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是四診(望、聞、問、切)內容之一,它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中醫“辨證施治”的可靠依據.
分部診法與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一)分部診法 分部診法始於周秦漢初時,如《黃帝內經"素問》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等文獻記載中,有三部九候診法、人迎脈口診法、尺寸診法、寸口診法等。至晉代王叔和時,對於獨取寸口診法才有了明確的準則,從而代替了古代各種診脈法,為中醫脈學奠定了完整的理論基礎,茲分述如下。 1.三部九候診法 古代醫生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採取在病位附近的動脈搏動處診脈,即可察知全身疾病的變化情況,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之法”,即是說:人體全身的十二經在各部位上都有動脈搏動的現象,以此作為診脈的一種方法。三部九候診法由此而產生。如《素問"三部九候論篇》中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此段經文的記述是中醫最古老的一種三部九候診脈方法,它屬於一種全身性遍體診脈法,現已不採用。除上述之外,對“三部九候診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難經》中將全身性診脈法(三部九候診法)解釋為寸、關、尺中的浮、中、沉、候脈診法,錄此以供參考。 2.人迎脈口診法 “人迎脈口診法”是古代醫生採用人迎(指頸動脈)和寸口脈(指橈動脈)互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黃帝內經"素問》中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人迎二倍,病在太陽,人迎三倍,病在陽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厥陰,寸口二倍,病在少陰,寸口三倍,病在太陰……,寸口四倍,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此論述根據人迎主外,主陽;寸口主裡、主陰的法則,從兩個方面互相參照來進行診斷,它比遍體診法簡單易行,可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現在亦不予採用。 3.尺寸診法 “尺寸診法”是診察寸口脈與指觸寸口脈以下至尺澤一段面板溫度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以此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尺脈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痺也。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尺膚炬熱,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尺之而熱者,亦寒熱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痺。”診尺膚的同時,亦是視診與觸診相結合的一種診斷方法,現在醫者亦多不採用。 4.寸口診法 因為上述幾種診脈法,在臨床中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歷代醫家一致採用寸口診法,從而取代了其他古老診脈方法,使寸口診法成為中醫脈法的中心。其優點是:準確性強,方便易行,可以測知全身各部的疾病。臨床應用價值很高,所以一直沿用至今。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始於扁鵲,完善於晉代的王叔和。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週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難經"第二難》中又曰:“脈有尺寸,何謂也?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以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素問"五藏別論篇》中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寸口是指手腕的橈動脈,腕內廉上側,有骨稍高,曰高骨。從魚際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寸,故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尺,故名曰尺;高骨介於尺寸之間,故名曰關。診脈時醫者先以中指接觸高骨,是謂之關部,示指所接觸之部位為寸部,無名指接觸之部位為尺部,此即為寸、關、尺三部之診法也。如李時珍在《頻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渭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可是,古時候診脈,尚注重全身診察法,不僅限於寸口,而是相互參照以定奪病情。如《素問"六節藏象論篇》中曰:“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近代醫生診脈單持寸口,而廢棄全身診察之法,可得知各臟器之虛實寒熱,已成為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並使“寸口診法”逐漸得到完善,逐漸系統化,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學科。 (二)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在獨取寸口的診法中,從古至今,仍然存在著一個寸、關、尺臟腑定位的分歧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統一。