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老闆說投資

    《從<樂隊的夏天>看商業世界》

    前段時間我看了《樂隊的夏天》,覺得這個節目對於大家理解商業世界有很大幫助,今天就來分享一下。

    1 角色分類

    這個商業生態,由不同的人群組成,大體分為 5 部分。

    (5)贊助商:每次介面開始,馬東就要先喊,本節目是由果粒大無窮的XX獨家冠名贊助,還有夜太黑,總有人拍照比你美的 OPPO 手機,(我沒記清楚飲料名字,記住了OPPO 手機的介紹,說明OPPO 的營銷做的好)。

    《樂隊的夏天》由這 5 個角色,組合這個商業生態。

    2 利益關係

    這個介面播出後,誰出錢了?誰受益了?

    答:全部都受益了

    (1)廣大使用者:

    我們表面上沒有出錢,我們只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悅。

    但實際上,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

    如果只看個體,比如,我就啥也沒有付出,只享受了精彩的節目。

    如果只看短期,比如,我一個月內肯定不會買那個贊助的飲料,我也iPhone,我也不會買 OPPO 的手機。 你也許也一樣。 從這個角度,我賺到了,你也賺到了。

    那其他人呢? 那些樂隊為啥沒事白白給我們表演節目,還不收門票。

    馬東為啥策劃這個節目?宣傳的產品,我又不買,他怎麼給贊助商交代?

    那個的飲料,和oppo,他們白投廣告費了嗎?

    還有愛奇藝,他們只是路人甲嗎? 我們在從另一個角度看。

    我們把時間拉長,把使用者數放大,看到的就不一樣了

    時間拉長: 我現在不買飲料,不一定以後我都不買飲料,也許某天,我去參加某個聚會,朋友讓我帶一些飲料,我走到超市,正糾結買什麼呢?突然看到一個牌子,《樂隊的夏天》贊助商,我覺得很熟悉,可能就直接買了。

    把使用者數放大: 我不買 OPPO 手機,只是因為我有iPhone,我已經習慣了蘋果手機。 但是,我只是觀看介面使用者中,渺小的不能在渺小的一個小螞蟻。 其他使用者,如果想要換手機,正在考慮買什麼,突然想到節目裡馬東說的「夜太黑,總有人拍照比你美」,心裡想,我不能讓別人比下去,我也要美,於是就買了OPPO 的這款手機。 如果朋友要買,你可能也會說,「樂隊的夏天裡介紹的那個手機,拍照比你美那個」,朋友可能也會心動。 因為只有你看過這個節目,那句「夜太黑,總有人拍照比你美」,會牢牢記在你腦子裡。 這也是網際網路經常說的「品牌廣告」。

    所以,總體來說,看過節目的使用者裡,絕大多數都會記住這些廣告語,如果其中一小部分因此產生了購買行為,比如,買了飲料,買了手機,那贊助商就是賺到的。 這其中的具體細節,我們先不談。

    (2)平臺方:

    前面分析了看節目的使用者,現在看看平臺方,也就是愛奇藝

    愛奇藝負責提供將錄製好的介面,用網頁、APP、小程式的形式,播放給使用者。

    他們賺錢嗎?

    賺,他們有 3 個方面收益:

    A 會員收益。這些節目,一般都是會員才能按時看,非會員需要延遲一小段時間才能看,如果有使用者購買會員,他們就賺到錢。所以,他們會做一些活動,鼓動使用者購買會員,這裡涉及一些如果更好轉化使用者的細節,就不談了,總之,他們是專業的,所以他們賣會員能賺錢。 我就是會員。 他們還針對這個節目,做了一些延伸節目,比如《樂隊我做東》,只有會員能看,所以這部分也能讓一些使用者買會員。

    B 贊助收益:剛才提到,贊助商會給介面贊助費,讓他們幫忙宣傳自己的飲料,手機。這部分贊助費,除了馬東拿一些,可能還會分給愛奇藝平臺一部分,具體還要看他們的合作結果,這裡只是猜測。

    C 廣告收益:因為這個節目很多,有一些沒有會員的人也會看。這部分人沒有會員,所以節目開始前,會有一段廣告,這些廣告的商家,會給愛奇藝費用。所以這部分愛奇藝也是賺錢的。

