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金大哥
-
2 # 最憶是巢州
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是日地官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地府還放出全部鬼魂,任其轉世。逐漸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巢湖人稱之為“鬼日子”。
-
3 # 圖看大千世界
傳說中元節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停留於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稱為鬼節,這一夜,不宜外出。
-
4 # 國家人文歷史
中國是一個敬鬼神的國度,一年之中有四大鬼節,即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每年七月的“鬼節”是典型的多元文化“混搭”的產物,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俗道僧三流合一。
其實在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就已經很多了,後來雖有東漢王充的無鬼論,但總還無法動搖華人對鬼神的迷信。中國鬼文化的完善和充實得益於佛道兩教。
在道教話語體系中,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稱“中元節”。由於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逐漸定型化,成為祈求太上老君的三元節日。是日,皇帝會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正月十五上元佳節,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大地回春;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由於唐代官方在七月十五這天赦罪,因此唐、宋以後逐漸成為民俗節日。民間在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所謂的孤魂野鬼。
佛教傳入後,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稱為“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其母愛財小氣,仇視僧人,死後被打成惡鬼,目連按佛祖指點,在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使其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此舉與中國的傳統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盆節便同時流傳下來。
-
5 # 秉燭讀春秋
後天就是中元節了(陰曆七月十五),老百姓稱“中元節”為鬼節,因為這一天是祭祖上墳的日子,要給逝去的親人祭祀燒紙,或者放河燈,這些活動都和神靈、鬼魂有關,所以稱“中元節”為鬼節。
“中元節”這個稱呼始於北魏時期,也就是東漢以後,那時候道教盛行,道教人士認為掌控人間的有三位神靈,分別是天官、地官和水官,這三位神靈被稱為“三官大帝”。
在過年時候大家都會看到“天官賜福”這句話,道教認為天官是在正月十五這天開啟福門造福人間。
到了七月十五這天,傳說地官要開啟地獄之門,放出裡面的鬼魂透透空氣。意思是赦免罪行的日子,這一天地獄的鬼魂都出來到人間活動。
到了陰曆十月十五這天,傳說水官要為人們解厄運。
道教認為這三個日子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因此稱為三元,也就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總結一下就是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需要說明一點,這是道教的規定,由於道教是中國本鄉本土的教義,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因此中元節這個稱呼就流傳到了現在。
中元節除了叫鬼節,中元節之外,別名還有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地官節,盂蘭盆節。
這裡著重說一下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印度佛教的一個重要節日,也在7月14和7月15這兩天。佛經中《盂蘭盆經》宣傳的是佛教弟子以孝順為宗旨,這和道教的敬祖祭祖不謀而合,因此這個佛教節日在中國很普及。
其實七月十五在遠古的時候是祭祖慶祝豐收的日子,因為秋收馬上就要到了,人們要感謝土地無私奉獻,這天是祭祀祖先和土地的日子,因此過去七月又叫吉祥月。
道教稱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以後才有了鬼節的稱呼,七月慢慢變成了兇月,諸事不利,通常7月14和7月15這兩天人們晚出早歸,儘量不外出或者在外逗留。
