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疫苗小講堂
-
2 # 牛倌線上
你好這位生豬養殖的朋友,首先我很理解你給予解決問題的心情,有句話叫:“母豬是養豬場的風向標”。母豬養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豬場年產仔量,影響收益。現在我跟你分享我以前遇到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
首先這種情況叫做母豬生產癱瘓,包括母豬產前癱瘓、及產後癱瘓。發病母豬會表現出四肢肌肉鬆弛、運動障礙、低血鈣、無法起臥等神經障礙性特徵。
給他的治療方案
給母豬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交替使用,每天一次,3~7天,不過比較麻煩,因為注射速度要慢,耗費時間較長;較嚴重者,補註肌酐、維生素C、維生素D3,一天一次。
病因分析
母豬生產癱瘓大多是因為母豬妊娠期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要注意以下兩點。
飼料營養要均衡
母豬妊娠期一般是110~118天,大概4個月。前三個月要控制母豬採食量,精料不要過多,防止母豬過於肥胖,預防造成後期分娩障礙等問題;妊娠期最後的一個月,可以採用自由採食的模式飼餵。
分析
妊娠母豬飼養管理一定要保證它的營養均衡,尤其是最後一個月,母豬體內胎兒體重的60%是最後一個月長成的,很容易因子宮膨脹壓迫腸胃,影響腸胃功能,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母豬產前一個月老是出現不吃食症狀的主要原因。
胎兒的生長髮育,需要大量的營養來補充,而這些營養則需要母豬從飼料中吸收來透過胎盤供給;所以,如果飼料營養不能滿足需要,則會消耗母豬自身的營養,這就會造成母豬不但不能維持自身,還要消耗自身,後期自然就出現生產癱瘓的現象。
適量的增加母豬戶外運動,增加光照時間
除了母豬分娩前的那幾天,其餘時間都可以讓母豬適量的戶外運動,運動的同時還可以增加母豬光照時間,這有利於母豬健康,促進鈣質的吸收,增強母豬的免疫力,妊娠前期還可以有利於受精卵著床率。
那麼,母豬生產癱瘓如何才能有效預防呢?
上面已經說了,飼養管理、飼料營養要均衡、適量的運動及光照時間,還有一點就是產前保健。母豬產前保健是預防母豬產前產後不食、產後無乳、產子率低等問題的硬武器。
母豬妊娠期用母豬管家+牧一多維拌料。
母豬管家可有效預防母豬產前產後不吃食、調理母豬腸胃功能、增強母豬抵抗力、調節孕激素的分泌、增加產仔量及產後泌乳量,預防小豬產床腹瀉等;牧一多維可補充母豬體內所需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核黃素,增強母豬體質,提升母豬抗病能力,改善母豬腸道益生菌群,促進豬對蛋白質及氨基酸等物質的吸收,維持代謝的平衡。
母豬產後後腿站不起來只是母豬飼養管理中的其中一環,類似母豬不食等問題,只要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注重母豬保健,才能有效的預防母豬疾病的發生,提高豬場效益。
-
3 # 阿榮日常生活記
1.用冰健系列注射(豬同源精製血清抗體凍乾粉)每套本品按照200千克體重治療,國浩核酸肽400斤一瓶,視病情嚴重程度,連續使用12次,一天一次。
2.血清免疫肽200斤一瓶,頭孢先鋒300斤一套,混合注射,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3.血清免疫肽200斤一瓶,國浩核酸肽400斤一瓶,一天一次,連用三天。
-
4 # 簡單明白簡簡單單
下面這是我的見解!