可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萌發了有關寸、關、尺脈的臟腑所屬定位法。《黃帝內經"素問》一書亦早已記載了這方面的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段經文中所謂:“上附上”,“中附中”,“尺內”者,即指寸、關、尺三部而言。日人丹波元簡認為這節經文係指尺膚診法,日本學者還有認為是指腹診法等,這裡就不多加以討論了。早在《難經》中已經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將左右兩手寸、關、尺三部分別與臟腑十二經脈相互配合,並且兩者配合排列有序,有條不紊,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難經"第三難》中曰:“關之前者,陽之動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只提及尺寸時較多,而提及關脈則相對較少,只重視脈的陰陽分配法,並沒有重視到脈的臟腑分配法,直到西晉王叔和時才有了新的發揮,在他所著的《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中曰:“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足部。魂、魄、谷、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同時又在《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中曰:“從魚際至高骨(其骨自高),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可見,寸口診脈法及其寸、關、尺三部臟腑分屬的定位,最早源於《黃帝內經"素問》及《難經》,直至《脈經》,即有了比較具體的論述。以後,歷代各醫家提出很多有關寸口脈臟腑分屬的不同說法,如唐代的孫思邈、元代的滑壽、明代的李中梓、李時珍、張介賓等,俱各有論。現將各醫家寸、關、尺臟腑分屬部位的不同方法簡介如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左右手兩寸部和兩尺部的臟腑定位很不一致,而兩關部的臟腑定位基本相同。一般認為下列表中臟腑的寸、關、尺三部的定位方法較為合理,現仍為中醫臨床廣泛應用(表2)。此定位法系根據李東垣法,歌曰:右肺大腸脾胃命,左心小腸肝膽腎。上述寸、關、尺臟腑分屬定位方法,雖然並無充分的理論根據,但中醫歷經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直至目前還無法解釋。如《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中曰:“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此段描述胸痺從症狀與脈象上看,寸脈所以沉遲,關脈之小而緊數,即是陽氣失去它本來的職位,而陰氣乘而代之。所以治宜辛溫行陽,消散痰濁之法,對於治療上焦陽虛,下焦陰盛的胸痺證是一張有效的方劑。臨證所見以數脈為例:如左寸為心,見數脈為君火亢盛;左關為肝膽,見弦數為肝膽積熱;左尺候腎與膀胱,見數為膀胱溫熱;右寸候肺,見數為肺家熱;右關候脾胃,見數為胃家有熱;右尺候命門及下焦之疾,見數為命門火盛。當然,臟腑之病變不一定全部都會反應在寸口脈之上,所以臨床不可過於拘泥,如周學霆在《三指禪》中所言甚好,應以“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之原則為妥。又如清代黃宮繡的《脈理求真》中曰:“持脈之道,貴乎活潑,若拘泥不通,病難以測。姑以部位論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胸中;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部膀胱小腸;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大腸;……頭痛在上,本應寸見,而少陽陽明頭痛,則又在於兩關;太陽頭痛,則又在於左尺,是痛在於上者,又不可以上拘矣。淋遺在下,本應尺求。而氣虛不攝,則病偏在右寸;神衰不固,則病偏在左寸,是淋遺在下者,又不可以下拘矣。中氣虛而吐瀉作,則吐似在於寸,瀉亦應在於尺;如何偏於關求以固脾胃。二氣混而中道塞,則治應在兩關;如何偏宜升清以從陽,苦降以求陰,則病在於上中下者,又不可盡以所見之部拘之矣,部位難拘如此。”以上論述很有參考價值,今摘錄之,以供參考。 五、診脈方法與診脈注意事項 (一)診脈方法 診脈的方法正確與否,是決定診斷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正確掌握診脈方法,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診脈方法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診脈的時間 歷代醫家十分強調診脈的時間。最佳的診脈時間,通常要在病人安靜之時進行。因為,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之時,皆可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醫者皆知,脈的搏動與氣血的活動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代醫家認為:診脈的時間適宜在早晨尚未活動,未進飲食之前進行。雖然臨床上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足已說明古時候醫家對於診脈的態度是何等認真。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清"黃宮繡在《脈理求真"四宮脈要》中曰:“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因為在早晨人的機體內外環境均較安靜,氣血調勻,脈象才能如實反映病情,是診脈的最佳時間,但限於條件,不必過於拘泥,其他時間也可以診有過之脈。如明"汪機曰:“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 2.醫生調息 醫生在診脈時必須注意自身調息,首先要平心靜氣,聚精會神、貫注指下,才能夠診得真實的脈象。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家正眼》中曰:“凡診脈之道,必須調平自己氣息。”