    D 品牌收益:這個節目火了,大家就知道「愛奇藝」這個平臺,然後就會登陸、下載,這相當於品牌傳播。也許看到其他節目感興趣,也會觀看,會給愛奇藝帶來一些流量,有流量就能賣廣告,所以這部分長遠來看,愛奇藝也賺錢。 總體來看,愛奇藝需要付出技術,讓影片能流暢播放,然後他也賺錢。

    (3)節目製作方:米未團隊。

    他們是一個公司,需要付出時間、精力,員工的工資,道具,燈光等等。

    他們賺的錢,就是贊助商的贊助費。這部分是大頭,這也是這個生態裡,現金流最大的部分。

    (4)參賽人員:就是表演節目的人。

    比如,新褲子,click #15,刺蝟。

    他們需要付出的,就是表演,他們的才華。

    他們收穫的,更高的出場費,click #15說收入漲了 3 倍。

    更多的粉絲,新褲子粉絲漲到了 100w。

    刺蝟的主唱子健都辭職了。最後一期他還說,好好唱歌,錢會自己找你來的,足以說明他們的收益。 其他樂隊,應該也都賺到了。 這個告訴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努力提升自己,好運終會降臨。

    (5)贊助商:飲料、OPPO 手機,還有一個萌睡褲,還有一輛車。

    贊助商其實最尷尬,因為他們的成本贊助費,是肯定要付出的。

    但是能否賺到錢。和產品的營銷有關。 比如,那個飲料,我當時就沒有記清楚名字。

    但是OPPO我記清楚了,如果有女生要我推薦手機,我可能就會推薦這個,說用這個拍照你比較好看,她也會高興。

    這裡面其實不好做判斷,因為涉及 2 個收益:

    A 金錢收益:就是節目宣傳的產品,我就想買,然後就直接賺到錢

    B 品牌收益:這個不是為了立刻賺錢,它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他,以後想起來的時候,會覺得熟悉,然後促進銷售。

    總體上,贊助商也賺錢,如果營銷做的好的話。

    綜上,《樂隊的夏天》生態的使用者,都從不同角度賺到了。

    我們享受了精神上的愉悅。

    愛奇藝獲得了品牌收益,和金錢收益。

    馬東賺到了贊助費。 樂隊漲了粉絲,出場費。

    贊助商多賣了手機,獲得了品牌知名度。

    這也是一個商業生態可以正常、持續發展的必然性。

    如果有某一方虧了,他們就會退出,進而影響其他人,導致這個生態萎縮,衰敗,消亡。

    類似其他《中國有嘻哈》《中國好聲音》都是一個道理。

    這其中對於我們,有沒有什麼機會呢? 自媒體可以寫文章,吸引使用者,然後賺廣告費,這又是一個生態。 短影片可以拍抖音,模仿,吸引使用者,賺廣告費。 網店,可以賣明星同款,別說,還真有人做這個悶聲發大財呢。 ……等等

  • 2 # 宇宙人賽文

    在度過了漫長的綜藝荒之後,終於迎來了屬於綜藝節目的夏天,各種優質綜藝集體開播。從《中國好歌曲》之後,音樂類的綜藝節目成為了綜藝界的新寵兒,這兩年音樂類的綜藝有下滑的趨勢,但是在這個夏天依然玩出了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從大咖原創歌曲大比拼《我是唱作人》到隱藏的實力派大佬選拔《這!就是原創》,都從節目製作上有了一些創新。但在這個夏天我最期待的還是《樂隊的夏天》,當然也不止是我期待的,很多行業大佬也對這個節目抱以厚望,但從這兩集的播出情況來看有些高開低走之勢,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影響。

    其實樂隊相關的綜藝節目在中國市場上並不算空白,在2017年,江蘇衛視就曾製作過一個關於樂隊的節目,名字也是非常正,叫《中國樂隊》。這個又紅又專的名字我就不多吐槽了,評分非常低4.9分。

    這麼低的評分,也不能全怪節目組。

    主要是樂隊的節目太難做了,樂隊人大多直接不做作,這對於綜藝來說其實反而少了一些效果;樂隊的表現力其實是在現場才能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很多樂隊嗨起來根本不管調在哪,這對於已經接受了音樂固定形態的大眾來說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再者,這並不是樂隊的全勝時代,大多數樂隊還是在比較小眾的接受範圍裡。

    從這個角度對比《樂隊的夏天》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但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接下來,就客觀地分析一下,《樂隊的夏天》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接受樂隊這個小眾文化,在節目的開頭就是馬東、吳青峰、喬杉、高曉松、張亞東幾個人對於樂隊的簡單科普。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有代入感,馬東直接以“樂痴”的形象示人,意思就是告訴不懂音樂的觀眾:沒關係!別怕!我和你一樣不懂!

