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現歷史

    說起琴操,那是一個傳奇,因為有著蘇軾,她的一生顯得更加精彩,又或許有了蘇軾,他的故事延續到了近代,至今仍被人提起……

    琴操是誰?

    那是宋朝的一個名妓。她本姓蔡,名雲英。老家是今上海人。當時那的地名叫華亭。

    她本來是官宦大家閨秀,閨閣裡的大小姐。從小聰明伶俐,琴棋書畫,歌舞詩詞,都是很深的造詣。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他13歲那年,父親因受宮廷爭鬥,而被牽連,被殺。而母親也在一怒之下,身亡。而他的家庭也被抄沒。她就淪落到煙花柳巷。成為藝人。

    她的名聲傳播開來,據說始自改秦觀的一首詞。

    琴操改韻

    後來,秦觀,也就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寫了一首《滿庭芳》

    滿庭芳·山抹微雲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我們知道,那是的詞大部分是用來唱的,當然琴操的夥伴們也唱。一次她的小夥伴唱錯了。把“‘畫角聲斷譙門’,誤唱為“畫角聲斷斜陽”。她就說,那是門,不是陽。小夥伴就說不簡單呀。你不識韻。那你能把這首詞改韻嗎?沒有想到,琴操當場就把這首詞改了韻。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斜陽。暫停徵棹,聊共引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漫贏得,青樓薄癰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沒有想到這一改不要緊,就驚動了大才子蘇軾。據說蘇軾“東坡聞而稱賞之”。

    點畫入空門

    後來,蘇軾就與琴操有過交往。把有一種版本說,下面這首詞

    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阿婆三五少年時。

    陪同蘇軾的那個歌妓就是琴操。不過再到後來,蘇軾的幾句話,卻讓琴操遁入了空門。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蘇軾與琴操泛舟於西湖之上。東坡就對琴操說:“我來當一回長老,你來參禪如何。”

    然後東坡問道:“何謂湖中景?”

    琴操回答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是王勃的詩句,這是一幅看似有動實是寧靜的畫面,這裡暗含著禪機,假如沒有明淨的心靈,怎麼會有這和諧的景色呢?

    東坡再接著問:“何謂景中人?”

    琴操回答:“裙拖六幅瀟湘水,髻綰巫山一段雲。” 這是唐朝李群玉詩的前兩句。

    東坡又問:“何謂人中意?”

    琴操當即回答:“隨他楊學士,憋殺鮑參軍。”那楊學士,指的是“王楊盧駱”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鮑參軍即鮑照。

    東坡最後一問:“如此究竟如何?”

    琴操頓時語塞,東坡斷然代她作答:“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這下子在琴操的心中真是酸甜苦辣難以形容,她不由想到自己以後的處境。禁不住涕淚縱橫。然後他沉吟半晌,似乎大徹大悟,向蘇東坡歌曰:

    “謝學士,醒黃梁,門前冷落稀車馬,世事升沉夢一場,說什麼鸞歌鳳舞,說什麼翠羽明璫,到後來兩鬢盡蒼蒼,只剩得風流孽債,空使我兩淚汪汪,我也不願苦從良,我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

    最終琴操到了玲瓏山,削髮為尼。琴操入佛門後,用諧音取法名“勤超”。皈依了玲瓏山的青燈古佛,研讀禪理。這個故事被記錄在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16中。

    據說,後來,蘇軾和佛印,也時常到這裡參禪,對詩,琴操有一首《卜算子》流傳後世:

    欲整別離情,怯對尊中酒。野梵幽幽石上飄, 搴落樓頭柳。不繫黃金綬,粉黛愁成垢。春風三月有時闌,遮不盡,梨花醜郁達夫訪琴操

    說話九百年過去了,到了近代,潘光旦、林語堂、郁達夫三人同遊玲瓏山,他們想起了才女琴操,結果翻遍了臨安縣誌,怎麼也找不到琴操的故事的記載,失落之下,郁達夫在玲瓏山的“琴操墓”前寫下四行詩:

    山既玲瓏水亦清,東坡曾此訪雲英。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結語

    就這樣一代才女的故事,重又歸於靜寂。其實,歸於靜寂的,又何止她一人呢?一個人在塵世幾十年,總會歸於塵土。然後,某個時候,他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或者又在某個時候,被人們提起。就是這樣,人在這個世上,留下了或淺或深的印痕。最終將歸於永遠的平淡。正如蘇軾那首詩所說的。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我們所應該做的是什麼呢?抓住現在,活在當下。活出現世的快樂和精彩,這就夠了。

  • 2 # 東秋妮

    看官,曾記得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李若彤演的琴操姑娘嗎?

