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句是後人根據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家克勞塞維茨所著《戰爭論》一書總結出來的。
他在書中提到:“戰爭是易變的,在每一種具體的情況下甚至包括它的性質也或多或少會在某些情況下發生變化。而透過它的全部現象就其自身的主要傾向來看,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戰爭要素中的仇恨感和敵愾心,都可以看做是盲目的自然行動;2,概然性和偶然效能使戰爭成為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3,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感,戰爭因屬純粹的理智行為。’。”這並不是他所提出的唯一觀點,在前面他也多次提到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戰爭都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獨立的東西。”也就是說在其所著《戰爭論》一書中,他將戰爭歸結為政治的一種延續,一種工具,是當權者,執政者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手段和目的使用的手段。
對戰爭的這一種解讀不僅在當時成為了風靡軍政界的“時尚”,也深深的影響著普魯士(德國前身)以及世界。
後來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腕下,透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場大戰統一德意志帝國,不得不說,普魯士人將“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一原理運用得唯妙唯俏。以至於後來的一戰二戰,都是因為政治上的手段其餘已經達到一定的極限,不得不運用戰爭,才引發的。
戰爭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確實很大。看過英國作家基根的《戰爭史》的人都知道,他否定克勞塞維茨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一觀點。他認為戰爭不僅僅是政治的手段,其中還蘊含著社會文化,經濟,軍人心理等等諸多的因素,是一種複雜的東西。現實的戰爭確實是如此。不難想象,一旦一個國家發動戰爭,整個國家發生什麼樣天翻地覆的改變。
戰爭對於軍人來說,意味著功勳,榮譽也意味著流血死亡,有時還會成為他們一生的夢魘。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德奧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共死亡4029000人,協約國及其盟國(英及英聯邦國家法國俄國義大利美國及其他國家)共死亡54210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甚,其軍民傷亡總數達到了7000逾萬人。在這些戰爭中的活下來士兵或是死去的人,都是整場戰爭的見證者,他們有些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有些成為了勝利後的英雄,可是戰爭的殘酷從未讓倖存下來的他們感到安定。有許多計程車兵從前線下來後,患上了不同精神疾病,他們被炮火折磨後,這種火炮造成的餘威仍在一些士兵的腦中揮之不去,成為永恆的痛苦。
戰爭對於國民來說,意味著將飽受戰爭下國土淪喪,居無定所,天天擔驚受怕,生怕什麼時候就會被某個流彈擊中成為炮灰,甚至在古代還有可能會被士兵們作為獎賞殘忍的殺害。仔細翻讀古書,你就會發現,在某一些對於戰爭勝利戰功的計算中,會發生一些突兀的現象。對陣雙方出具的傷亡情況均不一致(這在現代戰爭中也會出現)。古代如何評價以為士兵戰功卓著?根據他斬獲的人頭數來計算戰功,我記得這最先應當是出自商鞅變法。那有一些士兵能力不行,卻也想獲得多一些獎勵。怎麼辦?殺平民。用他們的頭顱來充數,這樣的充數法可能不在少數,甚至有可能大多數戰功卓越計程車兵都是依靠這一點取得這樣的成績的。
