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至簡歷史
-
2 # lanv1
從考古發現來看,古人最喜歡帶的西有齒籤、耳挖勺、梳刷……
1,齒籤。
齒籤也稱“剔齒籤”,即現代常說的“牙籤”——用來挑剔牙齒間殘留物的小用具。剔牙,是古今皆存在的生活現象。據周燮均、顏《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續)》披露,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已有剔牙的習慣。
使用牙籤,可以說是人類飲食文明的一大進步,比直接用手去摳不僅文明而且衛生。古人對如何剔牙是有講究的,《禮記·曲禮上》中提出:“毋絮羹,毋刺齒”。這裡的“刺齒”就是剔牙,意思是吃飯時不要往湯裡放調味品,不要當眾剔牙。這與現代就餐文明要求完全一致。
牙籤對老人來說尤其重要,老人牙齒鬆動,出現縫隙,吃肉時容易塞牙,很需要用牙籤剔除。所以,元趙孟頫《老態》詩稱:“扶衰每籍過眉杖,食肉先尋剔齒籤。” 漢魏時用牙籤剔牙已十分普遍,東漢末名人曹操就喜歡剔牙。據《陸士龍集·與兄平原書》,西晉人陸士龍在鄴城時,曾看到曹操的生前遺物,除了床、席、被子、帽子、扇子等用品外,還有“牙齒纖(籤)”,並將所見寫信告訴了哥哥陸機。後來他還從“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齒纖一個,今送以見兄”。
牙籤除了“剔齒纖”外,還有剔牙杖、挑牙、牙杖、柳杖、楊枝、嚼楊枝等多種叫法,但明清以前古人似乎不稱“牙籤”,古代牙籤應是一種類似於書籤的“籤牌”,並不用來剔牙。在這些叫法中,魏晉以後出現的“嚼楊枝”叫得最多,日本至今仍稱牙籤為“小楊枝”。
嚼楊枝乃佛家叫法。東晉法顯的《法顯傳》有這樣的說法:“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已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剔過牙後,將楊枝做的牙籤插入土中,竟然能生長,顯然是佛門傳奇。
佛門有規矩,把口腔弄乾淨後才能唸經,否則有褻瀆佛祖之嫌。據《隋書·真臘傳》,真臘國(今高棉境內)僧人,“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誦經咒;又澡灑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又讀經咒。”
古代牙籤有骨制、木製、金屬等質地,但都不是一次性消費品,似與筷、叉一樣,可重複使用,故古代牙籤做得非常精緻。1979年,在江西境內發現的三國東吳高榮墓中曾出土一隻精美的金牙籤,還是兩用的,另一端是刷子。
2,耳挖勺。
最早的耳挖勺出土於距今3000年前的婦好墓《清異錄》:“杜岐公悰,以剜耳匙子為‘鐵了事’。”
耳挖勺是一種掏耳垢用的小工具,又稱“耳挖子”。耳挖勺何時出現的?從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文物來看,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人們已用耳挖勺了。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發掘於1976年,是迄今唯一一座未被盜掘、儲存完好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的隨葬品極為豐富,共有1928件,其中就有兩枚耳挖勺。
再早前的耳挖勺常用獸骨製作,但後世多用竹、木、金屬來做,其中以金屬最多。金屬也分金、銀、銅、鐵等,最上檔次的自然是金耳挖勺了,明清時,民間多用銀來製作耳挖勺,人們將當時耳挖勺、牙籤、鑷子(或其他)等三種隨身佩掛的小用具稱作“銀三樣”,就是這個原因。
