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門老馮
-
2 # 銀河系2448547995
月亮自轉的週期和月亮繞地球公轉的週期是一樣的,月亮雖然自轉了,在公轉的影響下,等於同一面還是朝著地球。
-
3 # 風清神閒
覺得問題沒那麼複雜!
月球圍繞地球轉,是因為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剛好等於月球在空間圍繞地球打圈圈的離心力。
在很久很久以前,月球不知道在哪顆大恆星爆炸時誕生了,在宇宙中橫衝直撞,把稜角都磨平了!有一天衝到地球旁邊,進入了地球的引力範圍,於是就被牽制住了,再也無法逃脫!但憑藉月球的飛行慣性,又一直是向逃離地球方向的,於是就形成了繞地球飛行。
相對月球,地球足夠大,是地球在吸引月球,因此月球質量重的一面必然一直正對著地球。
我設想地球對月球還有一種排斥力,而這種排斥力與引力不是互相直接抵消,而是同時作用於物體,對每個物體在不同的距離,兩者的力變化的梯度不一樣,離地球近時則斥力大,離地球遠時則引力大。所以月球離地球時近時遠,但永遠也不會砸到地球,也跑不了。
按照目前的主流科學觀點認為:由於地球加上月球的質量對月球產生引力,使得月球重心偏向地球方向,又因為月球自身的質量重心在圍繞地球運轉時產生的離心逃逸力而偏向地球的反方向。地球引力與月球逃逸力之間正好達到一種動態平衡。所以,月球才能進行有規律地繞著地球轉。在運轉過程中,月球總是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公轉。原因是,在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圈的同時,月球也正好自傳了一週,這就是所謂的一個恆星月(什麼是恆星月注於文末)。
上述觀點是否正確呢?應該說還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那就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圈的同時,月球正好自轉了一週”。嚴格地說,不能把月球公轉過程中圍繞地球中心軸跟轉了一圈,說成為月球自轉了一週。
事實上,月球相對於地球並不存在自轉。如果月球在繞地球公轉運動時會同時發生自轉,則月球就不可能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方向。你想,如果月球自轉,地球中心點與月球之間就會形成“齒輪關係”。
所謂“齒輪關係”,就是機械動能轉換結構中常常用到的主動輪與被動輪之間的運轉關係。這兩個一大一小(地球與月球)的“零部件”之間如果“咬合”著運轉,月球才會自轉。月球自轉,月球就不會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也就是說,如果存在“齒輪關係”,那麼,月球繞地球一圈下來,月球赤道與地球這個中心點之間就來了一次360度的“親密接觸”。事實上並沒有“接觸到”。
月球繞地球公轉時,相對於宇宙空間中某一個角度點而言,月球確實是“自轉”了一週,因為月球這個“主動輪”與宇宙點的這個被動輪之間存在著“齒輪關係”。即假如以太陽為宇宙的一個方向點,月球繞地球公轉時,月球360度的赤道上,每一個“輪牙”都得與太陽這個中心點上的“輪牙”同步360度相運轉。
上述解釋可能還不夠理解,下面再舉一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假設地球半徑擴大(膨脹)到覆蓋整個月球,月球鑲嵌在地球的地殼之中,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那麼,包含在地球地殼層上的月球,即便作為一個“獨立”的天體來看,月球的確沒有按照自己的自轉軸旋轉,而是月球跟隨地球繞著地球的中心軸在旋轉。因此,月球相對於地球而言沒有自轉,只是跟著地球中心軸轉了一圈而已。
為什麼長期以來出現兩種不同的觀點呢?到底問題出在哪呢?不難發現,問題就出在對自轉與公轉這兩個片語概念的理解以及月球相對於地球與月球相對於太陽的不同視角上。
自轉:是指物體(天體)繞著自己的中心軸旋轉。比如地球按自己的自轉軸旋轉,人按自己的重心軸就地向左或向右旋轉等等。
公轉:是指物體繞著其他中心軸旋轉。比如月球圍繞著地球中心軸旋轉,人圍繞著桌子這個中心軸旋轉等等。現在,人們常常把月球的“公轉”與自轉混為一談。即把月球繞著地球中心軸公轉,看成了月球繞著自身的自轉中心軸旋轉是一回事。
事實上,月球與地球都在繞著地球自轉中心軸旋轉,而月球卻沒有繞著自己的中心軸旋轉。也就是說,月球相對於地球沒有發生自轉。月球在繞地球公轉一圈的同時,相對於太陽卻又發生了“自轉”一週。原因在於,同樣是月球的自轉,實際上卻存在著兩種形式:一是月球公轉中圍繞著地球中心軸旋轉時跟轉了一圈;二是月球根據自己的中心軸所發生的旋轉一週。這兩種運動形式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月球自轉,是公轉出來的,而不是自轉出來的。
關於月球為什麼總是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筆者認為:月球形成當初,月球與地球處在同一個物質流的渦旋體中,現在的地球與月球之間相對固定的面對關係,正是地月形成當初遺留下來的古老的渦旋狀態。所以,月球能夠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與月球公轉時所形成的自轉一週沒有關係,更不是其他的偶然巧合。
注:什麼是恆星月(百度文摘):恆星月是指月球對於一顆恆星來說的自轉週期。如果月球上某一點,本來面向著太陽,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一點又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這一週期就稱為恆星月,即27.32/天(27天7小時43分11秒) 。恆星月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真正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