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蒙古人太強還是明朝太弱?
3
回覆列表
  • 1 # 琅琊閣觀察員

    首先明朝沒有解決蒙古問題?這個問題不成立,原因有三個!

    1.蒙古屬外族,一直和中原的關係是亦敵亦友的番邦。友好時互通商隊,文明交流;敵對時刀兵相見,侵擾互鬥。

    2.自清朝前,蒙古沒有被我們統治過,反而元朝時期被蒙古族佔領(為什麼用佔領,不用統治,我覺得其中是有區別的,佔領是軍事上的強權,統治是指軍事和政治等全面的)了將近一個世紀。自秦朝開始我們就開始用長城來抵禦蒙古族的入侵,明長城在秦長城的基礎,規模達到頂峰!

    3.明朝鼎盛時期,土地面積可以比肩唐朝鼎盛時期,是其他朝代無法相比的!包括了中原大地,西藏地區和遼東地區!

    所以說,明朝完成了當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歷史重任,並在北方建立起偉大的軍事工事明長城!

    明朝再解決了元朝在中原的歷史問題後,應該問一問明朝為什麼沒有順勢拿下蒙古大地,擴充套件我大中華的領地!我覺得其中原因有二!

    1.軍事力量不夠:朱元璋當時收復中原大地也是消耗了極大的軍事力量的!在中原這塊地上,朱元璋是佔據著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的!首先漢人已無法忍受當時蒙古族的統治手段;再者蒙人入駐中原後,軍事力量不但不能增強,反而變得越發孱弱;最後,漢人對中原大地的瞭解甚於外族不知多少倍,一旦漢人被強有力的組織起來,外族要想在這片土地上橫行霸道是很難長久立足的!

    反之,大漢民族在草原上要想打敗匈奴騎兵也是很難實現的!

    2.政治力量不夠:第一,北匈奴自古以來獨立為國,對漢人的統治也是嗤之以鼻,與漢人政治上是平等的,漢人沒有政治上統治其的歷史經驗!第二,軍事是實現政治目的手段,軍事力量的變化,元人退守草原後,軍事力量集中,力量增強;明朝統一了中原後,又擴充套件了西藏和遼東軍事比較弱的地區,軍事力量分散了不少,打大軍團的戰役能力下降了。第三,明朝統一了中原後,對於漢人來說,我們發動起義戰爭的目的已經實現了,政治上的任務完成了。

    最後看一下明朝國土的變化,也許我們能夠看出明朝和蒙古族的軍事恢復了歷史週期的對抗階段,難以發生互相消滅的軍事事件!

    統一中原,止步草原

    吞併西藏,遼東地區,圍困北元

    內部瓦解,外族滿族崛,徹底失去吞併北元的能力!

  • 2 # 看透江湖

    蒙古是常年互相對汗位爭奪不認同,四個汗國互相廝殺多年崩潰的。最主要是對任何人繼承汗位的不認同導致的。如果明能給征服世界的蒙古滅了,就一樣有徵服世界的實力了,一樣去征服世界了

  • 3 # 遠處吹來陣風

    這不是蒙古強大明弱或者大明強蒙古弱的問題,清代邊疆民族政策至今都是大學文史社科專業的選修課。說到底就是中央政府對邊疆民族的執行決策決定了古代王朝邊疆的穩定與否。相比較清代對蒙古各部施行的盟旗聯姻制度對西藏施行的宗教制度對新疆施行的盟旗制度而言,大明的邊疆民族政策實在是蠢豬式的傲慢自大。你翻看下明代官方文件就能發現邊疆民族不是被稱為夷就是虜或者直接就是奴酋,這種對其他民族的蔑稱完完全全出自民族歧視不平等的道德心理,和如今的皇漢還真是系出一脈。你大明都對邊疆民族赤裸裸的歧視了,為什麼憑啥你虛弱衰敗時人家不對你當頭一擊?

