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權分立是指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互相制衡。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採取的是三權分立制度。雖然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各州政府也需要將權力三分,而只須為共和政體即可,但是大部分州政府均奉行三權分立,有著州立法會、行政機關與州法院。
1、立法分支(legislative branch)負責制定法律(makes laws),歸於美國國會(US Congress),美國國會由參議院(senate)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構成。
2、行政分支(Executive Branch)負責執行法律(enforces laws),歸於美國總統(president),任期四年(a four-year term),並可連任一次。
3、司法分支(Judicial Branch)負責解釋法律(evaluates laws),歸於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最高法院共設包括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在內9名大法官。
三權分立原則的起源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時代。孟德斯鳩是其中一個三權分立的著名支持者,其著作對美國憲法的制定者影響很大。孟德斯鳩反對權力集中於單一個人,而不是單一來源。因為美國借用了部分孟德斯鳩的哲理思想來建立在現代美國政府裡應用的權力制衡的系統。
美國的立國者對政府普遍採取不信任的態度。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他們接納了孟德斯鳩的想法,在美國憲法之內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開,而且讓它們互相制衡。在當時這種憲制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權分立,仍然是眾多民主政體中最徹底的。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憲制架構。
憲法並沒有明確指出任何一個政府部門擁有最高的權力,但是麥迪遜在聯邦主義議文集第五十一章寫道,現實上沒可能公平給予各部門自我辯護的權力,在共和國裡,立法部門的權力應是最為優先的。
1、從理論上看,所謂的“三權分立”其實是反民主的,這是要否定多數人的決策,然而“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實行“三權分立”後,就有可能變成多數服從少數。
例如,總統是1個人,他可以否決由幾百人透過的法案,這可以看作多數服從少數。因此,有人說美國總統擁有“帝王般的權力”。
2、美國“三權分立”的壞處也很明顯,這套制度很容易引發總統和國會之間的矛盾。如果總統和國會多數派不屬於一個政黨,則很容易互相扯皮,國會也可能給總統使絆子。
如此一來,必然會造成美國政府的低效率,有人說美國政客將絕大多數時間用於爭吵和推卸責任,還有部分時間用於自賣自誇,最後執行的時間只佔一小部分。
三權分立是指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互相制衡。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採取的是三權分立制度。雖然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各州政府也需要將權力三分,而只須為共和政體即可,但是大部分州政府均奉行三權分立,有著州立法會、行政機關與州法院。
1、立法分支(legislative branch)負責制定法律(makes laws),歸於美國國會(US Congress),美國國會由參議院(senate)和眾議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構成。
2、行政分支(Executive Branch)負責執行法律(enforces laws),歸於美國總統(president),任期四年(a four-year term),並可連任一次。
3、司法分支(Judicial Branch)負責解釋法律(evaluates laws),歸於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最高法院共設包括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在內9名大法官。
