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認知”是一個哲學和心理學用詞,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關係到從思維到行為的路徑與走向,如同燈塔一般的重要。
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舉個例子
消極的自言自語或認知扭曲是相當頑固的,即便我們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們也會抵抗。它們可能已經深深地根植在我們內心,成為經年的習慣,想要打破它們對頭腦的掌控,你可以採取以下步驟,把你頭腦中那個不友善的想法給轟出去:
第一步:自我覺察。
傾聽那個內在的聲音。聽聽它的說話方式。如果某個朋友這樣對你說話,你能容忍嗎?如果你對朋友吼出這樣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她?密切觀察你使用的每一個詞,把它們寫下來。有三個問題能幫助你識別出這些詞語。看看傑奎琳是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的:
(1)是什麼引發了這件事?“我沒有按時完成工作。”
(2)有哪些負面的想法蹦了出來?“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3)我體會到了哪些情緒?“壓力、無助、憤怒、悲哀。”
當你開始分析內心裡的消極聲音時,你就會漸漸看到,它們所傳達的這些感知是如何煽動或加劇你的壓力反應的。傑奎琳沒有覺察到的這些負面想法給她帶來的沉重壓力;它們實際上已經妨害了她的辦事能力,讓她辜負了“問題解決能手”的聲名。
第二步:徹底打消負面想法。
一旦察覺到了心中的負面想法,你就可以使用另一組問題來糾正它們。
ABC心法(也叫認知行為療法)
如果你的負面想法中包含了某個深深根植於心中的核心信念,那麼你會發現,改變起來格外困難。對付這些頑固的、不肯改變的賴皮鬼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如果那些念頭很難撼動,試試下面這個ABC心法。
A=看清誘發事件
B=看到自己的核心信念或根深蒂固的想法。
C=列出該行為的後果。當你沒有任何行動時,進入D階段
D=反駁那個負面的信念。如果某一個信念給你帶來許多煩惱,那你應該努力把它駁倒。
· 我有問題的信念是什麼?
· 哪些證據支援這個信念?
· 關於此事,更好的解釋是什麼?
如果你得出結論,若是改變信念的話,就會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益處,那麼你可以進入E階段,來完成整個練習。
E=尋找更多的、有效應對壓力因素的方法。
控制你能控制的部分。在壓力環境中,許多因素是你沒法改變的,既然如此,不如把重點放在你能改變的部分。
離開。離開讓你感到壓力的環境,比如出去走走,離開房間,或是做點別的。短暫的休息能讓你重整思路,換上更為積極正面的想法。
呼吸。運用腹式呼吸。深深地吸氣,保持十秒鐘,然後緩緩地吐氣。至少重複五次。幾次深呼吸並不能趕走壓力,但它能緩解一些因壓力引起的、不好的身體反應,併為你贏得一點時間,讓你重整想法。
一旦調整到可以不讓情緒完全統治你的狀態,思路清晰一點了,你就把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修改得積極一點,免得日後再被它干擾得亂了方寸。
如果你駁倒了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並且接受了“它給我帶來麻煩”的事實,你就會自動地用更加高效的方式來應對壓力了。
希望以上提供的方法對您有用。
@依雲心理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特立獨行,喜歡寫溫暖而走心的文字!
你好!“認知”是一個哲學和心理學用詞,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關係到從思維到行為的路徑與走向,如同燈塔一般的重要。
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資訊,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舉個例子
消極的自言自語或認知扭曲是相當頑固的,即便我們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們也會抵抗。它們可能已經深深地根植在我們內心,成為經年的習慣,想要打破它們對頭腦的掌控,你可以採取以下步驟,把你頭腦中那個不友善的想法給轟出去:
第一步:自我覺察。
傾聽那個內在的聲音。聽聽它的說話方式。如果某個朋友這樣對你說話,你能容忍嗎?如果你對朋友吼出這樣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她?密切觀察你使用的每一個詞,把它們寫下來。有三個問題能幫助你識別出這些詞語。看看傑奎琳是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的:
(1)是什麼引發了這件事?“我沒有按時完成工作。”
(2)有哪些負面的想法蹦了出來?“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3)我體會到了哪些情緒?“壓力、無助、憤怒、悲哀。”
當你開始分析內心裡的消極聲音時,你就會漸漸看到,它們所傳達的這些感知是如何煽動或加劇你的壓力反應的。傑奎琳沒有覺察到的這些負面想法給她帶來的沉重壓力;它們實際上已經妨害了她的辦事能力,讓她辜負了“問題解決能手”的聲名。
第二步:徹底打消負面想法。
一旦察覺到了心中的負面想法,你就可以使用另一組問題來糾正它們。
ABC心法(也叫認知行為療法)
如果你的負面想法中包含了某個深深根植於心中的核心信念,那麼你會發現,改變起來格外困難。對付這些頑固的、不肯改變的賴皮鬼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如果那些念頭很難撼動,試試下面這個ABC心法。
A=看清誘發事件
B=看到自己的核心信念或根深蒂固的想法。
C=列出該行為的後果。當你沒有任何行動時,進入D階段
D=反駁那個負面的信念。如果某一個信念給你帶來許多煩惱,那你應該努力把它駁倒。
· 我有問題的信念是什麼?
· 哪些證據支援這個信念?
· 關於此事,更好的解釋是什麼?
如果你得出結論,若是改變信念的話,就會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益處,那麼你可以進入E階段,來完成整個練習。
E=尋找更多的、有效應對壓力因素的方法。
如何訓練控制你能控制的部分。在壓力環境中,許多因素是你沒法改變的,既然如此,不如把重點放在你能改變的部分。
離開。離開讓你感到壓力的環境,比如出去走走,離開房間,或是做點別的。短暫的休息能讓你重整思路,換上更為積極正面的想法。
呼吸。運用腹式呼吸。深深地吸氣,保持十秒鐘,然後緩緩地吐氣。至少重複五次。幾次深呼吸並不能趕走壓力,但它能緩解一些因壓力引起的、不好的身體反應,併為你贏得一點時間,讓你重整想法。
一旦調整到可以不讓情緒完全統治你的狀態,思路清晰一點了,你就把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修改得積極一點,免得日後再被它干擾得亂了方寸。
如果你駁倒了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並且接受了“它給我帶來麻煩”的事實,你就會自動地用更加高效的方式來應對壓力了。
希望以上提供的方法對您有用。
@依雲心理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特立獨行,喜歡寫溫暖而走心的文字!