古人把7月15稱為鬼節還有一種解釋就是:7是人生死往返的一個數字,比如人有七情六慾,一個星期有7天,天上有7星北斗,音樂有七音,人有七竅。
7的倍數也是這樣,7歲受教育,14歲行冠禮,女人七七四十九歲失去生育能力……
14是7的倍數,因此古人把7月14稱為鬼節。
-
6 # 沅汰
道家三元:正月半為上元,七月半為中元,十月半為下元。或直稱七月半,俗稱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已經入秋,肅殺之氣盛行於天地,草木開始凋零。此時疫病為多,自古流傳為鬼月,中元順理成章就成了“鬼節”。中元節有打醮、放焰口(餓鬼口有火焰,放焰口即解脫餓鬼)的習俗,意即超度餓鬼。這個習俗源於六朝時期,佛道二教都有所倡舉。
道家對中元的觀點見於《道經》。
《道經》雲: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諸天聖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傳錄。餓鬼囚徒,一時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獻於玉京山,採諸花果珍奇異物,幢旙寶蓋,清膳飲食,獻諸聖眾。道士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
佛家的觀點見於《盂蘭盆經》。
《盂蘭盆經》雲:目連比丘見其亡母生餓鬼中,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為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馳還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當為七代父母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佛勒眾僧,皆為施主咒愿七代父母禪定意,然後受食。是時目連母得脫一切餓鬼之苦。目連白佛“未來世佛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為爾可否?”佛言“大善”。故後代人因此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剪綵,模花果之形,極工巧之妙。
到了宋代,又有所增加。《東京夢華錄》記載:中元賣冥器綵衣。以竹斫三腳如燈窩狀,亦謂之盂蘭盆,掛冥錢衣服在上焚之。介紹南宋都城臨安風貌的《夢梁錄》雲: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諸宮觀普度醮,與士庶祭拔宗親。貴家有力者於家設醮,飯僧薦悼,或拔孤魂。僧寺亦於此日建盂蘭盆會,率施主錢米,與之薦亡家。市賣冥衣,亦有賣轉明菜花花油餅酸餡沙餡乳糕豐糕之類。賣麻谷窠兒者,以此祭祖宗,寓預報秋成之意。雞冠花供養祖宗者,謂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墳所拜掃者。禁中賜錢,差內侍往龍山放江燈萬盞。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稅務廳設斛,以享江海鬼神。
除了打醮,祭祖、掃墓、放江燈諸事風行開來。此外,各地風俗各異。
江西吉安:居民無論貧富,鹹備佳饌祀祖先,且焚化紙錠。折錠忌孕婦,忌晚間,傳孕婦折錠,焚化後鬼舉之不動。請僧人放焰口,置包子水果,法事之後將包子向下擲,眾皆相爭。有婦人搶到包子來年可得子;有小孩搶到包子一生不受驚嚇。
福建:普度七日,舉行出海之典。普度即溥度。以杉板制船殼,糊以彩紙。船中陳設極奢,凡人世應用之物無不俱備。紙製男女僕婢二十餘人,各司其事。
-
7 # 海潮視野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起源: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習俗。
-
8 # 大樸國學
中元節:別再當成鬼節來過了,這樣過更有意義
今天是中元節,古時也稱七月半、祭祖節。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中元節,基本都是直接稱之為鬼節,而把七月十五稱之為鬼節,其實是很晚的事情。
三元之說,也就是上元、中元、下元之說來自於道教,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而下元節是十月十五。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世俗裡,“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裡,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七月半最早的文化含義,其實就是祭祀祖先。
現在我們一般是談鬼色變,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鬼,以及遠遠偏離了他的本意,《韓詩外傳》說“鬼者,歸也”,而《禮記·祭義》上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迴歸,迴歸並不等於終結,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狀態,是重新迴歸自然。這也是視死如歸的本意,也就是看開了生死,而不再執著於生死。
