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圭海四記
-
2 # 最愛肉丸子先生
鄭和的原名是馬和,從小就被閹入宮跟隨著燕王朱棣,後來又跟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他雖然是太監但是作戰特別英勇。
朱棣叛亂成功後,回憶起當年馬和在鄭村壩(今北京大興縣)的英勇頑強,表現十分突出,便親筆書寫了一個斗大的“鄭”字賜給馬和為姓,並封鄭和為內官監太監(四品大員)。皇帝親自賜姓,在當時被視為臣子的最大榮耀,馬和由此改姓鄭和。
對於鄭成功本來就是姓鄭,明末其父鄭芝龍輔佐朱聿鍵在福州為帝,基本上隆武帝是鄭芝龍的傀儡,隆武帝為了拉攏鄭芝龍,於是收鄭森為義子賜姓朱,賜名成功。於是鄭森就是國姓爺,不過此時朱姓此時不值錢了,鄭成功也不稀罕,不過打著國姓爺的招牌確實有很大的作用。
到了鄭成功兒子鄭經的時候就自己自稱國主,也就完全放棄朱姓。
鄭成功,本姓鄭,名森,南明隆武皇帝賜國姓“朱”,賜名“成功”,故世稱“國姓爺”。
南明偏安福建且存活時間較短,隆武帝當時主要倚仗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的武裝勢力,為拉攏其賣力,施以當時至高無上的賜國姓和封爵舉動,是可以理解的。
而賜國姓在當時也確實是一種榮耀,鄭成功作為重國輕家的儒家典型,自然不會自稱朱成功,而保留鄭姓,以示對恩寵的禮讓謙遜接受。
鄭和,本姓“馬”,名“和”,回族。同民國時期西北迴族馬姓一樣,鄭和可能是中東阿拉伯人後裔,一般認為是“默罕默德”的漢語音譯。
鄭和作為朱棣身邊的隨行太監,除了日常服侍外還在朱棣奪權中立有大功,得以賜姓。
顯然,鄭和的功勞還沒大到能夠獲得國姓的程度,對於少數民族能獲漢姓已經是非常尊貴了,特別是中原王朝千百年來顯著的七大地望五大姓:如滎陽鄭氏,范陽盧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
這大概也順應了朱元璋起事反元的口號: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
以上便是中原王朝皇帝在對待漢族、少數民族功臣的慣用方法,雖然有所區別,但大體上算是循序漸進,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