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亭晚茶葉

    大明朝結束了朱元璋和朱棣的暴政,歷經仁宣之治,息兵養民後,國力趨強、政治清明;

    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可謂明朝最強盛的時期;累積數朝打造的京師三大營部隊更是精甲駿馬銳卒無數,威震東亞,各國朝貢使者見之,無不心膽俱寒,可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尤其是永順伯薛綬率領的重甲騎兵團,號稱遠東第一勁旅,世界排名第2或3。。。。。。。。;

    然而當年發生的土木之變,不僅導致三大營全軍覆沒,66名大臣猛將戰死,連皇帝明英宗也被俘虜:

    僅《明史》記錄名字的就有——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參將吳浩、恭順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永順伯薛綬、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大批能征善戰(經歷過永樂年靖難之變)的功臣勳貴,全部陣亡,給歷史留下了3大謎團;

    謎團1:到底損失多少軍力?

    明史對明軍的參戰兵馬人數記載不詳,幾乎都是以數十萬一筆帶過;范文瀾的《中國通史》記載是五十萬,明時人劉定之的《否泰錄》:“其從駕行者,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等。 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出居庸關抵宣府。《明英宗實錄》“正統十四年八月壬戌”條目下記載“中官惟喜寧隨行振等皆死官軍人等死傷者數十萬”。《明史英宗前紀》則記載“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損失騾馬20萬匹”

    數十萬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麼京師京營一共有多少人呢?當時的“京衛為七十二”。按5600人為一衛計算,滿額403200人,“京營特注意,然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扣除缺額部分,說明京軍應該在30萬左右,再減去《明史于謙傳》“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那麼出征參戰人數,應該是上限25萬,加上後勤保障運輸隊可能達到50萬;

    從損失“騾馬20萬匹“分析,明英宗所帶部隊為明朝最強盛時期的武裝:應該是5千重甲騎兵,4.5萬輕騎兵,15萬步兵(5萬騾馬),其餘為後勤運輸人員(10萬騾馬)這比較合理,當土木堡被合圍時,運輸隊應該沒有參戰,而是丟棄騾馬輜重,自行撤退了;

    因此明朝一共損失了大約20多萬軍

    謎團2,皇帝為何要御駕親征?

    蒙古遊牧騎兵常年在明朝西北邊境搶掠,但始終威脅不到京城,大同,宣府防線也沒有失手,為何明英宗此時要御駕親征呢?

    明史普遍認為是 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而英宗年少無知,被其矇蔽,不顧眾臣反對,執意親征,最後釀成土木堡大敗。

    實際上這是一個謊言,,我們應從朱祁鎮的性格背景詳細分析!

    第一,朱祁鎮九歲繼位,性格輕狂。史載,他命兵部尚書馬冀、侍郎鄺埜議處邊事,五日未復,他怒責2人,竟要讓錦衣衛將二人打入昭獄,因太皇太后張氏反對才作罷;"

    第二,當年朱高煦的叛亂,他父親明宣宗朱瞻基當時御駕親征,打敗了漢王,朱祁鎮也想要效仿,名垂青史。

    第三,朱祁鎮剛登基時,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著祖母和老臣離世,他想改變休養生息的國策,建功立業;史載,正統六年十一月,乾清、坤寧二宮,奉天、華蓋、謹慎三大殿落成,定都北京,文武諸司不再稱行在。明英宗此時就應該已想好,以後要從北京開始,發動開疆拓土的戰爭;

    土木之變的始作俑者就是明英宗本人。

    謎團3,大軍失敗主因是什麼?

    是改變了撤退路線?還是選擇了缺水的土木堡駐防?

