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禧G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麥在國會發表瞭如下演說:“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並將它掌握在手裡以待有利時機…這種時機已被錯過好幾次。維也納條約所規定的普魯士國界是不利於健全的國家生活的。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透過演說與多數議決所能解決的一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錯誤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俾斯麥的這次演說被稱為“鐵血演說”,由此他也獲得了“鐵血宰相”的稱號。從這次演說之後,俾斯麥便開始了用智慧和武力締造德意志帝國之路。為了進行戰爭時不至於腹背受敵,俾斯麥展開了靈活的外交攻勢以配合軍事行動。他在歐洲各國間尋找縫隙,一會兒化敵為友,一會兒認友為敵,千方百計地使一些國家在適當的時刻保持中立,確保了普魯士始終只有一個的敵人,普魯士軍隊始終只同一個敵人作戰,終於,通過幾場王朝戰爭,使德意志近千年來的統一夢想分三步完成了。
第一步:因勢利導,取信歐洲這一時期的總體形勢雖然對德意志的統一有利,但是俾斯麥十分清楚,德國的問題從來都不單純是德國的問題,它一直牽動著歐洲的神經。要採取行動,必須等待和善於捕捉機遇,儘量減少負面效應。1863年,丹麥議會透過一部新憲法,將兩處屬於德意志邦聯且講德語的公國劃入到了丹麥的版圖。這無疑給了普魯士最好的藉口。為顯示普魯士是德意志民族利益的捍衛者,俾斯麥遂聯合奧地利對丹麥宣戰。這一舉動不僅沒有引起歐洲列強的戒心,也緩和了奧地利的不信任感。戰爭很快以普、奧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步:降伏奧地利,獨霸德意志俾斯麥歷來認為,一山容不得二虎,“德意志命運的難解之結,不能用雙雄並立這種溫和的方式來解開,而只能用劍來斬開”。在俾斯麥看來,德意志在關稅同盟中的經濟統一是政治聯合的合乎邏輯的預備階段,因而走武力統題的道路也是必要的和合乎邏輯的。1866年6月16日,同奧地利的戰爭終於打響了。俾斯麥這一次雖然在外交上下足了功夫,但在戰場上卻沒有獲勝的把握,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出色的普魯士軍人身上了。不過,僅僅7周後戰爭就以普魯士的勝利而結束了。訊息傳來,俾斯麥狂喜,拍著桌子大叫:“我把他們都打敗了,全部!”不久,一個由21個邦、3個自由市組成的北德意志聯邦正式成立了,奧地利從此被逐出了德意志政治舞臺的中心。
第三步:大敗法國,實現全德統一在建立了北德聯邦後,俾斯麥即將重點投向南德諸邦。但德意志南部向來是法國的勢力範圍,拿破崙三世誓不放棄,他宣稱:“只有俾斯麥尊重現狀,我才能保證和平,如果他把南德諸邦拉進北德聯邦,我們的大炮就會自動發射。”英、俄兩國也反對俾斯麥的計劃,英國外交大臣公開表示,“不能容忍普魯士以壓力政策超過萊茵河界線”。
在這一歷史時刻,俾斯麥的外交謀略再次發揮了驚人的作用。他先是利用法國對南德領土的覬覦,以寬大優厚的條件把4個邦國拉到了自己一邊;然後,當法國要求吞併比利時和盧森堡時,俾斯麥則要求法國出具書面材料,以便於他暗中將法國的擴張圖謀告知英、俄。這樣一來,法國的行為開始讓英國憂慮,俄羅斯很久以來與法國在波蘭問題上就存在矛盾,義大利也因法國支援其境內的教皇領袖而與之關係冷淡由於俾斯麥的催化,法國很快就成了孤家寡人。而與此同時,民族運動正在德意志境內興起,法國對德國的咄咄逼人態度又正好被俾斯麥所利用,於是一場民族保衛戰漸漸逼近,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一觸即發。
1868年,西班牙因王位空缺而發生的內亂又給俾斯麥提供了機會。他琢磨著,如果讓西班牙哪怕只是在口頭上答應將王位獻給普魯士王室的一位親王,就必然會激怒法國;只要把法王激怒了,時機也就成熟了。於是,俾斯麥便派人到西班牙活動,幾經周折,西班牙政府真的宣佈了將王位獻給普魯士王室。拿破崙三世聽到後勃然大怒,遂以武力相威脅,要求普魯士放棄這一王位。威廉一世懾於法國的淫威,馬上表示讓步,但他發給拿破崙三世的電報被俾斯麥做了手腳。原來,電報被俾斯麥縮寫了,電報中“從長計議”一句話變成了“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和解的意思變成了輕蔑的拒絕,然而,這是一場俾斯麥蓄意已久、早就期待並已做好充分準備的戰爭。
於是,勝利的天平沒過多久就倒向了普魯士一邊。1870年9月2日,在色當決戰中法軍大敗,親自率軍作戰的拿破崙三世被普魯士元帥毛奇生俘。不過,這並不是俾斯麥想要的結果。他指揮軍隊繼活續前進,直搗巴黎。1871年1月18日,巴黎城內炮聲隆隆,而在巴黎城郊的凡爾賽宮卻一片莊嚴肅穆。600多個身著軍服的普魯士軍人突然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歡呼聲,並先後重復了6次。就在這個法國的宮殿裡,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被加冕為德意志皇帝——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從此誕生了。當然,人們也永遠記住了一個偉大的名字—奧托·馮·俾斯麥。德意志曾用建造最大的戰列艦以他的名字命名來紀念他。甚至列寧也充分肯定俾斯麥在德國曆史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指出:“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歷史上進步的事業”。
-
3 # 行走的徐徐