我們現在所說的鬼,基本上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怪力亂神之類了。
鬼,最早的含義就是逝去的祖先,由此也逐步衍生出了孝道。
中國有著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事死如生的傳統,“鬼”在中國文化中也意味著逝者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並影響著我們。
孔老夫子還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對於鬼神,孔老夫子,語焉不詳,不說有,也不說沒有,以至於後人們在這個問題爭論了兩千多年。
其實,後來出現的問題,可以說明孔老夫子的擔心,就是神道設教,透過鬼神之事來實施教化,教人向善,可能說的最清楚的就是《墨子》了,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墨子·明鬼下》),也就是說利用大家對鬼神的畏懼實現賞賢罰暴,來實現天下的安定。
同樣,孔老夫子的目的還在於,把鬼還是定義為它的本意,也就是祖先,透過對祖先的敬畏、祭祀來實現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目的,而不是透過神道設教的方式。
幾千年來,人性沒有變,很多人都有偷懶的心理,父母在時不好好盡孝,而是透過風光大葬來博取孝的名聲,對祖先的祭祀又敷衍了事,而不是真誠的去祭祀。
我們現在對待鬼神的態度,很多時候,更像是賄賂和交易,既想讓鬼神遠離自己,又想讓鬼神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有點太讓鬼神為難了。
祭祀的目的不是求得祖先的保佑,而是這個時間,是向祖先彙報自己一年來的功過得失,是愧對祖先還是可以光宗耀祖,這是個彙報自己工作、生活,反省自我的時機和時間。
對於生死,道家可能是看的最豁達的,尤以莊子、楊朱等為代表,莊子的鼓盆而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非常瞭解,也就是莊子的妻子死了以後,他不是悲悲慼慼、哭哭啼啼,而是鼓盆而歌,原因就是,如莊子所說:
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 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 ,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 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 故止也。”
簡單的翻譯一下:
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 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的想想呀。我想起從 前,那時她未生,不成其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 為生命,連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連 魂氣也沒有。後來恍恍惚惚之際,陰陽二氣交配,變成一 縷魂氣。再後來呢,魂氣變成一塊魄體,於是有了胚胎。再再後來呢,胚胎變成幼嬰,她生下來,成為獨立生命。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又變成死亡。回顧她的一生,我聯 想到春夏秋冬時序的演變,多麼相似喲。現在她即將從我 家小屋遷往天地大屋,坦然安臥。我不唱歌歡送,倒去嗷 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這樣一想,我便節哀 ,敲盆唱起歌來。”
其實,《莊子》還有很多關於生死和鬼神的故事,關於生死的就不多引用了。我們來看一下《莊子·達生》這一篇裡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莊子·達生》:
桓公田於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 對曰:“臣無所見。”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齊士有皇子告敖 者,曰:“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 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 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 者,則泆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 。”公曰:“請問委蛇之伏狀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 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 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 :“此寡人之所見者也。”於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 也。