你說你要變成侵略國的人民?也不好過。在二戰中,德國四處侵略,大獲全勝之後搶得了許多的資源,可是這些資源的優先享受權都是軍人,德國民眾在德國其實過的並不怎麼好,都是國家分配,緊衣縮食的過日子。而且之後還要飽受戰爭過後的世界級的仇視,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折磨,更不用說各國的報復行動,更是慘無人道(蘇聯在攻入柏林之後,大肆姦淫擄掠,而且毫無悔意,士兵們感覺是德華人在還債而已)好吧,你可能覺得戰敗國肯定不好過,那我們來過一過戰勝國的日子,英法是兩次大戰的戰勝國,但是因為戰爭後的損失太大,這兩個國家連重建自己國家的力量都沒有,都是依靠美國經濟援助才勉強撐過來了,民眾的日子能好過得到哪裡去?最後,你可能是要當美華人。美國經過兩次大戰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國家又遠離戰爭,人民的生活應該是好的吧。美國在兩次大戰中也近乎傷亡六十餘萬人,這六十餘萬人不僅僅是一個人,很可能拖累的是一個家庭,而且還有很多的殘疾士兵和存在心理疾病計程車兵回國,這對於他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所以說戰爭帶給民眾的永遠都只有傷痛,沒有溫暖。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意味著一種達到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古往今來,除恐怖分子及極少數個例外,戰爭都是國家發起的,或者說戰爭都是政治集團發起的。曹操收拾完袁紹之後,領兵南下,希望一統天下。荊州劉表的兒子太慫,直接就投靠了曹操,因此曹操運用的是軍隊的威懾力將荊州收復了。之後他希望孫權小子也可以懂點事情,乖乖投靠我就算了,說話好好說,我們就不用動刀動槍的了嘛。可惜,外交手段在孫權聯劉抗曹後宣佈失敗,於是便準備動用軍事手段,二十萬大軍齊攻江東。可見,政權與政權之間能好好說話時還是好好說話的,不能好好說話時,你礙到我一統天下的大道了,我就直接二一添作五幹掉你!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抗美援朝,無一不是為保全國家利益而出手的。不過說到底,戰爭對於現代國家來說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誰都不會輕易的對別的國家使用戰爭手段,並不會像古時候一樣肆意開戰。
戰爭對於宗教來說,意味著檢驗信徒純潔性的最好方式和消滅異教徒的最快手段。聖戰對於現代人來說都不陌生,它通常被認為宗教發起的對於其它宗教的大清除戰爭。“聖戰”一詞最早出現在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會向中東地區被穆斯林所統治的聖城耶路撒冷發動十字軍東征期間﹐當時歐洲基督教會在向普遍信仰基督教民眾動員參軍出征時的號召﹐許諾他們戰死後可進入天國﹐所以稱作是聖戰(Holy War),後來成為十字軍的精神號召,從此聖戰一詞被賦於了濃厚的宗教意義,指以神的名義發動的戰爭,或戰爭的目的是實踐信仰,於是,這個詞語正式被納入詞典。在這些所謂的聖戰下,其實出現的是最大社會動盪,人民生活大不如前,可是他卻被當時的宗教狂熱分子隨意使用,可見這與希特勒的種族毀滅沒有區別。
而最後,戰爭究竟是不是藝術,這就很耐人尋味了。說戰爭是藝術,那就要看一看藝術和戰爭究竟有什麼異同了。中國早期的戰爭可能極具“藝術感”。夏商直至春秋時期,戰爭都被國家統治者認為是極為不好的東西,發動戰爭其實是最不得已的手段,打仗很麻煩,所以大家都制定了一套軍陣禮儀來。兩軍對壘,必須等待雙方都排好陣勢,然後聽令擊鼓進軍一氣喝成,直到兩軍交接相互纏鬥一段時間後,雙方將領看到打得差不多了就擊鼓鳴金收兵在一氣呵成,之後反覆如此。戰鬥成了一種儀式,成為了諸侯顯示武力的象徵。而這是一種觀賞性卻沒有任何實用性的藝術。說是藝術,應該具有偶然性和觀賞性,還應具有極強的美學特徵,也就是說,戰爭要打得好看打得漂亮,那就是藝術。
比如說漢尼拔的作戰技藝就可成為藝術。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戰爭爆發。當時羅馬軍隊有步兵8萬,騎兵6千,而漢尼拔只有步兵4萬,騎兵1萬4千。經過12小時的激戰,羅馬軍大敗,損失7萬餘人,而漢尼拔只損失不到6千人,創造了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這其中漢尼拔合理利用兵種之間的相互配合,各種新式戰術技巧分批利用,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中僅僅以不到六千人的損失擊敗敵軍的八萬餘人,不可謂不精彩。
