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所南堂
-
2 # 一鹽九錢置地五餉
常言道人窮志短、窮山惡水出X民,就是說人在物質極度睏乏的境地時,對倫理道德的堅守就易脆弱。所以從古至今咱華人一直在強調“兩個文明一起抓”!脫貧脫困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石,也是制度正義的基石!
-
3 # 薩沙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俗語,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
這話是至理名言。
以前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很多人認為這是汙衊勞動人民的話,現在看來其實是有些道理的。
不能說窮人就比富人要壞,大體上壞人比率應該是一樣。
但是,富人的顧慮較多,因為他們生活安逸、富足,不會隨便冒險做什麼事情。
比如街頭鬥毆,大家看看有幾個富人,人家沒有必要為一點小事去拼命。
這就是財多惜命!
相比起來,人一旦窮了,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很多人就會去犯罪,因為他要活下去。
同時,這些人也同富人一樣有慾望,希望享受生活,即便能夠維持吃飯,一些人也會去犯罪。
大家知道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亂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就是90年代下崗潮時期。
當時下崗職工太多,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保證,鋌而走險犯罪的很多。
同時,由於城裡下崗職工數量眾多,充斥了勞動力市場,導致進城農民找不到工作。
這些農民的情況比下崗職工還差,瞬間就連飯也吃不上,只能睡大街。
由此,犯罪率高漲。
以特殊行業的小姐來說,以往一般很少有超過30歲的。
這是因為嫖客都喜歡年輕小姐,年齡大的生意清淡,超過30歲就要改行了,不然賺的一點小錢也沒什麼意思。
然而,那段時期突然出現了大量30歲以上小姐,甚至還有不少40歲以上甚至50歲。
這是極度違背常理的事情,其實就是下崗女工走投無路,被迫幹了這一行。
當時一對雙職工都下崗了,都是快40歲年齡的普通市民。男人由於有慢性病,平時在工廠做做後勤工作,幹不了重活。女的倒是一線女工,還得過很多成績。
下崗以後,兩人根本沒什麼積蓄,家裡還在還要上學,上面還有老人要贍養。
沒多久,就一貧如洗。
因為男人有病,做不了體力活,而當時就業非常難,看門的工作都有很多小夥子爭搶,根本找不到。
他沒辦法,就在大市場進貨,然後去擺地攤,經常被城管抓,沒收商品。這樣,每個月賺不到幾個錢,有時候還倒虧。
這個女人35歲以上,略有幾分姿色,很能吃苦。但社會上不要這麼大年齡的女工,遍地都是20歲左右的小姑娘,體力更好。
她沒辦法,只能去給人做保姆,也賺不了幾個錢。
結果一次家裡出了事,兒子和小學的同學打鬧,摔斷了腿。對方家裡也是窮人,拿不出什麼錢,兒子治療和後期恢復的費用都拿不出。
當時女人沒辦法,和老公借了不少錢,還設法賣了幾次血。
眼見還錢日期到了,走投無路之下,女人一橫心就去做了小姐,站街女。
以往這些良家婦女,做夢也想不到會有這一天。因為年齡偏大,她只能以很低的價格,接一些社會底層的嫖客,比如民工、老頭子之類。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老公也知道這件事,每天還騎車將妻子接送到賣淫的出租屋。
就是這樣,他們才能勉強還了一些債務。
大概幾個月後,一次丈夫收攤去接妻子,突然發現出租屋門口停著好幾輛警車。
他以為是來掃黃的,開始不敢過去。結果拉皮條的男人眼見,將他一把拖過來,說出事了。
原來這個嫖客是個負案在逃的殺人犯,嫖妓以後對妻子進行搶劫。
但這女人壓根沒錢,殺人犯惱怒之下對她進行毆打,事後又將她勒死滅口。
當時民警瞭解這家人情況,也很同情這個丈夫,就遞給他一根菸,讓他想開點,不要激動。
誰知道,丈夫一點也不激動,點燃了煙,用力吸了幾口,說:這幾年,第一次抽這麼好的煙。
到了這個地步,人性早已麻木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
底層老百姓如果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所謂仁義道德就不存在了。
你和一個快餓死的人,說什麼仁義道德,簡直就是笑話。
當年長春圍困戰期間,很多十六七歲黃花大閨女,為了幾塊大餅就嫁給老頭子。
連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貞操。
-
4 # 華邦清歡
讀書少!慚愧!這個字“廩”怎麼讀都不知道(原諒我是複製下來的),
更何況成句話什麼意思,什麼出處就更加不知道了。
於是惶惶的查了一下,原來整句是這樣子的: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俗語,出自《管子·牧民》
還專門查了一下字典“廩”lǐn,五筆打法YYLI,糧食之意倉廩就是指糧倉了。而整句的意思是指“百姓的糧倉充足,豐衣足食,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還是似懂非懂。我感得知禮節這東西,涉及到人性基本道德而與家裡沒有糧,有沒有礦,沒多大關鍵。古人窮困貧苦之百姓,大有人在,他們的糧倉豐足嗎,衣服也不見到華麗,但禮節這基本還是很多都有,而反之富家公子電視裡史書裡也有講他們有失禮節的即大有人在呢。
