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棧工程師

    NO.1好萊塢影星+音樂藝術家,讓Wi-Fi技術成為可能

    海蒂·拉瑪,著名好萊塢影星,全球第一部裸戲的女主角。

    她在數學方面頗有天賦,從她那做軍火商的丈夫那,學到了許多軍方武器系統的知識。另一方面,她的朋友——鋼琴家喬治·安塞爾,也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他曾寫過一本關於內分泌的書)。在二戰期間,他們倆共同開發出一項專利技術,讓魚雷的接收器和艦船的發射器能同步調整頻率,防止被敵人干擾。後來這個技術被稱為展頻技術,它是現代許多無線通訊系統包括無線區域網絡(Wi-Fi)與行動電話的基礎關鍵。

    NO.2因為用了火狐瀏覽器,這個謀殺嫌疑人最後無罪開釋

    2011年,凱西·安東尼殺女案的審訊可謂是備受矚目(案件回顧請自行Google)。

    像在其他謀殺案中一樣,警方搜查了安東尼家的電腦資料,包括瀏覽器的搜尋記錄。直到凱西被無罪釋放之後,她的辯護律師才透露,電腦中其實存有關於中毒和窒息等關鍵詞的網路搜尋記錄,但從未被公訴人提出過。看起來公訴人雖然鉅細無遺地檢查了IE的搜尋記錄,卻沒有看火狐的……而安東尼主要使用的就是火狐瀏覽器。

    NO.3海灣戰爭中弄死美華人最多的東西之一,是個軟體Bug

    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對美軍士兵來說,最致命的攻擊之一,是來自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

    當時導彈擊中了沙烏地阿拉伯札哈蘭市附近的一個美軍基地,造成28人死亡。當時基地附近其實部署有愛國者反導彈系統,卻沒能成功攔截來襲的導彈。後來發現這是因為愛國者系統的控制程式碼中有個 bug:在獲取當前時鐘數值並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浮點數變數的整數部分是用24位二進位制整數表示的,而小數部分是用1/2+1/4+1/8……這樣的10進位制進行表示的。

    這就導致隨著基礎時鐘數值的增加,系統計算的誤差將會逐漸變大,直到系統重啟,計時器歸零為止——而在戰爭期間,許多飛毛腿導彈防禦系統根本就是24小時待命,完全不重啟,這就導致了最後的悲劇。

    NO.4最早的兩位計算機博士學位獲得者中,有一位是名修女

    瑪麗·凱勒可謂是青史留名了。

    讀研究生的時候,她參與了 BASIC 程式設計語言的開發,並在1965年6月獲得了威斯康辛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學位,使她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兩位計算機科學博士之一,也使當時全球一半的計算機科學博士是女性。

    這還不算最勁爆的梗,凱勒還是一名美國天主教修女。1913年出生的她,19歲的時候加入了聖母瑪利亞慈善姐妹會,30歲獲得數學學士學位,40歲獲得了德保羅大學的數學與物理學碩士,拿到博士學位後,她在愛荷華州克拉克學院任教了20年。

    NO.5有那麼20年左右的時間,美國所有核武發射密碼都是八個零

    在1962年,肯尼迪總統擔心個別的軍方指揮官在下令發射核武器方面有太多的自主權,於是下令給所有的核彈發射裝置加上8位數的密碼,必須輸入密碼才能發射。

    而空軍指揮官則更加擔心在危機來臨時無法及時將反擊力量發射出去,所以雖然字面上執行了總統的命令,卻把所有的發射密碼都設定成00000000,甚至還把密碼寫在紙上,貼在操作檯邊,以防操作員忘記了密碼……

    當然,目前官方一直否認這個說法。

    NO.5為防止電腦病毒傳播,挪威一名教授把全國的網路給拔了

    波爾·施皮林(PålSpilling)是一名挪威的計算機先驅,他對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研究,使挪威在1973年接入了美國國防部的“阿帕網”,成為最早接入的國網路絡;而“阿帕網”則成為了國際網際網路的始祖。

    15年後的1988年,世界上第一種網路蠕蟲病毒Morris 在阿帕網上傳播,並不斷複製自己感染更多的計算機時,施皮林接到了美國同事的警告,迅速地將整個挪威的網路從阿帕網上斷了開來——基本上就是跑去機房,拔了路由的線就搞定了。

