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言軍事
-
2 # 使用者94738516596
戰爭不光是在冷兵器時代耗費國力,耗費金錢,在現在這個時代,戰爭更是一個燒錢的機器。
美國打伊拉克,伊拉克回到解放前了,伊拉克直接死亡的軍人就超過了十萬人,美國也有四千多人陣亡,更嚴重的是伊拉克的老百姓性無家可歸的何止數十萬啊。伊拉克什麼都打沒了,要知道在這之前伊拉克在中東來說算是最富裕的國家了。美國自己呢軍費開支超過了4000億美元。但是這個對於美國來說根本不在乎,美國需要的是自己的目的達到了,伊拉克之前就是因為不聽美國的,美國才找了一個藉口打了伊拉克,現在伊拉克全部都要依靠美國。美國這點付出還是值得的。
再說冷兵器時代,那時候一場戰爭就是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以看到華人對於戰爭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看重的。真正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之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什麼就是錢,國家的錢從哪裡來,老百姓身上,古代的時候國家除了收稅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收入,所以一旦戰爭爆發頻繁的話,那麼就需要大量的金錢,就需要加稅了,能不勞民傷財嗎?
而且要知道在唐之前,中國是沒有職業的軍人的,戰時為兵,古代為什麼一直重視農業發展,只有有了糧食人口才能發展起來,國家才能強盛。所以沒有打仗的時候這些人都是要回家去種地的,一旦打仗了這些年輕力壯的都上前線了,國家沒有人種地了,吃不飽飯了,動搖國家根本了。而且不光是將士需要糧草,後勤輜重的消耗更大。需要大量的後勤人員。
秦始皇為什麼寧願修長城也不願意和匈奴打仗了,修長城花費的金錢,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等等加起來想想多麼的龐大,但是和戰爭比起來那還是修長城划算。在秦始皇時期,有一過一個記載,從南方運一石糧食到北方長城的話,需要消化192石糧食。想想是多麼的恐怖。
打仗的話,吃的人多了,種糧食的人少了,國家能消耗的起嗎?
回覆列表
說到底就是後勤難題無法破解。古代打仗不比現代工業社會,當時沒有汽車、火車,也沒有飛機、輪船,除了“以戰養戰”外(這個辦法僅能用一次,而且對手“堅壁清野”就不好使了),大部分軍需物資、作戰人員都要從後方(物產豐富的膏腴之地距離前線往往很遠)以很原始的方式(主要靠士兵和民夫2條腿或牲畜的4條腿)運來。
古代中原王朝在邊疆大規模用兵,從秦初和漢朝北擊匈奴的經驗來看,即便是蒙恬、衛青這樣的軍事奇才,也嚴重受制於當時低下的後勤保障能力——據測算,前線1名士兵吃到1斤糧,耗費在途中的糧食竟超過百斤!這樣低的運輸效率和極其可怕的消耗比,是任何一個古代王朝都難以承受的。
因此,蒙恬收復河西之戰,貴在前期準備充分,真到打的時候則速戰速決、見好就收,此後秦軍便轉入戰略防禦,憑藉堅城壁壘(長城)和有利地形保衛既得成果。而漢武帝時代與匈奴的歷次大戰,多系勞師遠征,對國力損耗之大已經到了武帝晚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盜寇並起”的極端危險地步。
而古代農耕社會的基礎就是“民以食為天”,最怕過分耗費民力,讓百姓苦不堪言,導致務了農時,進而引發糧荒和統治危機。在這方面,秦朝、隋朝都有過慘痛教訓。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最後打得國破家亡——根由就在於為解決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大軍的後勤供應,隋朝舉全國之力興建南北大運河、徵調民夫勞役,尤其是第3次發兵進攻高句麗,軍隊+隨軍運輸的民夫+各地出工出力的百姓,總人資料稱多達數百萬人,佔當時全華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
試想,為了打一場仗,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數百萬軍民(甚至遠在嶺南的地方部隊都徵集了3萬)被調動起來背井離鄉,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坐船或藉助畜力,但大多數人只能靠雙腿苦跋涉數千裡趕赴偏遠(冬季還很寒冷)的關外戰區。1名隋軍士兵起碼要有2名民夫為其揹負、供應糧草,鄰近前線的幽州一帶,更是遭壓榨最重、民間疾苦最深的地區,無數工匠為趕工造船被迫日夜泡在水中勞作,導致腰部以下生蛆、工匠死亡率高達40%的慘劇就發生在當地。
當時,隋朝的國家級大糧倉都位於中原、江淮一帶,為保障前線供應,運送糧草、兵甲和攻城裝備(都是些笨重的大傢伙)的船隊沿運河首尾相顧,長達千餘里。每天行走奔波在通往北方各條官道大路上的民夫有幾十萬人,他們在押運軍隊和官吏的皮鞭驅使下,晝夜不歇、風雨無阻地奮力前行,沿途道路兩側,到處都是累死、病死、餓死或被折磨而死的民夫屍體。
史載,盛唐年間,名將李靖從山東運糧到今天的寧夏、內蒙古一帶,糧食損耗率竟高達90%,幸虧有雄厚國力(包括繼承隋朝剩下的大批庫存糧食)兜底,再加上前線戰事進行得比較順利,才沒有釀成隋煬帝那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