    既拉近了距離,又進行了簡單的鋪墊。聰明!

    節目正式開始也並不是直接進棚拍攝,而是專門搭建了一個類似音樂節的場地。

    這樣的設定有幾個作用,樂隊對於這樣的場景更熟悉,所以可以表現地更舒適;去過音樂節的朋友看到這樣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嗨的氣氛,沒有去過的觀眾也能從中感受到夏天、放鬆、自由的音樂節感。由此可見米未在製作上還是真的用了心。

    再說樂隊極強的現場感需求。

    《樂隊的夏天》採用了超大的影棚,以下圖為例,中間圓形區域其實是在觀眾中央的,也就是五位大樂迷坐的位置。黑暗的四周都是全國選出的觀眾盆友們。出於聽樂隊可能需要更多的沉浸感,觀眾們並沒有和大多數的音樂節目一樣是坐著的。

    兩個藍色長方形框是樂隊的表演區域,現在的藍框是螢幕,螢幕升起背後是樂隊表演的舞臺。

    之所以是兩塊表演舞臺,應該是出於兩個考慮。

    第一,因為每個樂隊的組合和使用的樂器並不太相同(要知道很多樂隊演出是自己帶樂器的),所以當一個樂隊演出完後,另一個樂隊需要一定的準備時間調整樂器。

    第二,喜歡去音樂節的朋友們都瞭解,音樂節並不是只有一個舞臺,可能會有幾個舞臺同時演出,而參加音樂節的觀眾可以從節目表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樂隊去看相應的舞臺。這一設計也與音樂節有關。

    從創意的出發點上來講,這些確實是不錯的設計,很有音樂節感。但是可惜的是這些設計對於不瞭解音樂節的觀眾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很難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樂隊的夏天》想要表現音樂節感也確實在舞美的設計和節目的編排中努力過了,但,並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音樂節的沉浸感並沒有透過螢幕表現出來。

    說完這些我們再來說說陣容。

    這次的“導師”放棄了這個名號,改稱自己為“樂迷”。這種“自降身份”的做法對於觀眾來說反而是拉近了距離,大概就是搖滾面前人人平等。

    可這麼做也並非沒有風險。

    在節目的開頭,幾位大樂迷也是幾番暗示,這群人不好惹,能不打起來不錯了。

    而“導師”這種對立角色的缺失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這群樂隊人一團和氣,除了懟馬東啥事都木有~簡單來說,就是降低了節目的看點。

    再說參賽的樂隊。

    一共31支樂隊。其中名氣和傳唱度相對更大一些的的:老牌樂隊面孔,痛苦的信仰,新褲子,反光鏡樂隊,旺福,果味VC,黑撒樂隊,旅行團樂隊,茶涼粉,盤尼西林,海龜先生,皇后皮箱,盤尼西林,Mr woohoo,刺蝟。也只有差不多半數。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樂隊的夏天》雖然說是第一場比賽就刷掉16只樂隊其實也沒有那麼殘酷。

    說實話,這個陣容並沒有特別驚豔,大概就是一個不錯的音樂節的陣容,還不到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振的地步。還有更多的不錯的樂隊沒有參加進來。

    而且,在樂隊的型別上具有一定的缺失性。在這檔節目中其實我非常期待看到“土搖”,也就是我們本土搖滾,比如二人轉風的二手玫瑰,北京相聲評書味的西遊樂隊。這裡要說明一點,並不是用方言唱就是本土風味。第二集,斯斯與帆是改編自地方戲曲,但並不是搖滾。新人樂隊就連真人算是。

    基本上還是選擇了風格比較大眾化甚至在節目中顯得有些同質化的樂隊(並不是說這些樂隊不好!)但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不能排除也許是很多樂隊不願意上綜藝節目的原因。

    客觀來說,《樂隊的夏天》還是一檔不錯的綜藝,把這麼難做的一個題材做成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對於音樂類的綜藝節目也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難易並存,突破與不足也並存。暫時保持觀望的態度,還是希望可以在後幾期看到更精彩的製作。