三權分立的歷史三權分立原則的起源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時代。孟德斯鳩是其中一個三權分立的著名支持者,其著作對美國憲法的制定者影響很大。孟德斯鳩反對權力集中於單一個人,而不是單一來源。因為美國借用了部分孟德斯鳩的哲理思想來建立在現代美國政府裡應用的權力制衡的系統。
美國的立國者對政府普遍採取不信任的態度。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他們接納了孟德斯鳩的想法,在美國憲法之內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開,而且讓它們互相制衡。在當時這種憲制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權分立,仍然是眾多民主政體中最徹底的。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憲制架構。
三權分立如何相互制約憲法並沒有明確指出任何一個政府部門擁有最高的權力,但是麥迪遜在聯邦主義議文集第五十一章寫道,現實上沒可能公平給予各部門自我辯護的權力,在共和國裡,立法部門的權力應是最為優先的。
三權分立並不是絕對的;其以權力制衡的原則來實行。麥迪遜(JamesMadison)這樣寫道:“三權分立並不應完全分離,使得其三者間沒有互相受到憲法的控制。”權力制衡系統的設立是為了防止任何一種職權受到濫用,出現越俎代庖的情況。國會:行政官員與法官的薪金由國會所決定,但國會不能增加或減少總統的薪金,或減少法官在其任期內的薪金。國會亦會決定其議員的薪酬,但是美國憲法第二十七號修正案限制了國會議員薪酬增加的生效期,議會薪酬增加的議案要在下屆國會選舉時方才生效。眾議院擁有彈劾行政官員與法官的權力;參議院則負責覆核所有的彈劾提議。值得注意的是參議員與眾議員並不當為文官:其並不可作為彈劾的物件(若參眾兩院的議員有三分二或以上要求某議員退任,則沒問題)在眾議院只要有過半數支援便可透過彈劾議案,但此議案要經由參議院再作議決,並要獲得三分二支援方可生效。若官員被定罪,則會自動離任。在彈劾過程裡除移除其職位或阻止其轉職外,並沒有其他懲罰,但其所犯罪行則會在彈劾後作出審訊並處罰。國會負責審查行政部門的組成。若在選舉團制度下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獲得過半數支援的話,則眾議會負責在票數最高的三位候選人中選出一位任總統(這是根據美國憲法第十二號修正案所定立)。而副總統則由參議院在最高票數的兩位候選人裡選出。當副總統職位出缺時,總統可在得到參眾兩院同意後委派新人選。此外,總統若要任命內閣官員、駐外大使與其他行政官員,則必要取得參議院的建議與認同。當參議院休會時,總統可以不經確認程式作出暫時委派,稱為“休會任命”。國會與總統亦可影響司法部門的組成。國會可以成立次級法院並擁有獨立司法權。此外,國會負責限制法院組成人員的數量。法官則由總統在聆聽國會建議並獲得其認同後指派。總統:美國總統可以通由行使議案否決權來控制國會,但參眾兩院若各有三分二的票數反對該否決,則這議案否決權便沒效。當參眾兩院無法為休會期作出結論時,總統可以作出安排。參眾兩院或任何一院皆有可能會被總統命令召開緊急會議。而副總統是參議院的主席。正如上述所言,總統可以在聽取參議院的建議與取得其認同後任命法官。其亦可頒佈特赦或緩刑令。其特赦令不用經過國會稽核,亦不用得到被授予者同意。美國總統亦是美國陸,海,空三軍的總司令。法院:法院通由司法審查權來控制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這個慨念並沒有寫進憲法裡,但卻是眾多憲法草擬者的設想(如聯邦主義議文集也曾提及)。在“馬伯裡訴麥迪遜案”(Marburyv.Madison)一案裡,最高法院定立了運用司法審查權的前提,雖然如此,部分人仍然對此持有反對意見,認為此權力是為了政治目的,但在特定情況下的政治現實卻詭異地限制了反對意見,而此法律先例並且定立了法院可以宣告國會透過的法律違憲的權力。(詳情可參看美國司法審查權之探討)一個常見的誤解是最高法院為惟一的法院可以對法律的合憲與否作出判決;其實即使是次級法院亦可運用此權力。但只有最高法院的決定對聯邦具有約束力。上訴法院的決定只適用於該上訴法院的司法管轄區。美國最高法院院長在總統被彈劾期間會在參議院裡任議會主席。然而參議院的規則並沒有給予議會主席很多權力,所以最高法院院長在這裡的角色只是較為無足輕重的。美國三權分立的好處和壞處:1、從理論上看,所謂的“三權分立”其實是反民主的,這是要否定多數人的決策,然而“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實行“三權分立”後,就有可能變成多數服從少數。
例如,總統是1個人,他可以否決由幾百人透過的法案,這可以看作多數服從少數。因此,有人說美國總統擁有“帝王般的權力”。
2、美國“三權分立”的壞處也很明顯,這套制度很容易引發總統和國會之間的矛盾。如果總統和國會多數派不屬於一個政黨,則很容易互相扯皮,國會也可能給總統使絆子。
如此一來,必然會造成美國政府的低效率,有人說美國政客將絕大多數時間用於爭吵和推卸責任,還有部分時間用於自賣自誇,最後執行的時間只佔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