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路青鋒

    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武則天的野心和弄權對於唐朝的危害朝中許多大臣都很看得很清,可對於李治來說卻不這麼認為,他反而覺得武則天這樣精明能幹是好事,這樣可以極大地減輕了自己肩上的擔子,為己分憂解愁,這豈不是很好的事,而且他們是夫妻之間的關係,他的後代也是武則天的孩子,她怎麼做也不會傷害自己孩子的,所以在李治看來大臣們的擔憂都只是杞人憂天罷了,如果他也能看到武氏後來對李氏子孫的危害我想他也不用別人說自己就會廢了她甚至於將她除去了。試想君王有幾個能只愛美人而不顧江山安危的,美人有無數江山只有一個,別說李治對武則天了,就是唐明皇那麼寵愛楊玉環到最後為了江山還不是賜死了她,所以說是李治是當局者迷了。

  • 2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上官儀——何許人也?

    上官儀(608年-665年),字遊韶,陝州陝縣(今河南陝縣)人,唐朝宰相、詩人,才女上官婉兒的祖父。

    上官儀早年曾出家為僧,後以進士及第,歷任弘文館直學士、秘書郎、起居郎、秘書少監、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為皇帝起草詔書,並開創“綺錯婉媚”的上官體詩風。

    龍朔二年(662年),上官儀拜相,授為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為唐高宗起草廢后詔書,得罪了武則天,被誣陷謀反,下獄處死。中宗年間,因上官婉兒受中宗寵信,追贈上官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國公。

    祖籍陝縣,生於江都(今江蘇省儀徵市)。隋大業十四年(618年),隋朝左翊衛大將軍宇文化及在揚州發動叛亂,弒殺隋煬帝,上官儀父親江都宮副監上官弘被宇文化及黨羽陳稜所殺。上官儀年幼,藏匿獲免。

      上官儀遊情釋典,尤精《三論》,兼涉獵經史,善屬文。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上官儀被時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的楊仁恭看重,舉薦赴京師長安參加科考。上官儀以“對求賢策”、“對用刑寬猛策”二策中進士,詔授弘文館直學士,累遷秘書郎。貞觀二十年(646年),玄奘法師向太宗進新譯《經論》、新撰《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並請求皇帝給《經論》撰序言,唐太宗自制《大唐三藏聖教序》成,在慶福殿召叢集僚,賜玄奘法師座,命上官儀宣讀《大唐三藏聖教序》。

      唐高宗即位後,上官儀於顯慶元年(公元656年)被任命為太子中舍人,顯慶四年(公元660年)被任命為都講令侍講,龍朔元年(公元661年)被任命為中書侍郎,龍朔二年(公元662年)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

      上官儀剛直肯諫,主張廢皇后武則天。武則天專權後,其寵臣許敬宗秉其意,本奏上官儀與已廢太子李忠謀反,武則天以此為由,將上官儀及其子上官庭芝同時處死,中宗李顯即位時,才得平冤,以國禮改葬。上官儀的詩作很多,其詞綺麗婉媚,適合宮廷需要,士大夫紛紛仿效,時稱“上官體”。他歸納六朝以來詩歌中的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後世格律詩、聯句的形成,很有影響。

  • 3 # 路衛兵

    此事的主角不是上官儀,而是唐高宗李治。面對武后的專權,李治是後悔和不甘的,然而又無能為力。政治天賦極高的武姐姐,不是性格“怯懦”且“多苦風疾”的李治所能駕馭的。無論能力還是精力,他都沒有一爭高下的優勢,只能在憋屈中繼續加重風疾之痛。

    曙光乍現於太監王伏勝的告密,說武則天讓某道士在宮中行“厭勝”之術——即透過作法達到制約憎惡之人或事的目的。這種類似巫蠱的巫術,屬於皇宮禁止之列。高宗生氣之餘,竟激發了廢武決心,秘召西臺侍郎上官儀前來商議。上官儀在太宗時代任過秘書郎和起居郎,舞文弄墨的功夫遠超其政治手段,高宗激動的情緒讓他錯誤地認為,這是扳倒武后的大好機會。在對武則天一番通盤否定之後,上官儀很快亮明態度:廢武是順應民心。高宗於是底氣十足地命他草詔,即刻啟動廢武程式。

