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文學之新比賽知道的人好像比較少,這是因為什麼呢?
15
回覆列表
  • 1 # 文史中國

    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風頭壓過了一開始的文學比賽,在全國範圍你引起一股文學創作熱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獲獎者高考名校保送制度。

    前六屆時新概念都曾風光無限,當時參與人數是六萬多,稿件總數超40萬(可一人投多稿), 從中只選出200位參加複賽,淘汰率高達百分之98。從第七屆開始,參與高校大規模取消一等獎保送,改為降分錄取,這對於很多偏科的文學愛好者簡直是致命打擊,值此新概念開始步入衰退期,投稿量逐年下滑。

    第十屆算是末路榮光了,頒獎典禮邀了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一干老將,搞得熱熱鬧鬧,可悲的是如今新概念再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再向市場產出這樣一批文壇新秀了。現在的合作高校中,廈大算是最慷慨的,上一本直接錄。上戲也算厚道,我認識的一女生,高考二本,也因為新概念一等被特招了。

    第二,“新內容、新思維、新文風”口號適應了時代的發展。

    新概念當年之所以能在聖陶杯、魯迅杯、全球華人美文杯等一眾老字號文學比賽間異軍突起,全靠一個"新"——新內容、新思維、新文風。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個中國的輿論界對中學語文教育投以了極大的關注。 1998年,以廣大青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物件的文學刊物《萌芽》,也以《教育怎麼辦》為主題,組織了一組文章。從這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中學語文教育已經面臨巨大危機,當時的作文教育體系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第三,主辦方《萌芽》雜誌的地位。

    萌芽那時候還是很好看的,可能真的是少年時候蓬勃的荷爾蒙讓我對文字有那麼多奇妙的感覺,看著那一行一行常常還有些感動,羞澀而驕狂的心,在那些同齡人寫出的世界裡發生了共鳴……

  • 2 # 未來的時光

    近日,微博網友“司馬3忌”發表長微博,指出首屆“新概念”大賽獲獎名單中沒有著名80後作家韓寒的名字,引起一片譁然。韓寒繼2012年遭遇方舟子“打假”事件之後,再一次面臨“信用危機”:方舟子質疑部分署名韓寒的作品或為他人代筆,韓寒走紅背後有動用“水軍”和形象“包裝”之嫌;而“獲獎門”事件則使其成名經歷引起外界猜測和質疑。

    當韓寒“獲獎門”事件持續發酵之際,創辦於1998年的“新概念”作文獎也再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文學比賽操作的規範性和影響力開始重新受到審視。該獎項是《萌芽》雜誌社舉辦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文大賽,著名作家王蒙曾擔任大賽評委會主席。透過這一平臺,很多具有寫作才華的年輕人脫穎而出,包括“80後”寫作群體中的領軍人物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

    如今,這個曾經培養了眾多新人的“文學搖籃”,其“造星”能力是否一如往常?昔日那些綻放才華、一鳴驚人的年輕人而今安在?內地文壇究竟需要一個怎樣的甄選新秀的平臺?

    ◎爭議

    首屆比賽程式疏漏引質疑

    作為首屆“新概念”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韓寒的成長經歷一度是中國教育界的熱點話題。當年媒體眼中的“高才留級生”,引發了人們對青年人才培養方式的反思,也反過來令“新概念”聲名大振。

    近日,一位微博認證為杭州某公司工程師的微博網友“司馬3忌”發表長微博,對韓寒是否曾經獲得“新概念”文學獎一事提出質疑。“司馬3忌”以行政訴訟當事人的身份,依據公政法的規定,向黃埔公證處要求查閱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公證檔案。

    “司馬3忌”表示:“資料顯示,《萌芽》雜誌社主辦的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獲獎完整名單上,並沒有韓寒的名字。而跟他同屆的其他獲獎者的資訊一應俱全,包括參賽者的名字、參賽作文的題目、評委的評獎情況等,這引起了我的關注。”據悉,為了弄清楚韓寒獲獎與否的事實,“司馬3忌”曾多次往返滬杭兩地。

    在2012年,“打假專士”方舟子就曾提出類似疑問,當時“新概念”文學大賽主辦方《萌芽》雜誌也作出了迴應和澄清。現已去世的《萌芽》雜誌前主編趙長天曾在採訪中談到韓寒的“特殊性”。韓寒當時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屬於“特別情況”,起因是由於郵件通知渠道的關係,導致韓寒錯過了複賽。隨後,比賽主辦方工作人員臨時通知韓寒參加補考。