  • 4 # 冷兵器研究所

    其實蒙古問題的關鍵在於,一直以來的遊牧帝國,真正面對的敵人主要來自東方,也就是中原王朝。向西的中亞西亞地區一直被遊牧帝國所掌控,是其人力、財力的源泉和基礎。

    當中原王朝武力強盛時,遊牧帝國就會向西躲避,去休養生息或者繼續向西發展。

    這就成為一個死迴圈,也導致中原王朝一直無法徹底解決遊牧帝國的威脅。

    明代的問題就是如此。

    元帝國滅亡後,蒙古人逃回草原,明成祖朱棣也曾多次發動遠征想徹底解決蒙古問題。

    可是每次擊垮強盛者,其他處於弱勢的部族就會崛起。

    比如韃靼部和瓦剌部就此起彼伏。

    贏得土木堡之戰勝利的瓦剌部的實力早已不僅僅侷限在蒙古高原,其領土向西已經到達了今天哈薩克一代。向東,瓦剌人透過軍事手段征服了女真諸部,以及兀良哈三衛,擁有動員二十萬級別騎兵的實力。

    瓦剌衰落之後,韃靼系的土默特部崛起。他們向南進入了青海湖一代,將青海湖草甸,變成了蒙古人的新草場,同時也對當時新疆地區的葉爾羌汗國形成了軍事壓力。

    此外,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的土爾扈特部也是強盛一時。土爾扈特人征服了特魯賀緬人,並擊敗希瓦汗國和卡拉卡爾帕克人。1708年土爾扈特騎兵甚至深入高加索,擊敗了當地山民,並洗掠了庫班地區。

    總之,明帝國一直不能解決蒙古問題,就是因為你無法阻斷蒙古人向西發展的回血之路。而清帝國能屠滅準噶爾汗國的關鍵因素是沙皇俄國的崛起。沙皇俄國的南下與東進,從西方堵死了蒙古人的回血之路。這才是此後遊牧帝國一蹶不振的關鍵因素。

  • 5 # 季我努學社

    蒙古從朱元璋建國之初便一直是明朝在北方邊防的重要威脅勢力,這與明朝與蒙古之間特殊的關係密切相關。獨立的北元政權在元朝滅亡後仍然認為是中原的合法政權,這對於朱元璋乃至整個明朝都是難以容忍的。

    洪武五年,明朝大舉北伐,但是北元政權成功的遏制了明朝的進攻。這場戰爭實際上奠定了明朝初年和明朝和蒙古的關係。朱元璋意識到北元勢力仍然強大,安定國內穩定乃是當前重任,所以調整了對蒙的政策,總體上而言是在統一全國的軍事大戰略下,對蒙古採取以政治誘降的政策為主。同時,從洪武六年到洪武三十年,在北方邊境以都司衛所為核心建立了一套嚴密的防禦體系。在建立軍事防禦體系的同時,又採取了移民、屯田、分封藩王鎮守等措施。透過上述措施,明朝和蒙古在邊境逐漸形成對峙的局面。到了永樂年間,眀成祖採用了扶弱抑強的措施,他抓住東西部蒙古的矛盾,利用軍事、政治手段讓雙方維持均勢。由於東蒙古的勢力一直比較強大,所以明朝的外交重點也在於東蒙古,對於西北的瓦刺等部落而言獲得了相對寬裕的發展空間,永樂年間的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帶來的結果是:有效的維持了東西部蒙古的分裂,削弱了蒙古的整體力量,但是西北的瓦刺等部落卻趁機崛起。

    土木堡之變雙方路線示意圖

    在明朝的扶持下,瓦刺部落很快成為實力不可小覷的一支部落,1438年,瓦刺攻破韃靼,重新統一了蒙古。由於實力的膨脹,瓦刺逐漸擺脫了在政治上對明朝的依附。正統十四年(1449年),在也先的帶領下,瓦刺軍藉機發動了土木堡之變,英宗被虜。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與蒙古實力此消彼長的見證,此時的明朝由於政治上的腐敗、宦官專權等各方面因素已經不能和洪武、永樂年間相提並論。在此背景下,明朝對蒙古的態度更是趨於保守,較之於明朝早期主動的外交手段,正統之後在外交上更加被動,沒有長遠的外交目標,僅僅依靠羈縻制度來鉗制蒙古,無疑是外交手段上的失策。