  • 3 # 小小男的生活

    其實我也在某個節目上聽說過在音樂圈裡有鄙視鏈的,雖然高曉松說根本不存在,但有些時候是會有點點存在的。比如說對於一些選秀的選手來說,好像大家認為選秀出來的就是沒有經過正經的藝術培訓,你不屬於那種專業成長起來的,有人曾經說過,經過專業訓練的歌手,就是瞧不起那些選秀的。但所謂的鄙視鏈我覺得還是你個人的原因,你鄙視人家,但你不能說代表整個行業裡鄙視另一種型別,所以說還是心態比較重要,但總體上應該不存在鄙視鏈的。

  • 4 # 娛樂滿FUN

    當年《中國有嘻哈》大火的時候,我就曾經想,什麼時候會有一個關於搖滾樂的節目呢?

    今年夏天,這個願望實現了。

    愛奇藝自制綜藝《樂隊的夏天》在2019年5月25日開播了。節目嘉賓有馬東、高曉松、張亞東、吳青峰、歐陽娜娜和喬杉。

    這些平時只有在音樂節才可以欣賞到的表演,現在我們可以在電視上一睹他們的風采了!

    不同時期的樂隊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如果按他們成立的時間順序,可以簡單粗暴地劃分為:上世紀末、21世紀初(2000年到2010年內)、2010年後。

    其中的老牌樂隊成立時間都已經超過二十年,最長的有三十年了。

    面孔(Face)成立於1989年,和黑豹,唐朝同屬於中國第一代搖滾樂隊,代表作《夢》。面孔的元老級成員——貝斯手歐洋,江湖人稱“三哥”,曾經在1994年那場經典的香港紅磡【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上和“魔巖三傑” (竇唯、何勇、張楚)一起參與演出。

    痛仰(痛苦的信仰,Miserable Faith)成立於1999年,是當下中國享有最高聲譽的搖滾樂隊之一。風格以說唱金屬、硬核、硬搖滾和獨立搖滾為主。代表作《再見傑克》。歌迷也會稱他們為“哪吒”,因為他們的LOGO是哪吒的頭像。

    新褲子(New Pants),組建時間1996年。風格以朋克(Punk)為主,受新浪潮(New Wave)、合成器流行樂(Synth-Pop)、迪斯科(Disco)等風格影響,在之後的20多年裡不斷變換曲風,引領潮流。代表作《龍虎人丹》。

    反光鏡(Reflector),著名老牌朋克樂隊。1997年正式組建,1999年簽約嚎叫唱片公司。

    這裡順便提一下,新褲子、反光鏡和花兒樂隊都是上世紀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朋克樂隊。但花兒樂隊在2009年解散了。

    旺福(WonFu),臺灣樂團,正式成軍於1998年。曾獲「第16屆金曲獎」、「第17屆金曲獎」最Carens團提名。代表作《水蜜桃輓歌》。音樂風格:快樂民謠(Happy Folk) 、復古搖滾 (Rock Revival) 、鄉村音樂 (Country)。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在21世紀初成立或出道的樂隊。

    旅行團(The Life Journey)於1999年時就在學校裡組建了樂隊,2005年簽約摩登天空,正式出道。風格以獨立搖滾、流行搖滾(Pop Rock)為主。代表作《來福膠泥》。

    刺蝟,2005年1月成立,鼓手石璐被稱為國內最強女鼓手。風格以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和情緒硬核(Emo)為主。2007年簽約摩登天空。

    海龜先生(Mr. Sea Turtle)成立於2004年12月。2012年簽約摩登天空。風格以復古搖滾樂為主,並能夠與雷鬼(Reggae),斯卡(Ska)、朋克等多種音樂元素很好地結合。他們非常擅長把即興哼出來的“人類聽不懂的語言”轉化成優美的歌詞,並把這稱為“龜語”。代表作《男孩別哭》。

    皇后皮箱樂團(Queen Suitcase),組建於2005年。風格以復古搖滾、迷幻搖滾為主。

    還有一些是最近幾年才組建的新樂隊。

    盤尼西林樂隊(Penicillin),成立於2012年。風格是英倫搖滾。

    Click#15組建於2015年,音樂風格以Funk為主。

    在第一輪的比賽中,31支樂隊都已經輪番出場表演了,並且根據現場觀眾投票已經淘汰了15支樂隊。

    在首輪演出中,老牌樂隊往臺上一站,經典歌曲一出,馬上引起所有人狂呼,甚至淚奔。畢竟他們來自那個最黃金最輝煌的搖滾年代,帶著所有人的回憶或嚮往,吶喊出他們最原始的老搖滾靈魂。

