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妞兒媽媽

    美感教育,在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是缺失的,小的時候,每當自己給自己穿上美美的衣服或者束上好看的馬尾,都會換來家長一句:“就知道臭美了。”對於我們愛美的心,父母似乎更多的是給予嘲諷,就怕我們愛美,變得不好好學學習,愛美的孩子都是壞孩子,不好好學習的代表,會令父母很擔心,怕早戀,怕學壞。。。

    在看看現在的小孩子,夠幸福的,小小的孩子就很有自己的審美主張,多少幼兒園新生的家長吐槽,大清早的因為孩子穿哪件衣服去幼兒園而弄得家裡雞飛狗跳的,孩子挑來挑去,拿不定主意,再不就是孩子大夏天要穿羽絨服出去,冬天要穿裙子出門。

    我曾經見過一個兩歲左右的女童,看上一條小裙子,非要媽媽給她買,不買就開始哭哭啼啼撒潑打滾。還好媽媽最終順從了孩子。

    縱觀以上我想說:孩子的的審美觀,我們應該尊重並在合理的範圍給予支援,讓孩子有自己的審美觀,不打擊不嘲笑,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孩子的審美視角肯定會和大人不同,也有可能不符合常理,我們的審美也未必都是對的。

  • 2 # 陪伴成長

    美育教育,就是美感教育,包括道德操行的美,行為習慣的美,以及對音樂、美術、文學、大自然的欣賞力和表現力等。美育教育可促進小兒形成高尚道德,使他們的思路敏捷、想象力豐富、智力發展及身心健康。美育並不是說教,它以生動、具體的美感形象感染幼兒的心靈。

    藝術是美的集中表現,故要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有選擇地讓幼兒觀看一些內容好、情節動人、形象逼真的文藝作品或參加文娛活動,使他們辨別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父母應儘可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較好的環境,培養他們對音樂、舞蹈、體操、美術等方面的 愛好和興趣,進行美的教育。

    父母也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美學修養,具有正確的、健康的審美觀點和高尚的情趣,經常向孩子講述或朗讀一些藝術作品(如故事、詩歌等),並培養他們有表情地朗讀詩歌和演講故事,增強幼兒的藝術感染能力和欣賞鑑別能力,讓孩子從中受到藝術美的感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價值股和成長股究竟有什麼區別,用什麼標準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