    俺答汗像

    也先死後,瓦刺迅速走向衰落,蒙古重陷入分裂局面。東蒙古在這一時期逐漸復興,在達延汗的帶領下,於十六世紀初統一了蒙古各部,配合制度上的革新,重新建立了一個封建政權。隨後連年舉兵南下,明朝損失慘重。俺答汗崛起後,開始,出於政治、經濟利益上的考慮,在戰爭之外,開始謀求和明朝建立穩定的朝貢貿易雙邊關係。而其間最重要的轉折點就是俺答汗求貢,明政府考量當時的內外政治環境,明穆宗決定受封蒙古俺答汗為順義王,並在大同等地設立茶馬互市,從而結束了明蒙兩百餘年來的敵對狀態,此後鮮有發生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互市場景

    明蒙之間持續的非和平狀態,與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國家經濟環境也有著密切的關係。蒙古單一的遊牧經濟對中原地區有著非常強的依賴性,所以,在實力比較強大的時候,往往以戰爭的方式掠奪中原地區的資源;在實力較弱的時候,通常採取對中原王朝朝貢的方式謀求和平,在邊境地區展開互市貿易。明政府當然希望可以消滅掉這個一直潛伏在北方的威脅,但是對逐水而居的遊牧民族很難一次性將其征服,而蒙古的單兵作戰能力較強的特徵,在於明軍交兵之時,也很少吃虧,所以,明朝與蒙古之間戰爭斷斷續續。而在俺答汗時期,明朝與蒙古達成了隆慶和議,對於緩和兩者的關係可謂具有轉折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清)張廷玉撰:《明史》,中華書局,1974。

    2. 曹永年:《明代蒙古中晚期的經濟》,《內蒙古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3. 於默穎:《明蒙關係研究一一以明蒙雙邊政策及明朝對蒙古的防禦為中心》,內蒙古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 6 # 華夏說歷史

    為何明朝沒有解決蒙古問題,原因呢,

    第一,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候,蒙古人雖然被趕出了中原地區,但是蒙古人的軍事力量沒有受到致命的損失,曾有歷史學家認為,蒙古是"全身而退",回到了蒙古草原。由於本身軍事力量沒有受到致命的影響,回到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明朝建立以後屢屢南下,造成明朝很大的軍事威脅。明朝初定的時候,太祖和明成祖時期對蒙古是有一定的壓制作用,但是北方草原的特點,我們知道,在以前馬作為主要代步工具的時候,是無邊無際的廣闊,中原軍隊一開始在士氣旺盛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就是平推過去,貌似驅趕蒙古人遠遁很多里,但是真正圍殲的時候並不多,怎麼說,就是花了巨大的付出並不能真正消滅對手,一個國家物力人力都有限,於是明朝也開始修築長城以防禦為主,可就是這樣,蒙古依然越過長城騷擾明朝,最著名的應該就是"土木堡之變"了。怎麼說,就像一首詩寫的一樣,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蒙古人就像野草一樣為了擠佔生存空間,你打我就跑,你退我就擾,對明朝來說,蒙古確實挺討厭的。

    第二 明朝自身的問題,明朝軍事銳勢最盛的時候,也就走明太祖和明成祖兩代,也正是這兩代奠定了明朝的基礎,明朝一開始朱元璋採用的是分封藩王的分封制,慢慢發展成一個個獨立王國,所以明朝後期都是圍繞減弱藩王的權力進行內部消耗戰,政變不斷,皇帝也沒有勵精圖治的,幾十年不上朝的,能力低下的,能夠平平穩穩的穩定住明朝內部的事物已經不錯了,不可能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對蒙古作戰能力。

  • 7 # 減水書生

    蒙古問題,就是草原問題,具體點兒說,就是草原系遊牧民族的問題。

    把這個歸類定義清晰,也就知道明朝為什麼沒能解決蒙古問題了。非但明朝沒能解決,往前推到唐朝,唐朝也沒能解決;再往前推到漢朝,漢朝也沒能解決。

    徹底把蒙古草原給打垮的,只有漢武帝以來的大漢帝國。兩漢向草原輸出了足夠甚至超量的暴力,卻沒能輸出足夠的秩序。所以,漢朝只能說叫打服,勉強叫征服,但說不上統治草原或解決草原問題。

