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別的技能一點兒都不重視麼?
20
回覆列表
  • 1 # 寒煙微涼i

    明朝以來實行八股取士,以考四書五經為主,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定,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的思想去寫文章,這種制度下選出的人大多是書呆子。不過八股文是寫作的基礎,在這樣的限制下,很多優秀的人才才能脫穎而出,比如徐階,張居正等。很多其他的能力也可以從這當中體現出來。

  • 2 # 日月明易70093906

    古代人做文學都講究“追本溯源,以經解經”。如果沒有源頭,作文章是要被嘲笑的。古代文學,自從漢代獨尊儒術後,四書五經就成了治世之書了,經典中的經典。所以著書立傳,都以此為準,不離其藩籬,顛過來倒過去,就兩個字——源、流而已。明代科舉考試,最高大上就是八股文了,對四書五經某個句子或者段落或者某個對白註疏立意,來反應學生的治世思想,說白了就是個議論文,這句話翻譯過來是啥意思,反應背後什麼道理,怎麼應用於世。四書五經是基本,明朝考試除了四書五經,不同學科也有不同的專業考試,不過跟四書五經考試的範圍來比,就是大鵬鳥和麻雀,比如像《女醫明妃傳》裡的那樣,當醫生也是要考試的,不過都是很小很小你小撥人。八股文這關考不過,讀書人這個身份遲會丟的。在明朝的時候,程朱學說害人頗深,硬生生把儒家思想發展成理學,還有心學的範疇:哥哥我就是老大,說啥都是對的,說的都是硬道理,放個屁也是香的,要不怎麼是我考你而不是你考我呢?

  • 3 # 柳育龍

    明朝科舉分下面幾級 院試——州縣級的,考中了稱為童生,這一級中了就是秀才了 鄉試——省級的,考中了稱為舉人,三年一次(這一級中了就能當官了,但是 要補缺才行) 會試——國家級的,一般是鄉試的第二年八月,在京師進行,一般錄取三百人,中了稱為“貢生” 殿試——皇帝直接考,一般會劃三甲,第一甲三人,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所以,一般說某某人是進士及第,那肯定是殿試前三名,非常牛逼。 有一個叫“八股”,就是考題只能從四書五經裡面出,答題的時候也有非常嚴格的格式,必須按這個格式答題,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而且不能有自己的觀點,叫“帶聖人立言”。一般明朝靠八股的人都狠牛逼 還有一般只有殿試前三名才能進翰林院 二甲,三甲的人要再進行考試,才能叫“庶吉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雪】元旦都未及芳華,二九縮手宅在家。白雪哄伴鬧嚴寒,故裹臘梅竟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