因為古時候沒有鐘錶計時,是醫生採用自己的呼吸定時間(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來計算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以辨脈象的遲數。因為,正常人每分鐘呼吸為18次,每呼吸一次時,脈搏跳動4次,計算呼吸共計72次,正常人每分鐘的脈搏跳動次數正好也是72次。可見,古人以呼吸定息測脈動的次數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3.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 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尤為重要。應囑病人端坐或採取仰臥的姿勢,將前臂自然平展,放在比較柔軟的脈枕之上,手掌朝上,醫生將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分別觸放在寸、關、尺三個部位上。醫生應將中指略為彎曲,使三個指頭平齊,節節相對,應用指腹分別觸及寸口部位,以候各臟腑之病情所在。正確的診脈方法是:首先以中指取掌後的高骨,定為關部(即橈側的橈動脈骨莖突處),其餘兩指分別再取寸與尺兩個部位,關前定為寸脈,關後定為尺脈。並且要根據病人的體格長短肥瘦的不同,來決定寸與尺之間的距離遠近。如長瘦形的病人,臂較長者,診脈時下指的距離可以相應疏遠些,若體格是肥胖型的,而且臂亦較短者,下指時的距離可以密近些。如《診家樞要》中曰:“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診脈下指的力度應由輕漸重,採用浮取、中取、重取三種方法,以辨脈的深度。如《診家樞要》中又曰:“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面板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而中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亦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現,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又《難經"第五難》中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然後,再察其脈的速度,以辨脈的遲數;知其脈的強度,以辨脈的屬性。總之,不外乎舉、按、尋、推、竟五種。所謂“舉”即是輕取,可診得浮脈;“按”即是重取,可診得沉脈;“尋”即是中取,下指不輕不重,可診得緩脈;“推”即是隨時微微挪移指位,前後推測,可診得芤脈之類;“竟”即是上下揣摩,可診得長短之類脈也。此外,診脈下指有單按與全按之別。單按脈即以一個指頭按寸部、關部或尺部;全按是三個指頭齊按寸關尺。如果只從表面上看,診脈都是三指齊按,而實際是三個指頭竟在逐個地反覆尋按各自部位的脈象。如《四診抉微》中曰:“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上下來去,長短溢脈覆脈之類是也。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表裡、寒熱、虛實,辨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沉候,以訊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部,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極者,以決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4.候脈診脈必須講求嚴肅性,絕不能草率行事,否則就難以辨清脈象的真偽。如《靈樞"根結篇》中曰:“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所以說,持脈必須候得脈搏跳動50次以上,或者延長2~3個50次,一般需要5~10分鐘為宜,如此才可以瞭解五臟的全部情況。故而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曰:“動數發息,不滿50,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他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倉促持脈、草率做出診斷的醫生。告誡後世醫者,候脈必滿50,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視死別生”的目的。 (二)診脈注意事項 在診脈之時,醫生要注意自己手指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果手指太涼,直接去給病人診脈,就會引起脈象的改變。正常人的脈象和緩而均勻,平滑柔軟,脈的跳動每分鐘大約為72次,婦女月經期或5週歲以下的兒童以及身體素弱者脈率均可增快;勞動或運動之後的脈率亦可略速,而體健之運動員脈率則稍為遲緩。此外,飯後、酒後、吸菸、飲濃茶或咖啡等,均可以使脈率增快。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或情志改變,寒冷刺激,高溫炎熱等,均可能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鑑於上述幾種情況,臨證時必須特別注意,以免發生誤診,貽誤病情《素問"經脈別論篇》中曰:“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面板、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所傷,脈象也會隨著發生改變。如:喜傷心,則脈必散;怒傷肝,則脈必弦;憂思傷脾,則脈必緩;悲傷肺,則脈必短;恐傷腎,則脈必沉;驚則氣,亂則脈必動。上述這些脈象的表現,是情與脈相應為順,反此者為逆。此外,脈象和氣候的關係甚為密切,因為自然界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功能,所以,隨著不同季節的轉化而會出現不同的脈象。如《瀕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暖,是謂平脈”。凡屬四季平脈者,均屬正常脈象,如見是脈,應排除病脈,才不至於有誤矣。 等等。
