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星出東方

    朱棣---長子朱高熾---長子朱瞻基---長子朱祁鎮---九子朱見沛

    朱棣---長子朱高熾---五子朱瞻墡---------------------------襄忠王朱翊銘(張獻忠所害)---襄 王朱常澄

    貌似襄王后裔朱常澄在襄陽被張獻忠攻破後,到了九江,後來又徒汀州(閩西),

    其子孫後代在龍巖附近繁衍。

  • 2 # 孝陵衛小校

    不僅有,而且很多。問題可能理解錯了明王朝宗室遭屠戮的過程,對明朝宗室屠戮最盛的李自成與張獻忠,而不是清朝。

    我們先看一下明代的藩王爵位的承襲規則。《明史·諸王傳》載: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其生也請名,其長也請婚,祿之終身,喪葬予費,親親之誼篤矣。考二百餘年之間,宗姓實繁,賢愚雜出。今據所紀載,自太祖時追封祔廟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於篇。而郡王以下有行義事實可採者,世系亦得附見焉。

    皇帝的兒子除了太子之外,全都封王。而藩王除了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王子封郡王。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得到非嫡子宗室的承襲規則: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無窮盡)。

    不僅僅是開國一代的皇室子孫這樣世襲,而是每一代親王及其後代都這樣世襲。

    如晉王一世庶子: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無窮盡)。晉王二世庶子: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無窮盡)

    同樣,其中的郡王也是如此。

    晉王一世庶子:郡王甲——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無窮盡)。晉王一世庶子:郡王乙——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無窮盡)。

    沒錯,即使是最莫等的奉國中尉也是如此

    晉王一世庶子:郡王甲——……奉國中尉A——奉國中尉(無窮盡)。晉王一世庶子:郡王甲——……奉國中尉B——奉國中尉(無窮盡)。

    甚至還有得不到封爵的宗室,沒有記錄在玉蝶上的宗室。

    燕王繼位後他的兒子除了仁宗朱高熾外,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的子孫全按照以上世襲傳承。仁宗朱高熾除宣宗朱瞻基外的兒子也是這樣的道理,一直到崇禎。

    如果某一個親王沒有兒子,他的兄弟(郡王)的兒子不能按照兄終弟及的方式承襲親王的爵位,他們的兒子(親王的侄子)也同樣不能,除非有皇帝的特殊詔令。

    所以我們看到某一王絕嗣,並不意味著這一王系的人死絕了。

    明末的宗室人數是無法統計的,在籍的就有幾十萬,不在籍的根本無法統計,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宗室,更何況改朝換代的新朝呢?

  • 3 # 楚邾

    確實有。明末清初明代皇室曾遭到嚴重迫害,其一如張獻忠、李自成等,自不必多說,其二當然是清初入關時對明代皇室的殺戮,見清代凌揚藻《蠡勺編》卷十九記載:

    “順治三年,總督佟養甲、提督李成棟入廣州,執紹武,殺故明藩王十五人於東校場,惟滋陽、銅陵、興化、永豐、信陽、永寧六王避地惠州;七年,廣州圍急,有奉化伯黃應傑者與副使李士璉誘執六王,以惠州先降既而悉殺之,凡諸王子在襁褓及宗室女已嫁者盡殺焉。”

    但這並不意味著朱棣後裔就被殺絕,一方面,朝廷對明代宗室進行赦免,同見《蠡勺編》記載:

    “(順治)八年閏二月,上諭兵部,故明諸王多被誅戮,朕甚憫焉,今朕親理萬幾,務期萬姓得所,豈獨故明子姓不在涵育之中?今後各直省有故明親王、郡王流落地方者,該督撫將伊家起送來京,分別蓄養,其鎮國將軍以下,各照原籍編氓一體輸稅當差。”

    當在順治八年,對明宗室進行赦免,止親王、郡王需要聚集在京城,在清代中後期,原有宗室可以正常參加科舉等,如普通百姓無異。

    另一方面,要知道,明代宗室數量極其龐大,據王世貞統計隆慶、萬曆年間的健在的宗室人口數量,“共郡王251位,鎮輔奉國將軍7100位,鎮輔奉國中尉8951位,郡主、縣主、郡君、縣君共7073位,庶人620名。”(王世貞《弇山堂別集》)這還不算很多沒有名字以及庶子。如明代宗室繁衍較甚者慶成王朱濟炫,是明太祖朱元璋嫡三子晉恭王朱棡子,其生一百子,俱成長,自封長子外,餘九十九人並封鎮國將軍,以致每次相會雖至親而不相識。當然僅就朱棣後裔而言,隆慶、萬曆間也有親王11位、郡王85位、鎮輔奉國將軍361位、鎮輔奉國中尉138位、郡主、縣主、郡君、縣君共440位,庶人7名。

    所以,朱棣後裔仍然是存在的,如明仁宗第六子朱瞻堈,封荊王,初就藩南昌,正統年間徙蘄州,明末富順朱厚焜次子朱載堘,為鎮國將軍,載堘長子翊錓,輔國將軍,生八子,均為奉國將軍,八子中次子、四子、七子均有後裔,且發展至今。

    家譜中詔封荊王聖旨

    家譜中親王世系

    家譜中輔國將軍朱翊錓七子情況,次子、四子、七子後裔俱存。

    (圖片均自《朱氏宗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乙肝患者,感覺總是自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