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0
回覆列表
  • 1 # 瀟瀟子

    岳飛死在哪裡

    1141年,金兵受到岳飛的威脅,得知金國大勢已去,便準備重新和南宋商量議和事件。宋朝廷知道金國有意議和後,便想出計策從岳飛手中奪回兵權。金兀朮和秦檜有書信來往,倆人一致準備滅掉岳飛。岳飛回到朝廷之後,遭到秦檜等奸臣的陷害,並被宋高宗免去職務。

    岳飛免職後,奏明宋高宗讓他回到廬州休息。此時,岳飛是一介平民,手中毫無任何兵權,秦檜讓同黨張俊在岳家軍內部挑起事端,讓岳家軍陷害岳飛。張俊將張憲等人抓捕嚴刑拷打,但是張憲未能屈打成招。隨後,張俊以張憲名義捏造假證據,說岳飛有謀反的罪證。岳飛剛到江州,朝廷就傳喚岳飛到臨安府。隨後,岳飛被關在了大理寺,岳飛受到關押之前,岳飛的長子岳雲已經被捕入獄。岳飛面對朝廷的審問,他義正言辭地回答自己沒有罪,並脫掉上衣,露出“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審問岳飛的主判官們十分動容,有一名叫何鑄的官員,將案情如實稟告給秦檜,希望朝廷能查明岳飛的事情,但秦檜說這是宋高宗的意思。公元1142年,宋高宗決定處死岳飛,在除夕夜時,岳飛在大理寺被處死。

    宋寧宗將岳飛墓前的觀音院改名為功德院,後來又改名為嶽王廟,以示對岳飛的褒獎。後來,岳飛墓前還鑄有秦檜和他的妻子、張俊、万俟卨下跪塑像,以示對岳飛的平反。

    岳飛風波亭

    風波亭是南宋時期杭州大理寺獄中的一座小亭子的名稱,大理寺是南宋的最高審判機關,1142年1月27日,一代抗金名將岳飛慘死風波亭,風波亭因此而在歷史上揚名,提起風波亭就會想起那個讓人悲憤難平的時刻。從此風波亭成為了岳飛的葬身地,也成為了冤獄的代名詞,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岳飛風波亭成為了杭州的著名景點。

    公元1140年,金兀朮率兵南下。想要消滅南宋,岳飛受命前去抗敵,岳飛到達前線之後取得了節節勝利,可以說是銳不可當,迅速的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大量的有生力量,金兀朮大敗,甚至聽到岳飛要進攻金兀朮連夜逃竄。但是就在抗金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岳飛卻在一天之內接到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無奈之下班師回朝。

    岳飛一回到朝廷立刻掉入了秦檜和張俊佈置的羅網,1141年,他們誣告岳飛“謀反”,岳飛被關入了大理寺進行審訊,監察御史萬候卨採用了各種辦法也沒有能夠讓岳飛等人招供,於是採用“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在風波亭害死,岳飛的兒子岳雲和部將張憲也同時遭到了腰斬而死。有人說岳飛是被拉肋而死,就是用大鐵錘錘擊肋骨而死,也有的說是喝了毒酒而死,更有的說是被吊死。總而言之,風波亭因為岳飛的慘死而揚名歷史。金國聽說岳飛死去一整天都在喝酒慶祝。

    現在杭州市政府在徵求了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按照宋代的樣式與風格重建了風波亭,並於2003年對外開放,供世人憑弔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祠

    岳飛是中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以忠貞愛國、驍勇善戰著稱,雖然被佞臣陷害,但他的故事仍被人廣為流傳。現在的中國的岳飛祠共有五處,分佈是湯陰、朱仙鎮、杭州、武昌區。

    岳飛從小便立下鴻鵠之志,一心想報效國家,母親在他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個字,所以岳飛廟也被稱為精忠廟,岳飛廟的初始建廟時間已經無從考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岳飛廟(祠)最早也是在明朝修建的。裡面碑碣林立,院中的碑刻有三百多個,多是文人用來懷念岳飛時所作,是中國珍貴的文藝寶庫。

