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別人都去看文物,題主看到一些另類細節。總的來說,這個中分發型和頭上冠飾確實是有講究。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交代一下歷史和文化背景!

    三位明星所扮演的角色,都處於周代的東周時期(戰國春秋),或者說【周秦之際】。

    (注:小撒扮演的【喜】,根據《睡虎地秦簡 編年記》的年表資訊,他這個人跨越了戰國到秦兩個時期。)

    《千字文》曰:始制文字,乃有衣裳,我們華人認為「文字」和「衣服」,是聖人的傑作,是文明的標誌。

    從周秦開始,中國古人穿衣服打扮、髮飾是很講究的,這個講究有一套制度,也就是《周禮》的【冠服制度】。

    根據經典文獻記載及出土文物分析 ,【冠服制度】濫觴是在夏商,西周成形,春秋戰國成為禮樂治國的一部分。以後歷朝歷代都與時俱進,有點小變化(元、清除外)。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簡單的說,孔穎達認為華夏人重儀表,講禮儀,因此而得名。

    我們從訓詁學學的角度分析【華、夏】

    「花、華」古本一字,「華」的本義是「華麗、華美」; 高貴美麗的衣服叫「華服」。

    「夏」本義為「盛夏」,引申為「偉大、強盛、強勢」之義,非常類似於英文的【great】。「華、夏、雅」上古音非常接近,借「雅」表「華、夏」,也即「高雅」之義。所謂【雅言】也就是【夏言】。 就是上古中原貴族的說的話,是當時的普通話,比如:《詩經》都是記錄的雅言,漢字當然也是記錄雅言的視覺符號。那麼,「華、夏」也就是同義反復,如果【微小、道路】這類漢語詞彙一樣。

    所以,「禮儀之大,服章之美,曰華夏」是可以說通的。「華夏」也有「高貴典雅」之義。

    服章之美,也即《周禮》的【衣冠制度】,衣冠制可以說是非常之繁瑣的。反應華夏古人對其的重視程度。

    衣冠制按照不同場合、身份、用途,比如:祭祀服、常服,天子、諸侯、文官、武官等等不同的標準都有分別。細分的話讓人暈頭轉向。我至今都搞不清楚衣冠制如何細分、及其各種名稱。

    衣冠制繁瑣到可以編一部字典《中國服飾大典》,我隨便將一些衣冠制中服裝和髮飾名稱的截圖:

    比如:【六服】和【六冕】

    今天我們說的血緣關係上的【出五服】,長輩去世要披麻戴孝,電視上經常說【誅九族】,其實就是來自周禮衣冠制,也即以喪服區分血緣關係的【五服體系】:

    (引自:徐海榮主編,中國服飾大典(華夏出版社,2000),頁5-7)

    (引自百度百科詞條:五服)

    我們常說的成語「冠冕堂皇」,【冠冕】就是天子級別的服飾,下圖是周禮中天子祭祀穿的冠冕服飾,各部位名稱圖解:

    (圖引自:袁,傑英. (1994). 中國曆代服飾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頁286)

    冕服和冕冠名堂講究很多:

    髮飾跟冠制息息相關,也是《周禮》重要的一部分。中國古人經常以髮飾和髮髻作為年歲的代稱。

    古代幼童把頭髮紮成兩結於頭頂,形狀如角,稱為「總角、垂髻」等等,所以【總角】成為男孩人的幼童階段的代稱。

    《詩·齊風·甫田》:“婉兮孌兮,總角丱兮。”鄭玄 箋:“總角,聚兩髦也。” 孔穎達 疏:“總角聚兩髦,言總聚其髦以為兩角也。”

    華夏族的成年禮,男有冠禮,女有笄禮,統稱為【冠笄禮】。

    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曲禮》

    古代男子二十歲,就要束髮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女子的束髮髻的「笄禮」在十五歲。

    這些都是源自《周禮》,網路上都可以搜尋到,就不多講。

    經典文獻《禮記 王制》雲:“中國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語言不通,嗜慾不同。

    (注:「被、披」古今字,「被髮」就是「披髮」)

    這一段文字,描述蠻族的典型特徵是「被髮、文身、穿獸皮、生吃」等等,這跟周秦時代的華夏民族是格格不入的。

    對於周代中原華夏貴族來說,披頭散髮、穿著左衽衣服的少數民族,簡直就是奇形怪狀的「殺馬特」:

    中原貴族無疑是非常看不慣這種「殺馬特畫風」,對這些騎馬放羊的屌絲,產生了一種濃濃的優越感。

    所以,「左衽、披髮」漸漸成為一種【借代】,專門表示「野蠻未開化」的蠻夷。(就如同我們以「干戈」指戰爭,「巾幗」指女人一樣,)

    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他欣賞管仲尊王攘夷,阻止蠻夷入侵中原,「否則,我們這些文明人,就TM變成披髮散發、穿左衽衣服的野蠻人了」。

    孔子非常看不起野蠻人的,這在今天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東夷蠻人在孔子面前跳光屁股舞,讓孔子勃然大怒並斥退。