中醫脈診是四診(望、聞、問、切)內容之一,它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中醫“辨證施治”的可靠依據.
分部診法與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一)分部診法 分部診法始於周秦漢初時,如《黃帝內經"素問》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等文獻記載中,有三部九候診法、人迎脈口診法、尺寸診法、寸口診法等。至晉代王叔和時,對於獨取寸口診法才有了明確的準則,從而代替了古代各種診脈法,為中醫脈學奠定了完整的理論基礎,茲分述如下。 1.三部九候診法 古代醫生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採取在病位附近的動脈搏動處診脈,即可察知全身疾病的變化情況,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之法”,即是說:人體全身的十二經在各部位上都有動脈搏動的現象,以此作為診脈的一種方法。三部九候診法由此而產生。如《素問"三部九候論篇》中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此段經文的記述是中醫最古老的一種三部九候診脈方法,它屬於一種全身性遍體診脈法,現已不採用。除上述之外,對“三部九候診法”,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難經》中將全身性診脈法(三部九候診法)解釋為寸、關、尺中的浮、中、沉、候脈診法,錄此以供參考。 2.人迎脈口診法 “人迎脈口診法”是古代醫生採用人迎(指頸動脈)和寸口脈(指橈動脈)互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黃帝內經"素問》中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少陽,人迎二倍,病在太陽,人迎三倍,病在陽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厥陰,寸口二倍,病在少陰,寸口三倍,病在太陰……,寸口四倍,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此論述根據人迎主外,主陽;寸口主裡、主陰的法則,從兩個方面互相參照來進行診斷,它比遍體診法簡單易行,可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現在亦不予採用。 3.尺寸診法 “尺寸診法”是診察寸口脈與指觸寸口脈以下至尺澤一段面板溫度相結合的一種診脈方法。以此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如《靈樞"論疾診尺篇》中曰:“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尺脈滑,其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痺也。尺膚麤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洩,少氣。尺膚炬熱,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尺之而熱者,亦寒熱也。”《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曰:“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痺。”診尺膚的同時,亦是視診與觸診相結合的一種診斷方法,現在醫者亦多不採用。 4.寸口診法 因為上述幾種診脈法,在臨床中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歷代醫家一致採用寸口診法,從而取代了其他古老診脈方法,使寸口診法成為中醫脈法的中心。其優點是:準確性強,方便易行,可以測知全身各部的疾病。臨床應用價值很高,所以一直沿用至今。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始於扁鵲,完善於晉代的王叔和。如《難經"第一難》中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週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難經"第二難》中又曰:“脈有尺寸,何謂也?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以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素問"五藏別論篇》中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寸口是指手腕的橈動脈,腕內廉上側,有骨稍高,曰高骨。從魚際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寸,故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的距離約有一尺,故名曰尺;高骨介於尺寸之間,故名曰關。診脈時醫者先以中指接觸高骨,是謂之關部,示指所接觸之部位為寸部,無名指接觸之部位為尺部,此即為寸、關、尺三部之診法也。如李時珍在《頻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渭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可是,古時候診脈,尚注重全身診察法,不僅限於寸口,而是相互參照以定奪病情。如《素問"六節藏象論篇》中曰:“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近代醫生診脈單持寸口,而廢棄全身診察之法,可得知各臟器之虛實寒熱,已成為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並使“寸口診法”逐漸得到完善,逐漸系統化,形成一套完整、獨立的學科。 (二)寸口脈的定位方法 在獨取寸口的診法中,從古至今,仍然存在著一個寸、關、尺臟腑定位的分歧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統一。