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淚含情
-
2 # 大秦鐵鷹劍士
青史留名的青並不是史書是青色的,而是記載史料的材料是竹片,而竹片是青色的。故能被史書記上,就說成是青史留名了。
東漢的蔡倫發明紙之前,及北宋畢昇發明印刷術之前,史書都是寫在專門的竹簡上的。部分書信,詔書一般是寫在絲布、羊皮之上的。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也指寫了字的竹片。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傳統竹簡工藝流程:原作--人工加工竹片--書寫--雕刻--編織--檢驗--包裝。
衛鞅的祖上就是靠竹簡養家的,當時很出名的就是衛氏竹簡!
-
3 # z山海
“青史留名”,青史的青字,指竹簡是青色的。
我們知道,紙張,做為書寫的載體,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在漢代才發明出來的。
那麼,紙張出現之前,書寫的載體用什麼呢?有絲綢,但成本太高,且不易儲存;有木片,材質不一,且易變形;有皮革,易黴變,而且也不易儲存。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實踐,竹片,不變形、耐腐蝕、堅固,可長久儲存等諸多優點,於是選用竹片做為書寫的載體,但不是現在的書寫方法,而是用刀刻寫,類似今天印章的陰文。
竹片,學名竹簡,鑽上孔,用牛皮繩索串連起來,編成書冊。
因竹簡是青色的,多用來記載歷史,所以稱青史,人物傑出,載入史冊,譽為“青史留名”。
僅供參考。
-
4 # 何殊我
青史留名,是無數大人物小人物的夢想。青史,是史書的另一種說法,並不是代表史書是青色的。如果以顏色論,那些記錄在甲骨上的史料是不是得稱為“黑史”“黃史”等等了。
之所以叫青史,乃是因為史書所用原材料是竹子。古代殷商以前,文字都是記錄在甲骨、青銅器上,很難大規模普及,在紙發明以前,還有過寫在獸皮、絹帛上,都不太容易儲存,木頭又太容易受潮變形。
竹子就是很好的選擇了。經過加工以後,竹子不容易變形,刀刻的話也比較容易,還能夠長期儲存。一來二去,竹子做成的竹簡就成了史書的最佳載體了。由於竹子是青色的,就有了這個以色命名的“青史”。
根據記載,竹簡的製作工藝分為裁、切、烘、書寫、鑽孔、編六個步驟,烘指的是給竹片子烤火除去水分,再把外面的青皮刮掉,這樣既能防蟲蛀還能便於書寫。這個過程有個類似於讓竹子出汗。所以,史書又被稱為汗青,南宋的愛國主義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所說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說的便是這個。
竹簡雖然好用,他是牛皮編,雖然比起以前的東西好用多了,但是多了以後也是不太方便。汗牛充棟、學富五車便是指的是竹簡書多到可以讓牛出汗、裝滿屋子,人讀的書多到五輛車都裝不下,其實呢,由於容量有限,五車竹簡書的資訊量還不一定有一個kindle多。
歷史越來越輕盈,竹簡在遇到紙以後,終於退出了歷史。現在電子閱讀發展這麼快,不知道紙會不會像竹簡一樣退場。
-
5 # 交大女博士
青史並不是指青色的史書。青史這裡的“青”指的是竹簡,“史”是指歷史或史書。起源於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而稱史書為“ 青史 ”。因為在還沒有發明紙張的古代,一般的書籍大都使用竹簡所製成。青史留名、名垂青史等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古代計程車大夫或者文人很多都在乎青史留名。在古代,重農輕商,士大夫自然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與其他階級不一樣,有著先天的自豪感。
早在《左傳》上就有所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說法,而信仰這句話的古代讀書人是很多的。“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範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左傳》”
一般能夠名留青史的要麼是古代的王侯將相(如歷代君王)、成功人士、有才華的文人墨客(如李白、蘇軾、李清照等)、愛國將領(如岳飛等),要麼是大奸大惡之人(如秦儈等)。
中國著名的史書有:春秋時期左丘明著的《左傳》。在文學上,左傳是先秦時期歷史散文獲得重大發展的標誌。
在史學上,司馬遷繼承被髮展了其優良傳統,寫成了《史記》。魯迅先生曾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宋朝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鑑》取材豐富,考證詳細,史料的真實性勝過於許多正史。
回覆列表
紙發明之前,竹簡是重要的文字承載物,竹子特性決定其非常適合用來記錄,特別是記錄歷史。竹簡經過簡單加工處理,仍呈現竹青色。這就是就是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