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王大拿

    成長股和價值股,是一般投資者在股票投資中經常遇到的兩類股票,也是大家都喜歡配置的品種,它們各有特色,合理的配置會讓你的投資組合更有可能達到理想的收益。

    先說下成長股,顧名思義,就是這個企業很有成長性,有成長性意味著它的目前的業績還並沒有達到絕對的理想的狀態,也就是具有比較大的想象空間,可能是是企業是規模並不大的企業,或者本身所處的行業正處於行業的風口,它的自身業績有很大的彈性。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業績的彈性,意味著它存在著巨大的波動性,即今年可能業績挺好,但是第二年業績可能受某些因素影響,它就會變得很差,而股價按照正常的情況,它是與業績相關的,所以業績的波動也會帶來股價的波動,如果把時間再拉長一點,就是成長股最終有可能真的成為巨無霸,你的投資也會非常喜人,同時也可能並未如預期的發展,你的投資最終是虧損的狀態。

    而價值股呢,就是已經在市場裡有一定規模和業績相對穩定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已經是行業中的翹楚了,在這種情況下,穩定的市場份額必然帶來相對穩定的業績,而相對穩定的業績在股價的反應上,就是相對來說大起大落的機率並不是很大,但是同時,它未來特別超預期的地方,似乎也不是很容易看得到,往往是在行情好的情況下,緩慢的拉昇,在行情不理想的情況下,也會相對抗跌一些,想要依靠它們來給你創造超額收益,非常的困難,除非所處的行業或者這個企業,有了一個新的突破,則打開了進一步向上的空間。

    將上市公司分為成長股和價值股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更好的配置你的投資比例,比如你想追求更大的波動,顯然你就要考慮成長股更多些,但是如前所述,成長股波動大,它的不確定性也很大,你就要隨時跟蹤,看它運營方面到底是否如預期一樣;而如果你想穩健一點,就可以投資價值股,但是價值股也絕不是你“閉眼睛”買就完了,而是在更低的價格,買入價值股,就像巴菲特所說,當他的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你這筆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很顯然會給你帶來收益,當你股價非常高的時候,再高位買入價值股,你就並不是價值投資,本質依然是在追高,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投資者投資了所謂的價值股,卻依然被套的原因。

    總體上,靈活的配置成長股和價值股,在合適的價位介入,耐心的持有,長期的跟蹤,你才會體會到與公司一起成長的樂趣。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

  • 2 # 豐收的雪球

    價值股,成長股,也許是在股市投資中經常能聽到的高頻詞彙,但往往這種區別有特別模糊。有些人覺得價值股就是大盤藍籌,成長股就是中小創的科技股,還有些人覺得價值股肯定不是成長的,這可能是大多數散戶的思維。專業一些的會說價值股也是成長股,也具有成長性,那具體是什麼呢可能也說不清楚。哎?有點蒙...那到底價值股和成長股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說說我的理解吧。

    在我的理解中,價值股和成長並不矛盾。價值股不是指大盤藍籌股,也不是指估值比較低的股,而是在於這個股票背後的本身有投資價值。當然價值投資的定義是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股票,以高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賣出股票,但我覺得這與定義價值股無關。價值股本身具有一定的成長性,但相對比較穩定,有細分行業較高的壟斷地位,短期內很難改變,並能維持現在的利潤水平。比如茅臺,白酒行業本身就是優質的行業,企業處於壟斷地位,平均每年的淨利潤率在24%,整個利潤水平波動較小,13年到18年在20%—30%之間波動。茅臺算是標準的價值股了,但難道每年平均24%淨利潤增長率難道不具有成長性麼?顯然不是。

    那相對而言成長股有是什麼呢?我的理解是企業處於朝陽期,市場空間巨大,可以透過現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快速複製增加企業業務量和企業規模,達到快速擴張利潤快速增加的目的。這個過程可以透過增資擴股和借債來實現(如果淨利潤率很高的話是非常划算的)。透過規模效應達到降低成本,提高ROE和市場佔有率,這時候的企業估值也會因為ROE的增加和利潤的大幅增加而提高,出現戴維斯雙擊的效應。這樣的公司我定義為成長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指環王》即將拍成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