-
5 # 海闊天空1644932973538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咱們老祖宗的諄諄教誨和謹言忠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說家裡的糧倉滿了,都能吃上飽飯,自然而然就想到禮節而知禮節了!吃不愁穿不愁人們就會講尊嚴知榮辱了!縱觀中國近代史,人民飢寒交迫災難深重,為餬口當長工、為家人看病賣兒賣女、為葬親人而賣身……人的基本生存都保證不了,哪兒還顧得上什麼禮節?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哪兒還顧上什麼穿戴,什麼榮辱和尊嚴!笑看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先看老百姓的飯桌,從填飽肚子到用上七盤八碟,又從葷素搭配到講究營養!
從吃飽只知傻睡,到現在滿大街都在跳廣場舞!從過去單一的服飾到現在的西裝革履和變化多樣引領時尚女時裝!從過去結婚腳踏車、縫紉機、手錶三大件到現在的房子、車子、票子!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使華人的幸福指數大大提高!華人無論幹什麼都要講個“面兒”講個“範兒”越來越講“派場”,越來越講禮節而知榮辱了!不知對否,期待與您分享您的評論和觀點。
-
6 # 李書行老師
飽暖思淫慾——淫的本意是浸泡,基本意是過度。指過多的,過甚。淫雨霏霏,薄霧冥冥。引申意為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無恥。
吃得飽了,穿的暖了,才會有更多的需求。比如,講形象了,講信用了,講規矩了——這就說到了禮儀出現的必要性。
與之相對的是:飢寒起盜心。一個人連吃飽穿暖這樣基本的需求都沒有滿足,有怎麼可能有更多的慾望和需求?沒想法!根本就不可能。
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史,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這句話出自《管子·牧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大意是豐衣足食了才能顧及到禮儀,重視榮譽和恥辱。這句話顯然是有道理的,不過有幾點需要注意。
1、“倉廩實”和“衣食足”,指物質豐富,“禮節”是指社會規範,“知禮節”是指遵守社會規範,“榮辱”是精神層面的範疇,“知榮辱”就是說懂得禮義廉恥,說明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所以這兩句話反映的一個基本道理是:只有在物質豐富的前提下,人們才會遵守規範,也才會去追求較高的精神境界。這並不是說物質豐富一定會帶來“知禮節”和“知榮辱”,但是,飢食渴飲是人的基本慾望,如果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做個道德高尚的人顯然是很困難的。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2、這話出自《管子·牧民》,“牧民”是指放牧牲畜並以此為生的人,因此這兩句話是對統治階級說的,即告訴他們該如何統治民眾,管理國家。所以我們要注意,這裡的“禮節”和“榮辱”是指統治階級宣揚的社會規範和價值觀念,比如三綱五常。而統治階級的價值觀和被統治階級的價值觀是有衝突的,甚至同樣的名稱會有不同的涵義,張岱年先生就尖銳地指出:
統治階級的道德一般要起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維護當時的統治秩序,力圖顯示階級統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證被統治的人民的一定程度的生活,使他們安於受統治的地位,能夠“安居樂業”。這樣,統治階級的道德既須反對被壓迫階級的“犯上作亂”,同時也要反對統治階級內部的分子“違法亂紀”。統治階級的道德是維護剝削的,但也要把剝削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有些道德規範,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都加以宣揚,而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實際要求卻不相同,例如義和勇……統治階級所謂勇是為統治者冒險衝鋒,勞動人民所謂勇是敢於反抗統治者的壓迫。(《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3、不能將物質條件的滿足視為提高道德修養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儒家看來,“士”應該把道義的堅守放在首位,把精神需求放在比物質利益更高的地位: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孟子》)
4、如今是法治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憲法》規定和賦予了人民各項基本權利和權力,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老百姓已經不再是被“牧”的“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