唐朝時,人們將耳挖勺叫“剜耳匙”,別稱“鐵了事”。宋陶谷《清異錄·器具門》“鐵了事”條稱:“杜岐公悰,以剜耳匙子為‘鐵了事’。”為什麼叫鐵了事,大概因為耳挖勺系用鐵來做的。
古人挖耳垢原本是出於健康衛生的考慮,但在佛教傳入東土後,挖耳朵又被蒙上一層宗教色彩,成為清淨“六根”中的“耳根”之需要。即:不妄聽,不聽不應該聽的淫邪之音。
3,骨梳。
最早的骨梳出土於距今6000年的劉林遺址
《攝生要錄》:“發多梳,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
古人稱梳子為“梳刷”,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用具,梳刷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遠超現代。民間傳說認為,梳子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次妻方雷氏發明的,但這種說法並未得到證實。不過,從現代考古發現來看,華人用梳的歷史確實很早,在史前遺址上多有出土,比牙籤、耳挖勺還要早。
1960年3月,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在對省內邳縣劉林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時,便出土了一把骨梳。據發表於《考古學報》上的報告稱,骨梳“系用獸骨製成。扁平,外表光滑,另一面有刀刻痕,梳背微帶弧度,有磨痕,有4個梳齒”。劉林遺址屬於距今六千年左右大汶口文化早期,出土的梳子被認為是北方迄今發現最早的一把梳子。1964年春,在對劉林遺址進行二次發掘時,又出土了一把骨梳。
此外,在浙江海鹽境內屬於良渚文化的周家浜遺址上也曾發現一把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梳子,這把梳子更講究,系用玉石製作的。
從考古發現來看,年代稍晚的梳子出土更多。為何梳子使用這麼廣泛?或與古人對毛髮的推崇有關。後來形成的儒家文化便特別看重頭髮,據《孝經》記載,孔子就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不是特殊情況,古人是不剃髮的。
古人隨身帶梳子不僅為梳理頭髮,還是一種養生工具。《黃帝內經·靈樞》有一種說法:“面板堅而毛髮長。”如出現“折毛”現象,健康就可能出問題了。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養生方》亦稱:“櫛頭理髮,欲得多過,通流血脈,散風溼,數易櫛,更番用之。”大概意思是,每天多梳頭,可疏通血脈,去病強身。唐朝名醫孫思邈也曾提出:“發宜常梳。”
宋朝最注重養生的文學家陸游幾乎梳不離身,他在《雜賦》詩中稱:“覺來忽見天窗白,短髮蕭蕭起自梳。”陸游心情不好時也會梳頭:“客稀門每閉,意悶發重梳。”明沈仕在《攝生要錄》中稱:“發多梳,去風明目,不死之道也。”明焦竑在《焦氏類林》中還總結出一套“神仙洗頭法”:“冬至夜子時,梳頭一千二百次,以贊陽氣,經歲五臟流通。”現代醫學也已證實,勤梳頭確實好處多多
-
3 # 藥藥切克鬧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有錢人多帶點錢,窮人多帶點吃的(乾糧)。
下面就舉一下古代三類代表的人物出遊。
1、有錢人:沈括的《夢溪筆談》寫過,
古人在出遊時,有點錢,先僱兩個奴僕,人不比太多,太多影響雅緻;人太少,又不能帶足東西。