    《明史》將原因歸罪到太監王振臨時起意改道,明軍改道經宣府回師,王振又讓大軍選擇無水源的土木堡,導致潰敗。

    這種說法把所有責任到王振身上,相當不厚道,首先改道行軍的時候,大軍並沒有與瓦剌交戰,或許士氣低落,但根本還談不上潰亂,而且走宣府過居庸關是符合當時的補給線,談不上對錯;選擇土木堡屯軍則是戰場實時應變的戰術選擇

    因此這2點從邏輯上並不能造成明軍潰敗,失敗的主因還是要從事件經過談起;

    回放土木之變經過

    土木之變的起因,《明史》認為是發生在2月的朝貢,瓦刺嫌明朝賞賜少給,壓低馬價,違背慣例,而引發的;

    麻子提示的 慣例2個字,因為要注意,瓦剌一直是明朝歷代朝貢最多,關係最好的蒙古部落;

    明英宗所在的29年時間裡,瓦剌朝貢就多達50餘次,其中最多一年達5次。

    “利朝廷爵賞,歲增至二千餘人”。(注:《明史》卷328《瓦剌傳》。)

    “查得脫脫不花王使臣四百七十一名,止有四百一十四名;也先使臣二千二百五十七名,止有一千三百五十八名;買賣回回八百七十名,止有七百五十二名;共二千五百二十四名,比原來數通少一千七十四名”。(注:《明英宗實錄》卷173,正統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條。)

    瓦剌對明朝貢實際是為了貿易利益,慣例上,明朝是一眼睜一眼閉的多給賞賜,瓦剌與大明,皆大歡喜;

    1449年這次卻不同,明英宗不僅指示太監必須公事公辦,而且當眾揭露也先虛報人數的事實。

    《明史》說:“瓦剌使來,更增至三千人,復虛其數以冒廩餼。禮部按實予之,所請又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

    也先感到非常羞恥,組織蒙古各兄弟部落前來討回面子,欲以戰逼賞。

    《明史》認為瓦剌此次的報復行動,分成4路

    1449年7月11日,也先以四路大軍直逼明邊

    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

    西路,將軍阿樂楚進攻甘州(甘肅張掖);

    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刊利王)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7月30日,也先軍到達大同,首戰擊敗明朝參將吳浩攻陷大同邊外諸堡。

    8月3日,明英宗命太監郭敬監督大同軍宋瑛、朱冕、石亨等率部出擊,戰於陽和(今山西陽高縣)。

    明軍 “師無紀律,全軍覆沒”,宋瑛、朱冕均棄屍戰場;石亨隻身逃回大同;郭敬躲藏於草叢中,倖免一死。

      同月,知院阿剌(刊利王)所部直抵宣府,圍困馬營(在今河北赤城縣西北),斷絕明軍水源。馬營守備楊俊,不敢出戰,棄城而遁。知院阿剌繼而揮戈南下,連續攻破獨石(今河北赤城縣東北)、永寧(今北京延慶縣東),擊斃守備孫剛,直逼居庸關。

      將軍阿樂楚所部到達陝西鎮夷所(今甘肅高臺縣北)後,明朝總兵官 任禮、劉永、胡麟也奉命出擊,戰於臨水堡之西。明軍敗。

      四路大軍中,脫脫不花汗最不願作戰,很不賣力,但也收穫頗豐。到達廣寧(今遼寧北鎮縣)附近時,明朝總兵官王翱閉門自守,不敢迎戰。脫脫不花汗於是將廣寧衛和遼東衛(今遼寧遼陽市)之間的站路破壞殆盡,擄掠人、畜數萬。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遼東,張掖與土木堡都相隔千里,屬襲擾,虛張聲勢罷了,只要守軍不出,明軍損失就很小,那麼是誰可以下令守軍出擊呢?答案還是 明英宗;

    7月的軍報,傳到北京,本來屬於較為正常的邊患情報,然而這次明朝卻決定發20萬大軍討伐,而且是御駕親征!

