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明月話歷史

    是的,元朝是有一個水利專家叫做賈魯,字友恆,元代高平(今屬山西晉城)人,對治理黃河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下面我給大家講講當時治理黃河的情況吧。

    至元四年五月,連下大雨二十多天,黃河暴溢,河南、山東一帶沿河州縣全部遭了水患,幾十萬百姓淪為難民。元朝政府卻束手無策,以致水勢不斷擴大,向北侵襲。到了至正八年正月,黃河又一次暴漲,淹沒了沿河州縣,情勢更為危急。史書上記載:

    “北侵安山,淪入運河,延袤濟南、河間,將隳兩漕司鹽場,實妨國計。”

    (《元史·賈魯傳》)

    意思是說,向北侵襲了安山,淪沒了整條運河,綿延到了濟南、河間一帶,將毀壞這兩地漕司所屬鹽場,實際上已經妨礙了國家的經濟。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這次黃河水患導致運河中斷,那麼大都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無法供應;水浸河間、山東兩地的鹽場,勢必減少元朝政府的國家財政收入。有道是“經濟決定一切”,元朝政府國庫早已空虛。而且自從河患發生以來,災區百姓流連失所,餓殍滿地。百姓們走路無路,只能紛紛起來反抗,有的搶劫商旅,有的攻擊官府,各地開始暴動不斷,起兵反元。

    賈魯是個很務實的科學家,在至元四年第一次黃河氾濫的時候,他就親自去了災區現場,實地考察、還測量地形、繪製地圖,經過一番調查研究之後,他提出了兩個治理黃河水患的方案:

    第一,他建議修築北堤,用來制衡黃河氾濫。這種方案用的時間較短,耗費人力和財力也較少,但是治標不治本。

    第二,他建議疏塞並舉,疏通黃河向東流,想辦法恢復古道。這樣治理的效果會更佳,當然耗費的人力和財力也更多

    “必疏南河,塞北河,修復故道。役不大興,害不能已”

    (《元史·成遵傳》)。

    其實這個方案就是他的第二個方案,採取疏塞並舉的措施。脫脫當場拍板贊同,當時開會的還有一個工部尚書叫做成遵(相當於現在的水利部部長)有些不高興,當場與之爭辯起來。脫脫完全不顧,堅定地說:

    “事有難為,猶疾有難治,自古河患即難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

    (《元史·脫脫傳》)

    意思是說,有些事情很難做,就像是有難治疾病,自古以來,黃河水患就是難治的疾病,現在我要徹底去除這個疾病!可見,脫脫當時的決心有多大。

    在脫脫的大力支援下,於至正十一年四月初四日開始,元順帝正式批准治河,並任命賈魯為工部尚書、總管治理黃河的一切事物。賈魯也不辱使命,按照疏塞並舉、先疏後塞的工作方案,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成功完成了治理黃河的巨大工程。

    脫脫和賈魯治理黃河的功勞是永垂不朽的,但是結果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當然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或許是我腦洞大開,大家看看罷了,別太在意)。當時元朝為治理黃河,開闢南北水路,強徵15萬民工挑河築堤,結果搞得是民怨沸騰,終於爆發了韓山童、劉福通等人領導的民工起義,後來朱元璋也加入了這支反元隊伍,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試問元順帝要是想明白了這般邏輯,會不會不跳出棺材呢?

  • 2 # 勇往直前144960004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期間戰亂紛紛,天下由秦始皇后即為一家之天下,在手工勞作的情況下,治理黃河要調動的人力物力財力是相當可觀的,元朝一百多年即被推番,期間各地烽煙四起,治理黃河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從何而來,治理滔滔黃河之水也缺乏機械工具,單憑人力能幹什麼?且黃河綿延千里,支流密佈,以當時交通條件來說,能覆蓋嗎?因此,賈魯這個水利專家,滲水的成分很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希土戰爭下的伊斯蘭文明是如何影響希臘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