病因及症狀該病有兩種型別:
①產褥熱:母豬分娩時,軟產道受到損傷,局部發生炎症,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大腸桿菌,這些病原微生物進入血液,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生殖器官和全身性病變。產後母豬體溫升高至41℃,常臥地不起,四肢末端及耳尖發冷,泌乳減少,呼吸加快,有時陰道中流出帶血味分泌物,並出現不食或少吃。
②母豬無乳綜合症:由於母豬內分泌機理紊亂;母豬分娩時間過長,胎衣不下或胎兒滯留引起子宮炎;母豬體弱臥地不起並出現乳房炎;加上豬舍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溼度大、夏熱冬冷、噪音等環境應激;營養障礙、代謝紊亂等原因引起不食。母豬表現為產後食慾不振,嗜睡,乳房紅脹、變硬,不給仔豬哺乳,體溫升高,陰道流出膿性分泌物。
2、防治措施要求母豬分娩舍清潔衛生、乾燥,並控制好溫、溼度,減少噪音和其他外源性應激刺激;如發現母豬糞便較硬或便秘,飼料中新增輕瀉劑類藥(每噸飼料新增1.8公斤硫酸鈉);助產時注意消毒,切勿損傷子宮及產道,如有損傷應及時處理;在產前7天開始在母豬料中新增複方新諾明或恩諾沙星,分娩當日或次日給母豬注射1毫升的律胎素或前列腺素,或用益母草60克煎服,以促進惡露排盡。
若患豬有乳房炎,可用蒲公英100克,煎水去渣,分2次灌服。必要時用0.25%鹽酸普魯卡因50-100毫升,加青黴素80-160萬單位,進行患部周圍注射。
如體溫升高,可肌肉注射青黴素80-160萬單位、鏈黴素100-200萬單位,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每日2次,連用2-3天,必要時注射強心藥10%安鈉咖5-10毫升,再靜注10%-20%葡萄糖溶液300-500毫升,加5%碳酸氫鈉100毫升;或用當歸、川芎、丹參、陳皮、魚腥草、黨參各20克、紅花15克、柴胡30克、生薑10克、蔥白5根,煎水喂服,每日1劑,連用3日。
-
5 # 餘生美度
聽一個獸醫同學說的:母豬生產完喜歡找潮溼的地臥著是因為,母豬產褥熱主要是因為母豬分娩時,消毒不嚴格,產房潮溼,助產操作不當造成產道損傷等,所以母豬產褥熱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防治。母豬產褥熱就是母豬產後因為子宮感染細菌引發的疾病,主要特徵是高熱,不吃食,體溫升高至40°C以上,心跳和呼吸變快,喜臥地,陰道流出白色或棕色汙穢粘液。
-
6 # 養殖達人1997
母豬產後喜臥潮溼地為何?
針對你提的這個問題,你家這母豬應該是典型的母豬產褥熱的表現。
首先、發病的原因母豬產褥熱一般是由於母豬生產時消毒不嚴格,產床髒亂、潮溼,助產時的操作不當使母豬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損傷。
其次、母豬產褥熱表現母豬產褥熱是由母豬子宮感染引起的疾病。 它的主要特徵是高燒,不進食,體溫升高到40°C以上,心跳和呼吸加快,並且喜歡躺在地上,陰道粘液呈白色或棕色。
第三、預防與治療當然,母豬產褥熱也是可以預防的。產前對產房、產床進行嚴格的消毒,保持產房、產床乾淨乾燥。如需人工助產時,應保證操作規範,以免損傷母豬子宮和產道。具體的治療方案可諮詢當地獸醫,在這裡就不給發表建議了,因為母豬一旦發病,將造成母豬乳汁減少,嚴重影響仔豬的正常生長,這關係到仔豬的成活率,是不能輕視的。
最後,母豬如果患過產褥熱後,以後產子是就較容易再次發病,所以在下次產子前一定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回覆列表
母豬產後喜臥潮溼地,請先量體溫,如果發燒則一般臨床判斷為產後高熱。
豬產後高熱的預防與治療母豬產後高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數是由於產後病菌感染,尤其是在夏季炎熱高溫天氣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母豬死亡。儘管母豬產後高熱症狀並非是一個嚴謹的病,更多的是多種外科感染誘發的體溫升高,還有很多不明原因導致母豬體溫升高不退,致使母豬出現食慾不振,精神萎靡和乳汁質量下降等問題,不僅影響到仔豬的正常生長,還會導致母豬死亡,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臨床症狀
母豬產後出現高熱症狀,體溫快速升高到40~42℃,呼吸急促,心跳110次min左右。發病期間,母豬喜臥潮溼地方,精神菱,食慾不振,呼吸急促,黏膜潮紅;大便乾燥,伴有黃白色液體流出;乳房紅腫,乳汁質量下降,仔豬食用後可能出現症狀,導致仔豬抵抗力下降,如果救治不及時將會死亡,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2中醫療法
水針療法
中醫療法治療母豬產後高熱症狀效果可觀,採用水針療法選擇百匯穴位,術部區域剪毛消毒,使用9號注射針頭垂直緩慢進計1.5cm左右即可,將2mL的95%酒精注入其中,1日1次,3為療程,退熱效果可觀
火灸療法
火灸療法臨床應用中,生薑切片、厚度大概02cm左右,整體大小5cm2,貼在母豬百會穴:選取95%酒精棉球覆蓋在薑片上將棉球點燃炙烤,待母豬有疼痛感後停止;熄滅後停止35min再次烤,反覆兩三次,1日2次,3為一療程
中草藥針劑
採用肌肉注射方式,將20mL魚腥草注射液注射到母豬體內2次,3d為一療程,在治療乳房炎和無名高熱症狀方面退熱效果可觀。
3西藥治療
補液療法
母豬產後出現高熱症狀,表現為食慾不振,精神菱藤,體力消耗嚴重,應該適當的補充能量和補液。將500ml的5%葡萄糖液,1000ml的0.9%生理鹽水以及50ml.的10%維生素C注射液,透過靜脈注射方式注入到母豬體內,1日一次,3M為一療程。
退熱
如果母豬體溫高度超過42℃以上,選用5支25mg的氯丙嗪與10ml的30%安乃近聯合注射,具有良好的退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