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如何教孩子不要說髒話,如何教他們關掉電視,如何教他們按時做功課?以上問題其實都說明孩子存在行為偏差,那蜜姐這裡也整理了幾個步驟糾正孩子的偏差行為。

    糾正孩子偏差行為的最好方法,是教他們自我規範。

    瞭解孩子何時壓力會過大

    家長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學習如何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含義。當你不瞭解孩子行為的含義,你就會覺得煩。當你學會解讀孩子的行為,你就不會每次孩子一鬧,你就責怪他。孩子的偏差行為,通常是對壓力的反應。傾聽孩子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行為,是教育孩子自我規範的第一步。

    辨識出孩子生活中的壓力

    孩子的壓力通常來自對人際關係、學校功課的不滿,或是在太短的時間內需要做太多的事。壓力可能出現在很微小的地方,也可能是生理上的,例如有些孩子對噪音、亮光、氣味特別敏感,這些都是大人難以注意到的。無聊的等待、必須坐著不動,也會讓一些孩子感到壓力。壓力可能是生理上的,可能是心理上的,家長必須多方面去考慮。很多家長忽略孩子的壓力,孩子也可能假裝沒事,但久而久之就會爆發。

    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只要減輕壓力,就能迅速顯著地改變孩子的行為。有些孩子可能對噪音、聲光敏感,卻被認為是問題兒童。其實只要調暗室內燈光,降低音響音量,孩子就不會再哭鬧。可悲的是,成人用他們的觀點來評斷孩子,用加大的音量質問孩子:‍“你幹嘛哭!”反而讓孩子壓力更大。同樣的情形,可能發生在任何壓力問題沒有被家長正視的孩子身上。

    幫孩子找出自我減輕壓力的方法

    我們都需要舒緩緊張、重新充電的策略。孩子也一樣。沒有兩個人的方法會完全一樣,所以家長要多觀察孩子,找出他的壓力來源,然後幫他找出自我排解的方法。靜心是近年來經常被推動的方法,成效很好。當然家長不一定要教孩子靜心,任何能夠幫助他們平靜下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沒有辦法坐著不動,可以先教他們慢慢地呼吸,讓自己冷靜。

    眼光要長遠

    當你幫孩子找出冷靜下來的方法時,要注意,‍“冷靜”與‍“安靜”是不同的。讓孩子看電視、玩電玩,也許可以讓他們暫時‍“安靜”下來,但絕對不能讓他們‍“冷靜”。父母不應該誤解冷靜的意義,更不能教孩子關於冷靜的錯誤觀念。冷靜的意義,是靠自己的意志平靜下來,千萬不要圖一時的輕鬆,用外力來控制孩子,以求暫時的安靜,這樣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永久的傷害,使偏差行為問題更嚴重。

  • 2 # 泊裡吖

    孩子出現難以相處的毛病以及問題行為時,他可能會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表達反抗。

    他們常有一些共同特質,如: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過度戲劇化、對被要求的事抵死不從。然而這些偏差行為,可不只是過渡階段,有可能會從童年期、青春期,一路蔓延到成人期。如果家長只是漫無目的地等待孩子成熟、不再不守規矩,只會讓情況惡化而難以解決。

    身為父母的職責,就是教孩子表現出適當的言行舉止,而不是為他們的失當行為找藉口。

    首先要找出孩子什麼時候出現的這種問題,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進一步的解決問題,如果自己無法處理,問題沒有改善的話,建議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認為看醫生丟人,心理問題不重視,後果是很嚴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區寺和廟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