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樂健康科普

    三叉神經的解剖

    三叉神經為混合性神經, 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內臟運動纖維, 由腦橋基底部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 在顳骨巖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處形成三叉神經節, 此節為硬腦膜所包裹。

    軀體感覺纖維的胞體位於三叉神經節內, 其中樞突聚整合粗大的三叉神經感覺根, 其周圍突組成三叉神經三大分支, 即眼神經、上頜神經、下頜神經。

    特殊內臟運動纖維組成內臟運動根, 位於感覺根下內側, 後進入下頜神經, 經卵圓孔出顱。

    三叉神經痛,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疼痛,最劇烈而又不易治癒的疾病。儘管臨床上對三叉神經痛的描述已有數百年了,但是病因並非完全清楚。

    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疼痛驟發驟停,是一種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早期發作較少,之後越發越頻,疼痛程度也隨之加重。發作時患者表情十分痛苦,有的突然呆木而不敢多動,有的以手掌緊按面部或用力揉搓。

    患者可能有數個觸發點,常位於上下唇、鼻翼、口角、門犬齒等處,如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呈週期性發作,發作時可出現面肌痙攣性收縮、口角向病側歪斜、結膜充血,流淚或流涎等症狀。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三叉神經痛如何應對

    早期主要是藥物治療。治療開始一般選用抗癲癇藥物,已證實有確切的止痛作用。初始劑量應低,逐漸調高,密切監測,直至獲得最大臨床耐受量或疼痛消失劑量。多年來,沿用的標準為:卡馬西平每日0.2~>0.6g(極量1.2g),分2~3次服用。抗癲癇藥物對75%的患者止痛有效,約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暈、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如果初次用藥因副作用不能耐受,則應更換另一種藥物,如奧卡西平、丙戊酸鈉、巴氯芬、加巴噴丁、拉莫三嗪、託吡酯、普瑞巴林等。

    藥物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或者最初發作原因是繼發性的,就應當考慮外科手術。常見的有:三叉神經及半月神經節化學毀損術、半月神經節經皮射頻熱凝治療、經皮三叉神經壓迫術、伽馬刀治療和微血管減壓術等。三叉神經痛患者日常起居注意要點:小心安撫,疼痛少纏人

    飲食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因咀嚼誘發疼痛的患者,則要進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飲食要營養豐富,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製品類;不宜食用刺激性(如洋蔥等)、過酸過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飲食宜清淡。

    吃飯、漱口、說話、刷牙、洗臉動作宜輕柔。以免誘發板機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區域性受凍、受潮,不用太冷、太熱的水洗面。

    保持情緒穩定和充足睡眠。心情要平和,不宜激動;保持充足睡眠,不宜疲勞熬夜;常聽柔和音樂。

    起居規律。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同時臥室不受風寒侵襲。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參考文獻

    [1]張秀君,陸地.三叉神經的應用解剖學研究現狀[J].四川解剖學雜誌,2012,20(01):52-54.

    [2]魏興.痛不欲生的三叉神經痛[J].江蘇衛生保健,2019(12):6-7.

  • 2 # 神經內科醫生李燕

      三叉神經是我們面部,最大的一個感覺神經,它在面部的表現,主要分為三支。

      第一支叫眼神經,它就從眼眶出來的,它支配的是面部上邊,就是眼睛上面這些區域;

      第二支它叫是上頜神經,它從那上頜孔出來之後,它支配的是鼻腔和這個整個上頜,上牙床這一類的區域;

      那麼還有第三支叫下頜神經,它是從下頜孔出來,在我們面部的表現,是在下頜骨,也就在這個下頜骨,整個這個區域和耳朵,這個區域的表現,那麼它在這個面部的表現,基本上是全覆蓋,比較廣泛的。

  • 3 # ICU王醫生

    三叉神經從腦幹發出後,經過麥克氏囊,穿出卵圓孔到達顱外。三叉神經的命名是因為它分為三個分支,第一支分佈於眼角以上;第二支分佈在眼角和嘴角之間;第三支支配嘴角以下運動及感覺。三叉神經的左側支和右側支分別支配人的兩側的面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況足球遇到倒腳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