    在上官儀事件之前,高宗李治其實已經有了廢黜——至少是限制武后權力的心思,這從他悄悄探望囚禁中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就能看出,但愛怨交織讓他下不了決心——這個階段的李治對武則天的依賴和怨憤是均衡的,哪一邊增添哪怕一點分量,天平便會傾向哪一邊。上官儀的話剛剛讓怨憤佔據上風,生龍活虎的武則天便霸氣十足地站在了面前,洩了氣的高宗竟像大姑娘一樣“羞縮不忍”,轉而又偏於依賴和不捨了。當此情形,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李治當初迷戀御女範兒的武姐姐,骨子裡就有甘願驅策的受虐傾向,而當聊以怡情的御女範兒變成盛氣凌人的女王時,他又有些不適應。怕武姐姐生氣的李治像做了錯事的孩子,很自然地將上官儀推向火坑:“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

    高宗養病期間,將一攬子政務全交與武則天打理。綏靖政策讓武則天如魚得水,她一邊精力旺盛地工作,一邊培育扶植新生力量,政治佈局業已完成,權勢很難撼動。手眼通天的武后甚至將觸角伸到了皇帝身邊,所以李治與上官儀的密謀很快被她偵知並迅速做出反應——當時高宗的詔書都沒來得及掩藏。

    除了親自給皇帝施壓外,武則天還拓展了這個偶然事件的外圍,發現草詔的上官儀和告密的王伏勝,都曾在原太子李忠府中效力——這或許只是一個巧合,雖說因為武后的原因被廢,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李忠後來精神出了問題,常偷穿女人衣服,早被流放黔州並囚禁起來,沒有條件也沒精力扮演什麼角色。而作為舊臣的上官儀和王伏勝,在站隊上雖屬反武序列,但在此事上卻並未交集。政治敏感度極強的武則天很自然地將此事提升了一個高度,授意與他保持高度一致的死忠粉許敬宗上表三人“謀大逆”。結果上官儀和王伏勝被處死,對此事也許毫不知情的李忠也被賜自盡。喪失最後一次翻盤機會的李治徹底死心,乾脆讓武則天亮相前臺,垂簾聽政了。

  • 4 # 老衲侃春秋

    上官儀(608年-665年),字遊韶,陝州陝縣(河南三門峽市)人,唐朝宰相、詩人,

    上官儀早年,曾出家為僧。貞觀年間以進士及第,歷任弘文館直學士、秘書少監、太子中舍人等職。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為皇帝起草詔書,經常參與宮中御宴,侍宴賦詩。一日,在宮中參加

    御宴是,寫了一首詩:

    早春桂林殿應詔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

    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

    花蝶來未已,山光曖將夕。

    詩中以“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兩名尤為絕妙:露珠在風光中閃爍,著一“翻”字,形象傳神;雪花飄揚自天而降,著一“上”字,造成視角的縱橫開合,使人感到雪花彷彿要返向產生它們的碧藍的天空。

    聽覺、視覺、嗅覺的交叉轉換,色彩與景物的有機搭配,使全詩流淌著春意融融的情韻之美,表現出詩人所具有的細膩觀察力和以虛實相間的空間營構、創造詩境的能力。

    此詩一出,轟動文壇,由此開創“綺錯婉媚”的詩風,當時被人稱做“上官體”。這是唐代詩歌史上第一個以個人命名的詩歌風格稱號。

    上官儀在此基礎上,又歸納六朝以來詩歌中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的形成頗有影響。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繼位,上官儀好運來了,他轉任秘書少監。 秘書省是中國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

