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嗨吧阿加西
-
2 # 曉木曰兮歷史系
先要理解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戰爭的本質就是兩方因為利益訴求不一致,談不攏才抄傢伙幹架的,但抄傢伙幹架卻不是其最終目的,只是希望透過抄傢伙幹架來嚇唬住對方,最終目的還是想要達成各自的利益訴求,但這時候兩方都光著膀子抄傢伙幹架了,怎麼達成利益訴求呢?
只有互派使者,將其作為手機來實現了,那你說如果你是戰爭的其中一方,你會把對方送來的這個手機摔了嗎?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出自周朝春秋中,使節的地位實際建立在自己方軍事實力基礎上,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室與諸侯之間、列國之間的活動交往,主要依靠派出的使節來溝通。所以各國對於使節都非常尊重,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即使是兩國處在戰爭狀態,使節仍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左傳·成公九年》提到,晉國殺死前來談判的鄭國軍使,“非禮也”,並強調“兵交,使在其間可也”。“禮”是西周時期的習慣法的總稱,可見保護使節原來應該是一項習慣法上的義務。但是到了列國紛爭的戰國時期,這種對於使節的尊重和保護往往只是建立在雙方軍事實力基礎上,是雙方對於戰爭的一種姿態表露,而並非是雙方應該遵守的義務,不再具有“禮”那樣神聖的、法律的意義。斬殺來使表示絕不妥協。春秋時期雙方憑實力來估量使節待遇的原則在後世長期延續,每當衝突的各方認為要和對方血戰到底的,就會採取殺死使者的辦法來表示絕不妥協的態度。這在歷史上也有著太多的事例。比如東漢時,耿恭被匈奴圍困,匈奴派使者招降,耿恭親手殺了使者,並且在城頭用火炙烤匈奴使者屍體。這就是《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出處。比如,元軍南下攻宋 ,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將招降,王堅把該漢奸降將押到閱武場,斬首示眾,軍聲大振。隨即誓死守城,擊斃蒙哥,此戰影響重大,挽南宋之國運,折上帝之鞭。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為啥?要知道原因,首先得弄清楚使者的作用。使者的作用是啥呢?替主帥傳達資訊,表明我方意願。交戰時,使者來的目的最終只有兩個:招降,或是投降。不管是招降還是投降,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那就是儘量減少傷亡,以最小代價達成意願。動嘴能解決的事兒,何必拼刺刀。斬了呢?那就是沒得談了。一方面,斬了來使就等於跟對方表明了態度:這事兒沒得商量,少廢話,戰場上用刀子說!那還有啥好說的,敬酒不成,只能罰酒了。另一方面,我方這次派去的使者被對方斬了,大夥兒都知道對方是個沒底線的人,誰還敢去送死?或者,我方殺了對方使者,大夥兒心裡也擔心:人家會不會以牙還牙?沒人敢去,那也就沒法再談了。一般什麼情況下會斬來使?1、復仇,特別是我方勢優,對方請降,不受降。2、我方勢弱,對方招降,斬來使,死戰到底。3、來使太囂張,若不殺不足以平憤。哀兵不打和繳槍不殺。這兩條與不斬來使一樣,說的都是:別把事兒做絕。蜜蜂雖然蟄了人自己就會死,必要的時候都還一樣蟄。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資訊。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
來源古人很講究禮儀,從春秋開始大國在儒家的遊說下,都開始以儒家思想作為治國學說,論語中“禮讓”便可以說明當時大諸侯國所信奉的禮儀,即便是大國戰小國,出於禮數,大國國君仍需派遣禮儀司甚至親自接見對方的拜使。中國是禮儀之邦,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代,華人都很注重錶行禮儀。(楚莊公)
春秋時期諸侯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國派申屈出使齊國,楚莊王特意囑咐不要從宋國經過。宋國執政華元聽說了,覺得這是對宋國的莫大侮辱,就設伏擊殺死楚國使者。楚莊王為此“投袂而起”,出動大軍包圍宋國整9個月。宋國派使者到晉國告急,晉國上一年剛被楚軍打敗,不敢冒與楚國衝突的危險,只派解揚為使者勸宋國堅守,不要投降。解揚經過鄭國,被鄭國抓起來交給楚國。楚莊王親自接見解揚,企圖買通他,要他向宋軍喊話,說晉軍不再提供救援,斷絕宋軍的希望,解揚不同意。經楚莊王幾次威逼利誘,解揚才答應。可是當解揚來到了望城中的樓車上,就大聲疾呼,說晉國援軍不日就到,請宋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楚莊王大怒,解揚說:“我答應你的條件只是為了實現使命,現在使命實現了,請立刻處死我。”楚莊王無話可說,反而釋放他回晉國。長期圍困無戰果,楚莊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親說:“我兒子不惜生命完成國王的使命,難道國王要食言了嗎?”楚莊王無言以對。申屈父親建議在宋國建造住房、耕種土地,表示要長期佔領宋國,宋國就會屈服。宋國見楚軍不肯撤退,就派華元為使者來談判。華元半夜裡潛入楚軍大營,劫持了楚軍統帥子反,說:“我的國君要我來談判,現在城內確實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訂立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中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證做到。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為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後世將這一交戰規則稱之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