    在21世紀初成立的那些樂隊,基本上都是比較成熟的,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也積累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我自己個人最喜歡的是刺蝟樂隊。他們那首《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伴奏一出就讓我感覺好像被針扎到一樣,感動得落淚。

    聽完後再看歌詞,更加地佩服主唱的才華: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還有皇后皮箱的《人間惆悵客》,濃濃的復古風,讓人覺得有點迷幻,但又非常舒服、放鬆。

    而那些成立時間只有幾年的樂隊,本來不被所有人看好,但卻跑出了好幾匹黑馬。

    雖然他們用了客家話方言來唱,並不能完全聽懂他們的意思,但他們的音樂很好地表達出了他們內心的激情、渴望和對現狀的不甘。

    新褲子的主唱彭磊說,本來已經搖滾已經沒有希望,後繼無人了,但沒想到看到還有這些年輕的優秀的樂隊。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原來一直有人在默默前行。

    已經奄奄一息的中國搖滾樂,能否從此重現昨日輝煌,回到那個光芒四射的夏天呢?

  • 5 # 電影鯊

    樂隊的夏天是2019年夏天讓我眼前一亮的綜藝節目。既然是樂隊就自然讓我想起搖滾音樂,所以我也帶著一種對搖滾精神的期待追了這幾集節目。全部樂隊一共31支,第1輪就是淘汰賽,能留下的只有這15支。在這15支樂隊裡,我認為能達到我對搖滾樂預期的只有四支樂隊。這四支樂隊的名稱分別是面孔、痛仰、新褲子和刺蝟。為什麼說這四支樂隊達到了我對搖滾樂的預期呢?因為這四支樂隊都很真。

    面孔

    面孔是能讓許多搖滾樂迷激動落淚的存在。難怪高曉松會說,在《樂隊的夏天》看到面孔,讓他想起了昔日那光輝無比的搖滾年代。1994年,當時面孔樂隊的三哥歐洋23歲,他作為何勇的貝斯手,在香港紅磡體育館參加了那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但就是那樣一個活在神壇中的人物,在《樂隊的夏天》錄製過程中卻大膽坦言,2017年他受邀參演《縫紉機樂隊》時,本想趁這個機會投靠影視圈,還為那二、三句原以為能出現在影片中的臺詞絞盡腦汁地去設計該怎麼演,沒想到最後演出的時候,嘴都給堵上了,一句臺詞沒落著,想憑藉電影翻身的計劃也隨之泡湯。這話在三哥是笑談,可是,但凡瞭解那場紅磡演唱會的樂迷,這話語外的心酸無奈大概會讓很多人感慨萬千吧。

    “我是個曾在神壇走過一圈的普通人”。這就是三哥的真,面孔的真。

    痛仰

    痛仰出場前想了一個梗,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挨個說“我是主唱馬東”、“我是鼓手高曉松”、“我是貝斯張亞東”…...,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作為主持人的馬東能夠順勢問一下“為什麼沒有吳青峰?”,之後他們就可以講一個因為“無”青峰的冷笑話。

    但是沒想到馬東在現場沒接住這個梗,痛仰因為自己精心設計的梗沒被接到而整場不開森,自動開啟了懟馬東模式。

    馬東:“這麼多年了,痛仰的靈魂改變過嗎?”

    高虎:“哪個靈魂?i don"t know”

    馬東:“ 你們覺得有壓力嗎?”

    高虎:“我們就是帶著壓力來的,你覺得有壓力嗎?”

    懟到開心處,甚至連高曉松老師都被帶跑了偏,順著痛仰的節奏對馬東說:“(他們)不是不配合,是不配合你。”

    “不迎合,不理會”這大概就是高虎的真,是痛仰的真。

    新褲子

    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真的算是我在綜藝節目中能看到的最敢坦白直言的嘉賓了。

    當馬東問他們音樂風格有沒有過變化?彭磊說他們最開始是朋克樂隊,後來覺得朋克太土,開始轉向新浪潮風格,發現沒人聽,最後立志成為一個高八度嚎叫的土搖樂隊。

    還說自己來參加《樂隊的夏天》,就是因為編導給過他的一句話:“你只要來參加我們節目,至少你有一百萬粉絲,而且都是真的不用買。”

    這簡直就是臉不紅心不跳地把所有在場樂隊的風格都diss了個遍,最後還不忘diss下自己,這真的很彭磊!很SKR!