    從明史當時的記錄,以及後來的北京保衛戰的記錄看,明朝非常瞭解,這次進攻的瓦剌總兵力只有5萬人,分為2支, 也先一支是走大同,他弟弟 賽刊王(知院阿剌)一支是走宣府,情報是準確的;

    明英宗前後5天,就迫不及待發動親征,由此可見,當初他對瓦剌朝貢的處理方式是故意的,

    也就是說明英宗希望用這個手段能刺激瓦剌,讓他感到羞辱,否則,他的太監根本不敢私自違背慣例

    而且從史料看,瓦剌起兵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明朝反悔和親;

    而明史也認定 是某太監的私人行為,呵呵,沒有皇帝的允許,太監敢私下許瓦剌和親??

    可以判斷,這場戰爭的源起,正是明英宗本人策劃的,王振等太監僅是聽從皇帝的安排;

    從《明英宗實錄》載:“此前三天,“命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在營操練者人賜銀一兩,……兵器共八十餘萬。又每三人給驢一頭,為負輜重。”《國榷》“英宗正統十四年七月甲午”條目下記載“遣告廟社,發京師親征。詔下,逾二日即行。”

    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不顧于謙等眾臣反對,帶大批王公大臣與太監們御駕出征了,號稱50萬大軍,出嘉峪關;

    由於明朝前鋒營是薛綬統帥的5000重灌騎兵,在平原上,賽刊王的2萬騎兵,躲都躲來不及,根本不敢主動來挑戰;

    因此明軍過宣府,沒有遭遇任何敵軍,一路向西開住大同。進攻大同的也先,探知重騎兵軍團來了,他也不笨,當然馬上向北撤兵,以避明朝騎兵的鋒芒。

    未戰先懼

    1449年8月1日,明英宗到了大同,並沒有遭遇瓦剌部隊;大同監軍太監為了表功,向皇帝誇張描述了蒙古騎兵的兇悍,而讓皇帝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懼;然後恐懼傳染給這些沒有打過邊防戰的將軍和士兵,於是蒙古軍被妖魔化為 來無影 去無蹤,隨時可能會出現的鬼魅軍團,明朝大軍計程車氣開始下降;

    皇帝明英宗這時候發現,塞外條件惡劣,行軍勞累不堪,打戰也充滿兇險,認為還是回京城安全;

    於是20萬大軍朝南,向蔚州開拔,準備從紫荊關回北京,反正就當旅遊了,不走回頭路嘛;

    8月3日,明英宗大軍從大同一開拔,這麼大動靜,也先兩兄弟當然知道,也先看援軍撤了,放心了, 就馬上回來繼續攻打大同,當然他是輕騎兵,本來就沒什麼攻城優勢,大同此時也堅壁清野了,瓦剌從頭到尾就沒攻下過;

    明英宗聽說瓦剌又開始攻大同,不但不敢分一些步兵去協助守城,還擔心大同靠不住,萬一淪陷,瓦剌會乘勝追擊,3天后,明英宗下令調頭向東,朝宣府守軍方向靠攏,打算從居庸關回北京;

    這段繞路堂而皇之的寫到史冊裡面,居然還被一些歷史學者認為是失敗的主因;

    20萬大軍,又不是遠征境外。隨便橫著豎著,快走慢走,只要不分兵,步騎協同作戰,沿途一路都是明軍堡壘,在自己國土,怎麼走也比入侵者強啊;

    騎兵被殲

    此時賽刊王的瓦剌軍,發現明朝大軍轉向自己了,馬上放棄進攻宣府,躲藏於在鷂兒嶺附近(今河北涿鹿西北)。

    8月12日明軍大部隊行進到雷家寨,這時候明朝的先鋒重騎兵等主力,實際已越過賽刊王瓦剌軍的集結地鷂兒嶺;

    於是賽刊王瓦剌軍派遣小股部隊打算襲擊明朝的殿後部隊,搶劫一些輜重糧草,這時明軍左側翼的5000輕騎兵由吳克忠叔侄帶領,回頭反擊,發現瓦剌騎兵數量不多,一邊派人報告,一邊追擊到鷂兒嶺,不料被埋伏在山谷的瓦剌軍瞬間殲滅;

    《明史》(卷156):“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

    由於自己被明軍發現,賽刊王害怕被圍殲,於是將自己和明軍的方位火速通報給哥哥也先,尋求支援,約定集結地點為宣府東北方向的桑乾河,如果被明朝的重騎兵團攻擊,他們可以輕騎朝遼東方向遁逃!