    趙長天曾表示:“‘新概念’作文大賽所有的程式和規則,都是透過一個我們的‘工作委員會’和‘評委會’在一起開會(決定的)。我承認第一屆(的規則)不是特別嚴密,如果就這一點我也願意表示歉意,但是在這背後確實不存在什麼陰謀。”當年的評委之一葉兆言也以“這麼多人參與的事情怎麼可能作假”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儘管如此,“新概念”比賽的程式存在疏漏,不夠縝密,依然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批評。如今舊事重提,“司馬3忌”再次將矛頭直指韓寒,以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公證檔案為證,明確指出“韓寒不在獲獎名單”。韓寒得獎涉嫌“捏造”的傳言在文學界內外引起強烈轟動,到記者發稿時止,《萌芽》雜誌尚未作出正面迴應,只是由相關負責人迴應記者的採訪。該負責人稱:“向公證處提供名單的時候,由於韓寒是補考,所以就補充了一個得獎名單。”但他同時也強調,即使是補充上去的,韓寒的名字也是“經過了公證”。

    ◎回顧

    曾開啟青少年寫作熱潮

    隨著“叛逆天才”韓寒的橫空出世,《萌芽》雜誌社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進入公眾視野焦點。在中學語文教育面臨危機之時,大賽提倡打破寫作的僵化和保守,嘉獎無拘無束的表達,因而博得了無數愛好文學的青少年的認同,進而一舉成為具有全國廣泛影響力的賽事。

    歷屆“新概念”作文比賽的參加人數,從最初4000人次逐年遞增,在頂峰時期,猛增至7萬人次。10多年來,這個主要面向中學生群體的作文比賽,累計吸引了超過65萬人踴躍參賽,其中還有28名優勝者獲得保送北大、復旦、廈大等名牌大學的資格,“新概念”的風光盛極一時。

    當然,比賽最具號召力之處在於培養出了韓寒、郭敬明和張悅然等一批知名青年作家。他們一躍成為“80後”作家中的領軍人物,收穫了名氣和財富,成為青少年眼中的偶像。而“新概念”作文大賽也被譽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搖籃”。

    在這些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走出來的成功者當中,韓寒儘管爭議纏身,仍一路闖過了輿論的“三重門”,從文壇轉戰車壇,發展順風順水。今年,他還成功轉型為導演,正在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

    緊隨其後,作為兩屆新概念大賽一等獎得主的郭敬明,則在文學、影視、出版等領域遊刃有餘地多棲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只是一個從新人獎平臺上走出來的作者,還以《最小說》為平臺,一手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學“造星”產業鏈,不斷向讀者推介新人新作,在80後文學市場中佔據了大片江山。

    在談到發起“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大賽的初衷時,郭敬明曾表示,其目標是挖掘具有市場潛力的寫作者,在他的眼中,“‘新概念’作文大賽已經成了‘舊概念’了,他們再也出不了人才。”而郭敬明帶來的文學比賽“新概念”,則是效仿“超女”、“快男”的娛樂選秀方式,海選文學新人,憑藉其本人的明星效應,比賽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的參與。

    而作為“新概念”最初“三駕馬車”之一,張悅然則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她不滿足於青春文學的書寫領域,轉而嘗試運營主題雜誌《鯉》,以此擴充套件自己的寫作邊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在她之後出道的七堇年,則在今年年初榮升四川省作協旗下雜誌《青年作家》的執行主編。改版之後的《青年作家》是一本凸顯非虛構寫作,並著眼於國際視野的文學月刊。

    ◎尷尬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縱觀文壇上活躍的“80後”作者隊伍,“新概念”作家群無疑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群體。因此,有網友直言:“如果韓寒真的不是從比賽中公平、公開、公正地評選出來,會讓人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然而,拋開韓寒、郭敬明等嚐到“頭啖湯”的幸運兒,從整體上看,“新概念”作文獎的獲得者可以說是“沉默的大多數”。例如,第二屆一等獎獲得者艾路就讀於清華大學水利系;任良則是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得主,就讀於南京大學化學系;第四屆的郭允、第五屆的杜書妍以及同年畢業的劉楓,選擇的則是生命科學;第七屆的黃銳傑獲取中山大學錄取資格的時候,選擇了物理作為專業方向。這些獲獎者大多隻是文學和寫作的過路人,並未將文學作為終身事業。除此之外,有相當多選擇文學專業的獲獎人同樣只是曇花一現,如今已很久不在文學圈子裡現身,是否依舊提筆寫作也無從得知。

    儘管如此,“新概念”依然影響了80後一代年輕讀者。謝有順評價說:“獎項的作用對於那些比較平凡一點的寫作者更重要,他們更需要透過這些的機會和途徑亮相,被大家認識,從而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而對於那些具有大才、足以拔地而起的年輕人來說,其實獎項的作用或許並不那麼明顯。”

    如今,談到曾經紅極一時的“新概念”,不少網友已流露出“懷舊”的心態。有網友表示:“估計很多90後、00後都不知道‘新概念’了吧,那是屬於80後的集體閱讀記憶。”“作為一個輸送文學新人的大賽,‘新概念’有著鮮明的時代痕跡,一個獎項影響力的式微是一個綜合問題。”謝有順分析說:“具有寫作才華的人都是扎堆出現,是非常正常的。在韓寒和張悅然他們這一代人身上,確實積蓄了和上一代人非常不同的變化,他們也把這種變化用非常個性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在今天,年輕人所擁有的寫作和發表空間越來越開闊,沒有一個獎項能夠持續地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新概念’面臨的尷尬不只是自身原因那麼簡單。”