    琴操,姓蔡,名雲英,藝名琴操,

    琴操,上海人,系官宦大家閨秀。

    從小聰明伶俐,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歌舞詩詞都有一定的造詣。

    13歲那年,父親受宮廷牽誅,母親怒急身亡,家遭藉沒,成為杭州歌唱院藝人。

    不到三年,因其學習刻苦,加上天資聰穎,很快就才華出眾。

    16歲那年,因為改了北宋詩人秦觀《滿庭芳》的詞,紅極一時。

    有一天,西湖上兩隻遊船相撞,16歲的琴操與已到知命之年的蘇東坡相遇,從此便有了一段紅顏知己的不了情!

    話說這日,天晴氣爽,

    蘇軾攜琴操,暢遊西湖。

    在湖上,兩人參起禪來,

    蘇軾問:“何謂湖中景?”

    琴操答:“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蘇軾又問:“何謂景中人?”

    琴操答:“裙拖六幅湘江水,聳巫山一段雲。”

    蘇軾再問:“何謂人中意?”

    琴操答:“隨他楊學士,整殺鮑參軍。

    蘇軾還問:“如此究竟如何?”

    琴操不答。

    蘇軾曰:“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蘇軾本擬勸琴操及早從良,不要重複白居易筆下琵琶女的悲劇。

    不料說者有心,聽者更有心。

    琴操默然良久,答日:“謝學士,醒黃梁,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

    此後,琴操削去長髮,在玲瓏山別院修行起來。

    可憐琴操伴青燈古佛沒幾年,便聽說蘇軾被貶海南。思念憂懼之下,玉殞香消、鬱鬱而終。

    琴操辭世時,正青春二十四歲。

    蘇軾聞之大慟,捶胸而泣:"是我害了她是我害了她啊!"

    後來,蘇軾來到玲瓏山琴操修行處,重葬了這位紅顏知己,並親自寫了一方墓碑。

    琴操墓到南宋時,已淹沒在荒草之中,鄉人撿到蘇軾的題碑,就重修了一次。

    民國年間,詩人郁達夫前來尋訪,就只剩下“一坡荒土,一塊粗碑”,上面刻著“琴操墓"三個大字!一個男人,生命中有一個刻骨銘心愛你的女人,又能有一個心有靈犀懂你的女人,夫復何求!

  • 3 # 抱香樓主

    琴操(1073--1098),據說姓蔡,名雲英,藝名琴操,原籍華亭(現在的上海),是北宋著名的錢塘藝人。此人生在官宦之家,自有聰明而好學,善詩詞歌舞和琴棋書畫。十三歲父母亡而籍沒,成為杭州藝人。十六歲因改秦觀的《滿庭芳》而成名。後受到蘇軾的賞識,引為紅顏知己。

    據說,蘇軾任杭州知府是,一日遊湖。與琴操的遊船相撞,遂有了兩個人一段不解的情緣。蘇軾雖然為琴操贖身,但是囿於倫理道德,兩個人並沒有走到一起。

    據宋人《泊宅編》中記載,蘇軾攜琴操遊西湖。蘇軾戲曰:“予為長老,汝試參禪”。琴操笑諾。蘇軾曰:“何謂湖中景?”答:“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東坡曰:“何謂景中人?”回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雲。”再問:“何謂人中意?”答:“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還問:“如此究竟如何?”琴操不答。東坡曰:“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據《東坡筆記》記載,蘇軾是想勸琴操從良,卻未想到琴操悟得那麼徹底。琴操雲:“謝學士,醒黃粱,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至此東坡為之落籍,琴操削髮為尼!於玲瓏山別遠修行。

    其實,蘇軾也未想到,自己一句戲言,卻讓琴操遁入空門。後蘇軾再貶儋州,琴操萬念俱灰,體消命隕,年僅二十四歲!