    這時候明英宗也接到戰報,認為敵方人數不多,決定派大軍去殲滅,於是成國公 朱勇,集結了前鋒右翼的4萬騎兵前去鷂兒嶺支援吳克忠;

    大軍還沒有集結到位,中軍5000騎兵由太監劉僧率領,最早到達,看到鷂兒嶺山頭上都插滿明軍旗幟,以為吳克忠已經戰勝,他不能放過這個立功授獎的好機會,於是一馬當先率本部騎兵先衝進隘口,瓦刺兵站據有利地形,亂箭射殺;

    隨後抵達的朱勇,擔心皇上的監軍太監出事,不好交代,於是也尾隨殺入,朱勇是皇親宗室,本身沒有野戰經驗,這下好了,明朝4萬輕騎兵團主力全部進入了瓦剌軍設下的埋伏圈;

    明軍唯一可依靠的重甲兵團統帥薛綬,帶領5000重騎兵,速度不如輕騎兵快,此時剛剛趕到,聽說監軍,王爺先後陷入重圍,不敢不救,只好硬著頭皮,率重騎兵也攻入鷂兒嶺,由於瓦剌設伏的山丘地形,並不利於重騎兵作戰,朱勇和薛綬,先後力戰至死,史載:其軍敗,絃斷矢盡,猶持空弓擊敵。敵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相與哭之。

    薛綬(蒙古族) 算是本次戰鬥中,唯一讓瓦剌敵人佩服的明朝對手了;

    4萬騎兵全體被殲的訊息傳來,明軍士氣已接近崩潰邊緣,由於此時已經沒有能剋制輕騎兵的重甲騎兵團,於是明朝大軍只能加速向懷來城池靠攏。

      瓦剌此時也並不知道明朝大軍,還有沒有騎兵部隊,賽刊王本人乘勝派出小股騎兵,在明軍前後試探,畢竟剛殲敵4萬,他的大部隊需要就地休整;

    全軍覆沒

    8月13日,明朝大軍來到土木堡,建戰壕工事,準備防禦瓦剌騎兵,打算堅守待援;

    也先部的2萬先頭援軍騎兵趕到,繞過土木堡,到達指定集結地桑乾河,獲知明軍大敗的捷報,於是沿河而下,尋找明軍步兵主力;

    阿剌知院的2萬騎兵此時修整完畢,從鷂兒嶺殺出,咬住明軍尾部,兩軍對明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此時的瓦剌騎兵,看到明軍人數眾多,且佔據土木堡,面對壕溝,騎兵強攻無法取勝,所以就想誘惑明軍出塞。

    8月14日,兵部尚書鄺埜發現也先的瓦剌主力也到了,知道明軍沒有重甲騎兵,一旦被圍,就變扯淡了,於是建議明英宗立刻快馬疾馳,起駕入關,他率領最後殘餘的騎兵殿後,掩護皇帝先走;

    這本來是一個好辦法,但23歲的明英宗害怕,不敢走,於是沒同意。

    以上也與李賢之《天順日錄》基本吻合:“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

    8月15日,賽刊王和也先部的前鋒,完成合圍部署後,派出使者,到明軍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 鼐同意其議和條件,還派遣二人送瓦剌使臣,瓦剌大軍則偽裝向北撤退,於是使者快馬加鞭的回來,嚮明英宗報喜。

    明朝君臣不知是計,徹底放鬆了警戒,由於缺水多日,又挖不出泉水,各部聽說敵人撤軍了,馬上一轟而出,找水源去了,離開堡壘不到2公里,瓦剌騎兵從四方衝殺過來,大喊放下武器不死,明軍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

