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陝西周至菠菜滯銷,100公斤才賣26元,看到這則新聞比較心痛。但是拋開農民這層特殊的身份來說,在市場經濟的體制裡,按照供需理論來講,滯銷應該是經常會發生的,而且也是一種市場自然調節的結果。為什麼不能從經濟學的角度,想辦法去彌補損失,而總想著消滅滯銷呢?
5
回覆列表
  • 1 # 北丐七公

    第二、農民往往存在跟風的行為,看著去年別人種植那種作物值錢今年大家就跟著種,市場很容易飽和,導致供過於求。

    第三、農民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沒有市場的定價權,批發商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價格好的時候農民也是利潤裡最低分成者,價格不好時,完全就是賠本,一年到底也賺不了幾個錢。

    第四、基層政府的作為、天氣及其它不可預測的原因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 2 # 好爺72282589

    自由的“市場經濟”實際上從理論上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只是在犯同樣的錯誤,歷史已經有了。市場經濟是個“海?!”,本身就有不確定性,那種“實踐”的魄力倒是令人吃驚,但接下來的問題不能不考慮,這確確實實發生了。首先,搞清楚什麼是經濟……經濟的本意~不是~錢,是高效有序……適用性,不是浪費。是高品質的生活。這種自發性就是盲目,一股腦兒~不管三七二十一,出問題可能性太大。

  • 3 # 魯迅先生手中的筆

    謝謝邀請,因為從古至今所有的人都有利益最大的心態,所以當某一產品價值升高的時候,大家都會前去種植,所以肯定產量過剩,導致滯銷,不過這是人的心態,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去種植,可是為了利益沒有辦法,只能去賭,所以這是心裡的毛病,所以供需沒有辦法調控。。。。。

  • 4 # 天霜露白野

    看啥?每次糧食豐收價格跌幾分之一,有時候豐收之前是一塊,糧食一收馬上降價一毛兩毛三毛,按照國家得做法就是讓城市人吃的便宜點吧,結果城市人吃得也不便宜,利潤都被壟斷了。吸血真是無孔不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瓣膜病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