    後蘇軾來到琴操葬處,曾為其立碑。由於過於久遠,原碑已經遺失了,民國時,郁達夫曾經看到過一塊碑,上書琴操墓三個大字。但是那已經不是原碑,而是後來明代人重修的。

    想來蘇軾是那麼一個曠達的人,但是卻沒有超脫世俗理念的束縛。琴操青春而歿,端的是紅顏命薄!

  • 4 # 大森林151252635

    蘇軾的第一任夫人王弗,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鄉貢進士王方的侄女,蘇軾19歲,王弗16歲兩人就步入"婚姻殿堂",蘇軾本不想結婚,奈於家庭的壓力,結了婚才考中進士,而王弗沒念過書,但她有超人的想象力和驚人的記憶,很喜歡在蘇軾身邊陪讀,蘇軾有時偶爾都忘記了往事,她一字不漏的背下來,令蘇軾刮目相看。可惜紅顏薄命,治平二年(1065)因病去世。蘇軾悲痛欲絕寫下了悼詞:(江神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第二任夫人王閏之,王弗之堂妹,生於(1084)和王弗(1039)相差9歲,蘇軾守喪期滿即和她完房。(1070)熙寧三年生下蘇過。熙寧二年蘇軾遭奸人陷害蹲了大牢,元豐八年,司馬光執政遇赦,跟隨二十多年的王閏之因病醫治無效,死於汴京,真所謂王弗"紅袖添香",王閏之"禍福與共",領略了這位絕代天才風範,不虛之生。

    說到了琴操,生於北宋(1074)一個官宦之家,少時被抄家,雙親相繼亡故,無以為生,落入青樓,能歌善舞,琴棋詩畫,賦詞填曲,吟風弄月,獨領風騷。改韻秦少游的巜滿庭芳》出神入化而名動花巷柳街。只因蘇軾和她參禪說了"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琴操聽後頓覺大悟,遂削髮為尼,自此這位紅花綠柳的絕代名妓在青燈古寺的塵外謝幕。至於史載上的王朝雲,據蘇軾為朝雲寫的墓誌鉻(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杭州的歌妓,無法證實。史載琴操蔡氏,名雲英。但綜合論證琴操,王朝雲出生,年代,生涯均吻合,也許同是一個人。後又有史書記載(1096)紹聖三年朝雲唱了"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崖何處無芳草。、、、、、、

    蘇軾很傷感

    你方傷春

    我又悲秋

    沒想到竟是最後的永別,幾天後朝雲竟死在惠州,年僅34歲。朝雲死後還有一個佳麗"榴花"相伴,蘇軾的一生風流倜儻。知已不勝其數,其真實性如何,無法考證。

  • 5 # 每天讀宋詞

    她是蘇軾的紅顏知己,卻願為佛前一盞青燈

    “成也蕭何敗蕭何”。世間事如落葉,因風起,也因風而落。今日講宋朝寫詞女子系列之琴操,她為東坡的紅顏知己,卻因為西湖一次賞遊對話,而遁入空門,願為佛前一盞青燈。且聽宋詞君娓娓道來。

    “蘇子瞻守杭州,有妓琴操,頗通佛書解言辭,子瞻喜之。”

    這是宋代文學家方勺《泊宅編》中記載的一段話,也正是因他這一句“子瞻喜之”且又再無後話,惹得後人不斷去神思遐想。

    蘇軾,這位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一生留下許多軼事趣聞都成為了人們飯後茶語津津樂道的話題。只是,問題在於蘇軾在當年和歌妓琴操,他們之間到底有無過一段纏綿的情感呢?

