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有後減震騎著很不舒服,上下臺階沒緩衝,硬碰硬
11
回覆列表
  • 1 # 咕咚騎行

    從問題描述中“今天從親戚家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群騎腳踏車的人”這句話可以看出您遇到的很可能是一隊正在進行長途騎行或日常戶外騎行的騎友,他們的騎行方式大多以沿公路行駛為主。在路況條件較好的條件下,使用帶有後避震結構,即稱作“軟尾山地車”的腳踏車,實際上會更加累贅——後避震結構在進行公路騎行時,會帶來不必要的洩力,以及多餘的重量。

    帶有後避震結構的山地車通常用於中等強度以上的越野騎行(許多低強度越野,如XC,全稱Cross Country,同樣會使用硬尾山地車,即不帶有後避震結構的山地車進行),崎嶇坎坷的山道,才是它們一展風采的地方。

    順便在此普及一下山地車常見的車型及用途:

    XC(Cross Country)越野:

    XC是最輕量級的山地車,也是山地車中最常見的款式,配備避震行程較短的前叉,且多為硬尾結構。除了輕度越野,XC車同樣可以用來進行公路騎行及長途旅行,是一種兼顧各種路面的山地車。

    全地形All Mountain、(簡稱AM)耐力賽(Enduro)

    之所以把AM和Enduro歸為一類,是因為Enduro的稱謂更貼近於競賽模式,而AM的稱謂則更貼近單車本身。

    先說AM,它同樣擁有前後避震結構,避震行程一般在160mm左右等(一些避震行程在140mm甚至更短的軟尾山地車也被稱作AM,AM的定義實際上較為複雜),多使用2片式牙盤(或1x11速),兼顧越野路段的上、下坡,無花式技巧,以快速穿越林道等騎行方式為主,是一種在路況較為複雜,但適合進行常規越野騎行的路段所適用的運動腳踏車。

    而Enduro,則可以說是AM的比賽形式,即耐力賽。Enduro競賽會設定多個兼顧上、下坡的越野賽段,並以下坡賽道為主,並伴有石塊路等考驗車手空車能力的賽段,車手們在叢林與山脊間高速穿梭,爭奪冠軍,可謂是山地車界的“環法”。

    Enduro也是非常刺激的山地車玩法

    障礙技巧(Slope Style,簡稱SS,目前還沒有比較統一的中文稱謂)

    Slope Style和EFR類似,也是騎乘單車,在空中進行高難度動作的一種極限運動。但SS的“起飛場所“為人工搭建的土坡或其他可以完成空中動作的人工場地。

    SS車同樣擁有前後避震結構,使用單片式牙盤,但其避震行程較短,僅為100-120mm左右,這主要是因為人工土坡的降落坡面角度均會經過精心設計,車手正常降落時,會借斜坡的角度落地,從而避免造成過大的瞬間衝擊。而且,SS的場地路面平整,過於柔軟的避震反倒會增加車手們完成動作時的負擔。

    和Slope Style類似的,還有無後避震,甚至沒有任何避震結構的土坡騰躍車(Dirt Jump,簡稱DJ),車手們除了用DJ車完成Slope Style的場地的動作外,還會用它進行一些城市街道障礙中的花式動作。

    精彩的Slope Style

    自由騎(Freeride,簡稱FR)和極限自由騎(Extreme Freeride,簡稱EFR)

    FR和EFR是兩種不同的“玩”法,但整車配置上基本相似。自由騎的整車配置要比速降“輕”一些,使用單片式牙盤,避震行程180mm左右的單肩前叉及後避震,車架看起來比速降車要“瘦身”一些,其它配置和速降車類似。

    普通的FR也會去完成一些針對速降車的路段,併兼顧一些輕量的林道穿越、叢林速降(在叢林中搭建用木板製成的跑道,有一種“叢林過山車”的感覺)騎行。

    而EFR則絕不是一般的山地車愛好者所能完成的,雖然和FR使用的單車配置相似,但玩法可大相徑庭。EFR可以說是目前腳踏車界最“玩命”的騎法了,飛躍懸崖,還要在空中來一個“超人”動作,或是在天然的山坡上借勢起飛,在空中做出360度旋轉、後空翻等驚人的表現。