    岳飛廟坐北朝南,廟的牌坊中間是宋孝宗為岳飛的賜名“宋嶽忠武王廟”肯定了岳飛為南宋做出的巨大犧牲。岳飛廟內,東西廂房現在陳列著岳飛的生平事蹟,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岳飛的驍勇善戰、生性耿直的諸多事蹟。後院為寢殿,裡面都是岳飛生前的文學作品,這裡還珍藏著《出師表》的真跡。岳飛廟的對面是施全祠,雕塑著秦檜其妻子王氏、張俊、万俟卨,四個人的雕像,面朝墓地,雙膝跪下,彷彿在向岳飛懺悔。

    後人為了表示對岳飛的無限敬仰之情,專修岳飛祠,供大家瞻仰學習。現在中國的岳飛祠內,陳列內容豐富,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裡面設有大量的岳飛真跡,政府每年都會定期進行維護,供大家緬懷歷史英雄。

  • 2 # 山色歸讀

    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1127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岳飛奉命揮師北伐,自鄂州(今湖北武昌)趨襄陽(今湖北襄樊),向偽齊政權的守軍發起猛烈進攻,僅用二三個月的時間就按照預定計劃收復襄陽、郢州(今湖北鍾祥)、隨州(今湖北隨縣)、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唐河)、信陽(今河南信陽)等六郡之地。這是南宋建立政權以來第一次收復大片失地。但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為了徹底實現控制軍隊和壓制主戰派的目的,以“臨軍征討稽期”和“指斥乘輿”等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市小車橋附近)風波亭,時年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 3 # 可洛加冰

    紹興和議之後,兀朮派使者送密信給秦檜說:“你天天向我們求和,但是留著岳飛,我 們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 秦檜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飛下毒手了。 秦檜先唆使他的同黨、監察御史万俟卨(音mòqíxiè,万俟是姓)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章,攻擊岳飛驕傲自大,捏造了岳飛在金兵進攻淮西的時候,擁兵不救,放棄陣地等許多“罪名”。

    万俟卨開了第一炮以後,又有一批秦檜同黨接二連三上奏章攻擊岳飛。 岳飛知道秦檜跟他過不去,就主動要求辭去樞密副使的職務,高宗馬上批准。 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大將張俊原來是岳飛的上司,後來岳飛立了大功,遭到張俊的妒忌。

    秦檜知道張俊對岳飛不滿,就勾結張俊,唆使岳家軍的部將王貴、王俊,誣告另一個部將張憲想佔據襄陽,發動兵變,幫助岳飛奪回兵權,還誣告岳飛的兒子岳雲曾經寫信給張憲,秘密策劃這件事。 秦檜根據王貴、王俊兩個奸徒的誣告,先把張憲抓起來送進大理寺大獄,嚴刑拷打,張憲寧死不招。接著,秦檜又奏請高宗下令逮捕岳飛、岳雲,到大理寺受審。

    秦檜的使者去逮捕岳飛,岳飛笑著對使者說:“上有天,下有地,會證明我是無罪的。” 岳飛、岳雲兩人被逮捕到大理寺的時候,張憲已被拷打得遍體鱗傷,渾身是血,不像個人樣兒。岳飛見了心裡又難過,又氣憤。 審問岳飛的就是万俟卨。万俟卨拿出王貴、王俊的誣告狀,放在岳飛面前,吆喝著說:“朝廷哪裡虧待你們三人,為什麼要謀反?” 岳飛說:“我沒有什麼對不起國家的地方。你們掌管國法的人,可不能誣陷忠良啊!” 旁邊一些官員們也七嘴八舌地附和万俟卨,硬說岳飛想謀反。岳飛知道這批傢伙都是秦 檜的同黨,申辯也沒有用,就長嘆一聲說:“我今天落在奸賊的手裡,雖然有一片忠心,也 沒法申訴了。

    万俟卨反覆拷問岳飛等三人,岳飛受盡酷刑,什麼都不承認。有一天,万俟卨又逼岳飛 寫供詞,岳飛在紙上只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這個案件拖了兩個月,審訊毫無結果。朝廷官員都知道岳飛冤枉,有些官員大膽上奏章 替岳飛申冤,結果也遭到秦檜陷害。 老將韓世忠忍不住親自去找秦檜,責問他憑什麼說岳飛謀反,到底有什麼證據。秦檜蠻 橫地說:“岳飛給張憲的信,雖然沒有證據,但是這件事莫須有。

