端張廷玉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張看清了康熙的內心世界,在廢太子這件事上康熙仍是耿耿於懷,遷就太子;另外此時康熙已年邁,從性格上也有怕事、懷舊的一面,不想有什麼大的變更,儘量維持現狀,防止大的事件發生,保持顏面。
張廷玉何等聰明,見於奪嫡不明的情況下,康熙又否定了八爺黨,至於擇誰為繼承者,目前仍不明瞭,那唯一作法就是“維持原判”。張的進言,就是:“深合朕意”,張確實摸透了康熙的內心。
-
11 # 湖南女婿安徽仔
我們從幾個點驗證一下,
1.康熙為什麼把肖國興的口供給張廷玉看?
如果想徹底廢除胤礽,直接把口供給百官看,或者乾坤獨斷都可以,給張廷玉看,意味著,康熙對於廢除太子處於糾結之中。
2.康熙為什麼關心張廷玉兒子的病情?
對於康熙而已,張廷玉兒子有病,自己的兒子何嘗不是有病,作為父親,他希望盡最可能去拯救自己的兒子,剩下的就順其自然。
3.張廷玉燒掉口供後,康熙的表現?
張廷玉燒掉口供後,康熙只是大聲質問張廷玉的目的,但是沒有實質性懲罰張廷玉,意味著,康熙不希望胤礽的罪行被百官知道,給自己處於被動。
4.張廷玉的政治洞察力,很強
張廷玉作為康熙極為信任的大臣,知道康熙為什麼暫時不想廢除太子,因為對於康熙來說,在沒有確定新的皇位繼承人的時候,讓胤礽在臺前,有利於轉移眾人的視線,給自己足夠多的時間,去選出合適的人來。
-
12 # 幸福足智多謀可樂Kk
在清朝只有張廷玉是配享太廟的漢臣,而且在康熙和雍正,以及乾隆時期備受重用,先後擔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戶部尚書、禮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位,雍正去世前還任命張廷玉為輔政大臣,輔佐乾隆皇帝處理朝政,能讓皇帝如此信任和重用,不僅僅是出色的能力和赤膽忠心,而且還有不錯的政治手腕,能看出皇帝的意圖。
-
13 # 曉西瓜評論
因為那張調兵手諭和大阿哥誣陷事件
其實,太子的錯就兩個,第一是調兵謀反
第二,是和鄭春華的事情
既然調兵手諭是假的,那和太子沒什麼關係,調兵謀反也是不存在的,太子做什麼錯事都不要緊,因為被大哥坑了!
憑藉這兩點,張廷玉基本確認皇帝沒有放棄胤礽。
-
14 #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第一次引發九子奪嫡小高潮的事件,就是太子胤礽被廢,其餘皇子接受眾大臣的舉薦。其中佟國維聯合眾多大臣聯名舉薦老八胤禩當太子,在朝堂之上張廷玉第一個站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並舉薦廢太子胤礽復立太子。
從而引發了一場精彩的大辯論,每每看到這裡我們都為張廷玉善於揣摩聖意感到驚訝,難道張廷玉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一、
引爆眾皇子爭儲的事件就是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後來張廷玉提醒康熙帝注意太子手諭的真假,但是康熙帝並沒有就這件事深追。
其實擺在康熙帝面前的只有三個選擇:
一是不管這個手諭是真是假,康熙帝都要表態。如果他表態這個手諭是真,那麼太子胤礽必死無疑,而康熙帝並不想讓太子胤礽死。
如果康熙帝選擇這個手諭為假,那麼到底是誰假傳手諭?如果查出來,那麼這個人也是必死無疑,而且連帶過來圍困八大山莊的將士,畢竟他們聽從了假的手諭。
第三種選擇則是引而不發,當眾裝糊塗,預設為凌普帶兵過來並不是造反,畢竟康熙帝在熱河狩獵,凌普不可能不知道。只有裝糊塗,這種事情不馬上追究,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所以,康熙帝選擇的第三種解決方式,也只有這種才能顯得康熙帝的博大胸懷。
康熙帝當機立斷,立馬讓所有的皇子到戒得居見駕,他要暗中區分開造反的皇子和做局的皇子,當然最終也沒有發現罪魁禍首。
不過,也不算沒有收穫,最起碼先幹掉了康熙帝罵“你這頭蠢豬”的大阿哥。又圈禁了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最後班師回京。
二、
班師回京到京城城門時,康熙帝讓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一同坐御駕回去,當然這個舉動的原因我們在前幾期也講過,其實主要就是肯定王掞的功勞,又提前給他打好預防針,防止太子胤礽被廢時他過於激動。
當然在廢太子的朝會上引發了一輪精彩的辯論,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連連出招,結果都被康熙帝連同張廷玉給化解了。
尤其是張廷玉當眾喝王掞:
“王師傅,你以一死博取忠名,卻把一個殺忠臣的罪名,強加在皇上的頭上,難道這就是聖人教你的忠恕之道嗎?”