    也是從他口中,我們聽到以下這些大實話:

    “讓我們這幫平均年齡35朝上的中年人來參加這個綜藝節目的意義何在呢?來丟人嗎?”

    “新褲子就是一支商業成功的樂隊,但風格並不是我們所喜歡。”

    “好的樂隊很多,運氣好的很少。”

    到最後,甚至連老東家摩登星空也沒逃過彭磊這張嘴。沈黎暉(摩登星空創始人)說新褲子對摩登星空來講意義特殊,彭磊就說新褲子在公司是做陪襯用的;沈黎暉說新褲子和摩登星空一塊成長,彭磊就說自己被公司榨乾了一輩子的血汗;沈黎暉說我們的命運是在一起的,彭磊就無奈搖頭道就在這待著吧,也沒地方可去了。

    成立十幾年,見過了太多樂隊的消失,對新褲子而言,能有一定商業價值、被人支援、被人需要就是他們存在的理由。如此真誠坦誠地道出自己所處的尷尬境地和努力適應,這是彭磊的真,新褲子的真。

    刺蝟

    說到刺蝟的出場,那簡直就是個純素人的狀態。主唱子健是個程式猿,也是個三天不洗澡的處女座,所以他們的搖滾風格就如同主唱其人,走的Grunge風格(垃圾搖滾),又頹又髒。除了三天不洗澡,如果你看到刺蝟的排練現場,成員之間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根本看不到樂隊應有的默契,這專業度挺“垃圾”的。貝斯手何一帆有自己的工作,鼓手石璐是個單親媽媽,整個樂隊都是兼職人員並正處在解散邊緣,這狀態也挺“垃圾”的。追溯到早些時候,鼓手石璐和主唱子健竟還在一起過,倆人好了七年又分了七年,這剪不亂理還亂還是很混亂很“垃圾”。但是也正因為他們所經歷的這些鮮活動盪的普通生活,才讓他們的音樂表達出最大的真誠,嘶吼出了內心最深處的聲音。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聽著刺蝟的音樂,我開始有點兒理解“熱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都說他們是一個“不太順”的組合,但除去那些生活的不如意,能熱愛並堅持著,何嘗不是種幸運!

    “毫無保留黑色的不是夜晚,是漫長的孤單看腳下一片黑暗”這音樂中又充滿著多麼濃郁的孤獨感,一個人的人生境地是到達了何種孤寂,才能寫出這樣的歌詞。

    就像在《樂隊的夏天》正式登臺,子健發現一弦卡了,略顯慌亂,那邊石璐已經開始一遍遍叫喊著hello熱場。“hello!hello!hello!hello!hello!hello!hello!hello!大家好,我們是刺蝟!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

    上臺了,燈光暗了,鼓敲起了,琴絃卡了,但你還在,音樂還在,那就暫且把生活中的“不體面”放下,繼續唱歌吧。這是子健、石璐、何一帆的真,是刺蝟的真。

    其實話說回來,《樂隊的夏天》,參賽樂隊31支,入圍樂隊15支,哪支樂隊都不是省油的燈,都風格各異,各有所長,樂隊們所囊括的音樂風格也是從雷鬼、朋克、放克到爵士、英倫、金屬五花八門。但不得不說,樂隊曲風再怎樣爆炸新潮,它也不過是樂隊的一件衣裳,總有換掉脫下的時候,喜歡曲風就只是喜歡曲風而已,和樂隊表演有點關係,但和樂隊本身關係不大。之所以我要把面孔、痛仰、新褲子、刺蝟這四支樂隊單拉出來說話,是因為他們根本沒穿衣服,甚至連皮囊都丟掉不要了,就這樣赤裸裸地剖開自己,站在大家面前。感受他們的音樂和聽他們講話,時時刻刻讓我感覺,一顆鮮活的心臟正在我眼前跳動。而這種血淋淋的真誠是躲在曲風後表演的樂隊們,無論怎樣的專業度和演奏技巧都無法比擬的。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脂去學巴西柔術好還是拳擊好女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