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曆史上,劉備有六次哭比較著名:
一、哭別田豫
田豫是漁陽郡雍奴縣(屬幽州)人。劉備投奔公孫瓚(佔據幽州一帶),田豫當時年紀還小,託身於劉備,劉備很看重他。劉備擔任豫州刺史後,田豫因為母親年事已高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和他告別,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二、髀肉復生
《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劉備在荊州的時候,看見自己髀肉復生(大腿的肉又長起來了),感覺自己虛度光陰,年歲已老而一事無成,不禁悲從中來、潸然淚下。
三、祭拜劉表
《資治通鑑》:或勸備攻琮,荊州可得。備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備將其眾去,過襄陽,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備。備過辭表墓,涕泣而去。劉備在劉備墓前祭拜,涕泣不已。此舉或許是收買人心。
四、哭龐統之死
《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龐統是劉備的良謀,不幸早死,的確值得劉備痛哭。
五、哭劉封
《三國志·劉封傳》: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封死去,可就消了劉備的一個大隱患(對劉禪來說是個威脅),對劉備來說是好事。但劉備對義子劉封未必沒有感情,哭劉封之死也合情合理。
六、哭法正
《三國志》:“明年卒,時年四十五。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法正也是劉備的良謀,深得劉備信重。可以說法正死了,等於劉備失一臂膀。法正去世,劉備又如何不傷心欲絕,流涕累日?
事實上劉備並非是真的愛哭,乃情勢所逼,有意為之。就如後來劉備自己總結的一樣:“操以急,我以緩;操以暴,我以仁;凡每每與之相反,遂能如願也。”此語一出,梟雄本色彰顯無遺~
在三國曆史上,劉備有六次哭比較著名:
一、哭別田豫
田豫是漁陽郡雍奴縣(屬幽州)人。劉備投奔公孫瓚(佔據幽州一帶),田豫當時年紀還小,託身於劉備,劉備很看重他。劉備擔任豫州刺史後,田豫因為母親年事已高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和他告別,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二、髀肉復生
《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劉備在荊州的時候,看見自己髀肉復生(大腿的肉又長起來了),感覺自己虛度光陰,年歲已老而一事無成,不禁悲從中來、潸然淚下。
三、祭拜劉表
《資治通鑑》:或勸備攻琮,荊州可得。備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備將其眾去,過襄陽,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備。備過辭表墓,涕泣而去。劉備在劉備墓前祭拜,涕泣不已。此舉或許是收買人心。
四、哭龐統之死
《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龐統是劉備的良謀,不幸早死,的確值得劉備痛哭。
五、哭劉封
《三國志·劉封傳》: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劉封是劉備的義子。劉封死去,可就消了劉備的一個大隱患(對劉禪來說是個威脅),對劉備來說是好事。但劉備對義子劉封未必沒有感情,哭劉封之死也合情合理。
六、哭法正
《三國志》:“明年卒,時年四十五。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法正也是劉備的良謀,深得劉備信重。可以說法正死了,等於劉備失一臂膀。法正去世,劉備又如何不傷心欲絕,流涕累日?
事實上劉備並非是真的愛哭,乃情勢所逼,有意為之。就如後來劉備自己總結的一樣:“操以急,我以緩;操以暴,我以仁;凡每每與之相反,遂能如願也。”此語一出,梟雄本色彰顯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