    儀表不凡、穿著得體,而且彬彬有禮,這幾乎就是今天說的「男神」、「紳士」。

    其實穿著、禮儀的繁瑣,是要物質基礎的。這種雍容奢靡的生活,反應的是物質的富足。

    假如一天三餐,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你會講禮儀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農耕文明相比遊牧文明,實現了社會的分工合作,能夠養一批閒人:貴族、手工業、搞意識形態的讀書人、祭祀跳大神階層等等,使人類的進步成為可能。看過暢銷書《人類簡史》應該能明白。

    綜上所述:

    1、《周禮》的【冠服制】——服裝、冠飾、髮飾,是華夏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環,以此來顯示綱常倫理,地位尊卑、等級秩序。

    2、古代少數民族【披髮左衽】是認為是野蠻的標誌,而周代以後的華夏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束髮右衽】。

    (當然,有些朝代也有極少數的左衽反例)

    --------------------------------------------------------------------------------------------------------

    稍微交代了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再來看三個人的衣著、髮飾的造型:這三個人打扮都典型中原華夏族人:

    1、衣服都是呈小寫【y】字的【右衽】。

    2、成年華夏男子的【束髮】——用發笄(ji)綰住髮髻,後再用冠束住。

    3、而且都是五五開的中分。

    如題主說的,這個「中分」有沒有什麼講究呢?

    這種【中分束髮】,在秦始皇兵馬俑中是十分常見的:

    而且在女性發飾中也有中分發飾:

    (引自:曾慧潔. (2002). 中國曆代服飾圖典. 江蘇美術出版社.:頁16——39,)

    漢代的出土文物上也出現過這種長冠中分發飾:

    (引自:沈從文. (2002).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上海書店出版社.,頁126)

    前面說了,他們三人都處在周秦之際,所以,以出土文物來看,這種「中分束髮」在周秦、秦漢之際應該是非常主流和常見的。

    -------------------------------------------------------------------------------------------------------

    我們再來看,段奕宏飾演的人格化的【越劍】,他的髮髻不在正中,而是有點歪的,叫「偏髻」或者「歪髻」:

    這種【歪髻(偏髻)】在秦始皇兵馬俑中也非常常見,左偏、右偏都有:

    (引自:沈從文. (2002).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上海書店出版社.,頁85-86)

    宋人吳文英的《風流子》:

    墮妝偏髻,露濃如酒,微醉敧紅,自別楚嬌天正遠,傾國見吳宮。

    清代的「《國家地理》」——《皇清職貢圖》曾言:

    因此,南方華夏族諸侯國:越、楚、吳三國的歪髻,是受南方苗越土著的影響。

    今天苗族女性的歪髻:

    目前,有幾個出土材料證明,楚人有【歪髻】的習俗:

    比如:

    包山楚墓出土的銅俑歪髻:

    (引自:彭, 浩. (1996). 楚人的紡織與服飾. 湖北教育出版社,頁211).

    江陵馬山楚墓中的女屍的歪髻

    (圖引自: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 (1985). 江 陵 馬 山 一 號 楚 墓,頁17).

    (引自:楚文化研究會. (1984). 楚文化考古大事記. 文物出版社.頁138)

    所以,給段奕宏打扮成歪髻也有一定歷史依據。

    秦楚兩國有漫長聯姻史,秦國文化受楚國的影響很深,比如:去年熱播的歷史劇《羋月傳》:秦宣太后羋八子,就是楚華人。

    另外,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的母親,可能也是楚人。

    (見:http://www.bmy.com.cn/2015new/contents/475/20799.html)

    ---------------------------------------------------------

    在古代,貴族階層——王侯公爵以及士人的典型打扮是【峨冠、博帶、長袍】。

    楚墓帛畫中的貴族男子與《國家寶藏》的人物打扮對比,是很接近的:

    古代華夏族男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高的【冠飾】,前面說過,《周禮》中的【衣冠制】規定,華夏族男子在二十歲以後都要加冠禮表示成年。而且冠不同的形制,能反應人的社會地位。

    一般來說,【冠制】大致兩個等級:冕與弁,冕尊而弁次之,【冕】是帝王天子級別的【冠】,而【弁】就是諸侯士人級別的冠。

    在先秦,【弁】有【爵弁、皮弁、韋弁】之分。

    【爵弁】就是沒有【旒】的【冕】

    【皮弁】和【韋弁】

    越王和曾侯乙是諸侯級別,他們應該是使用的是皮弁,他們的這種皮弁束髻小冠,應該最接近漢代的【遠遊冠】:

    小撒扮演的【喜】是底層的執法文官,我覺得他的冠飾,應該最接近漢代文官儒生所配飾的【進賢冠】:

    或者是先秦、秦漢執法者佩戴的【法冠】:

    我看了幾種文獻材料和服飾史,同一種冠名,卻是不一樣冠形,讓人很疑惑。

    總而言之,《國家寶藏》的給演員打造的造型,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比較嚴謹,能夠被接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低芥酸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