張廷玉是非常聰明的,他一方面喝住王掞,不讓他繼續說下去,以免真的惹怒康熙帝。另一方面也在澆滅康熙帝的怒火,暗中勸諫康熙帝可不要發火,一旦發火就不聖明瞭。
果然,康熙帝想到了一條絕計,下令讓王掞的兒子帶走他,只要他有個風吹草動,則定他的兒子不忠不孝之罪。
最後到天壇代替康熙帝宣讀廢太子胤礽詔書的也是張廷玉!
也就是說在廢太子一事上,張廷玉是堅決擁護康熙帝的,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作為一名老謀深算的大臣,怎麼會在後來舉薦太子之時,直接上密信壓寶廢太子呢?
他真的有足夠的把握確定康熙帝還想復立太子?
三、
其實他並沒有那麼神,只因為他善於觀察,如果這點眼力見都沒有,我想他也做不了三朝元老!
因為太子胤礽被廢,所以太子一位空缺,康熙帝讓眾人舉薦一位賢德的皇子為太子,於是眾臣開始忙活起來。這之間的過程就不多提了,總之每位皇子無所不用其極,都在盡力表現,甚至老八胤禩還搞來一個什麼道士,故弄玄虛的搞出個“八王大”、“大八王”、“八大王”的什麼說法。
老八胤禩也是絕頂聰明之人,馬上把該情況彙報給康熙帝,他這樣做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懲罰那個什麼故弄玄虛的道士。他來就是探知康熙帝對自己的態度,如果康熙帝大發雷霆,直接殺掉了道士張德明,那麼老八胤禩也就明白自己沒戲。
可是康熙帝是這樣說的:
“江湖術士的話,也不能一概視為妖言,因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此時給眾人一個鏡頭,先是佟國維眼光隨著康熙帝的身影而移動,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表情;緊接著就是馬齊,他是一直看向佟國維的;再有就是張廷玉,他微微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樣子;最後是老八胤禩,他的表情是一臉驚訝,外加一絲小小的得意。
這也表明,康熙帝的這句話讓大家感覺不同,佟國維的感覺是局勢越來越清晰了,於是聯名舉薦老八胤禩。馬齊剛才就是看向佟國維的,意思也就是說,他自己沒有主意,主要看佟國維。而張廷玉其實一直沒有表態,並不是他故意跟佟國維拉清界限,而是因為那時的他根本搞不明白康熙帝到底在想什麼,他也是怕自己選錯了人。
四、
其實不僅張廷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連一向聰明的老四胤禛也迷惑了,也以為康熙帝鐘意老八胤禩,幸虧他有鄔思道給分析。
如果大家認為康熙帝早就有主意了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康熙帝也沒有主意,也在糾結眾臣選舉的結果。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在散步的時候問身邊的張五哥哪個皇子最好?也正因為他拿不定主意,所以打算去看看佟國維他們到底在舉薦誰。
上書房裡眾臣們還在舉薦阿哥們,此時佟國維端著兩杯奶給張廷玉,結果張廷玉說喝不慣這個味,於是佟國維把奶給馬齊一杯,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馬大人,今天茶房奶子沏的不錯,趕快趁熱喝了吧,一會兒涼了,再喝那味可就兩樣了。”
這話其實就是故意說給張廷玉聽的,你張廷玉不趕緊推舉老八胤禩,等最後老八胤禩當了太子,你再想推舉就來不及啦!