    文化圓桌

    “一個文學獎的意義無需誇大”

    儘管“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盛況已經難以重現,但是它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正逐漸分散在其它不同的獎項和方式上,所以它的意義不能抹殺。“新概念”最大的特點是打破了過去在青年作家成名之後才賦予獎項和認可的滯後性,而是在作家的萌芽時期就及時發現和挖掘他們。

    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學獎項和文學扶持專案都在發出類似呼聲,表示要更多地面向青年作者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我認為好的文學生態是“新人”和“老人”都受到同等的重視,透過公平的獎項給予他們更大的寫作熱情和動力。

    另外,獲獎只是一個小小的契機,一個人的寫作能走多遠、飛多高還是由其實力和努力決定。從“新概念”作文大賽走出來的作家,有些人中途而廢,有的人濫用了自己的才華。寫作的道路上,走到最後的總是少數。

    而韓寒、郭敬明和張悅然的影響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主要透過自己作品,以及與讀者之間長期、持久的互動,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學場”。他們在各種渠道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對社會的態度,包括引來的質疑或者批評,都成為了他們的成長軌跡,造成了其影響力的不斷疊加。不得不說,他們很成功地觸控到了這一代人的脈搏,但我認為一代人裡面只有這麼幾個“代言人”是遠遠不夠的。

    我更願意強調文學獎對一個作家起步階段的鼓勵作用,對於文學獎,既不要輕視,也不要看得太高。文學獎只是整個文學創作生態的組成部分之一,無需誇大它的意義。

    80後讀者高菁

    “新概念”曾是我的文藝啟蒙者

    “新概念”應該是我們這代人共同的青春回憶吧。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開始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新概念”獲獎的文章在同學圈子中莫名地火爆起來。“新概念”作品合集第一卷分為上、下兩冊,我還清楚地記得每一本的售價是35元,這在當時的我看來算是天文數字了,無奈之下只好與同宿舍的姑娘合買。當時,在班上捧著一本厚厚的“新概念”是相當牛逼閃閃的事情。

    同許多人一樣,“新概念”是我的文藝啟蒙者。不得不說,那些在現在看來矯情又傷感的文字,對我某一時期的寫作風格造成了很深的影響。它之所以在學生群中風靡,除了獲獎者能直接保送名牌大學之外,最大的原因在於它給我們展示了“八股作文”之外的另一種寫作可能性。

    那些開篇點題、結尾昇華的“八股格式”在“新概念”裡面不復存在,很多獲獎文字是跳躍的、片段性的,有的結尾甚至是開放式的,有的“新概念”的獲獎作者雖然年紀輕輕,卻能熟練地掌握意識流等後現代表達方式,這樣的寫作才華在大部分同齡人當中是一個突兀的存在,這種對他們望塵莫及的羨慕也是當年“新概念”風靡的另一個原因吧。

     80後網友、“新概念”資深粉絲 綠茶小姐

    “新概念”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新概念”造就了一批有別於娛樂圈的文學偶像,同時也引起了一波寫作熱潮。但凡認為自己在文字上有點天賦的都躍躍欲試,閱讀“新概念”以及《萌芽》雜誌甚至比看八卦週刊的樂趣還大。“新概念”當時在學生群中掀起了不小的文學熱潮,也挖掘出許多才華橫溢的文學苗子,可遺憾的是,當年獲獎的孩子們後來走上文學道路的寥寥無幾,之前如雷貫耳的名字,到如今也只剩下了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少數幾個,他們好像都往娛樂圈發展了?哈哈!

    事到如今,我不知道“新概念”作文大賽是否還在舉辦,就連當年紅極一時的《萌芽》,影響力也不復當年。16年過去了,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已經成長起來,步入社會,成家立業,“新概念”開啟了我們這代人的文學之門,但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卻沒有踏上文學的道路。

    如今,中小學生的生活比當年的我們豐富多了,而且大部分閒暇的時間都花在電子螢幕上了吧,閱讀或者寫作正越發呈現出頹勢。“新概念”的沒落也與大環境息息相關,它誕生於一片喧譁之中,也沉寂於現在的紛雜之中,想起來頗為遺憾。“新概念”對於我們來說最深的影響不在於文字上,反而是它承載的那段我們關於青春的共同回憶

  • 3 # 小王子愛上狐狸

    《萌芽》雜誌的影響力,絕對是蓋過了文學之新的。對於一個從小就喜歡看書看報的孩子來說,相信大多數80後孩子都知道這本雜誌。可能不一定每個人訂閱過,但肯定多少都有接觸過,此為其一。

    當年新概念作文大賽對於優質作者的保送大學獎勵,曾經讓多少人為之瘋狂。想想那些被保送清華、北大、復旦等等著名高校的孩子們,他們可是真的用才華贏得了自己前途,光是這個心動的理由就已經足夠讓人熱血沸騰了,此為其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真是不是來自通古斯的小部落,滅後金之後冒充後金之名立清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