    NO.6傑弗裡·貝索斯給網站取名 Amazon,是為了在字母表上排前面一點

    網際網路電商巨頭 amazon.com 的業務起始於線上書店,而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網店平臺之一。它的創辦者傑弗裡·貝索斯曾一度將其命名為 Cadabra,就像童話裡的一句魔咒,用來表現在網上買書是多麼充滿魔力的事情……

    NO.7滑鼠被獨立發明了起碼3次

    1968年,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釋出了後來被稱為“一切演示之母”的NLS演示系統,也是史上第一部帶有圖形使用者介面的計算機系統,他定義了許多我們現在依然在使用的人機互動方式和介面元素。

    這個系統包含了一套專門開發的遊標控制外設作為主要的輸入手段,因為拖著一條尾巴,所以被暱稱為滑鼠。

    但其實,在這之前滑鼠已經被獨立發明出來起碼兩次,一是在1952年,由Ferranti 電子公司加拿大分部的Tom Cranston 和 Fred Longstaff 提出的,二是在1960年代由英國海軍的 RalphBenjamin做出的發明。這兩者的設計都是橡皮擦大小的軌跡球設計,而不是恩格爾巴特的粗笨滾輪——然而這兩個發明也都因為涉及軍用專案而被列為機密,從來沒有被公開,也沒有拿出過大眾能使用的產品,於是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NO.8高能宇宙粒子可能會摧毀你的資料

    半導體電子裝置經常會出現一些“軟錯誤”,比如某一個數據位元組或者訊號錯誤,但這個問題並非是系統本身的設計漏洞或軟體Bug導致的。在排除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後,研究人員發現,高能宇宙射線可能會穿過臭氧層,擊穿記憶體中的某個暫存器,導致某個位元組反轉,產生奇怪的硬體故障。

    對此,除了把你的高科技裝置藏在深深的地洞裡之外,你還應該試試他們發明的ECC記憶體……

    NO.9任天堂的頭67年只做一款產品

    在現在的幾大主機廠商裡,任天堂的公司歷史可謂是最悠久的了:它創辦於1889年,日本剛剛邁入現代化程序不久。

    然而,在之後的67年裡,任天堂只有一款產品:花札紙牌。

    一直到1956年,任天堂第三代老總山內溥在參觀了美國的“世界第一大紙牌生產商”之後,決定轉型。嘗試過計程車、專供一夜情的性愛酒店、泡飯(類似泡麵的速食品)等,最終決定轉型成電子遊戲產品生產公司。(從紙牌遊戲到電子遊戲也不算什麼大轉型吧,看看諾基亞,人家可是從伐木造紙的公司轉形成手機制造商呢。)

    NO.10上個世紀70年代,就有民用的可視電話上市了

    過去一百年裡,差不多每個對未來的幻想作品都會提到可視電話裝置和影片通話的設想,雖然現在什麼影片聊天影片直播已經遍地開花,但在我們小時候,可視電話也真是一個近未來的科幻題材。

    可你知道嗎?這個“未來”在1970年代就由AT&T變成了現實。它們當時就公開發售名為PicturePhone的可視電話,並提供對應的影片通話服務。

    “貝爾大媽”當初誇口說接下來5年將有幾十萬部可視電話進入美國的千家萬戶,但直到1975年,真正購買的使用者也只有幾百戶而已。成本太高是個硬傷,當時影片通話的月費高達160美元,算上通貨膨脹這幾乎相當於現在的947美元——而且這個套餐只包含30分鐘的影片通話時間而已。

    NO.11奈及利亞、迦納、孟加拉國跳過了固定電話,直接進入行動通訊時代

    北美、歐洲和中國,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都曾投入過巨大的人力物力,建設固定電話交換網等公共服務設施,以滿足千家萬戶的通訊需求。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無法做到這一點。

    但如今,在移動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和相關通訊裝置成本不斷降低的情況下,包括奈及利亞、迦納和孟加拉國在內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直接跳過固定電話網路的建設,全面進入行動通訊基站和服務建設,雖然他們的固話裝機量不到1%,但行動電話已經覆蓋了85%的家庭。

