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山月3

    《三國志》作為傳記史書並不好看。引起人們興趣的是因為《三國演義》功能的驅使。小說展現的人物形象、戰爭場面、軍事謀略、外交手段,及忠奸善惡,是非曲直淋瀝盡致。加上民間故事的千年流傳,勾引人們對人物命運真實狀況追根問底的願望,所從才轉向《三國志》以問究竟。其實《三國志》記載的太過簡單,除《魏書》較詳外,蜀書更是簡略的不成體統。由於魏禪讓於晉,晉吏陳壽撰寫該書難免對魏史有成全之意。史書的修撰往往秉承統治的旨意,缺少客觀公正,也不見得就是事實。哪些整天拿著歷史大棒嚇唬人的先生們也許就是被騙的受害者,竟還渾然不知。

  • 2 # 哈爾濱三國誌

    另外,“演義”要遠比“志”通俗易懂,因為“演義”成書於明末,當時的中文文學發展已經趨近於現代文學,所以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基本上就是白話文;而《三國志》成書於西晉,作者陳壽為隨劉禪投降入魏的官吏,裴松之則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當時的中文文學較今天差距較大,故《三國志》更生澀難懂。但是,《三國志》有《三國志》的優點。首先它寫的基本是史實,是沒有文學加工的史實,所以,志裡展現了當時歷史人物的真實風貌。比如,劉備在演義被認為是隻會哭只會依靠諸葛亮的人物,而在志中,你會發現劉備其實是一個天下人皆懼之的梟雄。比如《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一出祁山的裴注:“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這一段雖是寫諸葛亮一出祁山時的魏國的震盪,可也寫出了當時真實的劉備的份量,所有人原來都以為蜀國只有劉備一個人物是可怕的,結果諸葛亮突然兵出祁山,朝野恐懼,三郡同時叛應。

    這只是一斑,:“志”中精彩的地方太多太多了,總之,三國志更深刻,更應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試探性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