當然,之前提過的孫劉聯盟大破曹操,以6萬擊潰20萬人;朱元璋以20萬人擊敗陳友諒60萬人的鄱陽湖水戰;淝水之戰;德軍閃擊法國蘇聯等都是幾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可以說這幾場戰役極具戰爭美學,富有美感,我認為可稱為藝術。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句是後人根據德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家克勞塞維茨所著《戰爭論》一書總結出來的。
他在書中提到:“戰爭是易變的,在每一種具體的情況下甚至包括它的性質也或多或少會在某些情況下發生變化。而透過它的全部現象就其自身的主要傾向來看,還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戰爭要素中的仇恨感和敵愾心,都可以看做是盲目的自然行動;2,概然性和偶然效能使戰爭成為一種自由的精神活動;3,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感,戰爭因屬純粹的理智行為。’。”這並不是他所提出的唯一觀點,在前面他也多次提到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戰爭都是政治的工具,而不是獨立的東西。”也就是說在其所著《戰爭論》一書中,他將戰爭歸結為政治的一種延續,一種工具,是當權者,執政者為了達到某種政治手段和目的使用的手段。
對戰爭的這一種解讀不僅在當時成為了風靡軍政界的“時尚”,也深深的影響著普魯士(德國前身)以及世界。
後來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鐵腕下,透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場大戰統一德意志帝國,不得不說,普魯士人將“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一原理運用得唯妙唯俏。以至於後來的一戰二戰,都是因為政治上的手段其餘已經達到一定的極限,不得不運用戰爭,才引發的。
戰爭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確實很大。看過英國作家基根的《戰爭史》的人都知道,他否定克勞塞維茨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一觀點。他認為戰爭不僅僅是政治的手段,其中還蘊含著社會文化,經濟,軍人心理等等諸多的因素,是一種複雜的東西。現實的戰爭確實是如此。不難想象,一旦一個國家發動戰爭,整個國家發生什麼樣天翻地覆的改變。
戰爭對於軍人來說,意味著功勳,榮譽也意味著流血死亡,有時還會成為他們一生的夢魘。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德奧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共死亡4029000人,協約國及其盟國(英及英聯邦國家法國俄國義大利美國及其他國家)共死亡54210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甚,其軍民傷亡總數達到了7000逾萬人。在這些戰爭中的活下來士兵或是死去的人,都是整場戰爭的見證者,他們有些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有些成為了勝利後的英雄,可是戰爭的殘酷從未讓倖存下來的他們感到安定。有許多計程車兵從前線下來後,患上了不同精神疾病,他們被炮火折磨後,這種火炮造成的餘威仍在一些士兵的腦中揮之不去,成為永恆的痛苦。
戰爭對於國民來說,意味著將飽受戰爭下國土淪喪,居無定所,天天擔驚受怕,生怕什麼時候就會被某個流彈擊中成為炮灰,甚至在古代還有可能會被士兵們作為獎賞殘忍的殺害。仔細翻讀古書,你就會發現,在某一些對於戰爭勝利戰功的計算中,會發生一些突兀的現象。對陣雙方出具的傷亡情況均不一致(這在現代戰爭中也會出現)。古代如何評價以為士兵戰功卓著?根據他斬獲的人頭數來計算戰功,我記得這最先應當是出自商鞅變法。那有一些士兵能力不行,卻也想獲得多一些獎勵。怎麼辦?殺平民。用他們的頭顱來充數,這樣的充數法可能不在少數,甚至有可能大多數戰功卓越計程車兵都是依靠這一點取得這樣的成績的。