    ” 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個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 韓世忠反覆力爭,沒有結果,就自己上奏章把樞密使職務辭了。 有一天,秦檜上朝回家,跟他妻子王氏在東窗下一起喝酒。秦檜手裡拿著一隻柑子,心神不定地用手指甲在柑子皮上亂劃。王氏是個比秦檜還狠毒的人,她看出秦檜對要不要馬上殺岳飛,還在猶豫,冷笑著說:“你這老頭兒,好沒有決斷,要知道縛虎容易放虎難啊!” 秦檜聽了王氏的話,狠了狠心,馬上親手寫了一個紙條,秘密派人送到監獄。公元1142年一月的一個夜裡,這位年僅三十九歲的民族英雄在牢裡被害犧牲。岳雲、張憲同時被害。

    岳飛被害以後,臨安獄卒隗順偷偷地把他的遺骨埋葬起來。直到宋高宗死後,岳飛的冤獄得到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改葬在西湖邊棲霞嶺上,後來又在嶽墓的東面修建了嶽 廟。現在,在莊嚴雄偉的岳廟大殿裡,端坐著全身戎裝的岳飛塑像,塑像上方懸掛的匾額上,刻著岳飛親筆寫的“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使人肅然起敬。在岳飛墓門對面,還放著用生鐵澆鑄的秦檜、王氏、万俟卨和張俊四個反剪雙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對民族英雄的景仰 和對賣國賊的憎恨

  • 4 # 號角催人紅旗飄

    公元1142年1月27曰,紹興十年除夕。御史中丞万俟卨上奏秦檜以岳飛謀反,策動兵變,對別人說只有他和宋太祖三十歲為節度使三條罪,叛重杖處死,宋高宗硃批“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依軍法施行”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在找風波亭這地方還沒結果,應該說書人創造的吧。

  • 5 # 鈞法儒山

    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公元1142年1月27日),是當年的除夕之夜,南宋前樞密副使、少保、加武勝、定國兩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岳飛,在都城臨安大理寺牢獄的“仁”字號監室內,喝下毒酒後,在痛苦中死去。岳飛是皇帝賜死,因此死前沐浴,沒有受到虐待。

