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雅識怡趣
-
2 # 愛我中華文明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 | 中元祭祖
中元指農曆七月十五日,原系民間的祭祀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集合傳統民俗、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三為一體、三教一源的齋懺、祭祖、超薦儀式,通稱中元節。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地官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官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在法事中,他們不單隻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濟。
佛教將這天稱為盂蘭盆節。《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佛陀的弟子目犍連用天眼通看到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見不到吃的,皮骨相連。目犍連十分悲哀,用缽盛飯去給他母親吃。但是他母親因為過去的惡業,飯還沒入口就變成火炭。目犍連為拯救母親脫離痛苦,就向佛陀請示解救的辦法。佛陀就指示他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1]這一天,將百味飲食放在盂蘭盆中,供養十方眾僧,靠這個廣大功德,能讓七世父母獲得解脫。並說孝順的人都應這樣做,讓七世父母得到解脫,以報父母之恩。這便是盂蘭盆節的起源。
相傳,中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的是梁武帝。《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記載,大同四年(538)梁武帝曾到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卷四十五》記載,梁武帝每到七月十五日,就用盂蘭盆供養諸多寺廟。
此後形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大都會舉行盂蘭盆會,以報父母、祖先恩德。《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佛祖統紀卷五十一》都記載,唐代有許多皇帝,如代宗、德宗等都非常重視盂蘭盆供。
北宋文學家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一書中記述了北宋時,藝人們從七夕後直到中元節都會表演目犍連救母的戲劇,前來觀看的人逐日增加。到中元節這天,人們用素食祭祀祖先,前往新墳掃墓。
南宋文學家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中描寫了南宋時中元節的風俗:寺廟做盂蘭盆齋;道教設壇向神祈禱,求福免災;百姓用新米、水果、冥衣等祭祀祖先。大部分人在這天吃素,賣肉的市場也不做生意。
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的首要內容。
中元祭祖是圓滿孝敬之道的體現,它融合了儒、釋、道思想,將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進一步擴充套件到祈願一切亡者離苦得樂。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注:
[1]僧自恣日:即夏安居之終日(即圓滿日,七月十五日)。於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發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故亦稱佛歡喜日、歡喜日。(後略)(《佛光大辭典》)
回覆列表
鬼節,顧名思義,即鬼過的節日,民俗演化為常人祭拜鬼神之俗。在中國有四大鬼節,分別是清明節,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中國鬼文化的完善和充實得益於佛道兩教。道教是地產,佛教是漢魏時從西土傳入,融入儒家文化和世俗文化,人死後的陰間世界(佛家也稱冥間),也就是鬼們生活的世界逐漸構建起來。道家的主要建築是豐都城,並在四川東部長江之濱的平都山上具體演示。風景秀美的平都山本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西漢的王方平和東漢的陰長生都曾在此修煉,後得道成仙。
比之於道教的陰間,佛教的冥間要完整系統得多。佛教有所謂“十界”之說,也就是世界上存在著十種境界,分別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前四者稱“四聖”,即已經超凡入聖,脫離了生死輪迴之苦,後六者叫“六凡”,要在穢土中不盡地輪迴,最後三者又叫“三惡道”“三惡趣”,是更為不幸的境界,而地獄則是不幸之最。地獄有十八層之多,越往下層,苦難越深重。
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