    徹底把蒙古問題解決的,是清朝。清朝對草原的暴力輸出,應該說遠不及漢朝。你看出兵規模和持續時間就行了。漢武帝時期就是連年烽火、累歲大戰。

    漢匈開戰的馬邑之謀,漢武帝就動員了三十二萬軍隊,目標是俘虜匈奴單于。漢匈決戰的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兩路出兵,是十萬漢家鐵騎,霍去病封狼居胥。西漢完了,還有東漢,兩漢對草原的暴力輸出,絕對是空前絕後的。

    清朝呢?如果清朝也跟漢朝這麼玩,那麼清朝就是第二個女真大金。不用草原出個成吉思汗去消滅它,中原就能搞出一個朱元璋來終結它。

    清朝解決蒙古問題的主要方略是:以秩序輸出為主、以暴力輸出為輔。清朝能這麼幹,為什麼明朝不能?兩個原因:

    一個是東胡系的雙重屬性。滿清兼具遊牧和農耕兩種文明屬性,這個可以追溯到契丹。而明朝雖大卻是單一的中原屬性。單一的中原屬性限制了明朝對草原秩序的想象。

    另一個是歷史沒給明朝機會。蒙古這個桀驁的草原系需要被秩序馴服。但馴服蒙古的不是明朝也不是清朝,而是雪域高原。在明朝的時候,蒙古還沒有完成這個馴服。

    劉漢代秦,秦朝徹底沒了。曹魏代漢、西晉代魏,漢室、魏室尚在,卻是一種禪讓。李唐代隋,隋煬帝已經把大隋的人設給敗光了。趙宋代周,也是和平禪讓,而且終結了五代亂世。大元代金、代宋,金朝宗室肯定找不到了,宋朝宗室是投降了。

    但是,朱明代元,則完全不同。

    就實而論,大元並沒有被徹底終結。蒙古草原上還有北元政權。現在叫北元,當時就叫大元。所以,朱元璋也罷、朱棣也罷,把蒙古人趕跑了還不算完,而是繼續掃蕩草原。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你不把北元殘餘給消滅了,這就是革命不徹底。

    但,明朝到死也沒有徹底消滅掉北元。北元主要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所以,草原一直存在大元的秩序。而且這個秩序很穩固,後來逐漸形成了共識。這個共識就是:草原可以諸侯爭霸、可以強者定章程,但大汗必須出自黃金家族。後來,進一步固定在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一支,再後就確定在察哈爾部。這就是大元給草原確定的一個政治秩序。

    但是,這個政治秩序卻遭遇了精神秩序的衝擊。

    16世紀中期,蒙古土默特部逐漸做強。公元1578年,來自蒙古草原的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與來自雪域高原的喇嘛黃教格魯派領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正式會面。

    兩個人來了一場相隔三百年的風雲際會,索南嘉措一眼就認出俺答汗是忽必烈轉世、俺答汗一眼就認出索南嘉措是八思巴轉世。

    PS:1253年,忽必烈奉八思巴為上師;1260年,忽必烈奉八思巴為國師、命統天下釋教。與1578年相隔300餘年。

    然後,在俺答汗的推動下,整個蒙古草原開始皈依來自雪域高原的喇嘛黃教。而喇嘛黃教也開始藉助俺答汗的支援來整合雪域高原。於是,來自雪域高原的宗教秩序,就馴服了蒙古草原。而且,一下子就打亂了黃金家族的政治秩序。

    俺答汗都忽必烈轉世了,你察哈爾部還有什麼正統可言?但更麻煩的問題出現了。就是你俺答汗可以到雪域高原找個活佛當老師,然後自稱忽必烈,那其他蒙古部落呢?其他蒙古部落首領也可以從雪域高原找個活佛、自己做活佛的檀越(就是施主),然後自稱可汗。

    於是,蒙古草原,在這之前,是在有共識的情況下亂;在這之後,就是在共識衝突的情況下亂。

    到17世紀,蒙古草原終於在諸侯亂戰中迎來了重新整合的機會。

    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黃金家族的嫡系,開始做強。而且,林丹汗也皈依了喇嘛黃教。同時,林丹汗還辦了一件特別高屋建瓴的事情。那就是把藏傳佛教經文翻譯成蒙古文。這就是文化制高點。政治秩序、宗教秩序,馬上就要合一了。接下來是什麼?那就剩軍事整合了,把蒙古草原諸部落全部打服,那林丹汗肯定就是另一個成吉思汗。