簡單的翻譯一下這個故事:
一日,桓公郊外打獵,管仲為他駕駛 獵車。車過叢林,桓公瞥見密林陰暗處有一鬼,急命停車 ,桓公拍管仲手,問:“仲父,你快看,那是啥?”
管仲說:“臣啥也沒看見。”
桓公吩咐回城,不再說一句話。回宮後,得了痴呆症 ,幾天不坐朝。宮廷醫生有姓皇子名告敖的診斷說:“ 您是自找病害,鬼哪敢害您。一般而言,怒氣鬱結在胸 ,散發一空,便會感到虛弱無力。如果上衝,沉不住氣, 便會暴躁。如果下沉,提不起氣,便會健忘。怕的是不上 不下氣攻心,就要害病了。”
桓公不聽空話,只問:“有沒有鬼?”
告敖說:“有。陰溝有鬼,名履。爐灶有鬼,名髻。門背後垃圾堆有鬼,躲藏不出,名雷霆。院牆東北角落有 鬼,跳來跳去,名倍阿蛙龍。院牆西北角落有鬼,躲藏不出,名佚陽。水中有鬼,名罔象。丘陵有鬼,名萃。山有 鬼,名夔。曠野有鬼,名彷徨。叢林有鬼,名委蛇。
桓公打斷告敖的話,說:“停停。請問委蛇什麼形狀。”
告敖說:“委蛇形狀如蟒,粗若輪轂,長若車轅,紫衣紅帽。這鬼傢伙怕聽轟轟隆隆的雷聲,或是車聲。聽見 轟轟隆隆隆,便直起身來,雙手掩耳。委蛇是隱形的,常人俗眼休想看見。誰若有幸看見委蛇,誰就能稱霸天下。”
桓公開心暢笑,說:“我看見的就是這個!”於是翻身下床,穿衣戴帽,謙恭下士,賜醫生坐下談。不到天黑 ,痴呆症狀完全消失,齊桓公又神彩奕奕了。
之所以說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原因有兩個:
一是,告敖告訴齊桓公,到處都有鬼,鬼也就不那麼可怕了。
二是,鬼是,人心造的Phantom,可怕的是自己“心裡有鬼”,而有時候,正如上邊這裡,告敖其實是利用了齊桓公心裡的“鬼”,驅散了他對其他的鬼的恐懼。
和鬼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生死,如果像莊子、楊朱們一樣,看開了生死,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人生的絕大部分恐懼、貪婪,基本也就可以絕緣了,而因貪婪、恐懼所引發的諸多明爭暗鬥、蠅營狗苟也就沒有了意義,人才算真正達到了逍遙與自在。
但是,也有些人因為失去了敬畏,變得肆無忌憚,無法無天,為所欲為,這其實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而這時候,悲劇就會以最殘酷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原來一直籌備一檔節目,就是講中國古代小說,其中,很多都是民間的鬼故事,民間鬼故事經歷了精英的整理和昇華,它的神秘意味便昇華為道德意味,它的鬼神色彩便具備了人的色彩,這也就是馮友蘭 先生說的“儒學使宗教變成了詩。”
先秦最後一位集大成者,荀子則說: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也。
對於那些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存在,君子將它們理解成一種必要的文化,理解為一種教化民眾維護秩序的政治智慧,也理解為人區別於禽獸的高貴性所在,而無知民眾則將它理解為真實存在的靈異來迷信,卻不懂得真心敬畏、努力修德。
我們現在所謂的“鬼節”,已經失去了他本初的意義,也就是祭祀祖先,感恩祖先的遺澤;懂得敬畏,敬畏天道、敬畏自然、敬畏人心。
對於生活在崇尚科學的現代社會的我們,對鬼神之事敬而遠之,驅除心裡的鬼,同時,又心存敬畏,才能夠止於至善,安住逍遙、自在的境界。
-
9 # 魂魄學文化
一提、一見“鬼”,你想到了什麼?猙獰、可憎、不吉利,唯恐避之不及,但你知道嗎?我們都做過鬼。我們常說“鬼魂”,你知道嗎?鬼魂與我們同在,飄之為鬼魂,宿之為靈魂,有什麼分別嗎?萬物皆有靈,有靈以為生,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這個話題暫且放下,今天我們單來說解“鬼”字。
三魂再聚需要“宿體”。唯有人才有三魂七魄,靈、魄、魂是俱全的。動物大多有兩魂、五魄和意識之靈,無頂魄和心魄,低等、原始動物則一魂、無魄、少部分意識,植物體中無魂、無魄、只附著一些意識,而且很容易飛散。但無論何種物種,他們最初的三魂七魄和意識之間都是彼此共振連結的,只是振動的頻率各自不同。《說文》《鬼部》曰:人所歸為鬼。鬼陰氣賊害,從厶(sī)。鬼所來為“人”,人所歸為鬼。鬼即靈魂都從本源而來,本源之魂即是真人,又稱本我,為純陽之體。
靈魂離開本源就不再是“真人”,因心不同而處於不同境界(維度)的空間,同時因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相。離開本源的所有空間能量頻率都是相對低頻的,所有的靈魂之心都是不圓滿、不究竟、不清淨的。所以,最終還是要重新迴歸本源,而要重新迴歸本源,紅塵具有“本我、真人之相”的人是靈魂必經的過程, 何為人?《黃帝內經》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紅塵男女陰陽和合,首先創造了一個為迎接“生命”到來而準備的“胎體”,隨之先天一炁和靈魂入胎,有了胎心和胎動,形成真正的生命體,即人的雛形。所以,人之所以生,是因為有靈魂而為“生命”,失去“生命”即是死亡,即靈魂離體,能量散盡,則肉身死,靈魂即成鬼魂。