    大家都知道書對一個文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國家圖書館許多善本、孤本書籍,在上官儀眼裡,無異於狼見了肉,淫賊遇見蕩婦。上官儀在這裡,可謂是如魚得水,如願以償。

    一個人有才,不能老窩在圖書館了逍遙自在呀,要充分發揮你的才能為國家服務呀。於是在公元662年,上官儀突然走運,升任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成為宰相,又加銀青光祿大夫。但任然兼任弘文館學士。

    一個以擺弄詩文為長的上官儀,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能勝任嗎?他自己不知道。但在接到任命的那一刻,他寫的詩作能充分表達當時的心情。

    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早在公元660年十月,唐高宗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因為多年以來,他感覺自己的皇后,有時候提出的建議很有建設性,逐漸的就讓她來代為處理朝政。

    他的皇后的確不是一般的女人。早在還是武昭儀的時候,唐高宗就發現了她的才能。那時他處在“關隴集團”的包圍中無法突破,最後還是在這位武昭儀的出謀劃策下,才徹底剷除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還政於自己。所以,皇帝的立後詔書就是這樣寫的: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待從,弗離朝夕,宮壼之內,恆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資治通鑑·唐紀十六》

    武則天如願以償的當了皇后,她就此滿足了嗎,其實在她的眼裡,這只是她邁出的第一步。如今,王皇后、蕭貴妃都已成塵埃,後宮的太監和宮女們,都不夠武則天玩的。精力旺盛,權力慾極強的武皇后,早就對男人的世界垂涎欲滴。

    唐高宗這一病,正中武則天下懷。她要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她要在男人的世界裡留下自己的痕跡。

    武則天不愧是給點Sunny就會燦爛的人物。在處理朝廷紛紜複雜的事物中,得心應手,往往有令人驚歎之舉。逐漸的,唐高宗感覺到壓力了。她怎麼會有那麼多想法?許多時候她的想法一提,就使自己相形見絀,他有了一種大權旁落的感覺。 

    公元663年,李義府升任右相,仍舊主持銓選。他在皇帝面前諂言自媚,出外則肆意亂法,百官盡皆畏懼,無人敢言其過。唐高宗對此略有所知,告誡他道:“聽說你的兒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我都為你掩飾,你該對他們多加管教。”李義府勃然變色,問道:“是誰告訴陛下的?”高宗道:“你知道就行,不必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李義府也不謝罪,扭頭便走。

    看到李義府甩手而去的背影,唐高宗氣憤填膺,開始尋思,是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敢給我臉色看。前思後想,終於想明白了,原來這是有後臺呀!

    當年武則天立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這位李義府,因為擁戴有功,他得到武則天的特殊關照。當時為了和長孫集團相抗衡,自己一方也正是用人之際,就讓他當了宰相。現在,你和皇后眉來眼去,居然不弔我?起因就在這裡呀!

    再聯想起最近一段時間裡,他和皇后的意見一有分歧,自己意見得不到貫徹,而皇后的提議總是能夠順利實施。好啊,這是合起夥來要架空我呀。是可忍孰不可忍!震怒之下,唐高宗隨後下詔,將李義府長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

    解決掉李義府之後,武則天的勢力受到打擊,暫時消停了一會。但誰知沒老實幾天,不消停的武則天那裡又起風波。

    公元 664年的一天,太監王伏勝來密告,說有道士叫敦行真,出入皇宮,曾施行用詛咒害人的“厭勝”邪術。這還了得!