    但是,弔詭出現了。

    因為東胡系的滿清崛起了,而且一直盯著蒙古草原。被林丹汗打敗的蒙古部落,全都倒向了女真人。當時的局面是:林丹汗死命打、蒙古人死命跑,最後全都跑到了滿清這一邊。這就等於林丹汗在為女真人做嫁衣裳。於是,這傢伙就幹了一件愚蠢透頂的事,他改宗了。

    雪域高原就是一塊富饒的宗教土地。這裡可不止黃教一個教派,還有白教、紅教、花教。於是,林丹汗看黃教,具體就是格魯派,對自己沒啥幫助,然後自己就改信白教的紅帽派了。你這就是沒事找事了。你林丹汗自己說改就改了,但那些多少年都信喇嘛黃教的蒙古人怎麼辦。信仰這東西,最穩定也最頑固,根本就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於是,皇太極立即從狐狸成精變成了老虎。林丹汗這等於把整合蒙古草原的宗教秩序,拱手讓給了皇太極。

    1634年,滿清八旗聯合蒙古諸部落,徹底擊敗了林丹汗。皇太極成為滿蒙兩大族群、草原和東北兩大區域的盟主。林丹汗死後,其後人向皇太極交出了大元的傳國玉璽。到這個時候,滿清人可以說完全繼承了大元的衣缽,接手了整個蒙古草原。

    所以,滿清能夠入主中原,可不是隻有幾十萬滿清人的籌碼,而是帶著整個東北大地和蒙古草原的廣闊領土。而滿清皇帝,在入關以前,就已經身兼滿清和蒙古兩大族群的可汗。

    但是,蒙古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嗎?

    這時候還是叫征服,可能說征服的更為深刻。對蒙古草原的征服,一個是暴力上的打服,一個是秩序上的馴服。而要統治,滿清還要爭人心、爭地盤。

    滿清很高明,但這種高明也是歷史的積澱。一個積澱是契丹大遼的二元統治模式。在中原稱皇帝、按中原模式來統治,在草原稱可汗、按草原的模式來統治。一個積澱是蒙古草原已經完成了自我馴服,具體來說就是在宗教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想象上,都有了共識。而滿清人利用了這個共識和共識下的秩序。

    所以,滿清的做法,一個是控制源頭,把雪域高原給控制住;一個是秩序輸出,在蒙古草原死命推行喇嘛黃教。這些都是爭人心的工作。

    那殺人不眨眼的遊牧騎兵,在皈依我佛之後,就能放下屠刀了嗎?肯定不會。

    蒙古人的優勢在於機動性,而不在於力量有多強。比力量,首先就比人口體量。而論人口體量,蒙古跟中原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但是,皈依宗教之後,蒙古人就失去了機動性。因為信教的蒙古人要從屬於一座寺廟,於是就從遊牧狀態進入到一種準定居狀態。

    康熙曾說:一座廟勝十萬兵。一座廟肯定沒有十萬兵的暴力輸出能力,但一座廟的秩序輸出能力卻比十萬兵更強。有廟,才能有人,有人才能秩序,有秩序才能統治。

    無論遊牧還是農耕,傳統王朝都是按照種莊稼的模式實施統治。你只有找到人,才能實現統治。連人都找不到,還談什麼統治?即便實現了統治,那統治成本也會遠遠超出統治收益,統治也就沒了意義。

    所以,一旦蒙古人進入準定居的模式,滿清的統治也就有了可能。具體的細微操作,比如聯姻科爾沁、區分內藩蒙古和外藩蒙,等等這些,也才有了可能。

    但是,這就完了嗎?