沈先生說遊山人不能太多,二三個人即可,人多了就煩了,"有妨靜賞"。除了一些生活必須物品(衣服、被子、枕頭、盥漱用具、洗臉毛巾、洗腳毛巾、藥、熱水、梳子、食物、紙、筆、墨、硯、剪刀、書籍等)之外。
沈先生還強調,一些雜物:小斧子、砍刀、挖藥的鋤頭、臘燭2只、柱杖、泥靴(估計是古代的雨靴)、雨衣、斗笠、傘、食銚、虎子、急須子、油筒。
2、窮遊:至於著名的窮遊家——徐霞客。
雖然沒有文獻記載他帶過些什麼,但是《徐霞客遊記》記載了天朝這麼多地方,其中不乏人跡罕至之地,相信在那樣的環境,能走過這麼多的地方,肯定吃了不少的苦頭了。
3、帝王:秦始皇、隋煬帝、乾隆等等。。。
歷史上最豪華的旅遊,那就是各種帝王的出巡,比如:秦始皇出巡尋找長生不老之藥,隋煬帝出巡修一條大運河,乾隆出巡貪圖江南風光等等。
所以歷史上各種帝王出巡光帶的人就得好幾萬吧,豪華馬車,兒子,小妾,女兒,官員這都是要帶在身邊的,同時要有各種後勤保障人員,信件傳送人員等。。。
只要是能帶的基本上都會帶,想要什麼都要帶上。因為出行的繁雜程度,因此一個帝王一旦出巡過多次,國家財政必然不受重負,搞得民不聊生。。。
-
4 # 紫洲道人
找個行腳的道士看看就大概清楚了,先說衣著,帽子髮簪必戴(古人稱冠巾,扎塊手帕也算那叫逍遙巾當然種類很多不一一贅述)衣服,褲子,綁腿(這個重點說一下,中國特別是漢族綁腿其實是比較明顯的特色之一,文人穿長襪),包(褡褳,包袱皮,書架,書箱等等)鞋(一本遠途都會準備很多麻鞋,便於走山路還會準備一雙緞面布鞋)銀兩,身份證(普通人的路引,出家人的度碟,當官的文牒)名片,當然各種人各種時期也會有各種不同,交通工具,防身武器等等不一而足。
-
5 # E瞳未來
拋開眼前的苟且去看看遠方的世界,有這種浪漫情懷的不只是現代的文藝青年,古人也是很喜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在交通不發達物資不便利的古代,出門旅行都要帶點啥呢?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錢,不好意思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是萬萬不能穿越到古代生活的,;農耕文明下的社會,貨幣的重要性並沒有絕對的凸顯出來,沈括曾在《忘懷錄》中詳細記載了,出門時需要攜帶的必需品:筆墨紙硯、酒器茶盞,斧子鋤頭,刀子,油筒,虎子等等
筆墨紙硯正常文人嘛,走到哪裡靈感上來了得有席地揮毫的條件,保不齊有感而發超水平發揮,就達成了人生最高的文學成就傳唱千古了酒器茶盞也好說,古人出門,不像我們現在一趟飛機動車跑遍大江南北,古人出門萬一沒碰到旅店還要露宿野外,熬個粥總要有鍋切菜切肉必需有刀吧,點火的油筒也不能忘記,不然就只能摘點野果充飢了斧子鋤頭就不能理解了,又不是出門幹仗也不是種地耕田,這兩樣東西帶著幹嘛?,在這裡我們要清楚一件事,古代的文青說出去旅遊,那真不是隨便找個旅遊景點,拍兩張照片發兩句感慨就行了,而是真真正正的去尋找景色優美的地方,而能被他們稱為名山勝水的地方,大多要和人跡罕至掛上鉤,斧子又能防身又能砍柴,鋤頭即能除草又能開路,走不到還能當柺杖拄,實乃出門必備之佳品
但是很多人看到最後一個都很迷茫,虎子是什麼?虎子呀是一個有味道的尿壺,其實古裝劇裡的客棧標配茅房,只是今人對古代生活的一個美好的夢想,茅房這樣昂貴的居住設施,哪是一般人家裝得起的,如果在荒郊野外還能就地解決一下,但是如果在城鎮中可不是哪裡都有茅房的,隨地解決個人衛生問題就是道德素質的缺乏,憋著的話更不現實,怎麼辦?自己帶一個吧。
我們來想象一下,在古代多數為徒步旅行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帶的旅行包是有限的,那這個包裡也許會有沾著泥的斧子鋤頭和味道奇妙的尿壺,最可怕是出門旅行還要帶乾糧和水,所以古人的旅行食品到底是什麼味道呢?
