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利刃號

    美國提康德羅加號導彈巡洋艦,是該級巡洋艦的第一艘。

    該艦在1982年完工,雖然英格爾斯船廠絞盡腦汁減輕重量,但還是難以控制建造過程中噸位與重心高度持續上升的問題。

    其中一個原因是施工期間的修改,導致重量分配與預期有所出入,而且197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造艦正處於材料規格標準轉換時期,設計單位為了保險起見,預留較大的安全係數。這導致艦體縱向材料強度高於原始預估值。

    這個設計雖然讓提康德羅加級在繼續提高排水量設計上限時(由9950噸提高到10200噸)沒有結構強度的顧慮,但卻導致艦體結構重量上升,進一步使重心上升的情況惡化。

    最根本的因素在於,雖然該級戰艦的基礎——斯普魯恩斯級原始設計預留了大約1000噸的餘度,然而加裝SPY-1A相控陣雷達系統、配套冷卻系統(原本有兩套冷卻機組,後來增加第三套 ,每一套重數百噸),加上對應的上層結構修改之後,實際上增加的重量卻達到2000噸左右。

    偏偏這些增加的沉重裝置都設定在船樓結構的最高處,不僅是需要良好視野的相控陣雷達天線,冷卻系統也必須設定在陣列天線中間最高的位置,因此提康德羅加級不但超載超重,重心上升,上部受風面積也有增大。

    美國海軍內部曾經無奈的嘲諷其“耐波力相當於900噸級小船”。

  • 2 # 橋之魚

    如果你是單指提康德羅加號本身,那最大的缺點毫無疑問是她(也包括CG48-51)的Mk26雙臂導彈發射系統,和Mk41垂髮裝備的CG52-73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其它諸如中心太高,艦體細長也都是嚴重缺點。

  • 3 # 太尉行書

    問的應該是提康德羅加級?

    首先是原罪: 首款搭載宙斯盾系統的戰艦, 受當時微電子技術水平的限制, 宙斯盾系統全套裝置重量太大, 而那時的LM2500還不允許有很牛逼的功率存在, 作為伴隨航母戰鬥群艦艇, 必須保證航速, 不得不設計出較大的長寬比. 而長寬比越大, 耐波性越差, 這一點與中國052C/D所面臨的問題和所作的取捨如出一轍, 提子的長寬比甚至超過052C/D, 加之重量大量集中在上層建築, 重心過高, 使得其適航性雪上加霜.

    然後以055已經下水, 站在欺老不欺小的角度看, 提子太次了, 雷達還是PESA, 計算能力弱, 作戰感知範圍僅約SPY-1A最大探測範圍的約10%(約90km半徑), 如果要其承擔SPY-1A 300km半徑全域警戒任務, 資料處理能力那整個就算沒有, 海量的目標資料會讓計算機直接給個:現如今剩下的提康德羅加級基本上就承擔下導彈發射任務, 根據其他單位偵察的資料打戰斧, 根據CEC提供的資料打標準6, 妥妥的縮水版武庫艦, DDG1000替代的就是這貨, 而不是伯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的橫叉下不去?我是學舞蹈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