後來康熙帝進來,馬齊向他彙報大家舉薦阿哥們的事情,當康熙帝聽到舉薦八阿哥的人最多時,他看了馬齊好幾秒,然後就不理這茬了,徑直到張廷玉那裡聽其他的奏摺情況,尤其著重聽了老四胤禛賑災的那幾個省。
此時的張廷玉心中就有點譜了,看來康熙帝並不願意聽到老八胤禩的舉薦多,但是他的想法並沒有告訴佟國維。
終於到了最關鍵的一天,康熙帝一大早就趕過來,一進門就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大疊舉薦老八胤禩的奏摺,這些奏摺上面還寫著一個大大的“八”字。
然後李德全又遞過來一份摺子,康熙帝連看都沒看就甩到了“八”字上面,把“八”字壓住了……
此時張廷玉算是徹底明白康熙帝的意思了:
很簡單,康熙帝在刑部一案時就認為老八胤禩“其心可誅”了,所以這次舉薦新太子,他根本就不希望老八胤禩得票最多。假如這次舉薦老四胤禛或者是老十三,甚至老十四得票最多,他都有可能立為新太子。正是因為看到了老八胤禩得票最多,才讓他感受到壓力,此時還不能讓自己鐘意的儲君露面,為了保護儲君,所以最終再次選擇廢太子胤礽出馬擋箭。
而他的想法在上書房的那一刻就被張廷玉獲知了,所以張廷玉密信舉薦廢太子胤礽,其實說不定張廷玉有好幾封密信,只不過最後拿出的那一封恰好是舉薦廢太子胤礽而已。而從康熙帝這個“壓八”舉動,到最後決定推舉廢太子,張廷玉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啊。
這也是為什麼佟國維大罵他是奸臣的原因:
要知道支援廢太子的是你張廷玉,支援復立廢太子的還是你,你太會見風使舵了,就是一個奸臣!
而張廷玉的成功經驗也告訴我們,有時候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不妨多等等,或許就柳暗花明了。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為何敢繼續舉薦胤礽為新太子?
- 《雍正王朝》張廷玉與李衛都是雍正帝鐵桿,他們感情與雍正有何不同之處?
- 《雍正王朝》中老四請諸位皇子喝酒時為何太子胤礽蒙圈了?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已經被廢,雍親王胤禛為何還要再次舉薦廢太子?
- 在《雍正王朝》裡胤礽被廢后,為什麼去西北平叛就會被認為是康熙新的繼承人?
- 《雍正王朝》推舉大將軍王,王掞舉薦廢太子,康熙為什麼說要將胤礽和馬關在一起?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什麼說年羹堯死有餘辜?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權力很大,到底有沒有機會,取代康熙皇帝的統治?
- 《雍正王朝》中胤礽謀反,南巡在外的康熙帝是否已經有所準備?
- 《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女婿拜託張廷玉說情,雍正皇帝如何拒絕的?