到了1875年法國計劃購買1萬匹軍馬並通過了新的軍隊編制法,引發了俾斯麥的戒心。他透過媒體釋出法國意圖威脅德國的訊息。其實他只是希望讓高盧雄雞低下點頭而已。因為他知道歐洲各國的制衡,特別是英俄的態度,德國不可能完全吞併法國,並且法國是個偉大的國家,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它必將再次強大起來,他只能是儘可能推遲這一程序。
強弱易位後,作為弱者的法國倒不怕德國了。歐洲各國更顧忌強大的德國了,而明顯同情起法國來了。英,俄,奧匈都來從外交辭令和手段上幫助法國了。俾斯麥清醒地意識到了德國雖然強大但地處歐洲中央的地緣劣勢意味著其絕不能為所欲為,所以他試圖與各國交好,更加註重國內建設,認真積蓄國力。此外,他開始構建新的同盟體系,構建起一套令人眼花繚亂的大陸同盟體系,從而儘可能確保德國的安全,為德國的發展爭取時間。
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上臺後,一心想建立自己的功勳和地位,迫使俾斯麥下臺後很快就把其苦心構建的密如蛛網的聯盟體系撕了個粉碎。這意味著德國所仰仗的歐洲均勢隨之打破了,德國被拖入了一戰,法國的復仇得以機會展開了。
回覆列表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為同盟,眼看著英國與俄國在巴爾幹“兩虎相爭”。而法國的衰弱,讓英國失去了一個遏制俄國的幫手,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接受,俄國的軍事力量再次進入黑海。當然,俾斯麥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擴張。
統一後的義大利,在歐洲大國中實力最弱,又比其他小國強大。然而,其實力不濟,野心卻不小。俾斯麥儘管十分看不上義大利,對其不切實際的雄心壯志更是嗤之以鼻,特別是毫無戰鬥力的軍事力量,簡直就是笑話,但還是接受其為盟友。
在俾斯麥看來,一方面,剝奪法國的一個潛在盟友;另一方面,使奧匈帝國獲得一個友好的鄰國,共同對付俄國。更重要的還是想借義大利“搭橋”,拉近與英國的緊密關係,挑撥英、法兩國關係,並遏制俄國的擴張。
由於英、法兩國為爭奪埃及,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雙方關係急轉直下,而義大利也因突尼西亞與法國矛盾很深。於是,在俾斯麥的唆使下,英、意、奧匈三國簽訂了《地中海協定》,共同維護地中海地區的穩定。這次,俾斯麥很滿意。
首先,在外交上孤立法國的同時,又孤立了俄國,使得俄國越來越離不開德國的支援,更加依賴其在英、俄戰爭中保持中立。而俾斯麥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不僅將雙方的注意力從法國身上移開,而且俄國也不敢與同樣被孤立的法國結盟。
其次,加深英國與俄國的矛盾。由於《地中海協定》明顯是針對俄國,使得英國深陷巴爾幹半島。儘管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始終沒有放鬆對德國的戒備,但因德國在巴爾幹並沒有實質利益,反而抵消了對德國的關注度,全力對付俄國。
更關鍵的是,該《協定》是英國與德國的兩個盟國簽訂的協議。也就是說,英國承擔了援助兩個盟國抗擊俄國的全部責任,而德國卻置身事外,過的“逍遙自在”。至此,俾斯麥煞費苦心構建的孤立法國、迫使俄國保持中立的外交體系大功告成。
然而,威廉二世繼位不到4年,俾斯麥的外交體系徹底崩潰。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這位天生有些殘疾的新皇帝,從小充滿了自卑感,當了皇帝后特別喜歡錶現自己,渴望建功立業,以此來掩蓋殘疾帶給自己的自卑。當然,這麼自以為是的人自然容不下比他強的人,2年後俾斯麥被解職回家。
隨之而來的是,德國外交路線的全面調整。他們不僅不理解俾斯麥複雜而矛盾的外交體系,而且十分質疑為什麼與交戰的,俄國和奧匈帝國同時結盟?很快,德俄雙邊安全協定終止,俄國甚至不惜作出重大讓步,但威廉二世仍然拒絕。
其實,他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與英國結盟。他想當然地認為,拒絕與俄國保持友好,就一定能夠博得英華人的好感,從而結為同盟,繼而法國、俄國都不敢小瞧德國。俾斯麥難道就不想這樣做嗎?不,因為他知道英華人是不可能與德國結盟的。
遏制統一後的德國,是英國的長期政策,這和意識形態根本沒有關係。俾斯麥十分清楚英華人的想法,根本就沒有把德國的安全,寄託在與英國的結盟上。而毫無政治頭腦的威廉二世,怎會理解俾斯麥的苦心,一心追求與英國的友誼。
俗話說得好“上趕子的買賣,都不是好買賣”。威廉二世將俾斯麥時期挾制英國的埃及桑給巴爾,慷慨地送給了對方,非但沒有換來好感,反而對其漸行漸遠,根本沒有結盟意思。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更可怕的是,法俄結盟了。
由於與德國無法建立友好協定,再次孤立的俄國,處於英、德、奧、意四國包圍的危險之中,於是本能地想與另一個被孤立的大國——法國結盟。當俄國主動向法國表示意思時,被俾斯麥孤立了20年的法國激動不已,當即訂立軍事協定。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俾斯麥苦心經營的外交體系徹底崩潰。法國在德國的“奴役下”,儘管一心復仇的心態與日俱增,但在俾斯麥所構建的外交體系中,被死死地困住,動彈不得,直到愚蠢的威廉二世上臺,法國迎來了復仇的機會。
俾斯麥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家、政治家,其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政治眼光令人歎服,也不禁對威廉二世的自以為是感到無奈。政治應該由政治家去做,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不但效率低下,甚至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