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色受想行識

    佛者,覺也。“佛為法本,法由佛出”,佛法就是佛覺悟並宣說出來的法,是謂“諸佛常法”。釋迦牟尼佛的言教自然就是佛說的法。將釋迦的言教集結成文字,從言教中又可析出教法即經,教誡即律。又,廣義上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諸菩薩、祖師大德譯註佛所說法,使正法流佈海內古今。且凡依“諸佛常法”而“入佛法相”者亦名為佛法。因此有三藏十二部之經、律、論。由是可知,三寶已出,即佛、法、僧。佛者自性覺,法者自性正,僧者自性淨,這是自性三寶。

    《成唯識論》:“法謂軌持。”即方向與方法。《俱舍論》:“佛之妙法有二種,教法證法之體性,持教法者唯講經,持證法者唯修行。”都是講佛法歸結於學理與實踐兩個方面。再細分之,法有四種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分別對應信、解、行、證,學佛講求解行並進。學佛的修法有戒、定、慧三學,佛陀遺教以戒為師,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知止而後有定,觀照而後得般若智慧,只有止觀並運、定慧雙修,相輔相成才能不偏不倚。因此佛法既是理智的也是德行的(印順法師語),既是科學的又是經驗的。

    佛說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一說四法印,加有漏皆苦。這是印證契入佛法的依據。《大智度論》:“佛說三種實法印,廣說則四種,略說則一種。”此一種為一實相印。無論是三法印(四法印)還是眾法門無非揭示諸法之實相。如何證悟諸法實相,如何契理契機聽聞佛法?佛陀為眾生開解五乘佛法,以利不同根器者。

    人乘 - 五戒天乘 - 十善聲聞乘 - 四諦、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緣覺乘 - 十二因緣菩薩乘 - 六度、四攝

    天台教觀以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之教為權教,示一乘之理為實教。三乘是佛方便說,統歸一佛乘。天台判教五時八教,將佛陀經教分為五個時期: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種教法:化儀四教頓、漸、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華嚴判教三時五教,三時:日出、日中、日落;五教:小乘、大乘始、大乘終、頓、圓。《大般涅槃經》中將佛法譬喻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凡此種種,都是為了方便對佛陀言教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提綱以挈領。

    法門無量常以八萬四千喻,《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各宗各派悉有入佛門徑。眾人根器不同,有先學唯識的,有先學經論的,有傾慕藏密的,有青睞南傳的,有攝受禪法的,有老實唸佛的……然而,無論哪一法門都需先入門,再一門深入,證悟究竟。《阿含經》:“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對於某一系統的接觸、學習、體會、實踐、印證、起悟,也即從“聞思修”入手的過程,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根性的人所認同的也是應該去做的,只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以後才能更清晰的解答、消除種種煩惱疑惑,抑或是得出新的疑惑。如此以楔入楔,直至無楔可出,無楔需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如寄。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