可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萌發了有關寸、關、尺脈的臟腑所屬定位法。《黃帝內經"素問》一書亦早已記載了這方面的論述。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此段經文中所謂:“上附上”,“中附中”,“尺內”者,即指寸、關、尺三部而言。日人丹波元簡認為這節經文係指尺膚診法,日本學者還有認為是指腹診法等,這裡就不多加以討論了。早在《難經》中已經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將左右兩手寸、關、尺三部分別與臟腑十二經脈相互配合,並且兩者配合排列有序,有條不紊,如《難經"第十八難》中曰:“脈有三部……”,《難經"第三難》中曰:“關之前者,陽之動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只提及尺寸時較多,而提及關脈則相對較少,只重視脈的陰陽分配法,並沒有重視到脈的臟腑分配法,直到西晉王叔和時才有了新的發揮,在他所著的《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中曰:“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足部。魂、魄、谷、神,皆見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同時又在《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中曰:“從魚際至高骨(其骨自高),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可見,寸口診脈法及其寸、關、尺三部臟腑分屬的定位,最早源於《黃帝內經"素問》及《難經》,直至《脈經》,即有了比較具體的論述。以後,歷代各醫家提出很多有關寸口脈臟腑分屬的不同說法,如唐代的孫思邈、元代的滑壽、明代的李中梓、李時珍、張介賓等,俱各有論。現將各醫家寸、關、尺臟腑分屬部位的不同方法簡介如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左右手兩寸部和兩尺部的臟腑定位很不一致,而兩關部的臟腑定位基本相同。一般認為下列表中臟腑的寸、關、尺三部的定位方法較為合理,現仍為中醫臨床廣泛應用(表2)。此定位法系根據李東垣法,歌曰:右肺大腸脾胃命,左心小腸肝膽腎。上述寸、關、尺臟腑分屬定位方法,雖然並無充分的理論根據,但中醫歷經幾千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直至目前還無法解釋。如《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中曰:“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此段描述胸痺從症狀與脈象上看,寸脈所以沉遲,關脈之小而緊數,即是陽氣失去它本來的職位,而陰氣乘而代之。所以治宜辛溫行陽,消散痰濁之法,對於治療上焦陽虛,下焦陰盛的胸痺證是一張有效的方劑。臨證所見以數脈為例:如左寸為心,見數脈為君火亢盛;左關為肝膽,見弦數為肝膽積熱;左尺候腎與膀胱,見數為膀胱溫熱;右寸候肺,見數為肺家熱;右關候脾胃,見數為胃家有熱;右尺候命門及下焦之疾,見數為命門火盛。當然,臟腑之病變不一定全部都會反應在寸口脈之上,所以臨床不可過於拘泥,如周學霆在《三指禪》中所言甚好,應以“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之原則為妥。又如清代黃宮繡的《脈理求真》中曰:“持脈之道,貴乎活潑,若拘泥不通,病難以測。姑以部位論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胸中;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部膀胱小腸;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大腸;……頭痛在上,本應寸見,而少陽陽明頭痛,則又在於兩關;太陽頭痛,則又在於左尺,是痛在於上者,又不可以上拘矣。淋遺在下,本應尺求。而氣虛不攝,則病偏在右寸;神衰不固,則病偏在左寸,是淋遺在下者,又不可以下拘矣。中氣虛而吐瀉作,則吐似在於寸,瀉亦應在於尺;如何偏於關求以固脾胃。二氣混而中道塞,則治應在兩關;如何偏宜升清以從陽,苦降以求陰,則病在於上中下者,又不可盡以所見之部拘之矣,部位難拘如此。”以上論述很有參考價值,今摘錄之,以供參考。 五、診脈方法與診脈注意事項 (一)診脈方法 診脈的方法正確與否,是決定診斷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正確掌握診脈方法,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診脈方法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診脈的時間 歷代醫家十分強調診脈的時間。最佳的診脈時間,通常要在病人安靜之時進行。因為,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之時,皆可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醫者皆知,脈的搏動與氣血的活動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古代醫家認為:診脈的時間適宜在早晨尚未活動,未進飲食之前進行。雖然臨床上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足已說明古時候醫家對於診脈的態度是何等認真。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清"黃宮繡在《脈理求真"四宮脈要》中曰:“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因為在早晨人的機體內外環境均較安靜,氣血調勻,脈象才能如實反映病情,是診脈的最佳時間,但限於條件,不必過於拘泥,其他時間也可以診有過之脈。如明"汪機曰:“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 2.醫生調息 醫生在診脈時必須注意自身調息,首先要平心靜氣,聚精會神、貫注指下,才能夠診得真實的脈象。