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讀書是一種習慣,與書的價格便宜不便宜關係不大。

    首先,中國書的價格實在已很便宜。

    以剛看完的、葉維麗先生的《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第二版)》為例,290頁定價才49元,如果在網上買,只用35.2元(噹噹價),換算成美元,6美元還不到,而美國同樣厚度的書大概要16美元,即使在網上打折,恐怕也要10美元。如果是有版權的書,價格恐怕更高。

    總之,我們的書價並不貴,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港臺人到大陸來買書。

    其次,便宜了讀者照樣不買。

    原來上中文系時,老託的書是必讀書,可全班40多人,完全讀完老託3本代表作的,也就一兩人。學了這個專業,才覺得很崩潰,很多名著大家只是聽說過名字,基本沒讀過,根本不知道它們有多好。

    其三,薄利多銷不利於文化事業的發展。

    書的物理成本並不高,版權費佔用了很大的一部分,版稅高,寫作者才能過上體面日子,才能專心去研究,可現在是,出一本書只能賺1-2萬元,還比不上有的人幹一個月的工資,可一本書怎麼能只寫一個月呢?那麼寫作者要麼粗製濫造、東抄西抄,要麼就寫那些迎合低階趣味的東西,以增加銷量。並不反對通俗文學,通俗文學寫好了也很好,但如果只為稻粱謀,這樣的書就有點不道德。

    願意為精神產品付費,文化生產才能越來越好。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得看質量,再考慮交不交錢。這話當然有道理,但在低質量寫作、盜版橫行的背景下,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貪小便宜是人性,一旦得了利益,今後即使遇到質量好的書,大家也不願意付費。我們現在其實已經進入了這個死迴圈中,所以好書越來越少。

    其四,閱讀文化需幾代人培養。

    我的父母從來沒向我推薦過一本書,也沒給我講過一本書好在哪裡,只是很偶然的因素才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但初期很痛苦,因為閱讀進入是很困難的,沒有100本積累,是很難養成習慣,而且覺得天下書這麼多,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

    其實,天下糧食也很多,並不妨礙我們天天吃飯,也沒人擔心過什麼時候全吃完它。

    使閱讀成為習慣,需要一種文化,需要父母和孩子溝通,只有從閱讀中獲得樂趣,這件事才能持續下去。中國年輕人閱讀情況比老一代要好,老一代名義上說在閱讀,其實閱讀量不大,但年輕人閱讀的娛樂性東西太多,閱讀質量還不能讓人太滿意。如果只是娛樂的話,自然就不會覺得買書、藏書是必要的。

    閱讀習慣不是一代人能培養出來的,無可奈何。

  • 2 # 彩雲之南142483719

    愛讀書的人書比現在再貴點也會買 只要書好 不愛讀書的人 再便宜也不會買 讀書是一種習慣 一種生活 和錢的關係還真不大

  • 3 # 知常容

    我覺得現在讀書的人比以前更多。

    知識的承提媒介從最早的石刻,到後來的青銅器,到竹簡,絹,到紙,逐漸將知識從少數人到部分人到大部分人擴散,知識傳遞的扁平化是社會進步的基石。

    現在已經從紙進化到了螢幕,以前想學知識的話要從報紙雜誌書本中上學,學術和知識以緩慢的速度增長,現在呢手機不離身隨時隨地都可以學,

    所以怎麼會出現讀書人少這一種感覺。我想這個以書商或者一些習慣紙媒的人感嘆為主。社會進步有些行業倒閉那是很正常的,當然如果身在這個行業的這句話說起來就感覺很沉重,像做墨條,打鐵匠這些行業都已經萎縮或者消失。相信他們當時的擔憂也是跟現在出版業的擔憂是一樣。

    我預計再過二三十年後,讀紙質書的人將會成為一種小眾行為,一種高雅的行為,而不會是一種大眾行為,但這不代表的民眾素質的降低,因為隨時隨地就能獲得資訊為什麼一定要拿起紙質的書本讀呢?

    所以觀念還是要改變,與時俱進,社會在進步,民眾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若還把紙媒視為明燈,那路會越來越小。

    所以不管是平價或把價格降的更低都不管用,看紙質書的受眾只會越來越少,大勢到,無人可堵。

  • 4 # 遠方好書美食都不可棄

    第一,全世界讀書人均頻率都不高。

    第二,華人讀書少和教育有關,應試功利化教育。

    第三,中國也有很多平裝書,可能你平時都不買書。

    第四,實體書讀的少,但是網路電子書還是很多,天文地理都能找到電子書。

    第五,中國書價貴是因為中國收入低,中國書價實際定價標準是中國經濟發展標準,不過應該絕大部分都在平均線以下,所以感覺書價貴,這又涉及到貧富差距,這就是為什麼香港人來大陸買書。

  • 5 # 蕭瑱

    這跟書的價格沒關係,關鍵在於讀不讀,就好比你自己不去健身,卻嫌棄辦健身卡貴一個道理。書籍貴,可以去圖書館,那裡免費。可以讀電子書,便宜到爆。而且,說實在話,書籍一點都不貴,一年讀那麼幾本就行了,買那麼多幹什麼,又不是網路小說。

  • 6 # 卿雨潤

    現在的圖書價格,相對於每月幾千上萬的薪水而言,已經是很便宜了,等於是白菜蘿蔔價。每月買幾本書回來,已經不是什麼經濟負擔。那些愛看書的人,很少有人去計較圖書的價格,因為買書回來閱讀的價效比實在太高了,真正的投入少,收益多,一本萬利了。對於那些不愛讀書的人,即使將書免費相送,而且讓其在上萬種圖書中任意挑選,也不見得會要。有個讀初中的少年人,他家是開書店的,他可以想拿哪本就拿哪本,做父母的從不干涉,反倒鼓勵。可他從來不上書架翻書,更不去讀書,老師佈置拿書到學校去的時候,他才上書架找書。他最大的愛好就是上網玩遊戲。有時他父親喊他多讀書,他回嘴說:"你有你的愛好,我有我的愛好!"

    圖書行業自有它的運作規律,過低的圖書定價,將導致全行業的大面積虧損,這對愛讀書的人來說,未必是福。因為虧損大,從事圖書行業的人大多會轉行,最後會導致有錢也買不到圖書。

  • 7 # 小黑豆

    總體來說,國外大多數地方比國內的書貴的。連國內的臺灣和香港書都比內地貴,這點錢香港旅遊過的朋友也可以證明。

    國內的話,真的是特別想閱讀有網上的大量無授權的電子書,還有說不清楚來路但是不是作者授權出版的實體書。我見過最便宜的賣書方式,論斤賣!幾乎都是十五以內一本書。還有很多網站3-4折出售新書。

    問題的關鍵不是書價,而是閱讀習慣和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人知曉電影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