張廷玉摸透康熙得心思,還得用“君子坦蕩蕩”來主軸,張廷玉一是責任心強,始終把朝廷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和康熙關係好,理解康熙的難處;三是沒有私心,不拉幫結派。
一是張廷玉是忠君之臣,考慮問題都是從大局出發,始終站在皇帝的角度發現和解決問題。
重新復位太子,就當時的朝廷局勢來看,是穩定黨爭,平衡利弊的最好措施。太子被廢以後,八阿哥的陣營一邊倒,除了皇帝,沒有其他力量可以制約,從舉薦他當選太子的事情,足以看出他的實力,加上他的心懷不軌,除了太子,沒有人可以與之抗衡,如果八阿哥又當選太子,估計康熙的權力一點點的也會被八阿哥架空,維護皇權,維護朝廷局勢,勢必要制約住八阿哥,而且皇帝也沒有拿住他的把柄,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黨爭力量平衡,這也是帝王之術的通用策略,所以從當時朝廷的局勢和把控,需要復位太子。張廷玉站在康熙得角度思考問題,自然也就和康熙的想法不謀而合!
二是同是為人之父,張廷玉理解康熙作為父親的痛苦,從作為父親的角度,張廷玉推薦復位太子。康熙要調查刑部的案子,可是調查不出來,主要是牽扯太多,法不責眾!八阿哥這時拿出證據,廢掉太子,康熙心理不爽,所以大晚上找張廷玉拿主意,為什麼只找張廷玉?因為康熙對張廷玉太瞭解,和張廷玉的關係也不一般,他和張廷玉是亦君亦臣,亦兄亦友,做到這一點,只有康熙,雍正到最後才看清認識張廷玉,乾隆根本對張廷玉不瞭解(主要是年齡倒掛得嚴重,其次是乾隆的能力和康熙,雍正沒法比,駕馭不了張廷玉)。張廷玉雖然是漢臣,但是張廷玉不拉幫結派,不搞山頭主義,所以康熙從張廷玉的父親,到張廷玉都是欣賞+知己,所以遇到家裡事,想聽聽張廷玉的意見。張廷玉理解康熙的難處,為了皇帝分憂,用實際行動,燒了證詞,回答了康熙的問題。康熙理清了思路,和張廷玉兩人就把刑部的案子給結了。期間,他們又交流了當父親的責任和難處,張廷玉知道康熙對太子還是抱有希望的!另外,康熙廢掉太子的時候,罪名是履行職責,翫忽職守,定性也是相當輕的!從這些地方,張廷玉理解康熙作為父親的苦衷和內心的苦衷,所以推薦復位太子。
三是沒有私心,不拉幫結派。這也是沒有受任何外界干擾做出的推薦建議。
有的人喜歡討論張廷玉和誰一派,應該站在哪一派,其實張廷玉沒有站在任何一派,對於推選太子,沒有任何黨派的關係,是張廷玉拍著良心推選的太子。為什麼這麼說,張廷玉剛開始踏進官場的時候,根據官場的潛規則,他想站一邊,站在有能力的一邊,為了今後的仕途發展,積累一些政治資源。八阿哥,大阿哥,都找過他,都被張廷玉擋了回去,張廷玉想站太子一邊。於是他主動去找太子拉拉關係,但是連續去了三次,都沒有見到太子,理由是太子一天天得太忙了,沒時間見他,所以張廷玉開始還覺得太子這個人行,工作責任心也太強了,事後知道太子不是忙工作,而是在家裡陪老婆,從這件事上,張廷玉開始打消他想結交太子的想法,畢竟兩人不是一路人,估計走不到一起去!這個時候,張廷玉的父親張英知道了,給張廷玉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千萬不要站隊,只衷心皇帝即可!當時,為了避免外人說張家父子都在朝廷當官,會形成山頭的輿論,張英主動提出提前退休,給張廷玉減少和影響。張廷玉也是受到其父親的影響,也是其本人的人品官德,始終沒有參與任何黨爭!而且,乾隆的時候,張廷玉差點因為黨爭的輿論,被乾隆廢掉!所以,張廷玉沒有站到任何一派,都是忠於皇帝的。這也是他忠於職守,自然能夠揣摩到皇帝的心思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