你說你要變成侵略國的人民?也不好過。在二戰中,德國四處侵略,大獲全勝之後搶得了許多的資源,可是這些資源的優先享受權都是軍人,德國民眾在德國其實過的並不怎麼好,都是國家分配,緊衣縮食的過日子。而且之後還要飽受戰爭過後的世界級的仇視,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折磨,更不用說各國的報復行動,更是慘無人道(蘇聯在攻入柏林之後,大肆姦淫擄掠,而且毫無悔意,士兵們感覺是德華人在還債而已)好吧,你可能覺得戰敗國肯定不好過,那我們來過一過戰勝國的日子,英法是兩次大戰的戰勝國,但是因為戰爭後的損失太大,這兩個國家連重建自己國家的力量都沒有,都是依靠美國經濟援助才勉強撐過來了,民眾的日子能好過得到哪裡去?最後,你可能是要當美華人。美國經過兩次大戰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國家又遠離戰爭,人民的生活應該是好的吧。美國在兩次大戰中也近乎傷亡六十餘萬人,這六十餘萬人不僅僅是一個人,很可能拖累的是一個家庭,而且還有很多的殘疾士兵和存在心理疾病計程車兵回國,這對於他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所以說戰爭帶給民眾的永遠都只有傷痛,沒有溫暖。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意味著一種達到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古往今來,除恐怖分子及極少數個例外,戰爭都是國家發起的,或者說戰爭都是政治集團發起的。曹操收拾完袁紹之後,領兵南下,希望一統天下。荊州劉表的兒子太慫,直接就投靠了曹操,因此曹操運用的是軍隊的威懾力將荊州收復了。之後他希望孫權小子也可以懂點事情,乖乖投靠我就算了,說話好好說,我們就不用動刀動槍的了嘛。可惜,外交手段在孫權聯劉抗曹後宣佈失敗,於是便準備動用軍事手段,二十萬大軍齊攻江東。可見,政權與政權之間能好好說話時還是好好說話的,不能好好說話時,你礙到我一統天下的大道了,我就直接二一添作五幹掉你!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抗美援朝,無一不是為保全國家利益而出手的。不過說到底,戰爭對於現代國家來說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方法,誰都不會輕易的對別的國家使用戰爭手段,並不會像古時候一樣肆意開戰。
戰爭對於宗教來說,意味著檢驗信徒純潔性的最好方式和消滅異教徒的最快手段。聖戰對於現代人來說都不陌生,它通常被認為宗教發起的對於其它宗教的大清除戰爭。“聖戰”一詞最早出現在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會向中東地區被穆斯林所統治的聖城耶路撒冷發動十字軍東征期間﹐當時歐洲基督教會在向普遍信仰基督教民眾動員參軍出征時的號召﹐許諾他們戰死後可進入天國﹐所以稱作是聖戰(Holy War),後來成為十字軍的精神號召,從此聖戰一詞被賦於了濃厚的宗教意義,指以神的名義發動的戰爭,或戰爭的目的是實踐信仰,於是,這個詞語正式被納入詞典。在這些所謂的聖戰下,其實出現的是最大社會動盪,人民生活大不如前,可是他卻被當時的宗教狂熱分子隨意使用,可見這與希特勒的種族毀滅沒有區別。
而最後,戰爭究竟是不是藝術,這就很耐人尋味了。說戰爭是藝術,那就要看一看藝術和戰爭究竟有什麼異同了。中國早期的戰爭可能極具“藝術感”。夏商直至春秋時期,戰爭都被國家統治者認為是極為不好的東西,發動戰爭其實是最不得已的手段,打仗很麻煩,所以大家都制定了一套軍陣禮儀來。兩軍對壘,必須等待雙方都排好陣勢,然後聽令擊鼓進軍一氣喝成,直到兩軍交接相互纏鬥一段時間後,雙方將領看到打得差不多了就擊鼓鳴金收兵在一氣呵成,之後反覆如此。戰鬥成了一種儀式,成為了諸侯顯示武力的象徵。而這是一種觀賞性卻沒有任何實用性的藝術。說是藝術,應該具有偶然性和觀賞性,還應具有極強的美學特徵,也就是說,戰爭要打得好看打得漂亮,那就是藝術。
比如說漢尼拔的作戰技藝就可成為藝術。公元前216年8月,著名的康奈戰爭爆發。當時羅馬軍隊有步兵8萬,騎兵6千,而漢尼拔只有步兵4萬,騎兵1萬4千。經過12小時的激戰,羅馬軍大敗,損失7萬餘人,而漢尼拔只損失不到6千人,創造了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這其中漢尼拔合理利用兵種之間的相互配合,各種新式戰術技巧分批利用,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中僅僅以不到六千人的損失擊敗敵軍的八萬餘人,不可謂不精彩。
當然,之前提過的孫劉聯盟大破曹操,以6萬擊潰20萬人;朱元璋以20萬人擊敗陳友諒60萬人的鄱陽湖水戰;淝水之戰;德軍閃擊法國蘇聯等都是幾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可以說這幾場戰役極具戰爭美學,富有美感,我認為可稱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