    NO.12史上最早的網頁還在,原網址沒變

    1991年8月6日,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在超文字協議的使用者組上發帖,宣佈了他開發的一個稱為全球資訊網的新專案,他本人將其縮寫成W3(然而很不幸現在大家都縮寫成www,就是你網址開頭的那三個W)。

    他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時候寫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他搭建的全球第一個HTTP網頁還在CERN的主頁上,網址http://info.cern.ch/hypertext/WWW/TheProject.html 至今未變過。

    這個頁面沒有背景色,沒有影象,只有純文字和一些超連結,內容包括“如何架設你自己的網頁伺服器”以及“如果你沒法連上網際網路的話如何下載網頁文件”(沒錯,這裡寫了你可以用郵箱來收網頁檔案!)

    NO.13上個世紀的幾個電影推廣網站,這20年來也從未改變過

    1996年邁克爾·喬丹和兔八哥一起出演的電影《空中大灌籃》,和1998年湯姆漢克斯的《電子情書》可謂是出生在了網際網路營銷推廣的黎明時代,對未來的網際網路歷史學家來說,這兩部電影的線上推廣網站居然還活著,而且幾乎沒怎麼改變過,也是一大奇蹟了。

    以當時的技術來說,《空中大灌籃》的頁面更加華麗酷炫,而《電子情書》則更樸實清新,和兩部電影的基調以及目標觀眾保持一致,也使我們能一窺當時初入網際網路世界的使用者們的視角。

    NO.14 終極奧義日本江戶時代,幕府武士為了禦敵,居然研發出了....

    是的,明治維新不僅給日本帶來改革開放的春風,還發明出了世界上最早的AI技術,當時的幕府武士為了抵禦外敵,居然把AI技術融入到了傳統劍道中,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把叫“紅櫻”的劍,據說在殺敵的過程中,這把 AI 劍能學會敵人的招數,並且不斷升級。

    可惜,這把 AI 造就的奇蹟之劍,被著名“糖尿病浪人武士”——坂田銀時邊摳鼻屎,邊給毀了,至今,人工智慧還沒運用在冷兵器上,也是因為各國軍方都很忌憚這段沒什麼內涵的黑歷史。

  • 2 # 我是查理就姓查

    中國發明瞭火藥,在火器上更是發展了諸多,明朝的神機營鳥銃更是得名於可以打鳥,還有沐英的要你命3000排槍法……這是何等領先於全球的軍事科技,如果按照正常的科技樹,應該往下就是職業炮兵,龍騎兵,排槍行軍陣列等,結果有明一代不斷倒退不說,滿清就給徹底點回冷兵器時代,結局如何華人都知道了……這應該是個點錯科技樹的典型例子了。

  • 3 # 以史為鑑

    關於點錯科技樹,南美瑪雅人表示有句話想說一下!

    瑪雅人作為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曾創造西半球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從事農耕、興建巨大的石頭建築和金字塔神殿、冶煉金和銅,並使用一種特殊的象形文字。

    最值得令人驚訝的是瑪雅人幾乎把所有的科技點都加在了天文這一選項上面,瑪雅人發展出來了非常精密的歷法及天文體系。

    從迄今為止的研究情況來看,瑪雅人已掌握了日、月、金星等的執行規律和日食的週期。

    他們透過相當於23.75年的長時期觀測天象,計算出在11960日當中有405次滿月,從而算出一個太陰月的長度。而現代天文學所測定的資料為11959.888日,其間僅相差0.112天。

    他們特別重視對於金星的研究,所確定的金星會合週期為584天,共分四段:晨見236天,伏90天,夕見250天,伏8天,五個金星會合週期之和正好等於8年。現代天文學測定的金星會合週期(即一金星年)為583.92天,若將它折算為地球年,前者1年僅誤差72分,相當於一日誤差不到12秒,這是何等精確的觀測!   