“魂”和“鬼”因有、無肉身之宿體,所以名相不同,其實都是人心的分別罷了。尋跡先聖古文化,說“鬼”字,解“生命”中國乃中正之國,神龍之發源地,聖賢文化的根基所在。若水三千,今取一滴:一個“鬼”字即可道盡人身、紅塵、天地、陰陽之玄機。鬼字“田”為中、為心。何為田?“田”之意指紅塵,“田”為方圓,方圓者,一切皆在其中。紅塵即是大宇宙的全息、濃縮,故一切皆在其中。“田”中看似空無,卻如宇宙虛空,空中萬有,無數靈及軌跡,一切生命實相蘊含其中。田中“十”字,是一個頂天立地者與天地同在、執行的軌跡。“十”交匯於心,乃是“心”通萬向,“心”通萬境,一切皆相通、相合,一點皆無,因為一即是一切,也就是現代科學所講的“量子糾纏”。
而“量子糾纏”豈止科學所說的兩點之間的糾纏啊!一即一切,一動一切皆動,無不“糾纏”。“田”雖代表世俗紅塵,但“十”字為心,其中卻蘊藏著“光明”,唯德可知、唯光明之心者可見。如同“卍”字元代表光明,隱藏於古代佛陀、聖賢心中,他們當年身在紅塵,以心之光明、智慧引領世人心,但又幾人信、幾人懂呢?鬼字“田”上一撇為陽,如大光明照射紅塵,如翹首期盼“紅塵”迴歸本源。居於人所在之“田”,其上是陽即為天,其下是陰即為地。
人所處之“田”是陰和陽、天和地連線、同在之處。 紅塵中“人”的神奇就在於,本來陰陽猶如家用電器和高壓電,永遠不可能連線在一起,但卻可以同處於“人體”。從肉身人體說,對稱分屬陰陽,同時,五臟六腑中五臟為陰、六腑為陽,氣血雙雄中血為陰,氣為陽等等。體內陰陽之氣,以心為和,心為德氣為陽,心無德氣便陰,還可相互轉換。人體這種陰陽並存的特性,既可以使人與陰同在,又可與陽相通。既能替陽通陰,傳達天意,替天行道,又可以引領“陰”提升境界,提升能量頻率,實現“陽升”,甚至迴歸本源必。所以,觀字形,“人”從“鬼”中來,“人”穿越“鬼”而成為從地到天紅塵“道”,上通天、可為陽,下入地、可為陰,正是“鬼”、“魂”的以陰還陽之路。
“人”如此重要,所以人身難得。“鬼”為“魂”不可缺,因為無靈無魂皆不為生。 下邊的“兒”是從“鬼”中之“田”滑落出離,失去紅塵的肉身。為何下滑墜落?因為帶著“厶”(私)。由於此生紅塵未破迷開悟,心中帶著執迷和貪私而墜落為陰。一個“鬼”字,涵蓋了從天到人、陽之與人,從人到地、人之與陰,人可昇天為陽,亦可落地為陰的過程;人是天地、陰陽的連線。
一個“鬼”字告訴我們,身在紅塵耕田地,心則仰望向源頭,心是光明,皆亮處,歸入本源方故鄉。一個“鬼”字詮釋了魂之所來,“人”之所生,陰、陽之所成,魂之所歸也。讀懂“鬼”字知大道,一切在你心裡,前塵往事鬼皆知,處處都為點醒你。
-
10 # 宮殿君
說到“鬼節”,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那部香港鬼片“七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當年小時候看,簡直嚇得不要不要的。當時看後就在想,為什麼會有“鬼節”這個節日呢?又為什麼鬼節被稱為“中元節”?
其實,中元節,鬼節和盂蘭盆節是三個幾乎一樣的節日,就是叫的“人群”不一樣而已。
“中元節”,是道教對於鬼節的稱呼。在道教的理念中,世界由三個基本元素:天、地、水構成,即“三元”,三者稱“官”,這三官是三個巨牛的大神,分別於三個時間段降臨人間來視察:
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
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
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
很明顯,這“中元節”就是地官巡遊人間的時間,那地官來幹嘛呢?其實地官主要是去陰間,超度孤魂野鬼。
而“鬼節”主要是漢族的傳統民間信仰,傳說閻羅王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這時在墳墓裡蝸居了一整個春夏的孤魂野鬼們終於可以放鬆放鬆,享受人間親人的香火供奉,而到了七月半時(也有說是最後一天),鬼門關就會重新關閉,而這批孤魂野鬼又得重新返回又悶又潮的墳墓之中。
“盂蘭盆節”主要是佛教對於鬼節的稱呼。“盂蘭”不是指蘭花,而是“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非常痛苦的樣子,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用此器皿來供奉可以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
傳說佛祖的一個弟子目犍連有了神通之後,看見了自己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餓的是皮包骨頭,結果擁有仙力的他用法力將食物送到陰間去給母親吃,可沒想到這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犍連非常無奈,於是請求佛祖幫忙。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犍連照著佛祖的方法做,果真救出了自己的母親。
於是,七月十五日就被佛教定為盂蘭盆節,據說在這一天如果能設齋供佛及僧,其功德能超度七世父母之罪業,或者令在世的父母延年益壽。
不管是民間傳說還是道、佛對於鬼節的解釋,我們都可以發現,其實“鬼節”並不是一個恐怖的節日,並不只有鬼片,它代表著對已逝親人的一種追思和悼念。
回覆列表
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