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枯榮說

    做生意本來就像是一場賭博。不可否認在秦始皇的父親身上,呂不韋賭贏了,他儘管一時顯赫,卻最終因為兩個致命的缺點而命喪黃泉。

    一朝得意

    在邯鄲街頭,呂不韋以商人獨有的精明與機靈發現了他人生中的貴人,那就是秦國的人質秦公子異人。呂不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奇貨可居”。他回家後和父親探討了他將要進行的這一次投資。

    呂不韋賈於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願往事之。”

    這也是他由商轉政的第一次嘗試,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嘗試,他成為了時代的幸運兒,從一個籍籍無名之輩一躍成為了歷史的主角。

    經過呂不韋傾盡家財的一番運作,秦公子異人成功的當上了秦國的國君,而他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秦國的相邦。可是這位秦公子,從一朝落魄變作君王,在這極大的反差之下自然是縱情享樂。在位不到三年就命歸黃泉,在他之後繼位的就是以後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大權獨攬

    中國古人講究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呂不韋以身為一國相邦,在莊襄王在位時也是得到了各方關係的絕對支援,可以說已立功立德,那麼立言將是他最後一個人生目標,於是他便召集三千門客準備著書立說。在這三千人的努力下一部傳世的經典《呂氏春秋》誕生了,在呂不韋心目中這本書就是以後秦國的政治教科書。

    而正是因為這本書,他已見罪與年少的秦王。書成之後,呂不韋在秦國的都城咸陽出了一張告示,公然宣稱:各方遊學之人有能改此書一字者以千金相贈。並非此書毫無錯愕,而是他的政治地位讓人不敢更改。他的張揚,他對權利的玩弄,讓天下所有的人噤言,而他卻忘了他身後還有一個秦王。

    陷入美色

    秦始皇繼位時只有13歲,這麼小一個孩子又能對呂不韋造成什麼威脅。於是他便時常與他以前的姬妾,也就是秦始皇的母親si通。後因秦始皇漸漸年長,他擔心終有一天事情敗露,於是他找了一個門客嫪毐假冒宦官專門伺候太后,自己從而得以抽身。而嫪毐竟然瘋狂的與太后生了兩個兒子。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玩弄權術的伎倆,徹底的激怒了秦始皇。

    被貶自盡

    秦始皇加冕親政的第一年,有人告發嫪毐並非宦官,常與太后si亂,生子二人,皆匿之。秦始皇查其屬實,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但是考慮到呂不韋有功於先王,不忍心就這麼殺了他,於是貶他到河南,不到一年又從河南發配四川。呂不韋自感形勢不秒,於是飲鴆止而亡,結束了既輝煌又悲哀的一生。

    呂不韋畢竟不具備也不可能具備真正的政治角逐本領,他終究成了權利場上的一具枯骨。也許從一開始,他的輝煌夢想就註定了這樣一個難以收場的悲慘結局。

    呂不韋可以說是留給了後人很多的思考,他超前的戰略眼光、卓越的經營才能、不懈的追求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他抓住權利不鬆手、貪色享欲不收斂這兩個缺點,卻直接將他送往黃泉。

  • 2 # 歷史沉澱的理性

    呂不韋是迄今世界上最牛的商人,他能把公子炒成皇帝,把自己炒成丞相,商人思維精於算計,達到登封造極地步。秦王政年幼,呂相國執政,並有可圈可點之處,使秦國始終保持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的戰略定力,奮六世之餘烈,緊握馬拉松接力棒,繼續跑出新速度。呂不韋之失勢,並最終自盡,主要是秦王政厭惡他,表現在:呂不韋具有強烈的控制慾,他組織編撰的《呂氏春秋》,雖法儒道雜陳,但並不保守,有一定獨到見解和進步意義。然而呂不韋編《呂氏春秋》的目的,是給即將收回皇權的秦王政,作為治國理政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的,豈知秦王政不喜歡他那一套說教,秦王政奉行霸道,純任法治,導致呂氏失寵。秦王政二十二歲那年,舉行冠禮,佩帶寶劍後,開始親政。不久,嫪毐判亂,被平息,但卻牽出了呂不韋的醜聞穢行(與秦王政母親長期通姦),被早對其不滿的秦王政放逐,之後又逼迫呂不韋自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花蓼形態特徵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