    與此同時,他的養子岳雲、愛將張憲在風波亭被斬首處決,監斬官正是與岳飛同為抗金派的楊沂中。

    時人皆知岳飛父子之冤,當時便有坊間傳言,稱岳飛被秘密勒死,還有的說岳飛死前受盡虐待與酷刑,更有人說岳飛與張憲一道被扒皮處決。這些傳言,其實都是沒有根據的。

  • 6 # 我的瀟灑歐巴

    在風波亭被勒死附:岳飛死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在西子湖濱岳飛的墳墓旁邊,長跪著秦檜的鐵像,提到岳飛之死,人們沒有不歸罪秦檜的。不過我們若窮原竟委,致岳飛於死者還是宋代猜防武臣的傳統政策,這政策是宋高宗所遵守的。縱無秦檜,岳飛仍將屈死,他正和狄青一樣,也是被宋代傳統的政策犧牲掉的。我們與其痛罵秦檜,無寧詛咒宋代的傳統政策,並譴責宋高宗的自壞長城。宋代以猜防武臣為傳統的政策,筆者在狄青之死一文中已經說到。這種政策,終宋之亡沒有改變,北宋如此,南宋亦然,雖經靖康之禍,充分暴露出這種政策的缺點,但宋高宗並不覺悟,仍墨守成法,對一般武臣反猜防得更厲害了。在這種傳統政策之下,像岳飛這樣特出的人才,正是宋高宗所特要猜防的。因為岳飛的為人行事有許多優點,而這些優點都為宋高宗不願武臣具有者,於是他的優點便成為他的死因。這?分析他的死因,亦即是表章他的優點。他的精神人格,在這篇小文中雖未能儘量稱述,也可略存梗概了。岳飛的死因,第一是好學。他本是安陽韓家的佃客,(宋稗類鈔)幼年並未得多讀書。因他天性好學,其後貴為大將,仍然治學不倦,所以在學問方面竟能有頗深的造詣。他遺留下來的作品如滿江紅詞之類,至今還為人傳誦,他的書法也很美觀,他在宋代武臣中,可說是第一個好學的,也可說是第一個學問好的,狄青尚不及他。正因為他好學,正因為他學問好,便觸了宋廷的忌。在宋代,典型的武臣通常連字也不識,越是沒有知識,越得朝廷的信任。像宋太祖時的党進,目不識丁,言語舉動,非常粗魯可笑,(事實類苑玉壺清話)太祖卻很優容他,重用他,原因就在他沒有知識。文武分途,是宋代消除內亂因素的辦法。文臣有知識而不能打仗,武臣能打仗而沒有知識,以文臣治民,武臣帶兵,又以文臣節制武臣,武臣協助文臣,不僅分工合作,用得其宜,而且可以互相牽制,無論文臣武臣都不敢造反,不能造反了。一旦有一個武臣居然有與文臣一樣的知識,這豈不使文武分途的辦法失去效用?此文武雙全的武臣,當然要被目為危險分子。岳飛就是這樣為宋高宗疑心他在聯絡士大夫作羽翼了。王船山先生在宋論裡說岳飛接近士大夫為他死因是很有理由的。岳飛第二是不貪財,宋代的將領,很少不貪財的,特別是南宋初年的大將,差不多個個都貪財,只有岳飛是例外。宋高宗,常縱容諸將都貪財,獎勵諸將貪財,用意在使諸將腐化而喪失上進的志趣,一個守財奴自不會有什麼野心的。從前梁武帝聽說他的兄弟臨川王宏家裡庫房很多,疑心藏的是武器,非常注意,及至開啟庫房一看,則,見一庫一庫滿裝著錢,於是梁武帝大為高興,知道臨川王宏是個沒出息的東西,也就不追究這些錢的來源了。宋高宗對諸將的心理,和梁武帝對臨川王宏是差不多的。高宗時諸將以張俊為最貪汙,他的田產每年可收租米六十萬斛。他家裡藏的銀子很多,每千兩鑄成一毬,號稱沒奈何。(堅瓠集)他會派人到海外做生意。(鶴林玉露)他曾役使他部下的花腿軍(腿上剌花的)替他修房子,在臨安蓋了一座酒樓,,名太平樓。眾軍作歌譏剌他說:“張家寨?沒來由,使他花腿抬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雞肪編)他的貪財於此可見。所以軍中戲稱“張太尉鐵臉”,意謂他無廉恥,不要臉,臉皮好像鐵打的一樣。(雞肪編)優人在宮裡做戲,也曾取笑他說:“只見張郡王在錢眼裡坐”。(堅瓠集)他如何會有許多錢?還不是剋扣軍糧和與民爭利來的。而這樣一個貪鄙的人,卻蒙宋高宗的垂青,南宋初年諸將以他為最享福。宋高宗何嘗不知張俊很壞,取其無遠志,所以重用他,厚待他。貪財成為風氣,就是名將韓世忠也未能免俗。他曾議買新淦官田,宋高宗聞之大喜,特賜御札,就把這田賜給他。當時高宗頗疑諸將有野心,及知韓世忠也是一個求田問舍的人,所以喜歡起來。(鶴林玉露)韓世忠也許是效昔人買田宅以自汙的故智,但岳飛卻是絕對不肯自汙的。岳飛的廉潔,從他的家產可以證明。他死後被抄家,家裡僅有現金一百餘千,其他布帛粟麥等項,合計不過值錢九千餘串。