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he丨pianist
-
2 # 鬱鈞劍
我最忌諱的和最不喜歡的歌唱毛病有二:其一是一些歌手在歌唱的過程中不斷地亂加裝飾音;其二是將字頭、字腹、字尾咬得太死、太僵。
這兩種毛病是目前歌壇的通病。這些通病的狀態是怎麼樣麼,後果又是什麼,我們來探討一下。
一、亂加裝飾音
在這個問題上重申一下,我認為朗誦歌詞能對唱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透過先朗誦歌詞,你才能找出什麼字可以加倚音,什麼字不可以加倚音。比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曲中“西邊的太陽”的“陽”可以加,因為它是“上聲”字,像這樣的字加了倚音倒是可以增添歌曲的韻味。
因此,歌唱中裝飾音太多、太濫,會導致歌聲油腔滑調,甚至低俗。
二、咬字的“歸韻”太長
在民族唱法的教學中,老師往往特別重視咬字的“歸韻”,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的運用,當然這也是中國“戲曲唱法”中很鮮明的特色之一。
咬字到歸韻的過程越長,課堂的“痕跡”就越大,“做作”的成分就越多。
朗誦是一種必要而有效的練聲方法,它使用歌唱時的狀態,充分靈活的利用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和咬字器官,使之在自然和正確的條件下受到一定的功能性鍛鍊。這樣會使歌唱者的聲音從音質、音色和控制力上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透過對歌詞的朗誦,能理解作品的涵義,把握作品的情感。
這裡所說的朗誦,是指初學聲樂的人,為鍛鍊發聲器官,鍛鍊咬字吐字能力,在自然說話的基礎上,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啟喉嚨,加大音量,使得每句歌詞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語言是人類智慧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歌唱技巧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歌唱和朗誦都是透過聲音所形成的詞語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朗誦是自然地採取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練習,對歌唱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學生透過朗誦歌詞,會不知不覺中掌握聲樂的發聲技巧,激發學習聲樂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歌唱 我記得我曾經有一位老師 去聽了晁浩健的大師課後回來給我說 嗯 我們的方法是一樣的 都是有丹田運氣到胸口到喉嚨口什麼啊啦吧啦的 方法 大家都一樣 都是八九不離十的用氣息帶動聲音 而歌唱時的語感和情感表現力該如何表現呢 這就得需要各種因素來決定了 曾經我聽了一位老師的一節課 那個要高考的妹子 她的音準非常好 咬字也非常到位 唱的也非常正確 方法也沒錯 讀譜的準確性也是非常高 很完美 可唱完後 那位老師啪啪的敲著譜子唉聲嘆氣說 你為什麼就是不懂音樂的靈性啊 這些歌詞和旋律都是有靈性的 然後學生一臉木納 老師給這位學生做起示範 聽了老師所唱 我也就明白了為何這個姑娘唱的不好 從技術上來說 都基本上有了 可在對歌詞 旋律的理解上 卻完全解讀的不如那位老師 為什麼呢 也許是她年齡太小 不懂歌曲裡所表達的感情和作曲家的心境 在我看來 要表達情感 是要自己傾注感情到音樂裡 去試著切身體會作品裡歌詞間表達的意境 將自己代入進去 感同身受一下 方可找到一些表達方法 (奉上我的女神阿格里奇)
雖然我不是學聲樂的 但也唱過很多中外聲樂作品 不少的作品是需要人去經歷過人生歲月的滄桑和苦難才能表達出來的 雖然共鳴腔發出的聲音都是讓美聲渾厚而有力的 可有的人硬是能把作品唱的讓人感動的落淚 就因為他的人生經歷到了 他對於作品有很深的共鳴 我的教授經常給我的演奏上說 (這段旋律要 從你的內心流出來) 我的解讀是:它並不是所謂的輕重控制音量 而是那種很溫柔 或者很悲憤 抑或是很苦訴的 再就是那種 憋出來的(憋出來 :詳見貝多芬晚期作品 很多音是那樣控制不住的壓抑很久而憋出來的底音 讓旋律充滿那種滄桑的感覺 )記住 音樂是源於生活 雖然說藝術高於生活 但!他最終還是回到生活 所以 作為一個歌者 或者琴者 需要去自己去經歷 遊學 那樣 才能找到通向音樂真正表現力的道路 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 融入音樂 從內心流出 這也是提高表現力的方法
技巧上 提高咬字 還有旋律的強弱處理 當然我覺得這些都是廢話 因為這些只是基本功
最後 建議 多聽各種作品 多聽 在這裡我說不清楚 一定要學會從旋律中解讀 旋律很重要 不要怕丟醜 多聽多唱 多哼哼 最後說一句我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建議 音樂裡沒有絕對的強弱 不要以為做出譜面說的強弱就行了 音樂是發自內心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音樂 對音樂的理解也是自己獨一無二的 我的座右銘是 樹葉有多少種顏色 無數種 這個問題也會伴隨我一生去追尋 歌唱性 legato 這個課題 是我們要用一輩子去研究 去鑽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