    對此論說,人們至今仍莫衷一是。

    姓名不詳,淪落為妓

    關於琴操,我們對她的瞭解真的不是很多。只知她大約出生在公元1074年,臨安(今杭州)的一個官宦人家,真實姓名不詳,“琴操”二字原出自蔡邕所撰的《琴操》。因家父犯案她受到了牽連,抄家時,她正在家中彈琴。年僅十三歲的她,不幸淪為杭州官妓。不過,也有人說她本姓蔡,名雲英,是華亭(今上海)人。

    明人陳汝元的雜劇《金蓮記》裡,有一段介紹琴操的話,讀來倒是饒有趣味:“如今亡寶巷、延定巷、沙皮巷、丁絲巷、上八街、柴垜橋、環翠樓並無出色的姊妹。只有琴操,才色無雙。”

    無論她是哪裡人,反正十六歲的琴操以她的美麗聰慧,在當時為自己贏得了德藝雙馨的名聲。

    山抹微雲,才藝卓越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飲離樽。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著名的《滿庭芳》,為北宋才子秦觀所寫。在當時,是屬於最流行的歌曲之一。用今天的話來講,那是排在十大金曲排行榜裡的歌曲。《花菴詞選》裡說,當初蘇東坡讀到這首詞後,還誇獎了秦少游真是有著屈原宋玉一樣的才華,秦觀也得名山抹微雲君。

    據南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記載,當時有一人,在西湖閒唱著秦觀的這首《滿庭芳》,卻不知何故把詞中的一句“畫角聲斷譙門”唱成了“畫角聲斷斜陽”。恰巧琴操在船上聽見了,好心提醒他:“您唱錯了,第三句應該是“譙門”,而不是“斜陽”呀!”而那人故意刁難,對她說:“詞在我嘴裡,我想怎麼唱就怎麼唱。你要是說我唱錯了,有本事你就把它改成一闋帶“陽”韻的詞啊。”

    聽到此話,琴操並沒有氣惱,答道:“改就改,這又有何難呢?”於是,一闋琴操版本的《滿庭芳》,從此在世間流傳開來了: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徵轡,聊共飲離觴。

    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琴操還真是藝高人膽大,秦觀的詞,她不僅改動了三十字,還把原詞的韻給改了,卻保持原詞的意境、風格,絲毫無損原詞的藝術成就。後人在相提並論這兩闕不同版本的《滿庭芳》時,甚至有人認為認為琴操改過之後的詞意勝過了原意。至此,琴操在杭州一帶紅極一時。

    其實,單憑琴操改動的這首詞,就已經足以讓後人見識到了古代的青樓歌妓,她們在詞學的領域裡,是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的。

    結識東坡,頓悟為尼

    就在琴操改詞後不久,她有幸結識了蘇東坡。

    一個是學識淵博風流儒雅的文人,一個是才色無雙且情犢初開的少女。他們之間惺惺惜惺惺已在所難免,互說相識恨晚之類的話,想必也在情理之中。

    浪漫的西湖,從此又多了一對攜手並肩的身影。載舟飲酒,賦詩填詞,他倆渡過了人生中最美妙快樂、最愜意舒心的美好時光。倘若說兩人就此一直快樂地生活下去,倒也罷了,至少那樣大可羨煞天下文人。然而,結局往往總是出人意料。

    當時的北宋,正處於文化與科技十分興盛的時期,人們在繁華的城市享受著美好生活的同時,其思想也受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影響。很多人的精神,有了更高的寄託與追求。一種禪悅的風氣,正悄悄在文人士大夫的群體中蔚然盛行。蘇軾寫的許多詩,也都印證了他的人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還是很深的。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芍藥櫻桃俱掃地,鬢絲禪榻兩忘機”、“我老人間萬事休,君亦洗心從佛祖”等。

    在明人蕭良友編寫的《龍文鞭影》裡,提了一個典故曰:“琴操參宗”,說的正是在民間流傳很廣的,關於蘇東坡點化琴操出家為尼的一則故事。

    據毛子晉的《東坡筆記》記載:蘇子瞻守杭日,有妓名琴操,頗通佛書,解言辭。子瞻喜之。一日遊西湖,戲語琴操曰:“我作長老,汝試參禪!”琴操敬諾。

    子瞻問曰:“何謂湖中景?”

    對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何謂景中人?”

    對曰:“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何謂人中景?”

    對曰:“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

    “如此究竟何如?”

