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嘉嘉1240

    上官儀事件在舊唐書裡也沒說和武后有關,反到寫的很清楚,就是牽扯了廢太子李忠,這很可能是政治使然。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故上排群議而立之;及得志,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上不勝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嘗為厭勝之術,宦者王伏勝發之。上大怒,密召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上官儀議之。儀因言:‘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上意亦以為然,即命儀草詔。左右奔告於後,後遽詣上自訴。詔草猶在上所,上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猶恐後怨怒,因紿之曰:‘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及得志,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上不勝其忿-----這是李治廢后的導火鎖,問題是這種情況在李治活著時就沒發生過在一個沒有發生過的基礎上,說這說那有用嗎?

    朝中,李治把立武有功的人趕走了大半,朝中說話最大聲的臣子看不上武后。至於後宮,睡了武后的姐姐又睡她的外女,武后連個聲都不敢出。周國夫人的封號,李治就是不給武后的母親。武后內外受氣,居然被YY出做威做福,李治收拾不了她。

    李治病重不能理政,讓武后替自己看著,因為皇帝對武后並不當回事,武后沒有威望,反被上官儀窮追猛打厭勝之事要是被坐實了,武后逃不掉被廢的命運。李治可以不尊重武后,卻沒有廢了她的想法,只能反將上官儀殺了。這樣一石兩鳥,告誡臣子,是我讓武后看著你們的,你們好好的沒事,總和她做對,就是不想服從我的想法。同時也讓武后明白,自己的生死不過是老公的一念之間,能把她捧上來,也可以把她推下去,此前如此,此後武后更是一直緊跟上意至於李治,殺了重臣老婆背黑鍋,有什麼損失

    《資治通鑑》明確是王伏勝首發,上官儀積極添油加醋,不計較是否上官儀主謀,也無疑是上官儀明裡主導針對當朝皇后實質針對儲君的謀逆。

    李忠是肯定要被處理掉的,這種人不能留。前人太多例子表明,大把人支援庶子挑落太后,藉機攬權。太后在和新帝較量中,絕大多數會失敗。我知道兩個例外,東漢鄧綏,鄧綏是鄧禹後人,家族勢大,安帝是章帝廢太子兒子,沒有鄧綏扶持輪不到他上位,所以他沒有能力挑落鄧綏。鄧綏一死,他就把鄧綏兄弟殺了不少。另外就是北魏的胡太后,靠著兒子是皇帝打敗正牌太后,又殺了兒子,結果被爾朱榮扔黃河餵魚了。這兩位算是小有勝利,結果也不理想李治當然不能坐視自己的老婆和兒子有這樣的結局。李治猜不到身後事,女人稱帝此前沒有。但是武后該會看到此前,胡太后殺了唯一的兒子最後被扔河裡淹死。她動李治選定的接班人李顯,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武后敢大殺李唐宗室卻不敢殺名份上最該殺的李顯

    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官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詠詩曰:"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音韻清亮,群公望之若神仙。(出《國史異纂》)---------------------對於上官儀獨持朝政這段,很少見史學家評論。皇帝不能理政,讓老婆看著,結果還是大臣獨持國政,李治是對武后不滿,還是對上官儀不滿,這個都搞不清。李治要是想大臣在沒有他的情況下獨持國政,哪裡還有武后出場的機會。劉昫:本以詞彩自達,工於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貴顯,故當時多有效其體者,時人謂為上官體。儀頗恃才任勢,故為當代所嫉----頗持才任勢,找死的節奏日後還有位和朝臣打成一片的宰相李敬玄,讓高宗找機會蠻橫的踢出朝庭守邊去了,最後死在地方。李治就是這樣的人

    上官儀的死就和很多前朝舊事差不多,皇帝立了新太子,剷除舊太子勢力,大送史官居然把這歸為廢后遭到報復。---------上官儀必死無疑,為什麼?因為這事就和李貞反武的性質一樣,李貞推翻了武太后可不是為了繼續給李顯李旦這兩個侄子做牛做馬的,武太后若是真的被趕下了臺,等著李顯李旦的,就是傀儡、退位、死得不明不白。同理,上官儀和王伏勝勾結,表面上是為了廢掉武后廢掉武后生的太子,將李忠重新推上皇太子的位子,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成功了,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好一點的情況是,身子本來就不好的唐高宗慢慢被有重臣輔佐皇太子架空,然後日子長了被迫退位當太上皇;更壞的是資質平平的皇太子登基為帝后被上官儀等人傀儡,無論哪種,等著唐高宗的都不會是什麼美妙的境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一梅和魏秋月等都是同時期球員,為什麼大梅沒進國家隊幫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