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吉林網
-
2 # 使用者5361292213左撇子
現階段地震尚不能被有效準確的預報岀來。最靠譜的辦法就是使用抗震技術建築的樓房或者是平房,因為地震波比高爆炸藥的速度快、一旦地震發生難免有傷亡。如果我們使用原始創新的技術就沒事了,就能規避地震帶來的傷害了。一種基礎與樓體之間用抗震氣墊隔離的建築,能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強烈地震。它就如同客車的空氣懸掛,只是這個充氣囊是鋼鐵的、又耐壓又減震。這種建築的造價也不高,關鍵是能保命。很好的,中國就有很多人居住在地震帶上。我們可以自己用還可以把這種樓房賣給外華人,這樣的話就有業可就了。專利技術。
準確瞭解防震救災和地震科普知識,掌握防震救災基本技能和應急避險救助常識, 能夠大大降低地震中帶來的損傷。並且大家一定要不傳謠、不信謠,理性科學對待地震。
地震時在家最容易犯的錯:
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尤其是頭、頸部,為避免受傷,應該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的動作。
地震時在家最容易犯的錯為以下幾點:
1.勿躲在“活命金三角”:活命金三角是典型的“後見之明”謬誤,地震發生當下,我們不可能判斷傢俱倒下的方向,也無法預測傢俱或建築物如何受損,地震搖晃方向和住宅與震央的相對位置相關,因此躲在無法保護自己身體(尤其是頭頸部)的沙發旁、傢俱旁,容易受到掉下或滑動的物品擊傷,被天花板壓住,活命金三角無疑地就是“致命金三角”。
最高原則:“先求活命, 再談逃出”, 桌下提供所謂的安全位置,我們稱為求生空間(Survival Void),能相對保護自己不讓傾倒或掉落的物品砸傷、壓傷,若室內沒有堅固桌子,那麼可躲在較堅固的柱子旁,遠離可能傷害身體的物品,以低姿勢保護自己。
2.勿急著開門,免得跑不出去:若不是鋼筋混凝土樑柱結構支撐的泥磚或紅磚舊房舍,無論人在屋內或在騎樓下,都應該儘可能立刻遠離建築物;除此之外,在一般建築物內仍以就地避難為主,儘可能以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具有防護力的物品保護自己的身體(尤其是頭部和頸部),而不是貿然衝去開門。
3.勿急著關掉廚房的火源:若正在瓦斯爐旁使用爐火,立即隨手關閉瓦斯,躲在桌子下直到地震結束。但若在別的房間務必先就地避難,不要貿然衝去關火,以免受傷。地震時可能會有調味料或油品灑落,須保護腳部,小心因踩到破掉的器皿或調味料而受傷。
4.勿躲在冰箱旁邊:網路上曾流傳地震時要躲到冰箱旁邊、萬一受困冰箱內至少有食物可以維生的“謠言”。事實上,大多數的家庭冰箱沒有固定,地震搖晃劇烈時一樣會傾倒壓傷人,且若建築物真的倒塌,重點是要儘快脫困,而不是想著怎麼靠冰箱食物存活。
5.勿急著第一時間離開浴室:浴廁是家中風險最高的地方;平時地面溼滑很容易滑倒造成意外,地震時更需要注意別因踩到水或肥皂而滑倒。但不論在洗澡或是上廁所,都不需急著離開;依同樣原則先採低姿勢保護自己。廁所中沒有大型傢俱或吊掛物,相對是比較安全的地方。就算是人在浴缸中,上方也不會有大型掉落物,相對安全;若在泡澡可將頭部低於浴缸邊緣,用手護頭即可。
6.勿衝去找家人一起逃生:半夜發生地震,切勿為了叫醒家人隨意移動,若臥室沒有巨大傢俱會往床的方向傾倒、上方也沒有易掉落的吊掛物,那麼地震時可留在床上以聲音呼喊家人,否則採取迅速翻身下床躲在書桌下或床邊,並利用枕頭或棉被保護頭部,等到地震稍停再移動確認家人安全。
7.勿以為地震停了之後就沒事了:第一次地震過後,可能伴隨大小不一的餘震。以九二一地震為例,餘震造成的死傷比主震更大,因此地震停止之後需立即確認家中建築物的安全狀態,若發生巨大裂縫、牆壁倒塌(內部磚造隔間牆)、混凝土剝落鋼筋外露,代表建築物相當危險,如發生下一波餘震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受損,應迅速離開屋內避難。若家中建物僅有牆壁出現細小裂縫或外牆磁磚剝落等損壞狀況,則建築物本身結構仍屬安全,尚無需急著離開。
此外,應注意官方媒體或預報軟體瞭解地震資訊,不要隨便相信謠言並傳播。
地震發生前家中的危險隱患:
大型傢俱物件:如書櫃、酒櫃、衣櫃、電視櫃等。可使用L型鐵件或以鐵鏈將傢俱固定在牆壁上,能有效防止傢俱傾倒。若牆壁不能鑽孔,可使用特製的支撐架將傢俱固定在天花板上,並在傢俱底部加裝止滑墊、止滑片;若是上下兩層迭放的櫃子,上層可以用L型鐵件或支撐架固定,上下層的連線處再用金屬零件牢牢地固定。
開放性櫥櫃:建議均加裝櫃門並裝上釦環鎖住,或是加裝彈簧,就算劇烈搖晃,櫃門也不會輕易彈飛,裡面物品也不易掉落。
臥室內書櫃、衣櫃的擺設方向:儘可能使其倒下時方向與床鋪平行,才不會於睡眠時被壓傷。
觀賞用物品:魚缸、花盆、獎盃、各類勞作、紀念品小擺設也需以可重複使用的黏土黏著或防滑墊加以固定。
電視儘量放在較低處,電線等配備也要固定在臺座或牆上,下方再鋪上具有緩衝作用的防震用貼片或止滑片,或是裝上防止移動的金屬鏈條或較粗的塑膠繩固定。
窗戶玻璃:可在窗戶貼上防止碎玻璃四散的“防爆膜”,即使玻璃碎裂也不會四處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