    琴操不答。

    子瞻拍案曰:“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琴操言下大悟,遂削髮為尼。

    據說當時琴操還含著眼淚,彈撥了一曲琵琶:“謝學士,醒黃梁,門前冷落稀車馬,世事升沉夢一場。說什麼鸞歌鳳舞,說什麼翠羽明璫,到後來兩鬢盡蒼蒼,只剩得風流孽債,空使我兩淚汪汪。我也不願苦從良,我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

    其實,禪機的高深在於不去明說,而只用來點化那些悟性高的人。也許蘇軾本只是想借用白居易《琵琶行》詩中的”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來提醒琴操歌妓生涯原是夢,希望她能夠早點醒悟,儘快落籍從良。

    沒想到這一句戲言,卻徹底改變了琴操的命運。

    由於這則故事流傳太廣了,於是就被一些文人收錄在冊。只是南宋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元初陰時夫的《韻府群玉》、清人梁廷楠的《東坡事類》和清李光地等人編撰的《佩文韻府》書中都記載是琴操問,蘇軾來回答的。而在南宋謝維新的《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南宋祝穆的《事文類聚》,以及上面所引的毛子晉編寫的《蘇東坡筆記》書中,卻又記載是蘇軾提問,琴操回答的。

    當初到底是誰先問,誰又來回答的?蘇軾是真有此意讓她皈依佛門,還僅是一句戲言?這些真相,都已不得而知。不過。琴操去了玲瓏山削髮為尼,倒成了一樁事實。

    民國時期上海玉佛寺的釋震華住持,撰寫過一部《續比丘尼傳》的佛書,書中記載:“勤超,初名琴操,會稽任氏女。甚慧敏,早失怙恃,流而為妓。蘇東坡遊西湖,與超相值,知其宿根深厚,因以佛法導之。”

    論參禪悟道,蘇軾遠比琴操更為精深。只是,蘇軾的心裡繫有太多的塵世牽絆。兒女情長他不捨,功名利祿他也要。據說佛印就有一次譏諷於他:你只會啟他人覺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清代詩人李湘曾說:東坡心事太深微。而安意如則認同,蘇東坡就是一位“永不背叛感覺”的性情中人。

    既然不是仙,就難免有雜念。感情豐富的文人嘛,哪會沒有一點風流韻事?

    在琴操居玲瓏山修行的日子裡,她每日除了鑽研佛學外,也還會偶爾陪蘇東坡、佛印禪師、黃庭堅、秦觀等人一起烹茶煮酒,吟詩作對。對蘇軾來說,一切是悔之晚矣。他幾次來玲瓏山勸她回杭州,無奈琴操心意已決。蘇軾只好借酒消愁,經常醉臥在玲瓏山上。不久蘇東坡被貶職到南海的瞻州(今海南島)去了。從此,他們再也沒有機會見過面。而琴操在整日鬱郁的寂寞中香消玉殞,時年二十四歲。

    青山埋玉,琴音猶在

    多年後,白髮蒼蒼的蘇東坡再次回到了西湖。他出資請人重修了琴操的墓,還親自書寫了墓碑。《棗林雜俎·中集·營建·琴操塚》中記載,在明代萬曆十七年,有人還在玲瓏山挖掘出一塊書寫琴操墓的殘碣,據說上面的落款還清晰可見刻有“東坡居士書”幾字。

    後來,明朝著名詩人馮夢禎來此憑弔,題有《題琴操墓》一詩:

    絃索無聲溼露華,白雲深處冷袈裟。

    三泉金骨知何地?一夜西風掃落花。

    一九三四年,郁達夫和林語堂、潘光旦等人來玲瓏山,幾經輾轉,終於找到荒涼的琴操墓。郁達夫在《西遊日錄》中寫道:“實在則這山的妙處,是在有石有泉,而又有蘇、黃、佛印的遊蹤,與夫禪妓琴操的一墓。即一,琴操或系臨安人,二,琴操為尼,或在臨安的這玲瓏山附近的庵中。”並賦詩一首,來替琴操打抱不平:

    山既玲瓏水亦清,東坡曾此訪雲英。

    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

    清末詩人陳三立,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父親。他也曾去玲瓏山拜謁過琴操墓,並在詩中寫有:

    空階紅溼牡丹肥,層架碧侵苔蘚長。

    抔土導尋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蕩。

    青山埋玉,琴音猶在。一抔黃土,永隔紅塵。如今玲瓏山上,又是芳草萋萋。

    這個只存在於筆記小說和傳說故事中的女子,像極了眼前這幅工筆畫裡的仕女。說不定某天,她聽到了我一聲輕喚,還會淺笑嫣然地懷抱琵琶翩然而出的。

    只是擔心,當她看見我後,會不會嗔怒道:“哼,你又不是蘇學士,喚我幹嘛?”