    大家就知道,陣前對攻,騎兵對步兵,小陣一敵五,中陣一敵十,大陳一敵二十。2萬以上的騎兵是絕對大陣,能1抵過20;理論上要有40萬步兵而且是嚴格佈陣才能抵禦,而十幾萬既無章法,又無鬥志,都想回北京找媽媽的明朝步兵,必然就是潰敗,投降,被俘;

    史料證明,最後俘虜明英宗的正是賽刊王,他發現抓到的是皇帝,還向明英宗磕頭;關押了數天後,英宗才見到也先本人,從事後瓦剌軍傻乎乎的不知該拿明英宗如何處理來看,證明他們這次行動的目標並非入侵大明本土,更不知道英宗是御駕親征;

    大臣李賢記載的《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明日巳時,合圍大營,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將午,人馬一二日不飲水,渴極,掘井至二丈,深無泉。寇見不行,退圍。速傳令臺營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營中,積疊如山。幸而胡人貪得利,不專於殺,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總結:

    土木堡之戰的明軍約為20萬,瓦剌大概5萬人。

    分析此戰明軍失敗的原因:

    1、英宗刺激瓦剌造反的陰謀,事先沒有通知大臣將軍,明軍隊戰爭準備不充分

    2、英宗不懂使用重甲騎兵,而且指派太監監軍,騎兵軍團的指揮權不集中,導致被陸續殲滅

    3、英宗不懂依靠堡壘,發揮步兵優勢,被誘出平原,導致全軍覆沒

    20餘萬明朝三大營的明軍主力精銳,就這樣一舉被殲,似乎敵人也沒有什麼大殺器,這科學嗎?

    冷兵器時代的野戰爭鋒,騎兵團隊是最重要的,古人俗語:寧要一萬騎,不要百萬兵;不要看瓦剌也先的部隊總共才有5萬騎兵,但如果明軍僅靠步兵,需要100萬才能勉強抵禦,所以土木堡三大營的步兵全線崩潰,並不奇怪。

    此戰的勝負手,是瓦剌的2萬騎兵,利用有利地形,誘敵深入,分階段 陸續殲滅了 明朝的主力騎兵軍團。

    而如果明軍指揮得當,僅需3000重甲騎兵扼守鷂兒關隘,圍點打援,則可以逸待勞,先將“也先部”的援軍殲滅,再發動重灌步兵強攻,即可一舉消滅瓦剌主力5萬人;

    說到撤退,如果土木堡剩下的明軍有秩序的分散,向大同,宜府,居庸關,紫荊關這四個方向撤離平原戰場,依堡壘而戰,則不至於全敗,此為中策。

    如果集合在土木堡固守等待救援 ,大同,宣府,居庸關等地的騎兵雖不多,但應能及時趕到,只要步騎有效配合,雖不能勝,但能憑優人數優勢,大量消耗瓦剌有限的輕騎兵力量,英宗起碼不至被俘,此為下策。

    當年 劉邦的白登之圍和土木堡情況十分類似,白登山也在山西大同附近,也是被圍後和談,但漢軍是半夜持強弩,保持戰鬥隊形,向接應部隊方向撤退,匈奴依約未追擊,劉邦成功撤走。

    但明英宗不知自古只有以戰逼和,實力相當,和約方成,人無鬥志,敵必辱之。瓦刺派遣人來和談,並不知軍中有皇帝,僅為試探情報,兼有引蛇出洞之意,明英宗信之,既未清楚敵軍動向,也未安排接應部隊,貿然指揮全軍出堡壘,至此敗局己定。

    重新審視土木之變,明英宗本人負有最大問題,從挑起事端,擴大戰爭,盲目分兵,構和畏戰,基本都是朱祁鎮的全責,太監只是按他的決定行事而己。皇親朱勇不知用兵,對喪失整個騎兵軍團 亦負有最大責任。

    土木堡明軍之敗,20餘萬大軍,被2萬瓦剌騎兵以少勝多,最後殲滅,實在是明朝軍隊最大的恥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搞笑領域有哪些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