    當然沒有。蒙古草原是一種部落生態。部落生態的表現形式就是軍閥割據、強者定章程。這個地方,時不時就能蹦出個成吉思汗。所以,滿清對蒙古的關注力度,絕對要強過中原。因為成吉思汗可比朱元璋厲害多了。滿清人的老祖宗,女真人的大金,就是被成吉思汗一系給乾死的。這就是前車之鑑。

    所以,知道怎麼統治之後,就要把這種統治落實到蒙古草原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樹、每一根草。而落實的手段,就沒啥可說的了,漢武帝怎麼幹、滿清人就怎麼幹,完成最終的暴力輸出。

    1644年,滿清入關;1660年,滿清消滅南明;1681年,滿清平三藩之亂;1683年,滿清統一臺灣。然後,為了保住中原,就要控制草原,滿清要完成對蒙古草原的暴力輸出。

    1690年,滿清開幹準噶爾,把外蒙納入統治範圍。但這還不算完,暴力輸出還不能停。1720年,滿清再一次擊敗準噶爾,重新收復雪域高原,並將其徹底控制在手中。1750年以後,滿清連續出兵準噶爾,完成滅國,將西域納入統治範圍。

    從1690年出兵準噶爾到1757年滅國準噶爾,滿清終於完成了暴力輸出。這個暴力輸出的強度,無法與兩漢帝國相提並論的。但是,因為有了統治的方略,所以滿清對草原的秩序輸出達到了統治級別。

    而只有到這個時候,才能說中原、草原、西域、東北以及雪域高原正式完成整合,也才算將蒙古問題最終解決。

    但,這就能證明清朝解決了蒙古問題嗎?

    最硬的證據就是《清帝退位詔書》。其中專門有一章是: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這說明:大清行將就木之時,草原、西域和高原都沒有造反、更沒有獨立,而且還在承認大清的統治。甚至,行將就木的大清,還有能力將這些地方的統治權全部交給民國。回看一下大唐就知道了,中原還未分崩,而草原既已敵戰。

    所以說,中國歷史只有發展到了清朝,才算徹底解決了蒙古問題。

    清朝的統治智慧很重要,但歷史所給的機會更重要。蒙古草原和雪域高原在交融中,實現了一種內部秩序整合。內部秩序整合之際,蒙古草原卻沒能完成政治和軍事秩序的整合。此時的蒙古草原,就是一個長熟了且低垂的果實。而滿清人不失時機地摘了下來,然後努力地吃了下去。而明朝呢?智慧、努力等主觀條件先不論,歷史就沒給明朝機會。

  • 8 # 布夫舟

    首先,從技術發展來看,由於火器的發展,實際上蒙古人的威脅越來越少。舉個簡單的例子,歷代北方遊牧民族在中原大亂的時候,總是會入侵,那麼為什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這個時候蒙古人沒有南下呢?難道是因為這些軍閥格外關注蒙古,有什麼獨到的辦法壓制蒙古?

    肯定不是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蒙古傳統的騎射越來越不重要了。這就意味著從軍事上來看,蒙古很難像過去那樣再度強大了。說到底近現代以後,武器裝備越來越重要,蒙古騎兵在火槍大炮面前不值得一提。

    至於說明朝的時候,實際上對於蒙古的問題,朝廷採取了一系列的辦法進行控制。比如修建長城,從軍事和經濟上進行控制;扶持親近朝廷的蒙古勢力,防止蒙古某方勢力一家獨大。實際上,明朝雖然一直面臨蒙古入侵的威脅,但是總體上而言,朝廷還是能夠有效進行防禦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中原王朝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的。

    比如對於秦皇漢武來說,他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軍事上進行征服,不斷的出兵攻打。但是問題在於遊牧民族居無定所,而且是部落式的,哪怕消滅了某一股勢力,若干年後又會有新的勢力崛起。比如說三國時期的曹魏,把匈奴治得服服帖帖的,但是到了西晉以後,這些北方遊牧民族又捲土重來了。

    對於明朝以後的清朝,實際解決蒙古問題也是曠日持久的。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康熙,最後在乾隆時期才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其實,清朝的時候,蒙古人日子非常好過。因為清朝這個王朝很特殊,在它的統治下,蒙古的地位僅次於滿清八旗,相當於統治階級。除了清朝入關的時候依仗明朝降將,其後在坐穩江山以後,基本上漢人官員是被打壓的,基本上不可能成為權臣。換句話來說,清朝的皇帝更信任蒙古人。當然,太平天國的時候,他們就不得不依靠曾國藩這些人了。