    在此基礎之上,瑪雅人制定出具有高度水平的歷法。其曆法根據不同的用途分為兩種;

    一為“聖年曆”(瑪雅人稱之為“哈布”),1年13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

    一為太陽曆(瑪雅人稱之“通”),1年18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一天。

    這兩種曆法同時並記,每天都記兩歷的月日名稱,並使聖年曆上一些特定的宗教祭日與太陽曆的日期相符,大約52個太陽年的長度相當於73個聖年曆的年的長度。  

    瑪雅人對金星的會合週期的計算能精確到每六千年只差一天。曆法也指出月亮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29.530588天,而現代科技的測量值為29.528395天;

    這種曆法十分複雜精密,據認為其精確度超過了同時代希臘羅馬、埃及、印度、中國等其他文明所用的歷法。

    瑪雅人的歷法可以維持到4億年以後,計算的太陽年與金星年的差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4位數字,有自己的文字——用800個符號和圖形組成的象形文字,詞彙量多達3萬個。有精美絕倫的雕刻、繪畫和藝術。 

    現在流傳的2012世界末日預言,還有各種小道訊息說瑪雅人是外星人的後代……這一切都是基於瑪雅人不可思議的天文學成就。

    但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天文成就的瑪雅文明,他們的生產方式卻與他們傑出的天文成就極不相稱。

    他們不知道用鐵,所有的工具、武器全為木製或石制,農業生產採用原始的刀耕火種。這一切都讓後人深深困擾,難道真的有這樣一個民族把所有的科技點都拿來點天文學的成就,其他方面都深深落後於時代?

  • 4 # SME科技故事

    給大家提一位知道的人不多的化學——阿倫尼烏斯。

    作為1903年的諾獎得主,他其實是一個心機滿滿的套路王。

    阿倫尼烏斯年輕的時候,是一位有志青年,熱愛物理化學。

    不過他讀大學時,卻遭遇一群頑固的老教授阻擊。當時的老教授們無法認同物理化學,認為物理化學就是“非驢非馬”的中間學科,算不得什麼正經科學。連同熱愛物理化學的都被老教授們視作科學異類,甚至將他趕出了實驗室。

    他那150頁的博士畢業論文也只獲得勉強透過的分數,但同樣一篇論文,當時物理化學研究的領袖人物們卻是稱讚有加。

    毀人前程最可惡,這段回憶給了阿倫尼烏斯很深刻的印象。

    直到1903年,在科學界真正堅持真理的科學家支援下,阿倫尼烏斯拿到了諾貝爾化學獎,終於一雪前恥,成為了化學界數一數二的精英人物。

    為了彌補早年受過的挫折,阿倫尼烏斯堅定了信念,憑藉不遜色於政治人物的交際手腕,混入了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還成功籠絡多人人心,成為其中一言九鼎的人。

    隨後他的人生可以用一個傳說概括:英雄殺死了惡龍,然後望著一地的金銀財寶,逐漸長出了犄角和尾巴。

    門捷列夫曾提出了元素週期表,在1906年,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能獲得諾獎,但很可惜,早年的時候門捷列夫曾將阿倫尼烏斯的成就貶得一文不值。阿倫尼烏斯為了報當年的一箭之仇,他四處散播門捷列夫的思想陳舊,併力薦另一位競選人。在他“不著痕跡”地周旋下,門捷列夫失去了1906年的諾貝爾獎,並在翌年逝世,空留遺恨。

    並不止這麼一次,1909的諾貝爾化學獎也是阿倫尼烏斯的傑作,獲獎人奧斯特瓦爾德曾是阿倫尼烏斯的恩人,在他最潦倒時幫助過他,而另一位與他不對眼的候選人能斯特在他打壓之下,足足等了12年才得到諾獎。

    自此以後,諾貝爾化學獎幾乎成了他的“意志獎”,他的支援,比單純成就都要重大。

    在他的運作下,物理獎和化學獎的邊界甚至可以完全模糊:

    物理學家盧瑟福在1908年,獲得了化學獎,連他自己對自己被認為是化學家都覺得很迷茫。

    另一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曾在1912年奪得化學獎,成為首個二次得獎的女科學家。

    曾被人們視作神聖殿堂的諾貝爾獎,在阿倫尼烏斯的攪和下變得汙濁不堪。

    毫不尷尬地說,阿倫尼烏斯絕對是一個,被化學耽誤的政治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卡達公開賽,孫穎莎4-0橫掃日本小將木原美悠晉級女單16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