    李治覺得此事不能大肆聲張,於是招來上官儀,秘密商議。這個典型的儒生,儒家觀念深入靈魂。他其實早就對武則天這種牝咮鳴辰行為不滿了,但當時李義府是首席宰相,又有皇后的大力支援,自己在朝堂上基本沒有話語權。

    不說話不等於沒想法,今天聽皇上這麼一問,馬上進言說:“皇后專權自恣,天下人都不說好話,請廢黜她。”(“皇后專恣,海內所不與,請廢之。”《資治通鑑·唐紀十七》)

    聽到上官儀的建議,唐高宗笑了。當時他其實只是發發牢騷,表明自己對皇后有看法,想讓這些大臣寬慰寬慰自己,然後再商討如何給武則天來一點警戒。沒想到上官儀提出這麼一個釜底抽薪的建議,唐高宗一聽,這樣也好,把她皇后給廢了,讓她在後宮以後專心做女人,也省的老惹自己生氣。

    想到這裡,唐高宗發話了:“那這個詔書就由愛卿代勞了。”

    上官儀應命提筆,就在也認為應當這麼辦,立即命令上官儀起草詔令。

    她當上皇后以後,大肆籠絡人心,並十分注意培養自己的勢力,此時眼線佈滿宮中每一個角落。唐高宗這頭一有異動,武則天立馬得到了訊息。

    武則天得到訊息,馬上來到內殿。此時的上官儀,廢后詔書剛剛完成,墨跡還未乾,一看武則天來了,慌忙將草詔翻蓋起來,放在御案上,急匆匆告辭了。

    此時的內庭就剩了他們兩個人。武媚用一種異常淡定的口吻開始了對往事的敘述。那是這風風雨雨十八年來,發生在她和他之間的那些往事。除了娓娓道來的夫妻感情外,再就是如何和李治一起風雨同舟,共同渡過那大權旁落時的難關。還有就是如何並肩戰鬥清除了長孫無忌這些“婆婆”,並把目前朝廷中存在的危機分析的是鞭辟入裡。說完這些,武則天用一種飽含深情,同時又像大姐姐看小弟弟的那種期待的眼神,看著李治。

    再看這時的李治,他把頭深深地垂了下去,就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囁嚅著說:“我當時並沒有要廢除皇后的想法,只是詢問他們,如何給皇后一些警示而已。但上官儀提議,要廢除皇后。”(“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資治通鑑》卷二○一)

    好了再問別的都是多餘的,有李治這一句話就夠了。武則天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

    公元665年1月,也就是廢后事件過去不到三個月,宰相許敬宗上書,誣陷上官儀、王伏勝勾結廢太子李忠,圖謀叛逆。因為上官儀、王伏勝當年一同侍奉過李忠,所以說他們是一個團伙,讓人聽了雖有意外,但似乎並不牽強。

    有人舉報,那得認真審理。此事交給了大理寺,不久審理結果出來了,情況屬實。上官儀與兒子上官庭芝、王伏勝一同被處死,家產抄沒,李忠被賜死於貶所。 還有左威衛大將軍、太子左衛率郭廣敬因為平時跟上官儀交好,也被貶官外放為隰州刺史。

    武則天這一手夠準、夠狠、夠刁。不但去掉了太子李顯皇位的潛在威脅,還去掉了自己的眼中釘,更主要的是狠狠打擊了“保皇派”的勢力。

    朝廷出現了權力真空,武則天也不想一直躲在幕後行事權力了,直接向李治建議讓她一起上朝,臨朝聽政。從此,政事無論大小,她都要參與。天下大權,全歸於武后,官員升降生殺,取決於她一句話,皇帝只是無所事事的清閒人而已,朝廷內外稱他們為“二聖”。

    上官儀的悲哀:在古代,儒家都大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的是如果君王有難,做為臣子的要挺身而出。為維護皇帝的尊嚴,就是身首異處也在所不惜,這才是為臣的“忠。”

    如果李治真的有難,那麼,犧牲自己也算值得,至少青史上可以大大的留一筆。

    現在倒好,皇上那邊沒事,自己稀裡糊塗的就當了反賊,還被抄家沒籍,一輩子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我的一世清明就這樣葬送了,後代也永遠抬不起頭來。

    這算怎麼回事啊?上官儀搞不明白。

    其實唐高宗李治最後也沒搞明白。

    只有武則天明白,但是她就是不說。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琅琊版》一直在想,梅長蘇對蕭景睿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