  • 9 # 庭州行者

    蒙古在退出中原回到北方後,內部已出現分裂,大體分為瓦剌、韃靼和兀良哈三部。而三個大的部族又是由多個小的部落構成,因此力量十分分散。而蒙古在之後的兩百年中未能再次出現一個成吉思汗式的傑出領袖整合全族,因而未能再次崛起。但即便面臨實力不濟的蒙古,明朝也無可奈何。朱元璋建國之後的二百年中,蒙古始終如同懸在明朝頭上的一把劍,威脅著北部的安全。

    明朝本身的早衰,是其無力肅清北方的重要原因。明朝的軍事體制最初為衛所制,組織形式和唐朝的府兵制頗為類似。朱元璋希望透過建立起生產和作戰結合的半農半軍組織來解決軍餉問題,實現軍隊的自給自足。但唐朝的府兵實際上相當於自耕農,在農業生時不受組織約束,生產積極性較強。而衛所制下,軍戶的身份世代固定,只能生活在規定的“所”中,田地歸衛所軍官所有。如此體制下,一方面軍戶的生產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受限於技術條件中央無法嚴格掌控每個百戶所,久而久之衛所軍官吞併田產,奴役軍戶,造成軍隊戰鬥力下降,大量軍戶出逃。

    以至於到明朝中期,朝廷不得不動用大量的財政養活衛所。即便如此,軍隊質量也未能得到提高,不得已明朝政府開始募兵。而募兵自然還要發餉,財政壓力又增,如此惡性迴圈,不僅明軍戰鬥力上不去,明朝的財政負擔也越來越大。這樣的軍事制度下,防守尚且吃力,何談北伐?衛所衰落的趨勢在朱棣時期已經顯露,而朱棣五次大規模北征又損失了不少精銳。之後土木堡之變京城三大營也幾乎喪盡,明軍徹底一蹶不振。

    蒙古軍隊在退回北方後,因為組織渙散而幾乎失去了大兵團作戰能力,退化為只會打草谷的土匪,機動性較強。朱棣曾經五次北征蒙古,前兩次取得了不錯效果。但第三次開始,蒙古任總結了經驗,採取化整為零的游擊戰,等待明軍糧草耗盡後自行退回。要知道蒙古的遊牧屬性使得他們化整為零和零錢換整的成本十分低廉,而明朝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北伐則需要耗費近乎五十萬的人力和數不清的糧草,投資和回報不成比例。朱棣前前後後折騰了五次,結果是韃靼沒消滅,反而令瓦剌做大。明朝的國力也消耗十分嚴重,朱瞻基不得不全面收縮以恢復生產,明朝保守的國策自此開始。

    實際上,對付蒙古不一定非要靠打,大家和和氣氣做生意也不是不行。然而明朝在自身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依舊死撐著面子和蒙古對戰。雖然在百年的交戰中,明軍也有不少次主動出擊,並取得不錯戰果,但依舊無法逆轉攻守局勢。直到隆慶年間,在張居正和高拱的堅持下和蒙古諸部名義上的大汗俺達簽訂協議,開啟互市,明朝和蒙古總體的敵對狀態才基本解除。然而,正如前文所言,蒙古諸部分裂,俺達根本無法有效控制所有部落,所以區域性衝突始終未停止。尤其是遼東地區的蒙古部落,始終與明朝敵對,明朝後期的著名將領李如松正是與土蠻部落交手時中伏身亡。

    綜合來講,明朝軍事制度的弊端導致其無力主動向北出擊。另外,蒙古部落分散的組織形式也令明朝疲於應付。而明朝自傲的民族政策使得蒙古與明朝的衝突持續百年。相比而言,清朝解決蒙古問題的方法則更有智慧,胡蘿蔔加大棒,一旦蒙古臣服則立即將中原的地方治理模式變個名字推廣到蒙古地區,實現對邊疆的直接控制,利用強大的威懾力消弭分裂因素。如此看來,女真不僅精於騎射,在社會管理方面也是相當有一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戰場為何是鳴金退兵,而不是鳴羅退兵,或者吹號角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