    Cam McCaul使EFR領域的高手

    我們熟悉的單車超人Danny Macaskill近年來便熱衷於EFR,結合他爐火純青的攀爬和街式腳踏車技巧,用單車創造了無數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Danny大神的EFR動作令人無比驚歎

    速降車(Downhill,簡稱DH)

    100%高速下山車,專門用於從山頂以極快的速度衝過亂石叢生,彎道複雜的崎嶇山路直達山底。速降車使用單片式牙盤,通常搭配有避震行程200mm以上的雙肩避震前叉及後避震,700mm以上的超長的燕把以及粗達26x2.5"的粗壯輪胎,並使用4活塞,直徑達到180mm碟片的液壓碟剎系統來控制它重量級的體重。速降車的騎行角度也較為後仰,更符合下坡時的騎行姿勢。這些特點也使得速降車的上坡能力為0,平地騎行時也能累死人。

    如果你有幸騎著速降車,在安全措施完善的情況下快速衝下樓梯時,會驚奇地發現,除了後撥在震動時因上下抖動而產生的“噹噹”聲,前後超長行程的避震器,會讓你感覺自己車輪之下的,似乎只是一個普通的下坡。

    當然,真正的山地速降,可遠遠沒有“下樓梯”這麼簡單!

    越野摩托車般的速降車

  • 2 # 搖滾騎士

    山地車是否裝備後避震裝置(即安裝在車架中部的避震裝置),取決於其使用範圍以及騎行強度,而並不是說沒有後避震的山地車就一定比帶有後避震的山地車差。

    什麼是硬尾山地車?

    無後避震裝置的山地車稱為硬尾山地車(帶有後避震的則稱為軟尾山地車)。圈內一般稱為XC車(Cross Country的簡稱,大概可理解為輕型越野),但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準確,因為許多XC車也帶有避震行程較短的後避震裝置。

    硬尾山地車的用途

    入門型:

    一部分硬尾山地車屬於入門級山地車——由於入門級山地車多用於日常通勤、休閒娛樂騎行、長途騎行以及低強度的越野騎行運動,所以出於實際用途以及控制成本的考慮,會採用無後避震的車架配置——山地車騎公路,如果帶後避震的話,時間長了真的很累。

    專業型:

    而另一部分硬尾山地車則屬於中高階級別的專業運動類車型,配備高階碳纖維車架、高階輪組及變速/傳動套件。這些車被應用於輕型越野運動訓練及專業/業餘級別的競賽。

    此類越野競賽強度偏低,以爬坡競速為主,一般沒有過於困難的路面障礙,所以不需要後避震,那樣反倒會產生洩力而影響成績。但賽事等級同樣可以很高。競賽級的硬尾山地車並不便宜,整車幾萬元是很平常的。

    軟尾山地車:

    軟尾山地車可分為四種:

    All Mountain:全地形車,簡稱AM,主要應用於Enduro耐力賽、林道穿越等中等強度的越野騎行。

    Freeride:自由騎,簡稱FR,強度比AM更大,下坡比重更多,許多車手會使用FR車進行非常具有觀賞性,難度極大的山地車極限自由騎運動。

    Downhill:速降,簡稱DH,最重型的山地車,避震行程極長,專門用於高速衝下路面極為坎坷的山路。

    Slope Style:可理解為軟尾的土坡車,簡稱SS,避震行程較短,主要用於藉助人工土坡或其它人工道具的飛躍動作型騎行。

    軟尾山地車的起步價格更高,但到了專業競賽級別,硬尾和軟尾車的價格其實是可以不相上下的。

  • 3 # OO沒有錢怎麼辦OO

    帶有後避震的山地車,叫軟尾山地車,軟尾車架對於廠家的研發生產能力要求比較高(除了雜牌,山寨),軟尾山地車也很貴,入門整車均在10000以上,軟尾車架(鋁合金)也在5000左右,有些碳纖維軟尾車架在10000以上;價格昂貴,所以購買者很少,買軟尾山地車的都是玩兒山地車的老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宋元明清皇帝順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