  • 6 # 古墓奇談

    琴操,北宋青樓業的領軍人物,傳說中清麗脫俗、才貌雙全,堪稱整個娛樂圈當家花旦的歌妓。

    琴操生於北宋1074年前後的一個官宦之家,少時被抄家,父母相繼亡故,無以為生,落入青樓。因為小時候讀過很多詩文,受過良好的啟蒙教育,所以她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加上喜歡撫琴,所以雖落風塵,但氣度不減,還為自己取了個志存高遠的藝名——琴操。西湖一帶,無人不知琴操之名。

    也許是冥冥中的緣分,佳人與才子終有一遇。風華正茂的蘇東坡遇到不落凡塵的琴操,便從此截下不解的情緣。二人每日吟詩作對,賞玩風水,情意綿綿,琴操對蘇東坡的愛慕,愈來愈深,面對心愛的人,她便以心愛之物相贈,她特意為蘇東坡撫琴一首,她琴藝卓絕,飽含深情,被東坡的好友佛印稱為百年難得一聞。

    詩人和歌妓的相識,是一段夙緣。琴操明白,蘇東坡雖然也愛她,他的詞不拘一格,放蕩不羈,但是在生活中,現實畢竟是現實。一日在朝為官,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因為她歌妓的身份,他始終沒有給琴操一個承諾。他為她贖了身,但受到世俗和倫理的束縛,兩個人終不能結為連理,他無法給她一個名分。他們無法修成正果,這點琴操懂,蘇東坡也懂。

    一日,在泛舟西湖之時,他戲言讓她從良。

    東坡忽然說: “我來做長老,你來參禪好嗎?” 琴操點了點頭。 於是東坡問:“何謂湖中景?” 琴操答: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東坡再問:“何謂景中人?” 琴操又答: “裙拖六幅瀟湘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東坡三問道:“何謂人中意?” 琴操對答如流: “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 “如此究竟如何?”他看著她,她也看著他。 氣氛好緊張,而少女琴操確實不知道大學士所指何意。 東坡看著琴操的臉,一字一句地告訴她: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一語驚醒夢中人,琴操何等玲瓏剔透,她聽懂了,整顆心如同沉到了西湖裡。因為不能給自己一個名分,蘇東坡心懷愧疚,他退而求其次,想勸說自己從良,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歌妓的身份讓他如此心存芥蒂!她半生顛沛流離,淪落為妓,她與他沒有名分,她不介意,可是她卻沒想到,真正阻擋他們走下去的,卻是一個歌妓的身份!

    琴操聽完若有所思,笑語道:“多謝學士,一語驚醒夢中人,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唸佛往西方。”蘇軾原來只是想勸說琴操從良,誰知一語驚醒夢中人。後來,琴操削髮為尼,在杭州玲瓏山修行。再到後來琴操聽聞蘇軾被貶至澹州(海南),思念成疾一病不起,臨終年僅二十四歲。

    琴操的傳奇人生雖然一波三折,但由於離世較早,所以關於她的記載並不多。民國年間,潘光旦、林語堂和郁達夫三位才子同遊玲瓏山,他們曾翻遍臨安縣誌,都找不到關於琴操的蛛絲馬跡。這樣一位綽約佳人,竟被風塵埋沒得毫無蹤影了。此事惹得三人大怒,郁達夫更在玲瓏山琴操墓前寫下四行詩,表示抗議:“山既玲瓏水亦清,東坡曾此訪雲英。如何八卷臨安志,不記琴操一段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一個被婉拒過還一直死纏爛打的男生,你認為該用什麼方法能讓對方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