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星科技
-
2 # 北方農村網
第一次化控是為了“降低穗位高度”,畝用“影響力”一袋20毫升兌水30斤噴施一次。
第二次化控是為了“降低整體株高”【化控過早會導致穗位以上節間“報復性”增長】。畝用“玉米壯漢”一盒(含有控旺劑,藍色晶典,農喜十樂素等5樣產品),加配“邯科140”10毫升長效殺蟲劑預防玉米鑽心蟲,可以實現“一噴十防”。
如此,可以實現又降低穗位高度,又降低整體株高,大大所有玉米品種的提高抗倒能力。
-
3 # 馬龍哲
我認為這項技術非常好,兩次化控既降低玉米的高度,又降低了穗位,這對於穗位下節間縮短和桔杆粗壯起了關鍵性作用,同時又降低了穗位,根系更發達,這對於抗倒伏又起到關鍵性作用,再配合噴施微肥,營養素,增長劑,殺蟲,等一系列配合措施,對於玉米抗倒高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句話,一切為了高產,
玉米“兩次化控”防倒的總結報告
玉米一次化控的弊端,在玉米早用不降株高,晚用不降穗位,一次量小不管用,一次量大有藥害的情況下,衡水景縣俊芳種植專業合作社2017年在北方農村網的安排下,進行了100多畝玉米“兩次化控”防倒的試驗。
一、試驗結果兩個品種,整體穗位高度和株高都降低了20釐米以上。玉米二次化控有利於玉米的根系多,尤其是二次分根多,外茬根明顯增加,紮根深,有利於玉米紮根遠吸收土地的養分多,有利於玉米的增產和增加了玉米的抗倒性。
二、試驗品種“十星三”(中國紅軸品種,比美系紅軸的耐高溫能力強2倍)。
三、試驗方法1、在玉米苗7~8個葉,用抗倒劑“影響力”1袋兌水1噴霧器打1畝地,全田噴霧。穗位高度比不用的抗倒劑和晚用抗倒劑的整體下降20釐米左右,穗位在離地面80~90釐米高度。
2、在玉米葉在10~11時,用“玉米壯漢一噴十防”(5樣一盒,內含控旺劑),再加配“邯科140” 10毫升,對1桶水打1畝地,全田噴霧。
比噴一次抗倒劑的玉米棵株高整體下降20~30釐米高【沒有出現早期噴施抗倒劑一次,雖然降低了穗位高度,但穗位以上卻出現“報復性增長”,整體株高沒有降低的局面】,而且,後期天穗還沒有蚜蟲,玉米葉上也沒有紅蜘蛛,玉米槌上也沒有玉米螟。
以上實驗資料僅僅是我們農民合作社的粗淺總結,來自於大田生產的個人觀察,沒有專家老師試驗那樣精細準確,僅僅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2018年我們合作社還將擴大面積,增加試驗品種,繼續試驗驗證。
衡水景縣俊芳種植專業合作社(北方農村網景縣科技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