(宋稗類鈔南宋雜事詩注)帶兵多年,家產只有這一點,以視同時諸將,莫不寶玩充堂寢,田園佔幾縣,真有天淵之別。而諸將皆享樂壽考,妻兒滿前,岳飛則身死囹圄,家人遠戍,實令人有不平之感。岳飛之得禍,正為他太廉潔了。諸將皆貪財,他偏不貪財,可見他志不在小,志不在小,便是高宗所疑忌的。不能汙之以利,自不免要臨之以刑了。第三是不好色。南宋初年諸將,少有不貪財的,更少有不好色的,宋高宗不僅以諸將貪財為可喜,他覺得諸將好色也是可喜的。貪財的人已不足畏,貪財而又好色,更不足畏了。當時諸將無不姬侍眾多,韓世忠到部將家中宴會時,更常令部將的妻女出來侑酒;以致幾為部將呼延通所殺。(三朝北盟會編)惟有岳飛與眾不同,他家裡並無姬待侍。有次吳玠特送美女給他,他說:“主上宵旰,豈大將安樂時?”拒卻不受。(宋史岳飛傳)這兩句話充分表現出他人格的偉大。他的不好色正和他的不,貪財一樣,可說是獨違流俗。宋高宗曾為他營建私第,他辭謝說:“敵未滅,何以家為!”(宋史岳飛傳)這和他拒卻吳玠的話,精神是一致的。美人金屋,絲毫不在他的念中,志趣之高遠,可以想見。一個不貪財而且不好色的人,越發使宋高宗感覺到難以駕馭了,這當然又構成岳飛的死因。 第四是不擾民。他治軍非常嚴厲,他的軍隊紀律好極了。錄如果路過某地不得已借住民房,第二天一定要先替房主把門宇打掃乾淨,盆盎洗滁停當才動身走。(齊東野語)有次他部下一上兵士取民間一縷麻來束馬革,他立刻把這兵士斬首示眾,毫不姑息。他軍中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虜掠。”的口號,真可謂秋毫無犯了。(宋史岳飛傳)所以在他死後,金使劉陶來聘,還向宋這邊的接伴人員稱讚他的軍隊的紀律。(宋稗類鈔)他無論到何地,決不願地方官為他辦差。他道經廬陵時,當地地方官特別在郊外歡宴,那知他已雜在一些偏裨將領中走了。周密稱他為中興第一,(齊東野語)可見別軍的紀律是決不及他的。他不擾民,自能得民心,這又不免引起宋高宗的猜忌。武臣而受人民愛戴,豈不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嗎?岳飛之死與他之得民心,很有關係。他若是一個縱兵殃民的人,也許還不會屈死呢。第五是得軍心。他雖然治軍很嚴,但他所嚴者為軍紀,對一般將士的生活他仍是很關切的。他常親自為兵士之患病者調藥。他部下的將領到遠地駐防時,他常遣自己的夫人到將領家中慰問。他部下有戰死的,他不僅為之痛哭,並撫育死者的遺孤,有時便為自己的兒子娶死者的女兒。每逢頒給賞犒,他總是公平分配給他的部下,絲毫不以為私有。(宋史岳飛傳)因此,他和他的部下關?親密得像一家人一樣。他這一軍有岳家軍之稱,打起仗來,真是萬眾一心,絕無兵不顧將,將不知兵,勝不相讓,敗不相救的毛病。他這一軍,隨便在那?都屹然不可動搖,比山還要堅定。金人常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史岳飛傳)的確是中心悅服的讚美,並非誇大的稱述。但岳家軍這個名稱,卻不是宋高宗所願聽的。岳飛越得軍心,越令宋高宗害怕。軍以統將之姓為稱,豈不成為統將私人的軍隊?這個統將豈不隨時有被他的部下擁立的可能?宋高宗這樣想,岳飛還能不遭禍嗎?由上所列岳飛的五個死因,我們已看得出他是一個如何好學,不貪財,不好色,不擾民,得軍心的偉大人物。正因如此,便與宋代猜忌武臣的傳統政策牴觸。在宋代猜忌武臣的傳統政策下,只容得住貪財好色糊塗蟲似的將領,可決不許任何將領有知識有志趣得民心得軍心。像岳飛這樣的人,無論是宋代那一個君主在位,均必不能相容。宋高宗處南宋草創之際,顧慮危疑,對岳飛更是不能相容的。一般人以為岳飛之死由於反對和議,其實岳飛縱贊成和議,又何嘗能夠免禍?秦檜之唆使人彈劾岳飛,並密令人把他在獄中害死,安知不是秉承宋高宗的意旨,即不然,亦必是迎合宋高宗的意旨。其奸邪可恨,而實不足責。我們所要責備的,還是自壞長城的宋高宗,並當進而歸咎於宋代猜忌武臣的傳統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總是抱怨機會被有錢人拿走了,那麼如果有一個億給你,你會去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