-
6 # 太常吸貓
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出門乘著鹿車,帶著酒、一名僕人和一把鍬遊玩。並且囑咐僕人說,如果自己喝酒喝死了,就地埋葬就成。當然,一般人都是做不到這樣瀟灑的。
古人出門遊覽也分長途短途。在明代,長途旅行首先要帶的就是路引。路引既可以證明身份,上面又有能夠去往的範圍。路引不能擅自發放,也不能冒用。如旅行超出了路引上規定的地域,則會受到處罰。古人去遠處遊玩需要帶轎子、馬車一類的交通工具,普通平民就靠兩條腿走路了。
不過,轎子和馬車往往和官職地位掛鉤,庶民百姓不僅買不起,而且往往是坐不了。明代《徐襄陽西園雜記》中記載了作者和當時的同僚、前輩一同出遊,諸老都已經受封,錦衣、烏帽,得以乘坐肩輿。
短途旅行則相對方便,不過需要帶的用品也有不少。流觴曲水的風雅固然很好,提著行裝的恐怕不是諸位雅士,文人墨客出遊時攜帶薰香驅趕蚊蟲的習慣也不錯,成本大概也不低。石崇王愷鬥富的故事中,王愷用紫絲布障四十里炫耀,石崇就做了五十里錦步障回擊。布障對於古代婦女出門遊玩十分重要。到達目的地後,貴族婦女坐臥之處往往設有行障、坐障、屏風一類的器具,起到分隔的作用。帝王出行的儀仗和一應用具則更為繁多。
平實一點的方式也有。老人出門遊玩,有子孫照顧,帶一根柺杖足矣。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王冕在湖邊畫荷花時,則恰好遇到了同樣來此觀景的遊人。一個夯漢挑了一擔子盛著佳餚食盒,手裡提著瓶酒,食盒上再掛一個氈條,用來墊在地下,聚會的主人則慢慢悠悠的跟在後面,手裡還不忘搖著扇子。分主客席坐定後,便可邊吃邊談,轉頭就能觀賞湖光山色,一派輕鬆愜意。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出遊還有特別的風俗,需要帶一些應景之物。古人在寒食節攜伴出遊踏青的習俗。因為這一天在歷史上有段時期內和清明節沒有區分開,所以除了自己的吃食外,也要帶一些食物酒水祭祀祖先。上巳日則有婦女以薺花蘸油,祝禱後灑在水上,以油花形狀求吉兆法習俗。這一天也有喝酒、頭戴柳條圈和祓禊(即在水中盥潔)的習俗。此外,也有為了這一日專門做踏青履,可以是十分有趣了。(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參考文獻:《說郛》《太平廣記》《儒林外史》《徐襄陽西園雜記》
-
7 # 讚美照亮心靈1
古人在旅遊方面可不比我們這麼自由瀟灑,想出去旅遊,先僱兩個奴僕吧,人不必太多,太多影響旅遊雅緻,人太少,又不能帶足東西,今天我們先來看看沈括在《夢溪筆談》是這樣說的,沈先生說遊山人不能太多,二三個人即可,人多了就煩了,“有妨靜賞”,這一點我同意他的看法,不過四個人更好,晚上可以打八十分。
如果按三個人上山旅遊,那麼至少需要兩個人挑東西,第一個人挑吃穿用品。左邊筐子是衣篋,裡面要放上衣服、被子、枕頭、盥漱用具、洗臉毛巾、洗腳毛巾、藥、熱水、梳子。右邊筐子是食物盒,也是竹製的,分成四隔。裡面要裝這些東西:盤子3個,果子碟10個,可以裝幾升酒的酒瓶1個,水瓢1個,酒杯3個,裝果脯、乾果、小菜的盒子若干個,還有帶一些燒餅之類的東西,以備在山上萬一不能生火的時候吃。
第二個人挑的筐子是特製的,上面分為二層,下面是虛空的,可以用來寫字或彈琴。具體是左邊筐子的上層裝紙、筆、墨、硯、剪刀、書籍等。中間一層裝6個碗碟,筷子4雙,削水果的刀子1個,新鮮水果若干。右邊筐子上面裝琴1只,摺疊式圍棋盤1個。中間一層裝圍棋子、茶二三盒,茶杯3個。
回覆列表
較常見的應該是包裹、傘、扇子、手帕。
包裹裡一般是換洗的衣服和碎銀,這是生活必需品。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沙和尚挑的那擔子,裡面除了衣物和通關文諜外,估計就沒什麼東西了。
此外,古人出行一般還要帶把傘。傘是好東西,既可以遮陽擋雨,還可以用來當防身武器,遇到小毛賊之類的,至少不至於空手入白刃。
才子或知識分子或許還要帶一把很拉風的扇子,見到美女也好拿出來搖兩下,裝裝逼,或送給人家當定情信物什麼的。
至於手帕,才子佳人都愛帶。擦手擦嘴也可,遮擋歪瓜裂棗也可。
當然,有時候見到心儀的人兒,為了製造點偶遇邂逅,故意將手帕一扔,也是不錯的點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