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二元

    近年來,中國產手機發展迅猛,硬體和軟體的開發水平不斷成熟。由小米引發的價格大戰也幫助一眾中國產手機廠商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佔據了中國的中低端市場。但是,在中國產手機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的同時,也給消費者留下了“高配低質低價”的深刻印象,這導致了中國產手機陷入了“薄利多銷”的經營怪圈。長此以往,微薄的銷售利潤難以為企業的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提供穩定保障,不足以發展出能抗衡國際大廠的綜合實力。因此如何提高品牌溢價能力成為了各大國內廠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縱觀2014年度的中國產手機產品,發現各大廠商已經陸續開始向3000元以上的價位進軍。例如中興nubia Z7、華為Ascend Mate 7、聯想K920、OPPO Find 7和N3、vivo Xplay 3s以及未降價前的錘子手機Smartisan T1。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款手機是透過什麼樣的手段來突破3000元這道“門檻”,來提高產品的品牌溢價的。

    不管是講情懷的錘子手機、新晉貴族vivo和OPPO還是傳統廠商中華酷聯,在推出3000元以上檔次的手機的時候,其超高的配置已經成了必備元素,這也是Android時代的一大特色。

    除了超高的配置之外,中國產高檔手機的外形設計和工藝也被搬上了檯面。特別是在中國產廠商的低端手機產品中、外形設計和工藝這兩點幾乎是看不到的,在中端手機產品中,各大廠商的產品開始產生差異化,在高階手機中,外形設計和工藝幾乎成了其產品的賣點之一。

    無論是華為Ascend Mate 7和聯想K920的十足商務範兒還是OPPO Find 7和N3、vivo Xplay 3s的年輕化,都帶有明顯針對不同年齡的設計元素,這也體現了各大國內廠商推出高階產品時考慮到的差異化市場策略。工藝宣傳這一點更是在一路坎坷的錘子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前段時間爆出的良品率低和產能不足的問題不也是錘子獨特設計的體現嗎?

    各大國內廠商不斷在外形設計和工藝上下功夫的同時,也不忘了給自家的高階產品賦予獨特的標籤,像華為Ascend Mate 7的按壓式指紋識別、OPPO N3的旋轉式攝像頭、中興nubia Z7的業界最長曝光等等,各大廠商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努力跨過3000元這道坎。

    不得不說,各大國內廠商之間的碰撞擦出了更多創新的火花,各種新技術不斷出現在手機上,單就產品而言,中國產品牌和國際品牌的高階手機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甚至有所超越。HTC和索尼在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中國產品牌的手機在躋身高階這一條路上真的就成功了嗎?據市場調查顯示,中國的高階手機市場大部份還是掌握在三星和蘋果手裡,中國產手機在中低端市場表現可圈可點,高階市場則表現平平。

    以上我們列舉的一些品牌,除了一貫走中高檔路線的vivo和OPPO以外,其他品牌的暢銷機型無一例外全是在中低檔產品中。中國產廠商在發展迅速的同時,其底蘊薄、專利技術少、在上游廠商面前話語權較弱等一系列問題也在和國際廠商的競爭中表現出來。

    可以說,如今中國產手機難以提高品牌溢價除了技術方面的硬性問題以外,持續多年的價格戰也給眾廠商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一味的模仿小米模式,使得國內手機市場一度成為低端手機的戰場,在降低了自身利潤的同時也給了品牌以沉重的打擊,最終真正脫穎而出的只有少數的幾個品牌,可謂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相反,幾乎沒參與價格戰的vivo和OPPO,卻在中高階市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打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

    工業品發展到最後,都會有很深的文化和藝術含量,也體現了一個企業的文化積累。企業的文化表現在產品上,也就是賦予了品牌更多的附加價值。例如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智慧機時代的蘋果,企業的文化無不為產品附加了更高的價值。在這一點上,國內的手機廠商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中國產手機廠商們的品牌溢價,無論是在手機零部件、專利技術等硬實力上,還是工業經驗積累、企業文化底蘊等軟實力上,都還有待提升。國內廠商們的品牌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個4G剛剛拉開序幕的戰場上,中國產手機將會有更多的精彩表現,讓我們期待我們的國貨,得到全世界,手機使用者的認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相親,對方問是否有房有車,該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