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家正眼》中曰:“凡診脈之道,必須調平自己氣息。”因為古時候沒有鐘錶計時,是醫生採用自己的呼吸定時間(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來計算病人脈搏跳動的次數,以辨脈象的遲數。因為,正常人每分鐘呼吸為18次,每呼吸一次時,脈搏跳動4次,計算呼吸共計72次,正常人每分鐘的脈搏跳動次數正好也是72次。可見,古人以呼吸定息測脈動的次數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3.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 診脈時病人的體位和醫生的指法尤為重要。應囑病人端坐或採取仰臥的姿勢,將前臂自然平展,放在比較柔軟的脈枕之上,手掌朝上,醫生將示指、中指、無名指的指端分別觸放在寸、關、尺三個部位上。醫生應將中指略為彎曲,使三個指頭平齊,節節相對,應用指腹分別觸及寸口部位,以候各臟腑之病情所在。正確的診脈方法是:首先以中指取掌後的高骨,定為關部(即橈側的橈動脈骨莖突處),其餘兩指分別再取寸與尺兩個部位,關前定為寸脈,關後定為尺脈。並且要根據病人的體格長短肥瘦的不同,來決定寸與尺之間的距離遠近。如長瘦形的病人,臂較長者,診脈時下指的距離可以相應疏遠些,若體格是肥胖型的,而且臂亦較短者,下指時的距離可以密近些。如《診家樞要》中曰:“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診脈下指的力度應由輕漸重,採用浮取、中取、重取三種方法,以辨脈的深度。如《診家樞要》中又曰:“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面板之間者,陽也,腑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而中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亦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不見,則委曲求之,若隱若現,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又《難經"第五難》中曰:“脈有輕重,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然後,再察其脈的速度,以辨脈的遲數;知其脈的強度,以辨脈的屬性。總之,不外乎舉、按、尋、推、竟五種。所謂“舉”即是輕取,可診得浮脈;“按”即是重取,可診得沉脈;“尋”即是中取,下指不輕不重,可診得緩脈;“推”即是隨時微微挪移指位,前後推測,可診得芤脈之類;“竟”即是上下揣摩,可診得長短之類脈也。此外,診脈下指有單按與全按之別。單按脈即以一個指頭按寸部、關部或尺部;全按是三個指頭齊按寸關尺。如果只從表面上看,診脈都是三指齊按,而實際是三個指頭竟在逐個地反覆尋按各自部位的脈象。如《四診抉微》中曰:“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上下來去,長短溢脈覆脈之類是也。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表裡、寒熱、虛實,辨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沉候,以訊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部,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極者,以決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4.候脈診脈必須講求嚴肅性,絕不能草率行事,否則就難以辨清脈象的真偽。如《靈樞"根結篇》中曰:“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藏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藏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所以說,持脈必須候得脈搏跳動50次以上,或者延長2~3個50次,一般需要5~10分鐘為宜,如此才可以瞭解五臟的全部情況。故而張仲景在《傷寒論》序中曰:“動數發息,不滿50,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他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倉促持脈、草率做出診斷的醫生。告誡後世醫者,候脈必滿50,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視死別生”的目的。 (二)診脈注意事項 在診脈之時,醫生要注意自己手指的溫度是否正常。如果手指太涼,直接去給病人診脈,就會引起脈象的改變。正常人的脈象和緩而均勻,平滑柔軟,脈的跳動每分鐘大約為72次,婦女月經期或5週歲以下的兒童以及身體素弱者脈率均可增快;勞動或運動之後的脈率亦可略速,而體健之運動員脈率則稍為遲緩。此外,飯後、酒後、吸菸、飲濃茶或咖啡等,均可以使脈率增快。如果病人正處於驚恐、興奮、緊張、或情志改變,寒冷刺激,高溫炎熱等,均可能引起真實脈象的異常變化。鑑於上述幾種情況,臨證時必須特別注意,以免發生誤診,貽誤病情《素問"經脈別論篇》中曰:“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面板、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所傷,脈象也會隨著發生改變。如:喜傷心,則脈必散;怒傷肝,則脈必弦;憂思傷脾,則脈必緩;悲傷肺,則脈必短;恐傷腎,則脈必沉;驚則氣,亂則脈必動。上述這些脈象的表現,是情與脈相應為順,反此者為逆。此外,脈象和氣候的關係甚為密切,因為自然界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功能,所以,隨著不同季節的轉化而會出現不同的脈象。如《瀕湖脈學"四言舉要》中曰:“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暖,是謂平脈”。凡屬四季平脈者,均屬正常脈象,如見是脈,應排除病脈,才不至於有誤矣。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